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编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1273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手工编织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以毛线等线编制编织物的手工编织器。



背景技术:

以往,提供有一种能够利用毛线等线较容易地手工编织围脖、帽子等的手工编织器。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手工编织器,具有基部构件,该基部构件是长条形状部在长边方向上以2条平行设置且形成一体。并且,从该基部构件的上表面竖立设置有在轴部的上端部具备突出部的多个针构件。在该针构件的轴部上,沿着轴部所形成的槽朝向外侧配置。

日本专利特表2010-514954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通过手工编织器进行的编织物的编织为,首先,将毛线等线依次挂到各针构件上。并且,利用钩针等将各针构件的轴部上的上下配置的线部中的下侧的线从针构件的表面侧提拉并移动到里面侧。若反复进行上述的动作,线会被依次编织。线的编织结束后,将编织好的线从手工编织器取下,进行用绗针等缝合端部等处理从而完成编织物。



技术实现要素:

日本专利特表2010-514954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通过手工编织器进行的编织物的大小,取决于基部构件的大小。因此,在制作直径较小的手链等的情况下则选定较小的手工编织器,在制作直径较大的帽子等的情况下则选定较大的手工编织器而使用。这样,需要按照制作的编织物的大小选定手工编织器,所以使用者需要准备大小不同的多种手工编织器。因此,使用者在制作各种各样的编织物的情况下需要准备诸多种类的手工编织器,非常繁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较容易地制作多种编织物的手工编织器。

本发明的手工编织器中,具备第1共通孔部的第1基部构件和有第2共通孔部的第2基部构件,形成为能够以针构件所共通插入的第1共通孔部和第2共通孔部为轴中心而相对转动。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相互间的转动使相互连接的第1基部构件和第2基部构件的连接状态发生变化,因此能提供较容易地制作多种编织物的手工编织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直列平行组装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圆形组装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组合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3基部构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1基部构件的图,(a)为俯视图,(b)为正面图,(c)为(b)的A-A截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2基部构件的图,(a)为俯视图,(b)为正面图,(c)为(b)的B-B截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3基部构件的图,(a)为俯视图,(b)为正面图,(c)为(b)的C-C截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针构件的透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1基部构件和第2基部构件的连接状态的横截面图,(a)表示被连接成直线状的状态,(b)表示按30度的角度相互连接的状态,(c)表示按20度的角度相互连接的状态。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3基部构件上连接了第1基部构件和第2基部部的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10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1基部构件和第2基部构件连接成圆形的状态的俯视图,(a)表示连接成较小的圆形的状态,(b)连接成较大圆形的状态。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1基部构件的图,(a)为俯视图,(b)为正面图,(c)为(b)的A-A截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2基部构件的图,(a)为俯视图,(b)为正面图,(c)为(b)的B-B截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3基部构件的图,(a)为俯视图,(b)为正面图,(c)为(b)的C-C截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针构件的透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1基部构件和第2基部构件的连接状态的俯视图,(a)表示连接成直线状的状态,(b)表示按30度的角度相互连接的状态,(c)表示按20度的角度相互连接的状态。

图1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第3基部构件上连接了第1基部构件和第2基部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中所使用的钩的透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中所使用的其他形状的钩的透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使用方法的说明图。

图2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使用方法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的其他形状的针构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中所示的手工编织器1A,是短条棒状的多个第1基部构件10以及第2基部构件20与2个大致U形的第3基部构件30相连接而形成基部50。因此,基部50为,在长边部51以及短边部52的内侧形成有开口部54且在俯视图上呈长方形。并且,从基部50的上表面竖立设置有多个针构件40。针构件40具有轴部42,及在该轴部42的上端处形成的突出部44。

图2中表示了其他形态的手工编织器1B。该手工编织器1B,通过第1基部构件10以及第2基部构件20而形成基部60,该基部60在俯视图上呈圆形。因此,在基部60的内侧形成有开口部64。并且,从该基部60的上表面竖立设置有多个针构件40。

图3中,进一步表示了其他形态的手工编织器1C。该手工编织器1C,组合了2个第3基部构件30而形成俯视图四角形的基部70。从该基部70的上表面竖立设置有多个针构件40。

