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201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具有用于开闭本体的衣物投放口的门的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洗涤衣物的装置、用于烘干衣物的装置、能够同时进行衣物的洗涤和烘干的装置。在衣物处理装置中,衣物的洗涤是通过水和洗涤剂的作用来去除洗涤物中沾粘的污渍的行程,衣物的烘干是通过设于衣物处理装置的热风供给装置来去除衣物中含有的水分的行程。一般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本体,形成外形并设有衣物投放口;设于本体内部的衣物容纳部;驱动单元,用于旋转构成衣物容纳部的滚筒;用于开闭衣物投放口的门;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向用户显示与衣物处理装置中处理的行程相关的视觉信息,并输入用户的操作。在这样的一般的衣物处理装置中,门被设计为用于执行开闭衣物投放口,并能够看到衣物容纳部的内部的固有的功能。并且,控制单元通常设于本体,以开启/关闭方式等仅简单地示出预设定的行程,并设有用于操作其的多个按键或旋钮。如上所述的门和控制单元的二分化有碍于衣物处理装置的简洁的外观,从而导致衣物处理装置和用户之间的输入及输出界面只能停留于低层次方式。对此,不断开展有使控制单元位于门,并以触摸屏方式实现控制单元的研究。与此相关的技术还揭示于韩国公开特许公报第10-2011-0130089号(2011.12.05.公开)和韩国公开特许公报第10-2015-0006264号(2015.01.16.公开)。但是,关于对门和触摸屏的一体化的审美感及以低费用来唤起高档化的感性的门结构相关的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与此同时,为了将门盖结合于门框,通常与利用托架、卡钩等机构性结合结构一同利用粘结剂。但是,当为了给予高档化的感觉而使用玻璃材料的门盖时,存在有不易利用这样的机构性结合结构的问题。进一步,当门盖呈圆形时,还存在有不易对齐对门框的准确的设置位置的问题。并且,在利用粘结剂将门盖结合于门框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粘结剂泄漏并降低外观品质的情况。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还可在远离边缘部分的门框的内侧涂覆粘结剂,这将导致降低接合强度,并使杂质容易地通过门盖和门框间的缝隙进入。另外,考虑到门是用于开闭衣物投放口的结构,当在门设置触摸屏时,水分可能向构成触摸屏的电子元件渗透。因此,在确保触摸屏的驱动可靠性方面上,对所述电子元件的密封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门结构,使在门构成能够看到衣物容纳部内部的视窗部和用于显示衣物处理装置中处理的信息的显示部时,能够给用户带来一体化的审美感。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门结构,其利用矩形的显示器能够向用户提供圆形的显示部。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门结构,其能够容易地实现圆形的门盖和圆形的门框间的结合。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门结构,其在门盖和门框间的结合时,能够防止密封剂泄漏并提高接合强度,防止杂质通过门盖和门框间的缝隙进入。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门结构,当在门构成显示部(或触摸屏)时,能够防止水分渗透到构成显示部的电子元件。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用于防止所述水分渗透的密封结构中,能够提高密封性能的追加结构。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本体,设有衣物投放口,以及门,用于开闭所述衣物投放口;所述门包括:门框,在所述门关闭的状态下,与所述衣物投放口相面对的第一开口部和与安装于内部的显示器模块对应的第二开口部,以及门盖,与所述门框相结合并形成所述门的外观;所述门盖包括:不透光区域,在所述不透光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开口部对应的第一透光区域及与所述第二开口部对应的第二透光区域。所述第二透光区域可以小于所述第二开口部的大小形成,使当所述门盖结合于所述门框时,其配置于所述第二开口部内。所述第二开口部可呈与矩形的所述显示器模块对应的矩形形态,所述第二透光区域呈被配置为重叠于所述第二开口部内的圆形形态,在所述显示器模块中未与所述第二透光区域对应的部分不输出视觉信息。在所述门盖的后面可贴附有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被配置为覆盖所述第二透光区域,并检测对包括所述第二透光区域的检测区域的触摸输入。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还包括:控制部,用于控制对所述检测区域中未与所述第二透光区域对应的区域的触摸检测的激活与否。所述门盖可包括:盖主体,由透光性材料形成;以及遮蔽层,被配置为覆盖所述盖主体的后面,用于形成所述不透光区域。所述第一及第二透光区域可以是未配置有所述遮蔽层的部分。所述遮蔽层可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周边的多个遮蔽点,所述遮蔽点可被形成为越靠近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其密度变低。在所述门框可突出形成有沿着外围包覆所述门盖的外周的安装导向件。所述门盖可包括:以圆形形态带有弧度地形成的第一边角部及以直线形态连接所述第一边角部的两侧的第二边角部;所述安装导向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边角部对应地带有弧度地延伸的第一突出部及与所述第二边角部对应地以直线形态延伸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可形成于所述门框的下侧。所述门框可包括:外框,在其前面形成有密封剂填充槽,其中填充用于与所述门盖粘结的密封剂;以及内框,在所述外框的后面侧进行结合,当所述结合时,其外周部分从所述外框的前面突出形成并形成所述安装导向件。所述密封剂填充槽可包括:用于填充密封剂的密封剂涂覆部;以及密封剂捕集部,分别形成于所述密封剂涂覆部的两侧,用于捕集分别向所述密封剂涂覆部的内外侧流出的密封剂。所述密封剂填充槽可包括:连接槽部,横跨所述第一及第二开口部之间而形成;第一槽部,与所述连接槽部的两端部相连接,与所述连接槽部一同包覆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外围;以及第二槽部,与所述连接槽部的两端部相连接,与所述连接槽部一同包覆所述第二开口部的外围。所述密封剂填充槽可还包括:旁通槽部,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槽部上的任意的地点和所述第一槽部上的任意的地点间。所述旁通槽部可位于由所述连接槽部和所述第一槽部所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本体可设有门容纳部,其从外部面向内侧凹陷,并在内部设有所述衣物投放口,在所述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门容纳于所述门容纳部,所述门盖的外部面边缘部分与相邻的所述本体的外部面构成相同的平面。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本体,设有衣物投放口,以及门,用于开闭所述衣物投放口;所述门包括:门框,设有在所述门关闭的状态下与所述衣物投放口相面对的第一开口部和与安装于内部的显示器模块对应的第二开口部,以及门盖,结合于所述门框并覆盖所述第一及第二开口部,用于形成所述门的外观;在所述门框形成有密封剂填充槽,其中填充用于与所述门盖相粘结的密封剂,并分别包覆所述第一及第二开口部。所述密封剂填充槽可包括:连接槽部,横跨所述第一及第二开口部之间而形成;第一槽部,与所述连接槽部的两端部相连接,与所述连接槽部一同包覆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外围;以及第二槽部,与所述连接槽部的两端部相连接,与所述连接槽部一同包覆所述第二开口部的外围。