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用布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454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针织用布线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可靠、可以有效保证纺织品持续加工的针织用布线架,其至少包括两个水平平行、且间隔布置的布线杆,布线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上、且布线杆的杆身上间隔设置有供丝线穿过的布线孔,第一、第二布线杆的高度差大于35cm,且位于高位的第一布线杆高出线筒80cm以上。本实用新型将布线杆之间的距离拉开,这样可以防止布线架上的丝线之间发生相互干涉,同时,位于高位的第一布线杆高出线筒80cm以上,这样的话,虽然在织针的拉力作用下穿过第一布线杆上的布线孔的丝线被拉出较长的一段,但是由于第一布线杆的高位布置,使得拉出的丝线能够很好的延展开来,从而有效防止丝线发生自捻、打结的现象,进而为针织工艺的持续进行提供保障。
【专利说明】针织用布线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的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织用布线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纺织品的针织效率,增加纺织品的针织花样,一般是在布线架上同时布设有多条相互靠近且平行布置的布线杆,所述的布线杆上设置有供丝线穿过的过线孔,这样即可在布线架上布置较多的丝线以便于针织机上的多个织针同时工作;但是,具体针织所用的丝线具有直径小、比重轻、弹性好以及回复率高等特点,而在实际生产中布线架上的丝线布置较为紧密,这样织针每穿过针织载体一次就会将丝线从对应的线筒中拉出较长的一段,从而导致拉出的丝线容易发生相互干涉、打结成团以及断线等问题,甚至会造成布线孔的堵塞,这些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纺织品的持续、稳定加工,进而导致纺织品的加工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可靠、可以有效保证纺织品持续加工的针织用布线架。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织用布线架,其至少包括两个水平平行、且间隔布置的布线杆,布线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上、且布线杆的杆身上间隔设置有供丝线穿过的布线孔,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布线杆的高度差大于35cm,且位于高位的第一布线杆高出线筒80cm以上。
[0005]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线杆之间的距离拉开,这样可以防止布线架上的丝线之间发生相互干涉,同时,位于高位的第一布线杆高出线筒80cm以上,这样的话,虽然在织针的拉力作用下穿过第一布线杆上的布线孔的丝线被拉出较长的一段,但是由于第一布线杆的高位布置,使得拉出的丝线能够很好的延展开来,从而有效防止丝线发生自捻、打结的现象,进而为针织工艺的持续进行提供保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的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一种针织用布线架,如图1-2所示,其至少包括两个水平平行、且间隔布置的布线杆10,布线杆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上、且布线杆10的杆身上间隔设置有供丝线穿过的布线孔11,第一、第二布线杆10a、10b的高度差大于35cm,且位于高位的第一布线杆1a高出线筒80cm以上。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布线杆10之间的距离拉开,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布线架上的丝线之间发生相互干涉,同时,位于高位的第一布线杆1a高出线筒80cm以上,这样的话,虽然在织针的拉力作用下穿过第一布线杆1a上的布线孔11的丝线被拉出较长的一段,但是由于第一布线杆1a的高位布置,使得拉出的丝线能够很好的延展开来,从而有效防止丝线发生自捻、打结的现象,进而为针织工艺的持续进行提供保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针织产品所用的丝线的布置,如涤光丝、棉线、人造丝等,尤其是针对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牛奶丝,其以柔软性好、亲肤、弹性好等优点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正是由于其自身的这些特点使得其纺织起来与普通的丝线相比更易发生卷曲、打结等现象,试验证明,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布线架可以保证牛奶丝线的持续供应,从而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0009]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机架包括底座20,以及固定在底座20上、用于支撑布线杆10的若干组间隔布置的支架30,底座20的台面上间隔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筒的凸柱21,也即是说,所述的第一布线杆1a与线筒之间的距离可以直接理解为是第一布线杆1a与底座20上的凸柱21之间的距离。
[0010]具体的,所述第一布线杆1a的两端分别通过上下布置的直杆31支撑,直杆31的一端与第一布线杆1a的端部螺栓连接,直杆31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支架30上,如图1-2所示,详细地说,每组支架30包括两个上下布置的支撑杆32和一个连接座33,支撑杆32的一端固定在底座20上,支撑杆32的另外一端螺栓固定在连接座33上,其中第二布线杆1b的两端分别螺栓固定在连接座33上,而第一布线杆1a的两端是通过固定在连接座33上的直杆31固定,实际根据布线杆10的长度大小,为了保证布线杆10的固定强度,所述底座20上间隔设置有多组支架30,如此可将布线杆10的中部再加以固定。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架30上还包括第三布线杆10c,第二、第三布线杆1bUOc的高度差为3-5cm、且两者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间隔布置,也即是说第二、第三布线杆1bUOc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铅垂面内,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第二、第三布线杆1bUOc上布置的丝线之间发生相互干涉。
[0012]实际加工时,考虑到厂房的空间大小以及机架成本等问题,所述布线杆10的布置不宜过高,优选的,第一布线杆1a比底座20上的凸柱21高出82cm,经试验验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可有效保证丝线的正常送线针织,具体布线架所用的布线杆10为角钢,如图1-2所示,所述布线孔11间隔设置在布线杆10位于铅垂面的杆面上。
【权利要求】
1.一种针织用布线架,其至少包括两个水平平行、且间隔布置的布线杆(10),布线杆(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上、且布线杆(10)的杆身上间隔设置有供丝线穿过的布线孔(11),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布线杆(10a、10b)的高度差大于35cm,且位于高位的第一布线杆(1a)高出线筒80cm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用布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底座(20),以及固定在底座(20)上、用于支撑布线杆(10)的若干组间隔布置的支架(30),底座(20)的台面上间隔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筒的凸柱(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用布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线杆(1a)的两端分别通过上下布置的直杆(31)支撑,直杆(31)的一端与第一布线杆(1a)的端部螺栓连接,直杆(31)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支架(3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针织用布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0)上还包括第三布线杆(10c),第二、第三布线杆(1bUOc)的高度差为3-5cm、且两者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织用布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线杆(1a)高出底座(20)上的凸柱(21)82cm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织用布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杆(10)为角钢,所述布线孔(11)间隔设置在布线杆(10)位于铅垂面的杆面上。
【文档编号】D04B27/10GK204198982SQ201420553807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4日
【发明者】黄彪 申请人:黄山市中绣飞梭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