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龟壳线条提花布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27490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花布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龟壳线条提花布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生活用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对于布料也不仅仅限于遮体避寒的功能,二是有着更好的品质及功能性的要求,特别是体现在图案的选择,手感舒适。

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定位花拼接效果的织物是通过不同的布料拼接而成,不具有时尚感,如领带花、家纺、织绵缎等纺织品缺少肌理凹凸时尚感觉。现有的纺织品又手感粗糙,柔软性和舒适性不够。特别是现有的服装布料中的动物皮纹等一般是采用纯印花制作,这样就缺少真实的动物皮纹那样的凹凸手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龟壳线条提花布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龟壳线条提花布料,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的提花布料包括平面部和围绕平面部的凸起部,两部分组合形成龟壳状提花,所述的纬纱包括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两种,

在凸起部,所述的经纱共两层,分为上层经纱与下层经纱,第一纬纱与所述上层经纱一浮一沉交织形成上层面料,第二纬纱与所述下层经纱按浮三沉三交织形成用于顶起上层面料以形成凸起的下层面料,

在平面部,所述的经纱为单层经纱,并分为两根位于两端的端部经纱以及位于两根端部经纱之间的中间经纱,所述的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均与中间经纱一浮一沉 交织,所述的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均绕所述端部经纱一圈后再与其它部位的经纱交织。

所述的第一纬纱包括按比例1:1间隔反向牵纱的150d低弹丝和75d低弹丝两种,其热收缩率均为8%。

所述的第二纬纱为150d高弹丝,其热收缩率为20%。

所述的经纱为75d的加捻网络线。可以选用涤纶等。

所述的经纱的捻度为650t/m,捻向为s捻。这种型号的经纱具有较好的强度,特别适用于本发明的复合形式的编织。

所述的经密为64根/cm,所述的纬密为60根/cm。

在凸起部,所述的第一纬纱与上层经纱按每根第一纬纱过一根上层经纱,再压一根上层经纱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

所述的第二纬纱与下层经纱按每根第二纬纱过三根下层经纱,再压三根下层经纱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

在平面部,所述的纬纱与经纱均按每根纬纱过一根中间经纱,再压一根中间经纱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

龟壳线条提花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电脑制版,涉及提花面料的表面花纹;

(2)将经纱与两种纬纱放入电子提花机上,根据电脑制版的花纹进行织布;

(3)对纺织得到的布匹进行150~180℃的蒸汽喷雾定型处理,然后进行60~80℃水洗处理,得到仿漆皮扁平丝提花面料。

本发明的提花布料分为两个部分,平面部与围绕平面部的凸起部,两者组合形成具有3d立体感的龟壳形状的图案,其中,凸起部分为两层结构,由两层经纱分别与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编织而成,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分别采用低弹丝和高弹丝,这样位于下层的由下层经纱与第二纬纱交织而成的部分经热处理后就会收缩,从而顶起上层的由上层经纱与第一纬纱交织而成的部分,进而可以形成龟壳状提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凸起部采用下层面料层顶起上层面料层的方式实现,双层结构的设置不仅可以使得布料结构相对更为紧密,强度也更佳,同时,平面部与凸起部为采用同一纬线与该部分经线编织而成,两部分的连接强度相对于一般的定位图案 拼接的织物而言更好。

(2)平面部由单层经纱与多种不同规格的纬纱交织而成的仿双层结构,其结构相比于单层经纱与单一纬纱交织而言,因不同规格的纬纱会在垂直布料的方向上有序配合,从而使得平面部的连接缜密,强度高,触感更为厚实。

(3)双层结构的凸起部与厚实缜密的仿双层结构的平面部的组合,不仅使得布料具有凹凸手感,且其手感过渡更为自然,平衡了视觉上的立体感和人体的舒适度。

(4)本发明采用具有较高强度的加捻网络线作为经纱,在与纬纱编织时,能有效的增大布料的强度。

(5)平面部与凸起部交接的端部经纱与纬纱采用绕线的方式编织,这样不仅能增加两部分的连接强度,也便于形成区分两部分的界线。

(6)第一纬纱包括两种不同规格的低弹丝,且采用间隔反向牵经的方式排列,这样利于与经纱编织形成更为致密的结构,从而使得手感厚实,面料强度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经纱与纬纱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凸起部,2-平面部,3-第二纬纱,4-经纱,5-第一纬纱,51-150d低弹丝,52-75d低弹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龟壳线条提花布料,由经纱4和纬纱按经密为64根/cm、纬密为60根/cm编织而成,经纱4为75d的加捻涤纶网络线,经纱4的捻度为650t/m,捻向为s捻,纬纱包括第一纬纱5和第二纬纱3两种,第一纬纱5包括按比例1:1间隔反向牵纱的150d低弹丝51和75d低弹丝52两种,其热收缩率均为8%,第二纬纱3为150d高弹丝,其热收缩率为20%。

提花布料包括平面部2和围绕平面部2的凸起部1,两部分组合形成龟壳状提花,在凸起部1,经纱4共两层,分为上层经纱与下层经纱,第一纬纱5与上层经纱按每根第一纬纱5过一根上层经纱,再压一根上层经纱的方式循环浮沉交织形成 上层面料,第二纬纱3与下层经纱按每根第二纬纱3过三根下层经纱,再压三根下层经纱的方式循环浮沉交织形成用于顶起上层面料以形成凸起的下层面料,在平面部2,经纱4为单层经纱,并分为两根位于两端的端部经纱以及位于两根端部经纱之间的中间经纱,第一纬纱5和第二纬纱3均与中间经纱一浮一沉交织,第一纬纱5和第二纬纱3均绕所述端部经纱一圈后再与其它部位的经纱交织,如图1所示。

上述龟壳线条提花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电脑制版,涉及提花面料的表面花纹;

(2)将经纱与两种纬纱放入电子提花机上,根据电脑制版的花纹进行织布;

(3)对纺织得到的布匹进行150~180℃的蒸汽喷雾定型处理,然后进行60~80℃水洗处理,得到仿漆皮扁平丝提花面料。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龟壳线条提花布料及其制备方法,提花布料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提花布料包括组成龟壳状提花的平面部和围绕平面部的凸起部,纬纱包括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两种,在凸起部,经纱分为上层经纱与下层经纱,第一纬纱与上层经纱一浮一沉交织形成上层面料,第二纬纱与下层经纱一浮一沉交织形成用于顶起上层面料以形成凸起的下层面料,在平面部,经纱分为两根位于两端的端部经纱以及位于两根端部经纱之间的中间经纱,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均与中间经纱一浮一沉交织,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均绕所述端部经纱一圈后再与其它部位的经纱交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提花面料缜密严实,龟壳提花凹凸立体感强,手感过渡更为自然等。

技术研发人员:柴方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鼎天时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5.18
技术公布日:2017.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