所述密封剂填充槽可还包括:第一密封剂捕集部,在由所述连接槽部和所述第一槽部所形成的内侧空间中,被形成为包覆所述第一开口部;第二密封剂捕集部,在由所述连接槽部和所述第二槽部所形成的内侧空间中,被形成为包覆所述第二开口部;以及第三密封剂捕集部,被形成为包覆所述第一槽部和所述第二槽部。与此同时,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本体,设有衣物投放口;以及门,用于开闭所述衣物投放口;所述门包括:门框,设有与所述衣物投放口对应的开口部,以及门盖,与所述门框相结合并形成所述门的外观,设有以圆形形态带有弧度地形成的第一边角部和以直线形态连接所述第一边角部的两侧的第二边角部;在所述门框突出形成有沿着外围包覆所述门盖的外周的安装导向件,所述安装导向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边角部对应地带有弧度地延伸的第一突出部及与所述第二边角部对应地以直线形态延伸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可形成于所述门框的下侧。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本体,设有衣物投放口,以及门,用于开闭所述衣物投放口;所述门包括:门框,门盖,结合于所述门框并形成所述门的外观,设有不透光区域和透光区域,显示器模块,安装于所述门框,用于通过所述门盖的透光区域输出视觉信息,以及触摸传感器,贴附于所述门盖的后面,用于检测对所述透光区域的触摸输入;所述触摸传感器形成包括所述透光区域及与所述透光区域相邻的所述不透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检测区域。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还包括:控制部,用于控制对所述检测区域中未与所述透光区域对应的区域的触摸检测的激活与否。所述透光区域可以小于所述显示器的大小形成,使当所述门盖结合于所述门框时,其被配置为重叠于所述显示器模块内,在所述显示器模块中未与所述透光区域对应的部分不输出视觉信息。与此同时,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本体,设有衣物投放口,以及门,用于开闭所述衣物投放口;所述门包括:门框,门盖,安装于所述门框,并设有透光区域,安装框架,安装于所述门框,显示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框架,通过所述门盖的透光区域输出视觉信息,以及显示器密封构件,配置于所述门框和所述安装框架之间,被形成为包覆所述显示器。所述门盖可安装于所述门框的一侧,所述安装框架安装于所述门框的另一侧。所述门框可设有:第一安装部,形成于所述门框的前面,并用于安装所述门盖,以及第二安装部,从所述第一安装部内侧凹陷形成,并用于安装所述安装框架;在所述门盖安装于所述门框的状态下,所述门盖被配置为覆盖所述安装框架。在所述安装框架及所述门框中的一方可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显示器密封构件的一部分,并被形成为包覆所述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密封构件的另一部分可从所述容纳槽突出形成,使当所述安装框架安装于所述门框时,其接触于所述安装框架及所述门框中的另一方。所述显示器密封构件可设有分别与所述安装框架及所述门框中的另一方相接触的多个接触部,所述多个接触部以宽度方向被分开地配置,沿着长度方向并排地延伸并形成多个密封环。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还包括:显示器盖,由透光性材料形成,并被配置为覆盖所述显示器;以及填充剂,被构成为填埋所述安装框架和所述显示器盖之间的缝隙。所述门框可包括:外框,其前面形成有密封剂填充槽,其中填充用于与所述门盖相粘结的密封剂,其后面安装有所述安装框架;以及内框,其在所述外框的后面侧进行结合,并被配置为覆盖所述安装框架。所述内框的外周部分可从所述外框的前面突出,并形成包覆所述门盖的外周的安装导向件。在所述内框形成有与由所述外框和所述内框所形成的内部空间相连通的连通部,在所述内框可以可装卸的方式结合有用于开闭所述连通部的框架盖。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还包括:触摸传感器,贴附于所述门盖的背面,并用于检测对所述透光区域的触摸输入。在所述门框可形成有与所述显示器对应的显示器孔及FPCB孔,所述触摸传感器的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FPCB)通过所述FPCB孔,在所述安装框架形成有连通孔,所述软性印刷电路板通过所述连通孔。所述显示器密封构件可一同包覆所述显示器和所述连通孔。在所述安装框架的一侧可安装有所述显示器,在另一侧安装有与所述显示器及所述软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在所述安装框架的另一侧可还安装有能够与外部的电子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还包括:PCB盖,安装于所述安装框架,并被配置为覆盖所述印刷电路板;以及PCB密封构件,配置于所述安装框架和所述PCB盖之间,并被形成为包覆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PCB密封构件可被形成为一同包覆所述印刷电路板和所述连通孔。在所述安装框架及所述PCB盖中的一方可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容纳所述PCB密封构件的一部分,并被形成为包覆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PCB密封构件的另一部分可从所述安装槽突出形成,使当所述PCB盖安装于所述安装框架时,其接触于所述安装框架及所述PCB盖中的另一方。所述PCB密封构件可设有分别与所述安装框架及所述PCB盖中的另一方相接触的多个接触部,所述多个接触部以宽度方向被分开地配置,沿着长度方向并排地延伸并形成多个密封环。与此同时,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本体,设有衣物投放口,以及门,用于开闭所述衣物投放口;所述门包括:门框,对所述本体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构成,门盖,与所述门框相结合,用于形成所述门的外观,显示器模块,配置于所述门盖的后面;所述显示器模块包括:安装框架,在两侧分别设有显示器安装部和印刷电路板安装部,PCB盖,安装于所述安装框架并覆盖所述印刷电路板安装部,显示器密封构件,配置于所述门框和所述安装框架之间,被形成为包覆所述显示器安装部,以及PCB密封构件,配置于所述安装框架和所述PCB盖之间,被形成为包覆所述印刷电路板安装部。所述显示器密封构件可设有分别与所述安装框架相接触的多个接触部,所述多个接触部以宽度方向被分开地配置,沿着长度方向并排地延伸并形成多个密封环。所述PCB密封构件可设有分别与所述PCB盖相接触的多个接触部,所述多个接触部以宽度方向被分开地配置,沿着长度方向并排地延伸并形成多个密封环。与此同时,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本体,设有衣物投放口,以及门,用于开闭所述衣物投放口;所述门包括:门框,对所述本体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构成,门盖,与所述门框相结合,用于形成所述门的外观,以及显示器模块,配置于所述门盖的后面;在所述门盖和所述显示器模块之间,显示器密封构件被构成为包覆设于所述显示器模块的显示器。根据本发明,在门盖形成有不透光区域和在所述不透光区域内被相互区分的第一及第二透光区域,在所述第一及第二透光区域分别构成有视窗部和显示部(或触摸屏),从而能够实现简洁的门外观。特别是,当与圆形的门对应地使第一及第二透光区域呈圆形时,能够给用户带来一体化的审美感。与此同时,当第二透光区域呈圆形形态并被配置为重叠于长方形的显示器内时,可仅从圆形的第二透光区域中输出视觉信息,从而向用户提供圆形的显示部。此时,控制部控制对显示器中未与第二透光区域对应的部分的视觉信息的输出,从而能够节省电力。在本发明中,门框的安装导向件由分别与门盖的第一及第二边角部对应的带有弧度的第一突出部和直线形态的第二突出部构成,使当门盖组装于门框时,第二边角部和第二突出部成为能够对齐设置位置的基准。