这些手工编织器1A、1B、1C,在针构件40上依次各缠绕一次毛线等线,通过将该缠上的线的一部分从外侧向内侧越过针构件40的突出部44的上端而返回从而可进行编织。并且,通过对向针构件40卷线的顺序进行各种变更,能够对针眼进行各种变更。进而,通过利用形状大小不同的基部50,60,70,能够制作出大小不一的帽子或围脖等编织物。

接下来,根据图4,对第1基部构件10进行说明。形成为短条棒状的第1基部构件10,如图4(a)所示,形成为,其两端部11在俯视图上呈凸圆弧状的较短平板状。因此,上表面12a以及下表面12b形成为大致平坦。并且,如图4(b)所示,第1基部构件10的两端部11,分别在正面视图上形成为分岔状。在此,两端部11的上侧的分岔上片13a1的上表面是与第1基部构件10的上表面12a相连接的面。同样,下侧的分岔下片13a2的下表面是与第1基部构件10的下表面12b相连接的面。

第1基部构件10在各两端部11上形成有分别向上下方向开的孔即第1共通孔部14。第1共通孔部14形成为能插入针构件40的轴部42。也就是说,第1共通孔部14是以稍大于轴部42的外径的孔径开的孔,形成为针构件40的轴部42转动自如程度的孔径。第1共通孔部14包括分岔上片13a1处所开的上孔14a和分岔下片13a2处所开的下孔14b。上孔14a贯通了分岔上片13a1。下孔14b为,未贯通分岔下片13a2而形成孔底部14b1的非貫通孔。此外,上孔14a和下孔14b为相同孔径。

在第1基部构件10的长边方向中间位置上,设有向上下方向开的孔即第1孔部15。第1孔部15为形成有孔底部15a的非貫通孔。并且,在第1孔部15上,形成有在图4(a)的俯视图上朝向孔的中心呈三角形状突出的卡合凸部15b。卡合凸部15b从第1孔部15的开口面即上表面12a开始一直到孔底部15a连续形成。卡合凸部15b配置在组装时成为外侧的一侧即图4(a)的下侧。

如图4(c)所示,分岔状的两端部11中的分岔上片13a1和分岔下片13a2之间的二者的基部即分岔间壁13b,形成为在俯视图中呈凹圆弧状。在分岔间壁13b上分别设有第1卡合凹部16a、第2卡合凹部16b、第3卡合凹部16c的3个连接卡合凹部16。连接卡合凹部16在分岔间壁13b中的上下方向的范围上形成为V槽状。第1卡合凹部16a设置在分岔间壁13b的俯视图中的圆弧状的中间位置上。第2卡合凹部16b以及第3卡合凹部16c靠近分岔间壁13b的一侧即图4(c)中的下侧而相邻设置。而且,分岔间壁13b的一侧的端部即图4(c)中的下侧的端部,形成有平坦的阶梯状的抵接端部13c。在分岔间壁13b中的另一侧即图4(c)中的上侧的端部形成有阶梯部13d。

在第1基部构件10中的第1孔部15的长边方向两侧形成有空间部17。空间部17是从下表面12b朝向上方形成的非貫通的空间。空间部17是通过树脂材料的注射成型而成型第1基部构件10的情况下的所谓减薄部。

在第1基部构件10的上表面12a上,在两端部11的端部上设置有三角形状的转动位置标记18。转动位置标记18配置在连接2个第1共通孔部14的中心的线上,且顶部朝向外侧。另外,在2个第1共通孔部14和第1孔部15之间,分别设有设置标记19。设置标记19形成为模仿所谓四个叶子的三叶草的形状。设置标记19配置在卡合凸部15b和相反一侧的第1基部构件10中的长边方向的边,即图4(a)中的上侧的边缘附近。

接下来,根据图5,对第2基部构件20进行说明。形成为短条棒状的第2基部构件20形成为,图5(a)的俯视图中的两端部21a在俯视图中呈凸圆弧状的较短平板状。两端部21a薄于两端部21a间的中央部分21b。两端部21a的厚度被设计成能插入到前述的第1基部构件10的分岔之间,即,分岔上片13a1和分岔下片13a2之间的厚度。

