一种纯涤单向导湿双面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642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纯涤单向导湿双面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涤单向导湿双面布。该面料正面是异形截面涤纶纱平纹结构,反面是涤纶低弹丝细毛圈结构。异形截面涤纶纱优选十字截面的涤纶丝。本实用新型使用常规的涤纶丝,利用特殊的织造工艺,使该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速干性能。由于反面的细毛圈结构本身带有沟槽,正面使用的是十字截面的导湿透气涤纶丝,这样,利用贴身面面料的沟槽结构以及纤维结构的毛细效应,贴身面的涤纶纤维有水气出现的话,能很好地扩散到织物表面的十字截面纤维,再利用十字截面纤维的导湿功能,身体产生的水分湿气很快能传导出去,使该全涤面料达到较好的单向导湿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纯涤单向导湿双面布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纯涤单向导湿双面布。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单向导湿类服装面料大多对织造工艺要求较高,面料结构复杂,增加了织造环节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面料结构简单,对织造工艺要求不高的纯涤单向导湿双面布。该纯涤类单向导湿产品采用十字型截面的导湿透气涤纶丝和常规的涤纶丝,利用特殊的制造工艺制成,生产工艺简单。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纯涤单向导湿双面布,该面料正面(外层)是异形截面涤纶纱平纹结构,反面(内层)是涤纶低弹丝细毛圈结构。
[0006]所述异形截面涤纶纱优选十字截面涤纶纱。
[0007]上述纯涤单向导湿双面布是按如下方法织造出来的:在双面针织机上编织,罗纹对针排列,上针筒和下针筒各有高、低两道织针,编织过程为三路一循环,其中:第I路用十字截面涤纶纱,上针两道针成圈,编织出外层平纹结构;第2路用涤纶低弹丝,下针两道针成圈,第3路用涤纶低弹丝,上针两道针集圈,下针两道针成圈,编织出内层带沟槽的细毛圈结构。其中,第2路纱线起中间连接作用,可储存水分,最好选用多F系列的(即F值大的)涤纶低弹丝。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十字型截面的导湿透气涤纶丝和常规的涤纶丝,利用特殊的织造工艺织出的纯涤类吸湿速干产品。
[0010]该面料正反面纤维密度不同,反面(贴身面)细毛圈结构纤维密度高,而正面平纹结构纤维密度小,较为稀松,且由于反面(贴身面)的细毛圈结构本身带有沟槽,正面使用的是十字截面的导湿透气涤纶丝,这样,利用贴身面面料的沟槽结构以及纤维结构的毛细效应,贴身面的涤纶纤维有水气出现的话,能很好地扩散到织物表面的十字截面纤维,再利用十字截面纤维的导湿功能,身体产生的水分湿气很快能传导出去,使该全涤面料达到较好的单向导湿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使用常规的涤纶丝,利用特殊的织造工艺,使该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速干性能。本实用新型的纯涤单向导湿双面布,面料结构简单,对织造工艺要求不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料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织针排列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三角排列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织图。
[0016]图中:〈1〉一〈3〉表不I—3路穿纱线;
[0017]U表不集圈二角;一表不浮线二角;νΛ表不成圈二角;
[0018]图2中的附图标记:1表示上针低道针;2表示上针高道针;
[0019]3表示下针高道针;4表示下针低道针。
[0020]图1中的附图标记:5、正面6、反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1.面料:
[00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布,正面5是150D/48FDTY十字截面涤纶纱平纹结构,反面6是150D/144FDTY和75D/72FDTY涤纶低弹丝织出的带沟槽的细毛圈结构。
[0025]2.纱支品名
[0026]150D/48FDTY 十字截面;1S0D/144FDTY ;75D/72FDTY
[0027]3.织造工艺
[0028]选用德乐up472型号的双面机,机号28G针筒,筒径为34”,罗纹排针配置,针筒针按图2顺序进行排列,三角排列方法如图3所示,按图4编织图进行编织,织造过程如下:三路一循环
[0029]纱线用法:(I)路150D/48FDTY十字截面涤纶纱,(2)路150D/144FDTY, (3)路75D/72FDTY。
[0030]线圈编织:第I路用150D/48FDTY十字截面涤纶纱,上针两道针成圈,编织出外层平纹结构;第2路用150D/144FDTY,下针两道针成圈,第3路用75D/72FDTY,上针两道针集圈,下针两道针成圈,编织出内层带沟槽的细毛圈结构。
[0031]4、导湿性能测试
[0032]按以上方法加工生产的单向导湿面料,性能测试数据如下:
[0033]内层滴水I秒内水分镜面反射消失;
[0034]内层吸水3秒后,外层扩散直径20mm以上;
[0035]20摄氏度50%湿度,1cm宽*10cm长面料,外层吸水后15分钟内水分残余率小于25%。
[0036]实施例2
[0037]1.面料:
[003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布,正面5是75D/48FDTYY形截面涤纶纱平纹结构,反面6是75D/72FDTY+7OT/72FDTY涤纶低弹丝织出的带沟槽的细毛圈结构。
[0039]2.纱支品名
[0040]75D/48FDTY 十字截面;7OT/72FDTY
[0041]3.织造工艺
[0042]选用德乐up472型号的双面机,机号28G针筒,筒径为34”,罗纹排针配置,针筒针如图2顺序进行排列,三角排列方法如图3所示,按图4编织图进行编织,织造过程如下:
[0043]纱线用法:(I)路75D/48FDTY十字截面涤纶纱,(2),(3)路75D/72FDTY。线圈编织:第I路用75D/48FDTY十字截面涤纶纱,上针两道针成圈,编织出外层平纹结构;第2路用75D/72FDTY,下针两道针成圈,第3路用75D/72FDTY,上针两道针集圈,下针两道针成圈,编织出内层带沟槽的细毛圈结构。
[0044]4、导湿性能测试
[0045]按以上方法加工生产的单向导湿面料,性能测试数据如下:
[0046]内层滴水I秒内水分镜面反射消失;
[0047]内层吸水3秒后,外层扩散直径20mm以上;
[0048]20摄氏度50%湿度,1cm宽*10cm长面料,外层吸水后15分钟内水分残余率小于25%。
【权利要求】
1.一种纯涤单向导湿双面布,其特征在于,该面料正面是异形截面涤纶纱平纹结构,反面是涤纶低弹丝细毛圈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涤单向导湿双面布,其特征在于,该面料正面是十字截面涤纶纱平纹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纯涤单向导湿双面布,其特征在于,该面料正面为150D/48FDTY十字截面涤纶纱平纹结构;反面为150D/144FDTY和75D/72FDTY涤纶低弹丝细毛圈结构。
【文档编号】D04B1/18GK203938834SQ201420330212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9日
【发明者】高永峰, 赵国平, 陈建峰 申请人:上海云鼎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