即,当以第二边角部与第二突出部对应地进行配置时,门盖将位于门框上的正位置,从而能够使门盖的第一及第二透光区域与门框的第一及第二开口部对应地进行配置。在本发明中,即使在门盖结合于外框的过程中,密封剂涂覆部中填充的密封剂发生泄漏,利用分别设于内外侧的密封剂捕集部来捕集泄漏的密封剂。由此,能够防止因密封剂的泄漏导致外观品质降低的情况。并且,利用所述结构,能够使密封剂涂覆部尽可能靠近外框的边缘部分进行配置。由此,能够使与之对应的门盖的边缘部分的未接合部分达到最小,从而提高接合强度,并能够有效地防止杂质通过门盖和外框间的缝隙进入。在门框和安装框架之间配置有显示器密封构件,从而具有防止水分向设于内部的显示器和触摸传感器的软性印刷电路板渗透的结构。此时,可在安装框架和显示器盖之间的缝隙填充填充剂,在此情况下,能够再一次防止水分渗透到显示器。并且,在安装框架和PCB盖之间配置有PCB密封构件,从而具有防止水分向设于内部的印刷电路板和无线通信模块渗透的结构。所述显示器密封构件及PCB密封构件可设有以宽度方向被分开地配置,沿着长度方向并排地延伸并形成多个密封环的多个接触部。在此情况下,由某一个接触部所形成的密封环配置于由另一个接触部所形成的密封环内,从而能够提高密封结构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立体图。图2A是示出图1所示的门以第一次进行旋转并开放衣物投放口的状态的概念图。图2B是在图2A所示的状态下,门以第二次进行旋转的状态的概念图。图3是图1所示的门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的门的主视图。图5是图3所示的门盖的后视图。图6是示出沿着图5所示的线A-A’取得的门盖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7是图5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8是示出沿着图5所示的线A-A’取得的门盖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图9是示出沿着图5所示的线A-A’取得的门盖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图10是沿着图4所示的线C-C’取得的剖面图。图11是示出从图4所示的D部分中分离出门盖和门框的概念图。图12是示出图3所示的门框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E部分的放大图。图14是示出图3所示的门框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5及图16是从相互不同的方向看去图3所示的显示器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图15所示的安装框架的主视图。图18是图15所示的安装框架的后视图。图19是示出在图15所示的安装框架结合有PCB盖的状态的后视图。图20是沿着图4所示的线F-F’取得的剖面图。图21是示出图3所示的显示器模块安装于门框内部的状态的概念图。图22是本发明的变形例的门的分解立体图。图23是图22所示的门的剖面图。图24至图26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变形例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与本发明相关的衣物处理装置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除非在上下文明确表示有另行的含义,单数的表达方式应包括复数的表达方式。即使是相互不同的实施例,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元件将赋予相同、相似的附图标记,并省去对其重复的说明。并且,在对本发明揭示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如果判断为对于相关的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会导致混淆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实施例的技术思想,则将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所附的附图仅是为了容易理解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实施例,不应由所附的附图来限定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思想,而是应当涵盖了本发明的思想及技术范围中所包括的所有变更、均等物乃至替代物。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的立体图,图2A及图2B是示出图1所示的门10分别以第一次及第二次进行旋转并开放衣物投放口20a的状态的概念图。参照本附图,衣物处理装置1包括本体20及门10。本体20构成衣物处理装置1的外形,并设有用于投放衣物的衣物投放口20a。本实施例中示出在六面体形状的本体20的前面部形成有衣物投放口20a。在本体20的内部设有通过衣物投放口20a容纳洗涤物的衣物容纳部。作为一例,当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由用于洗涤物的烘干的装置构成时,衣物容纳部可由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本体20的内部的滚筒40构成。作为另一例,当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由能够同时执行洗涤物的洗涤和烘干的装置构成时,衣物容纳部可由设于本体20的内部并储存洗涤水的洗衣桶(未图示)及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洗衣桶内部并容纳洗涤物的滚筒40构成。在本体20设有用于旋转滚筒40的驱动单元(未图示)。驱动单元可包括用于产生驱动力的电机及利用所述驱动力来旋转滚筒40的传送带。在本体20可以可取出及引入方式设置有抽屉式的洗涤剂供给部(未图示)。用于覆盖洗涤剂供给部的盖21可以朝上下方向旋转的方式构成。在本体20可设有电源键22,用于开启/关闭衣物处理装置1的电源。当后述的显示部12由触摸屏构成时,可通过对所述触摸屏12的触摸输入来开启/关闭衣物处理装置1的电源。在此情况下,无需设有电源键22而可实现更加简洁的外观。门10以对本体20可相对移动的方式构成,从而开闭衣物投放口20a。如图所示,门10可利用铰链单元30以对本体20可旋转的方式设置。本体20可设有从外部面向内侧凹陷,并在内部设有衣物投放口20a的门容纳部20b。在门10关闭的状态下,门10容纳于门容纳部20b,门10的外部面边缘部分可被配置为和与之相邻的本体20的外部面构成相同的平面。在如上所述的门10容纳于门容纳部20b的结构上,当门10开放时为了防止门10被本体20卡住,铰链单元30可具有双重铰链结构,其具有相互不同的两个旋转轴。在此情况下,如图2A及图2B所示,利用某一个旋转轴的第一次旋转,使门10从门容纳部20b被分开后,利用另一个旋转轴的第二次旋转,使门10进行旋转。在门10的一侧安装有铰链单元30的结构中,在门10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将门10固定于本体20或从本体20解除固定的锁定装置。锁定装置可由按压式结构构成,使当将门10的另一侧按压一次时,门10被锁定,再按压一次时,门10被解除锁定。在门10设有视窗部11及显示部12。在门10关闭的状态下,视窗部11与衣物投放口20a对应地配置,从而能够看到衣物容纳部内部。由此,用户能够通过视窗部11确认衣物容纳部中容纳的衣物的状态。显示部12用于显示(输出)衣物处理装置1中处理的信息。例如,显示部12可显示衣物处理装置1中驱动的行程(洗涤、脱水、烘干行程等)的执行画面信息,或者与这样的执行画面信息对应的用户界面(UserInterface,UI)、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UserInterface,GUI)信息。以下,对门1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图1所示的门10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的门10的主视图。