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色彩点结子纱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107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色彩点结子纱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色彩点结子纱线,包括纱线主体(a)和彩色结子,所述的彩色结子包括第一种彩色结子(b)和第二种彩色结子(c),第一种彩色结子(b)均布于纱线主体(a)上,第二种彩色结子(c)呈段状分布于纱线主体(a)上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改进的静电纺纱技术纺制花式彩点结子纱,既克服了传统花式彩点结子纱生产中结子利用率低、彩点更换工作繁复、效果变化单一的缺点,同时又能极大地缩短加工的工艺流程和周期。
【专利说明】一种花色彩点结子纱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花式纱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花色彩点结子纱线。

【背景技术】
[0002]传统彩点结子纱是将不同颜色的点子采用人为的方式添加到纺纱原料中,再经过特殊的纺纱处理使得五彩斑斓的彩色点子附着在纱线主干上,用这种纱线做出来的织物外观呈现一种星星闪闪的点子效果,体现了斑驳怀旧与现代时尚的有机结合。彩点可来源于经色染的废纺料,本质上也就是一直以来在生产中作为有害疵点的棉结,用以构成外观最突出的元素,有利于纤维废料的再利用。
[0003]但是另一方面,在混棉过程中,染色的结子与原棉进行混合,之后一次经过传统纺纱工序的梳棉、并条、粗纱及细纱工序。以上工序过程中,尤其是在纱线的生产中主要起到分梳纤维和除去棉结及杂质作用的梳棉工序,会造成棉结的脱落和浪费,因此这样的生产方式对于棉结的消耗最大,造成了棉结的大量浪费。而由于彩点需要专门进行制造生产,因此往往售价很高,达30000元/吨以上,增加了纺纱生产的成本。此外,生产中一旦需要更换结子的颜色种类等,则需要首先彻底清理流程中多机件残留的棉结,并修改一整套流程中机件的工艺参数;而且彩点分布的效果由随机混合产生,不能实现人工对彩点种类和颜色分布的定向控制。以上,为传统花色彩点结子纱在生产和消费使用中面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花色彩点结子纱线,以解决原有花色彩点结子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花色彩点结子纱线,包括纱线主体和彩色结子,所述的彩色结子包括第一种彩色结子和第二种彩色结子,第一种彩色结子均布于纱线主体上,第二种彩色结子呈段状分布于纱线主体上。
[0006]一种生产花色彩点结子纱线的加工方法,包括:
[0007]I)开清棉,梳棉,2道并条;
[0008]2)生产环境要求车间湿度为70%。静电纺纱过程中,将上述工序处理后产生的条子输送到高压电场罩壳;电场罩壳两极的电压为35kV,棉条喂入速度为3mm/s,加抢器的回转速度为534rad/m,输出端前罗拉速度为0.lm/s。与此同时高压电场罩壳侧面还有两个彩色结子的带不同极性电极的释放口,在投放结子的过程中结子与释放口机件接触带电,形成分别带有异种电荷的结子在电场中定向运动,两种结子直径均为1.5mm,第一种结子投放速度为30g/s,第二种结子投放速度为30g/s,第二种结子每隔20秒停止喂入30秒。棉条从静电纺高压电场罩壳的入口处被附近的喷嘴吹散,接着喂入腔体内部。调湿的纤维含有的电解质在静电场电离极化,使纤维受到电场力而加速运动,输出端由前罗拉牵引,经罩壳外的加捻器加捻后卷绕在纱管上;此时带电彩色结子进入静电场后分别向罩壳的两极运动,因此同一时刻投入的结子由于电场力作用而与纤维进行不同步的相交混合;棉条喂入后首先经过与第一种颜色的结子的混合,在向出口方向运动的过程中逐渐与分布在前段的另一种颜色的结子混合,第二种颜色的结子通过龙头开关间歇性排放,因此可以实现第二种颜色结子时有时无的彩点结子纱效果。
[0009]在该花式彩点结子纱的纺纱加工所需棉条中纤维及彩点结子原料采用纤维素纤维等可调湿材料,加工前均需要调湿,加工过程应尽可能控制车间湿度,必要时在罩壳附近增加加湿器。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改进的静电纺纱技术纺制花式彩点结子纱,既克服了传统花式彩点结子纱生产中结子利用率低、彩点更换工作繁复、效果变化单一的缺点,同时又能极大地缩短加工的工艺流程和周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纺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 一棉条输入端、2—喷嘴、3—高压负电极、4 一网孔层、5—第一种带电结子释放口、6—第一种结子补充口、7—第二种带电结子释放口、8—第二种结子补充口、9一第一种结子循环通道、10—第二种结子循环通道、11一抽风机、12—第一种结子回收口、13—第一排杂口、14一第二种结子回收口、15—第二排杂口、16—高压正电极、17—出口、18—罩壳、19一加捻器、20—前罗拉。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成纱的结构示意图;a—喂入棉条(纱线主体),b—第一种彩色结子,c一第二种彩色结子。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成纱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a—喂入棉条(纱线主体),b—第一种彩色结子,c一第二种彩色结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16]实施例1
[0017]采用I根棉条喂入,a为纱线主体,b为第一种彩色结子,c为空白不投放结子,由于第二种结子补充口 8的间歇喂入,所以形成一种结子平均分布在纱体表面的纱线表观。
[0018]电场罩壳18的两极的电压为35kV,棉条喂入速度为3mm/s,加捻器19的回转速度为534rad/m,输出端前罗拉20速度为0.lm/s ;投入结子直径均为1.5mm,第一种彩色结子b投放速度为30g/s。
[0019]实施例2
[0020]采用I根棉条喂入,a为纱线主体,b为第一种彩色结子,c为第二种彩色结子,由于第二种结子补充口 8的间歇喂入,所以形成第一种结子平均分布在纱体表面而第二种结子呈段状分布的纱线表观。电场罩壳18两极的电压为35kV,棉条喂入速度为3mm/s,加捻器19的回转速度为534rad/m,输出端前罗拉20速度为0.lm/s ;两种结子直径均为1.5mm,第一种彩色结子b投放速度为30g/s,第二种彩色结子c投放速度为30g/s,第二种彩色结子C每隔20秒停止喂入30秒。
[0021]实施例3
[0022]采用I根棉条喂入,a为纱线主体,b为第一种彩色结子,c为第二种彩色结子和第三种结子交替投入,由于第二种和第三种彩色结子喂入口的间歇喂入,所以形成第一种彩色结子b平均分布在纱体而第二种和第三种结子呈现段状分布的纱线表观。
[0023]电场罩壳18两极的电压为35kV,棉条喂入速度为3mm/s,加捻器19的回转速度为534rad/m,输出端前罗拉20速度为0.lm/s ;两种结子直径均为1.5mm,第一种彩色结子b投放速度为30g/s,第二种结子投放速度为30g/s,第二种结子每隔20秒则停止5秒,后切换喂入第三种结子20秒再停止5秒,然后切换回第二种结子,如此往复。
【权利要求】
1.一种花色彩点结子纱线,包括纱线主体仏)和彩色结子,其特征是:所述的彩色结子包括第一种彩色结子(幻和第二种彩色结子((3),第一种彩色结子(幻均布于纱线主体上,第二种彩色结子化)呈段状分布于纱线主体仏)上。
【文档编号】D02G3/34GK204185646SQ201420603658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发明者】赵琼 申请人:上海八达纺织印染服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