参照图3及图4,门10包括:门框110、门窗120、显示器模块130及门盖140。如前所述,在门10安装有用于与本体20相结合的铰链单元30,而在本附图中省略了铰链单元30。本实施例中示出有门10形成为圆形(包括正圆形、椭圆形或至少一部分带有弧度的圆形形态)形状。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门10也可形成为多角形(矩形、六角形等)。门框110以可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本体20,为此,铰链单元30分别与门框110和本体20相结合。如图所示,门框110可包括外框111和内框112。外框111和内框112可由合成树脂材料(例如,ABS材料,PC材料等)形成。作为参照,将所述结构称为外框111和内框112的原因在于,在门10关闭的状态下仅观察门框110自身时,外框111朝向本体20的外部,而内框112朝向本体20的内部。也可无需进行这样的区分,而将外框111和内框112分别称为第一及第二框。门框110包括:第一开口部110a,在门10关闭的状态下,与衣物投放口20a相面对;第二开口部111b,与安装于内部的显示器模块130对应。由于在第一开口部110a设置有门窗120,也可将第一开口部110a称为门窗孔,由于在第二开口部111b安装有显示器模块130,也可将第二开口部111b称为显示器孔。第二开口部111b可位于第一开口部110a上。第一开口部110a可包括:形成于外框111的前方侧开口111a和形成于内框112的后方侧开口112a。第二开口部111b形成于外框111。在内框112的后方侧开口112a上可形成有连通部112b,利用所述连通部112b可将显示器模块130安装于门框110内部。门窗120以与第一开口部110a对应地设置于门框110。门窗120由透光性材料(玻璃、合成树脂材料等)形成,并在门10关闭的状态下与衣物投放口20a对应。在门框110内部设置有显示器模块130。显示器模块130与第二开口部111b对应地进行配置,设于显示器模块130的显示器132输出与衣物处理装置1中处理的信息相关的视觉信息。与此同时,在门框110可设有可使触摸传感器160的软性印刷电路板(161,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FPCB)通过的FPCB孔111c。本附图中示出在第二开口部111b的一侧设有FPCB孔111c。在门框110结合有用于形成门10的外观的门盖140。门盖140可由具有透光性的玻璃材料或合成树脂材料形成。门盖140包括:不透光区域143;在不透光区域143内,与第一开口部110a对应的第一透光区域141;以及与第二开口部111b对应的第二透光区域142。其中,透光区域表示使光的至少一部分透射,从而能够看到相反侧乃至内部的区域。因此,透光区域是包括半透光区域的概念。第一及第二透光区域141、142由不透光区域143被相互划分。本实施例中示出:门框110和门盖140由圆形形状形成,从而与圆形的门10对应,并为了向用户展现一体化的审美感,使第一及第二透光区域141、142形成为圆形形状。门盖140可形成为在至少一部分呈弯曲的形态。例如,利用弯曲的弯曲部形状,可使弯曲部两侧的第一盖部和第二盖部相对于彼此倾斜地形成。其中,第一盖部和第二盖部形成为平坦的形态。为了与这样的门盖140对应,门框110也可形成为其至少一部分呈弯曲的形态。本实施例中示出第一透光区域141在第一盖部和弯曲部的范围内形成,第二透光区域142形成于第二盖部。另外,第二透光区域142以小于第二开口部111b的大小形成,使在门盖140结合于门框110的状态下,其被配置为重叠于第二开口部111b内。如图所示,第二开口部111b可由与矩形的显示器模块130对应的矩形形态形成,第二透光区域142由被配置为重叠于第二开口部111b内的圆形形态形成。即,第二透光区域142被配置为与显示器模块130的一部分重叠,不透光区域143被配置为覆盖遮蔽显示器模块130的另一部分。利用所述结构,仅通过与圆形的第二透光区域142对应的部分输出视觉信息,能够向用户提供圆形的显示部12。圆形的显示器一般比广泛使用的矩形的显示器132价格高,其形态上不易对齐准确的设置位置,因此可能会频繁地发生组装不良的情况。但是,利用所述结构,能够在使用具有更低廉的费用且可组装在正确的位置的矩形的显示器132的情况下,向用户提供被看作为圆形的显示部12。由于第二透光区域142被不透光区域143包覆,从显示器132中未与第二透光区域142对应的部分输出的视觉信息将不会被用户看到。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在显示器132中未与第二透光区域142对应的部分可以不输出视觉信息。作为一例,在显示器132中与第二透光区域142对应的部分输出与衣物处理装置1中处理的信息相关的视觉信息的状态下,在未与第二透光区域142对应的部分可输出包覆所述视觉信息的外廓图像。所述外廓图像作为未与第二透光区域142对应的部分,其可由特定系列的颜色(例如,黑色)所填充。作为另一例,在显示器132中与第二透光区域142对应的部分输出与衣物处理装置1中处理的信息相关的视觉信息的状态下,未与第二透光区域142对应的部分可被关闭。即,在显示器模块130中未与第二透光区域142对应的部分不但不输出视觉信息以外,而且还不输出外廓图像。在本例中,由于仅使显示器132的一部分进行驱动,与显示器132的全体进行驱动的前例相比,能够实现显示器132的有效率的驱动,从而获得节电效果。图5是图3所示的门盖140的后视图。在门盖140形成的显示部12可与触摸传感器160构成相互层结构,或者与之形成一体式,从而能够实现触摸屏12。这样的触摸屏12除了用作为提供衣物处理装置1和用户之间的输入界面的用户输入部以外,还可提供衣物处理装置1和用户之间的输出界面。例如,用于执行洗涤、脱水、烘干行程等的动作模式的选择及变更可利用显示部12上的用户的触摸输入(或触摸)来实现。为了检测对门盖140的触摸输入,在门10设有触摸传感器160。触摸传感器160利用电阻膜方式、电容方式、红外线方式、超声波方式、磁场方式等多种触摸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来检测向显示部(或触摸屏,12)施加的触摸输入。作为一例,触摸传感器160可将触摸屏12的特定部位上施加的压力或特定部位上发生的电容等的变化转换为电输入信号。触摸传感器160可检测出向触摸屏12施加触摸的触摸对象体在触摸传感器160上触摸的位置、面积、触摸时的压力等。其中,触摸对象体是向所述触摸传感器160施加触摸的物体,例如,其可以是手指、触控笔或手写笔(Styluspen)、指示器等。如上所述,当存在有对触摸传感器160的触摸输入时,向控制器传送与之对应的信号。控制器对该信号进行处理后,将对应的信号传送给控制部(未图示)。由此,控制部能够得知显示部12的哪个区域被触摸等。其中,控制器可以是与控制部相独立的结构,或者可以是控制部自身。另外,控制部可根据触摸触摸屏12的触摸对象体的种类执行相互不同的控制或执行相同的控制。可根据衣物处理装置1的动作状态或执行中的应用程序来决定是否根据触摸对象体的种类执行相互不同的控制或执行相同的控制。触摸传感器160可检测出对触摸屏12的短(或轻敲(tap))触摸(shorttouch)、长触摸(longtouch)、多点触摸(multitouch)、拖动触摸(dragtouch)、轻拂触摸(flicktouch)、捏入触摸(pinch-intouch)、捏出触摸(pinch-outtouch)、触划触摸(swypetouch)、悬停触摸(hoveringtouch)等多种方式的触摸。触摸传感器160可检测对包括第二透光区域142的检测区域的触摸输入。本实施例中例示出触摸传感器160在门盖140的后面以覆盖第二透光区域142和包覆第二透光区域142的不透光区域143的一部分的方式被贴附的结构。利用所述结构,触摸传感器160的检测区域除了第二透光区域142以外,还包括包覆第二透光区域142的不透光区域143的一部分。因此,能够提供利用包覆第二透光区域142的不透光区域143的一部分的多种UI或GUI。在所述结构中,触摸传感器160可由设有触摸图案的触摸薄膜形态形成,并配置于门盖140和显示器模块130之间。触摸薄膜可由透明导电性薄膜构成,作为所述触摸薄膜可利用已公知的ITO薄膜(Indium-TinOxidefilm)、CNT薄膜(CarbonNanoTubefilm)等。触摸薄膜可由一个或两个层构成。作为一例,在触摸薄膜由两个层构成的方式(GFF(Glass-Film-Film))的情况下,触摸薄膜可贴附于门盖140的后面或贴附于显示器模块130上。作为另一例,在触摸薄膜由一个层构成的方式(G1F(Glass-Film))的情况下,触摸薄膜可贴附于门盖140的后面并与门盖140形成一体。触摸传感器160也可无需额外的触摸薄膜,而是由金属线直接在门盖140的后面图案化的形态形成(G2:Glassonly))。或者,触摸传感器160可与设于显示器模块130的显示器132形成为一体。例如,触摸传感器160可配置于显示器132的基板上(on-cell),或设于显示器132的内部(in-cell)。另外,衣物处理装置1的显示部12由控制部控制其驱动。即,控制部控制显示器模块130的开启/关闭、视觉信息或图像的输出,并控制触摸传感器160的开启/关闭。其中,控制部可对触摸传感器160的检测区域中未与第二透光区域142对应的区域的触摸检测的激活与否进行控制。例如,可区分出对触摸传感器160的检测区域中未与第二透光区域142对应的区域需要进行触摸检测的状态和不需要进行触摸检测的状态,在不需要进行触摸检测的状态下,可不激活对所述未对应的区域的触摸检测。利用所述控制,能够减少用户的触摸输入时的错误,并获得节电效果。图6是示出沿着图5所示的线A-A’取得的门盖140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参照图6,门盖140包括盖主体140a及遮蔽层140b。盖主体140a由透光性材料形成。盖主体140a可由透光性的玻璃材料或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盖主体140a可形成为在其至少一部分呈弯曲的形态。遮蔽层140b被配置为覆盖盖主体140a的一面,并形成不透光区域143。遮蔽层140b可形成于盖主体140a的前面或后面。本实施例中示出在盖主体140a的后面印刷墨水并形成遮蔽层140b的情形。所述墨水中可包含具有特定系列的颜色(例如,黑色)的颜料。如图所示,在第一及第二透光区域141、142未配置有遮蔽层140b。即是说,第一及第二透光区域141、142是未被遮蔽层140b覆盖,而是作为透光性的盖主体140a留下的透明的部分。在与第二透光区域142对应的盖主体140a的后面可贴附触摸传感器160,此时,触摸传感器160可覆盖用于限定第二透光区域142的遮蔽层140b的一部分。图7是图5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图。参照图7,门盖140中用于限定第一透光区域141的遮蔽层140b可被形成为,越靠近第一透光区域141其透明度逐渐变化。例如,第一透光区域141周边的不透光区域143可被构成为,越靠近第一透光区域141其逐渐变得透明。为此,遮蔽层140b可包含形成于第一透光区域141周边的多个遮蔽点140b’,所述多个遮蔽点140b’可被形成为,越靠近第一透光区域141其密度变低。通过这样的半色调(halftone)方法,使第一透光区域141的临界变得模糊,从而在视觉上能够从不透光区域143自然地过渡到第一透光区域141。另一方面,第二透光区域142和包覆其的不透光区域143可基于不透光区域143以临界线的形态明确进行区分。图8是示出沿着图5所示的线A-A’取得的门盖140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与在盖主体140a的后面印刷遮蔽层140b的前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可在盖主体2140a的后面贴附用于形成不透光区域2143的薄膜2140b。如图所示,薄膜2140b包括:与不透光区域2143对应的不透光部2140b3;与第一透光区域2141对应的第一透光部2140b1;以及与第二透光区域2142对应的第二透光部2140b2。不透光部2140b3包覆第一及第二透光部2140b1、2140b2,第一及第二透光部2140b1、2140b2由不透光部2140b3被相互划分。其中,与不透光部2140b3对应的部分用作为使门盖2140变得不透明的遮蔽层,从而形成不透光区域2143。与第一及第二透光部2140b1、2140b2对应的部分与透光性的盖主体2140a一同分别形成第一及第二透光区域2141、2142。即,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不同的,第一及第二透光区域2141、2142基于将作为薄膜2140b的透明的部分的第一及第二透光部2140b1、2140b2分别配置于透光性的盖主体2140a来形成。在与第二透光部2140b2对应的薄膜2140b的后面可贴附触摸传感器2160,此时,触摸传感器2160可覆盖用于限定第二透光部2140b2的不透光部2140b3的一部分。图9是示出沿着图5所示的线A-A’取得的门盖140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与前述的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本实施例中可在盖主体3140a的后面贴附用于形成遮蔽层3140b的薄膜3140b。如图所示,薄膜3140b包括:与不透光区域3143对应的不透光部3140b3;与第一透光区域3141对应的第一孔3140b1;以及与第二透光区域3142对应的第二孔3140b2。不透光部3140b3被形成为包覆第一及第二孔3140b1、3140b2,第一及第二孔3140b1、3140b2由不透光部3140b3被相互划分。其中,与不透光部3140b3对应的部分用作为使门盖3140变得不透明的遮蔽层,从而形成不透光区域3143。在与第一及第二透光区域3141、3142对应的部分形成有第一及第二孔3140b1、3140b2,从而未配置薄膜3140b,并留作为透光性的盖主体3140a。在与第二透光区域3142对应的盖主体3140a的后面可贴附触摸传感器3160,此时,触摸传感器3160可覆盖用于限定第二孔3140b2的不透光部3140b3的一部分。图10是沿着图4所示的线C-C’取得的剖面图。参照图10,门盖140结合于门框110。为了实现所述结合,可利用液态的密封剂171。对于门盖140和门框110间的结合结构,将在后面详细进行说明。如前所述,门框110可包括外框111和内框112。外框111在其前面贴附门盖140。内框112在外框111的后面侧进行结合。外框111和内框112间的结合可利用螺栓结合、卡钩结合、粘结结合等来实现。本附图中示出外框111和内框112利用粘结结合来相互结合的结构。具体而言,在内框112突出形成有结合筋112d,在外框111的后面突出形成有用于容纳结合筋112d的筋容纳部111e,在筋容纳部111e内填充有粘结构件172。另外,当外框111和内框112间的结合时,内框112的外周部分可从外框111的前面突出形成并形成安装导向件112c。安装导向件112c沿着外框111的外围以闭环形态延伸形成,从而在内部形成用于容纳门盖140的空间。安装导向件112c可被配置为覆盖门盖140的侧面,安装导向件112c的上面可以规定高度突出形成,从而与相邻的门盖140的上面形成相同的平面。利用所述结构,能够减小安装导向件112c和门盖140间的阶差,从而实现更加简洁的外观。图11是示出从图4所示的D部分中分离出门盖140和门框110的概念图。一般而言,在组装具有特异的形状的部分(例如,顶点部分、凹陷部分等)时,该部分成为可对齐设置位置的基准而容易进行组装。但是,在如本实施例的门盖140由圆形形状形成的情况下,由于边角部分呈带有弧度的形态,在组装时不便于作为可对齐设置位置的部分。特别是,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如果门盖140未能结合于门框110上的正确的位置,则会发生门盖140的第一及第二透光区域141、142与门框110的第一及第二开口部110a、111b不对应的问题。为了解决所述问题,如图11所示,门盖140设有作为在与门框110组装时可对齐设置位置的基准的部分。具体而言,门盖140包括带有弧度地形成的第一边角部140’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边角部140’两侧的第二边角部140”。如图所示,门盖140可呈其一部分以直线形态被切割的圆形形状。第二边角部140”可具有直线形态、凹凸形态等能够在形状上与第一边角部140’相区分的任意形态。前述的安装导向件112c包括:与第一边角部140’对应的以带有弧度地延伸的第一突出部112c’;以及,与第二边角部140”对应的以直线形态延伸的第二突出部112c”。在所述结构中,第二边角部140”和第二突出部112c”成为在门盖140和门框110间的组装时可对齐设置位置的基准。即,当第二边角部140”与第二突出部112c”对应地配置时,门盖140将位于门框110上的正位置,从而使门盖140的第一及第二透光区域141、142与门框110的第一及第二开口部110a、111b对应地配置。第二突出部112c”可位于门框110的任意位置,不过,为使用户不易识别出门10呈被切割的圆形形状,第二突出部112c”优选形成于门框110的下侧。以下,对门盖140和门框110间的结合结构进行说明。图12是示出图3所示的门框110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E部分的放大图。如前所述,门10结合于外框的前面。为了实现所述结合而利用密封剂171,在外框的前面形成有用于填充密封剂171的密封剂填充槽111d。密封剂填充槽111d分别包覆第一开口部110a和第二开口部111b。为此,密封剂填充槽111d包括:连接槽部111d’3、第一槽部111d’1及第二槽部111d’2。连接槽部111d’3横跨第一及第二开口部110a、111b之间而形成。如图所示,连接槽部111d’3可呈直线形态,或者呈在其至少一部分弯曲的形态(例如,包覆第二开口部111b的两侧和下侧的“U”形态)而形成。第一槽部111d’1与连接槽部111d’3的两端部相连接,与连接槽部111d’3一同包覆第一开口部110a的外围。第一槽部111d’1可沿着外框的内侧的内侧外围延伸形成。第二槽部111d’2与连接槽部111d’3的两端部相连接,与连接槽部111d’3一同包覆第二开口部111b的外围。第二槽部111d’2可沿着外框的内侧外围延伸形成。第一槽部111d’1和第二槽部111d’2可在连接槽部111d’3的两端部相互连通。本附图中示出第一及第二槽部111d’1、111d’2沿着外框的内侧外围延伸形成并形成圆形的槽,连接槽部111d’3横跨所述圆形的槽内部并以直线形态延伸的情形。另外,一同参照本附图与前面的图10,密封剂填充槽111d可包括密封剂涂覆部111d’及密封剂捕集部111d”。密封剂涂覆部111d’是用于填充密封剂171的部分,其设有前述的连接槽部111d’3、第一槽部111d’1及第二槽部111d’2。在密封剂涂覆部111d’的两侧设有用于捕集分别向密封剂涂覆部111d’的内外侧流出的密封剂171的密封剂捕集部111d”。密封剂捕集部111d”可以与密封剂涂覆部111d’分开规定间隔的状态沿着密封剂涂覆部111d’并排地延伸形成。密封剂捕集部111d”可具有比密封剂涂覆部111d’窄的宽度。在密封剂涂覆部111d’和密封剂捕集部111d”之间可按规定高度突出形成有凸台111f。所述凸台111f可按与外框的前面对应的高度突出形成,在此情况下,凸台111f用作为支撑门盖140的支撑面。本实施例中例示出密封剂捕集部111d”由第一至第三密封剂捕集部111d”1、111d”2、111d”3构成。第一密封剂捕集部111d”1设于密封剂涂覆部111d’的内侧,并包覆第一开口部110a。第一密封剂捕集部111d”1可沿着连接槽部111d’3及第一槽部111d’1延伸形成。第二密封剂捕集部111d”2设于密封剂涂覆部111d’的内侧,并包覆第二开口部111b。第二密封剂捕集部111d”2可沿着连接槽部111d’3及第二槽部111d’2延伸形成。第三密封剂捕集部111d”3设于密封剂涂覆部111d’的外侧,并包覆密封剂涂覆部111d’。第三密封剂捕集部111d”3可沿着第一槽部111d’1及第二槽部111d’2延伸形成,并可呈圆形形态。利用所述结构,即使在门盖140结合于外框的过程中,密封剂涂覆部111d’中填充的密封剂171发生泄漏,可利用分别设于内外侧的密封剂捕集部111d”捕集泄漏的密封剂171。由此,能够防止密封剂171的泄漏引起的外观品质降低的问题。并且,利用所述结构,能够使密封剂涂覆部111d’尽可能靠近外框111的边缘部分进行配置。由此,能够使与之对应的门盖140的边缘部分的未接合部分达到最小,从而提高接合强度,并有效地防止杂质通过门盖140和外框间的缝隙进入。图14是示出图3所示的门框110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的,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剂填充槽4111d设有连接槽部4111d’3、第一槽部4111d’1及第二槽部4111d’2,并分别包覆第一及第二开口部4110a、4111b。密封剂填充槽4111d可包括密封剂涂覆部和密封剂捕集部,对其的说明与前面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剂填充槽4111d还包括用于连接连接槽部4111d’3上的任意的地点和第一槽部4111d’1上的任意的地点间的旁通槽部4111d’4。如图所示,旁通槽部4111d’4位于连接槽部4111d’3和第一槽部4111d’1所形成的空间内。由此,连接槽部4111d’3或第一槽部4111d’1中填充的密封剂的一部分流入到被分支的旁通槽部4111d’4,从而增加门盖和门框4110间的结合处。由此,能够增大门盖和门框4110间的结合力。旁通槽部4111d’4也可包括:用于填充密封剂的密封剂涂覆部;设于密封剂涂覆部的两侧,用于捕集分别向密封剂涂覆部的内外侧流出的密封剂的密封剂捕集部。另外,在门框110内置有显示器模块130,考虑到门10是用于开闭衣物投放口20a的结构,其存在有水分渗透到显示器模块130的可能性。因此,在确保显示部12的驱动可靠性方面上,对于显示器模块130的密封尤其重要。以下,对显示器模块130的密封结构进行说明。图15及图16是从相互不同的方向看去图3所示的显示器模块130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图15所示的安装框架131的主视图,图18是图15所示的安装框架131的后视图,图19是示出在图15所示的安装框架131结合有PCB盖137的状态的后视图。参照图15至图19,显示器模块130包括:安装框架131、显示器132及显示器密封构件133。安装框架131设有在其一面安装显示器132的显示器安装部131a。显示器安装部131a可由以与显示器132对应的形态从安装框架131的前面朝向后面凹陷的空间,或者由以与显示器132的外围对应地突出形成的筋所限定的内部空间构成。安装框架131可由合成树脂材料(例如,ABS材料,PC材料等)形成。在安装框架131可形成有连通孔131b。连通孔131b设于显示器安装部131a的一侧,其可以是与显示器安装部131a相区分的空间。触摸传感器160的软性印刷电路板161可通过形成于门框110的FPCB孔111c和形成于安装框架131的连通孔131b与印刷电路板135进行电连接。连通孔131b中除了所述触摸传感器160的软性印刷电路板161以外,还可使显示器132的软性印刷电路板通过所述连通孔131b。显示器132安装于安装框架131,并用于输出视觉信息。显示器132可包括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柔性显示器(FlexibleDisplay)、三维显示器(3DDisplay)、电子墨水显示器(E-inkDisplay)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显示器132使用一般广泛使用的矩形,其中特别是使用横向长度和纵向长度各不同的长方形的显示器132。如前所述,长方形显示器132与圆形显示器相比价格低廉,并因其具有特异的形状的部分(具有顶点、横向和纵向的长度不同),在组装于安装框架131时容易对齐正确的安装位置。当显示器132呈长方形、第二透光区域142呈圆形时,显示器132的横向和纵向中较短部分的长度需要长于第二透光区域142的直径(如果第二透光区域142呈椭圆形,则为第二透光区域142的长轴)。当满足所述条件时,能够在第二透光区域142全体输出视觉信息。虽然作为显示器132使用长方形的显示器132,但因在门盖140形成有重叠于显示器132的圆形的第二透光区域142,能够向用户提供圆形的显示部12。与此同时,控制部可控制对显示器132中未与第二透光区域142对应的部分的视觉信息的输出,从而减小电力。在显示器132上可追加地设有由透光性材料形成,并被配置为覆盖显示器132的显示器盖134。显示器盖134覆盖显示器132以起到保护的功能。显示器盖134可由合成树脂材料(例如,亚克力材料、PET材料、TPU材料等)形成。在门框110和安装框架131之间配置有显示器密封构件133,并包覆显示器132。当在安装框架131设有连通孔131b时,为了提高水密结构的可靠性,显示器密封构件133优选一同包覆显示器132和连通孔131b。显示器密封构件133可固定于门框110或固定于安装框架131。本实施例中例示出显示器密封构件133固定于安装框架131,使在安装框架131安装于门框110时密封内部空间的情形。为此,在安装框架131形成有用于固定显示器密封构件133的容纳槽131f,容纳槽131f包覆显示器132。如前所述,当在安装框架131设有连通孔131b时,为了提高水密结构的可靠性,容纳槽131f优选一同包覆显示器132和连通孔131b。显示器密封构件133可设有分别接触于安装框架131的多个接触部133a、133b。多个接触部133a、133b以宽度方向被分开地配置,沿着长度方向并排地延伸并形成多个密封环。由此,由某一个接触部133a、133b形成的密封环配置于由另一个接触部133a、133b形成的密封环内,从而提高密封结构的可靠性。另外,显示器模块130可还包括:印刷电路板135(PrintedCircuitBoard:PCB)、PCB盖137及PCB密封构件138。印刷电路板135与显示器132进行电连接,并安装于安装框架131。本实施例中示出在安装框架131的前面安装显示器132,并在后面安装印刷电路板135的结构。当设有触摸传感器160时,印刷电路板135可与通过连通孔131b的触摸传感器160的软性印刷电路板161进行电连接。印刷电路板135可以是用于控制显示器132及触摸传感器160的驱动的控制器乃至控制部自身。为了安装印刷电路板135,在安装框架131的后面可设有印刷电路板安装部131d。印刷电路板安装部131d呈与印刷电路板135对应的形态,其可由从安装框架131的后面朝向前面凹陷的空间,或者由以与印刷电路板135的外围对应地突出形成的筋所限定的内部空间构成。在安装框架131可追加地安装有能够与内部的电子装置乃至外部的电子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136。在安装框架131可设有用于安装无线通信模块136的无线通信模块安装部131e,无线通信模块安装部131e可位于印刷电路板安装部131d的一侧。无线通信模块136可包括利用Wi-Fi、蓝牙、RF的通信模块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可通过Wi-Fi通信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与用户的移动终端执行无线通信。作为另一例,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可通过RF通信模块与其他家电装置(例如,其他衣物处理装置1)执行无线通信。PCB盖137安装于安装框架131,并被配置为覆盖印刷电路板135。PCB盖137利用螺栓结合、卡钩结合、粘结结合等来结合于安装框架131。例如,如图所示,在安装框架131设有形成有安装孔的安装部137a,安装构件139b可贯穿安装孔并以螺栓结合方式结合于安装框架131。由于门10是用于开闭衣物投放口20a的结构,在门10设有显示部12的本发明的结构上,衣物投放口20a中生成的湿气可能会流入到印刷电路板135。作为参考,在显示部设于本体上部的现有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则不存在发生这样的问题的可能性。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可在安装框架131和PCB盖137之间配置有PCB密封构件138,从而密封安装框架131和PCB盖137之间的缝隙。PCB密封构件138被形成为包覆印刷电路板135,从而防止水分向印刷电路板135渗透。当追加地设有无线通信模块136时,PCB密封构件138优选一同包覆印刷电路板135和无线通信模块136。并且,当在安装框架131设有连通孔131b时,为了提高水密结构的可靠性,PCB密封构件138优选还包覆连通孔131b。PCB密封构件138可固定于安装框架131,或者可固定于PCB盖137。本实施例中例示出PCB密封构件138固定于安装框架131,并在结合安装框架131和PCB盖137时密封内部空间的情形。为此,在安装框架131形成有用于固定PCB密封构件138的安装槽131g,安装槽131g被形成为包覆印刷电路板135。如前所述,为了提高水密结构的可靠性,安装槽131g还可被形成为一同包覆无线通信模块136、连通孔131b等。如果是PCB密封构件138固定于PCB盖137的结构,在PCB盖137可形成有用于固定PCB密封构件138的安装槽。PCB密封构件138可设有分别接触于PCB盖137的多个接触部138a、138b。多个接触部138a、138b以宽度方向被分开地配置,沿着长度方向并排地延伸并形成多个密封环。由此,由某一个接触部138a、138b所形成的密封环配置于由另一个接触部138a、138b所形成的密封环内,从而能够提高密封结构的可靠性。图20是沿着图4所示的线F-F’取得的剖面图。参照图20,在门盖140安装于门框110的一侧的状态下,显示器模块130安装于门框110的另一侧。安装框架131利用螺栓结合、卡钩结合、粘结结合等结合于门框110。例如,在安装框架131设有形成结合孔的结合部131c,结合构件139a可贯穿结合孔并以螺栓结合方式结合于门框110。如本实施例所述,当门框110包括外框、内框112及框架盖150时,在外框的前面安装门盖140,在外框的后面与第二开口部111b对应地安装安装框架131。当安装框架131安装于外框的后面时,如后所述,其结构上的优点在于,当框架盖150被分离而向门10的后方露出显示器模块130时,能够分离出结合于安装框架131的结合构件139a,并向外部完全地取出显示器模块130。即,在安装框架131安装于外框的后面的结构中,能够容易地进行显示器模块130的维修作业。当安装框架131安装于外框时,显示器密封构件133用于密封安装框架131和外框间的缝隙。显示器密封构件133紧贴于第二开口部111b周边的外框安装面,并包覆第二开口部111b。在显示器密封构件133固定于安装框架131的结构中,在安装框架131形成有容纳槽131f,使显示器密封构件133的一部分插入固定于容纳槽131f。显示器密封构件133的另一部分从容纳槽131f突出形成,使在安装框架131安装于门框110时,其接触(紧贴)于门框110。利用所述接触,显示器密封构件133的内侧空间与外侧空间相分离,从而防止水分向所述内侧空间渗透。以上,以显示器密封构件133固定于安装框架131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如后面的与图24相关的说明中所述,显示器密封构件5133可固定于外框5111的后面,在此情况下,在外框5111的后面可设有用于固定显示器密封构件5133的容纳槽5111h。另外,在显示器132安装于显示器安装部131a的状态下,在安装框架131和显示器盖134之间的缝隙可填充有填充剂133’。填充剂133’被构成为填埋所述缝隙,从而能够又一次防止水分向显示器132渗透。图21是示出图3所示的显示器模块130安装于门框110内部的状态的概念图。一同参照图21和前面的图20,内框112结合于外框的后面侧,并被配置为覆盖显示器模块130。即,显示器模块130配置于由外框和内框112的结合所形成的内部空间。在内框112形成有与所述内部空间相连通的连通部112b,如图所示,显示器模块130在通过连通部112b插入于所述内部空间后,可设置于外框。在外框可形成有与安装框架131的结合部对应的结合凸柱,结合构件139a贯穿结合部131c的结合孔并结合于结合凸柱。另外,印刷电路板135与本体20的控制部(未图示)及供电部(未图示)进行电连接。为此,从印刷电路板135延伸的门侧的线缆(未图示)与设于门框110的内部的连接器(未图示)相连接,连接器与和本体20的控制部及供电部电连接的本体侧的线缆(未图示)进行电连接。门侧的线缆贯穿PCB盖137的贯通孔(未图示),在门侧的线缆和所述贯通孔之间可插设用于密封的密封构件(未图示)。密封构件被形成为包覆门侧的线缆,并紧贴于形成贯通孔的PCB盖137的内周面。门框110除了上述的外框和内框112以外,可还包括被配置为覆盖显示器模块130的框架盖150。框架盖150与内框112一同在外框的后方侧进行结合,使在门10被打开以开放衣物投放口20a的状态下,可与门窗120一同形成门10的后面外观。如果在没有框架盖150的状态下由内框112与门窗120一同形成门10的后面全体,当维修显示器模块130时,需要分离出内框112全体,这将导致安装于内框112的开口112a的门窗120也一同被分离。但是,当如上所述设有框架盖150时,可通过框架盖的装卸来开闭门框110的内部空间。在框架盖150被分离的状态下,设于所述内部空间的显示器模块130向门10的后方露出。由此,当需要维修显示器模块130时,仅需分离框架盖150即可,从而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维修作业。本附图中示出在内框112设有连通部112b,框架盖150以可装卸的方式结合于所述连通部112b的结构。框架盖150利用螺栓结合、卡钩结合等方式结合于内框112。如图所示,在框架盖150可突出形成有卡钩151,在内框112形成有能够卡住卡钩151的卡孔112b'(或卡槽)。以下,对以上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只要前述的门的详细结构与后述的门的详细结构不相矛盾,则可均适用于后述的门。因此,对其的重复说明将被省去。图22是本发明的变形例的门1010的分解立体图,图23是图22所示的门1010的剖面图。参照图22及图23,门1010包括:门盖1140、显示器模块1130及门框1110。门盖1140包括不透光区域1143和所述不透光区域1143内的第一透光区域1141及第二透光区域1142。第一及第二透光区域1141、1142可由不透光区域1143被相互区分。在门盖1140的后面上配置有显示器模块1130。显示器模块1130通过门盖1140的第二透光区域1142输出视觉信息。显示器模块1130可直接贴附于门盖1140的后面,或者安装于后述的门框1110的显示器模块容纳部1110b。门框1110与门盖1140相结合,并对本体20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门框1110可利用铰链单元30对本体20以可旋转的方式构成。门框1110可包括外框1111和内框1112。外框1111和内框1112可由合成树脂材料(例如,ABS材料、PC材料等)形成。门框1110设有显示器模块容纳部1110b和开口部1110a。显示器模块容纳部1110b是凹陷的空间,其用于容纳显示器模块1130。显示器模块容纳部1110b可由在外框1111自身形成的凹陷的空间构成,也可由通过内框1112覆盖形成于外框1111的孔而形成的凹陷的空间构成。显示器模块容纳部1110b可被构成为容纳触摸传感器1160的软性印刷电路板1161。利用所述结构,显示器模块1130具有被显示器模块容纳部1110b覆盖的形态。即,显示器模块1130配置于门盖1140和门框1110之间。如上所述,本变形例与前述的实施例不同,其结构上的区别在于,在门框1110未设有与显示器模块1160对应的第二开口部,并且未设有框架盖。所述结构与前面实施例的结构相比,在显示器模块1130的维修作业方面的容易度较差,但考虑到安装框架1131直接贴附于门盖1140,具有能够减小门10的厚度的优点。并且,能够利用后述的用于密封门盖1140和安装框架1131间的缝隙的显示器密封构件1133与密封剂填充槽1111d中填充的密封剂的组合来提高水密性能。开口部1110a被配置为,在门1010关闭的状态下与衣物投放口20a相面对。在开口部1110a设置有透光性的门窗1120,能够通过门窗1120看到衣物投放口20a。开口部1110a可包括形成于外框1111的前方侧开口1111a和形成于内框1112的后方侧开口1112a。在门框1110的前面形成有密封剂填充槽1111d,其中填充有用于与门盖1140粘结的密封剂。如前所述,密封剂填充槽1111d可包括:连接槽部、第一槽部及第二槽部。具体而言,连接槽部横跨形成于显示器模块容纳部1110b和开口部1110a之间,第一槽部与连接槽部的两端部相连接,并与连接槽部一同包覆开口部1110a的外围,第二槽部与连接槽部的两端部相连接,并与连接槽部一同包覆显示器模块容纳部1110b的外围。密封剂填充槽1111d可在所述结构上还包括旁通槽部。旁通槽部在连接槽部和第一槽部所形成的空间内,用于连接连接槽部上的任意的地点和第一槽部上的任意的地点间。并且,密封剂填充槽1111d可包括密封剂涂覆部1111d’及密封剂捕集部1111d”。利用这样的密封剂填充槽1111d,能够防止水分向设于门盖1140和门框1110之间的显示器模块1130渗透。并且,因密封剂填充槽1111d分别独立地包覆显示器模块容纳部1110b和开口部1110a,能够防止水分通过开口部1110a向显示器模块1130渗透。与此同时,如图所示,当具有显示器模块1130直接贴附于门盖1140的后面的结构时,显示器密封构件1133可紧贴于门盖1140的后面。此时,显示器密封构件1133可还用作为将显示器模块1130结合于门盖1140的后面的粘结剂。图24至图26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变形例的剖面图。本变形例具有与前面说明的结构相同的目的。即,后述的结构是在门5140、6140、7140构成显示部(或触摸屏)时,能够防止水分渗透到构成显示部的电子元件的结构。图24示出对图20所揭示的结构进行设计变更的例。参照附图,在外框5111的前面安装有门盖5140,在外框5111的后面与第二开口部5111b对应地安装有安装框架5131。当安装框架5131安装于外框5111时,显示器密封构件5133用于密封安装框架5131和外框5111间的缝隙。在外框5111形成有包覆第二开口部5111b的容纳槽5111h,从而使显示器密封构件5133的一部分插入固定于容纳槽5111h。显示器密封构件5133的另一部分从容纳槽5111h突出形成,使当安装框架5131安装于外框5111时,其接触(紧贴)于安装框架5131。利用所述接触,显示器密封构件5133的内侧空间与外侧空间相分离,从而防止水分渗透到所述内侧空间。本附图中示出安装框架5131的延长部5131h向侧方向延伸并覆盖外框5111的后面,插入于容纳槽5111h的显示器密封构件5133接触(紧贴)于延长部5131h的结构。延长部5131h可以与显示器密封构件5133对应地沿着安装框架5131的外围延伸形成。参照图25,安装框架6131也可与门盖6140一同安装于门框6110的前面。具体而言,在外框6111的前面可设有用于安装门盖6140的第一安装部6111’,以及为了安装安装框架6131而从第一安装部6111’内侧凹陷形成的第二安装部6111”。即,第二安装部6111”相对于第一安装部6111’呈向内侧具有阶差的形态。利用所述结构,在安装框架6131安装于第二安装部6111”之后,门盖6140安装于第一安装部6111’。即,在门盖6140安装于外框6111的状态下,门盖6140被配置为覆盖安装框架6131。作为参考,本变形例中示出在外框6111设有凹陷的形态的显示器模块容纳部6110b的情形。第二安装部6111”可呈包覆显示器模块容纳部6110b的环形态延伸形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的,在外框6111也可设有与显示器模块6130对应的第二开口部。当安装框架6131安装于外框6111的第二安装部6111”时,显示器密封构件6133用于密封安装框架6131和外框6111的第二安装部6111”间的缝隙。在安装框架6131的与第二安装部6111”相面对的部分,容纳槽6131f呈与第二安装部6111”对应的环(loop)形态,从而使显示器密封构件6133的一部分插入固定于容纳槽6131f。显示器密封构件6133的另一部分从容纳槽6131f突出形成,使当安装框架6131安装于外框6111时,其接触(紧贴)于第二安装部6111”。在所述结构中,当门盖6140安装于第一安装部6111’时,安装框架6131可被门盖6140施压,从而向第二安装部6111”进行施压。利用这样的设计,利用所述施压来增大对第二安装部6111”的显示器密封构件6133的紧贴程度,从而能够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图26示出图25所揭示的结构中密封槽7111h的形成位置被反转的结构。即,密封槽7111h形成于外框7111的第二安装部7111”,沿着第二安装部7111”延伸形成并包覆显示器模块容纳部7110b。利用所述结构,显示器密封构件7133的一部分插入固定于容纳槽7111h,显示器密封构件7133的另一部分从容纳槽7111h突出形成,使当安装框架7131安装于外框7111时,其接触(紧贴)于安装框架7131。本附图中示出安装框架7131的延长部7131h沿着侧方向延伸并覆盖外框7111的第二安装部7111”,插入于容纳槽7111h的显示器密封构件7133接触(紧贴)于延长部7131h的结构。延长部7131h可以与显示器密封构件7133对应地沿着安装框架7131的外围延伸形成。在所述结构中,当门盖7140安装于第一安装部7111’时,安装框架7131可被门盖7140施压,从而向第二安装部7111”进行施压。利用这样的设计,利用所述施压来增大对安装框架7131的显示器密封构件7133的紧贴程度,从而能够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如上所述,用于密封门框(所述变形例中的外框5111、6111、7111)和安装框架5131、6131、7131间的缝隙的显示器密封构件5133、6133、7133可安装于形成于所述门框及安装框架5131、6131、7131中的一方的容纳槽5111h、6131f、7111h,并接触(紧贴)于另一方。此时,安装框架5131、6131、7131可结合于所述门框的前面或后面。并且,如图23所揭示的结构,当显示器密封构件1133被构成为用于密封门盖1140和安装框架1131间的缝隙时,作为对其的变形例,显示器密封构件1133也可安装于形成于门盖1140的容纳槽,并接触(紧贴)于安装框架1131。基于这样的技术思想,如上所述的设计变更可同样适用于用于安装框架131和PCB盖137间的密封的结构。即,PCB密封构件138可安装于形成于安装框架131和PCB盖137中的一方的安装槽131g,并接触(紧贴)于另一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