在两端部21a上分别设置有作为貫通孔的第2共通孔部24。在第2共通孔部24上分别设置有卡合凸部24a。卡合凸部24a被形成为,在俯视图中的各三角形状的突起将顶部面向第2共通孔部24的中心,并在于第2共通孔部24的上端至下端的范围上。

在各两端部21a的外方端的俯视图中的中央位置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卡合凸部21a1。各连接卡合凸部21a1形成于各两端部21a的上表面至下表面的范围上。在各第2共通孔部24和各连接卡合凸部21a1之间,分别设置有作为貫通孔的圆弧状孔21a2。因此,各连接卡合凸部21a1是由作为各连接卡合凸部21a1的基部的圆弧状基部21a3来支撑。第2基部构件20是通过树脂材料所成形,所以通过该圆弧状基部21a3而各连接卡合凸部21a1会被反弹。

另外,在圆弧状基部21a3的一侧即图5(c)的下侧的端部,形成有阶梯状的大致平坦的抵接端部21a4。而且,各两端部21a和中央部分21b的连接部,分别向上下方向在各两端部21a的上侧和下侧形成有在俯视图中呈圆弧状的基端壁23。各基端壁23的两端分别形成有阶梯部23a。

在第2基部构件20的长边方向中央设置有第2共通孔部24和同孔径的第2孔部25。第2孔部25为非貫通孔而形成有孔底部25b。而且,第2孔部25与第2共通孔部24的卡合凸部24a一样,从上表面22a一直到孔底部25b形成有将顶部朝向孔的中心的三角形的卡合凸部25a。

该第2孔部25以及2个第2共通孔部24,都被设为相同孔径、相同形状。第2孔部25以及2个第2共通孔部24的卡合凸部24a,25a的配置位置,也同样对齐于组装时为外侧的第2基部构件20的一侧即图5(a)的下侧。并且,第2孔部25以及2个第2共通孔部24的孔径分别稍大于针构件40的轴部42的外径,因此能够插入该轴部42。

另外,从第2基部构件20的中央部分21b的下表面22b向上方,作为非貫通的空间部27分别形成在第2孔部25的长边方向两侧。空间部27是在第2基部构件20的树脂材料的注射成型加工中所形成的所谓减薄部。

另外,在第2基部构件20的中央部分21b的上表面22a上配置有三角形状的第1标记26a,并分别位于连接2个第2共通孔部24以及第2孔部25的中心线上的第2孔部25的两侧。并且,在各第1标记26a的一侧即图5(a)中的下侧,分别相邻配置有第2标记26b以及第3标记26c。而且,在各第2标记26b的第2孔部25侧,对应各第2标记26b分别设置有大圆标记26b1。同样,对应各第3标记26c分别设置有小圆标记26c1。而且,在卡合凸部24a和相反一侧的第2基部构件20的长边方向的边缘部附近的上表面22a上,模仿四个叶子的三叶草的设置标记29被配置在第2孔部25的两侧2处。

接下来,根据图6,对第3基部构件30进行说明。第3基部构件30外形为在俯视图中呈大致U形的平板状。第3基部构件30的2处的突端部31a、31b,分别在图6(a)的俯视图中呈凸圆弧状。图6(a)的左侧中的一方的突端部31a,形成为分成上下的分岔状。一方的突端部31a的分岔状的上侧的分岔上片31a1具有上侧的面与主体部31g的上表面32a相连接的面。下侧的分岔下片31a2具有下侧的面与主体部31g的下表面32b相连接的面。在突端部31a的分岔上片31a1以及分岔下片31a2中的俯视图中呈凸圆弧状的两端分别形成有阶梯部31c。

在连接有分岔上片31a1和分岔下片31a2的基部间形成的分岔间壁31d,如图6(c)所示在俯视图中呈凹圆弧状。在分岔间壁31d的中央,向上下方向形成有V槽状的卡合凹部31e。另外,在分岔间壁31d的在俯视图中呈凹圆弧状的两端部形成有阶梯部31f。

另外,一方的突端部31a上设置有一方第3共通孔部34。一方第3共通孔部34包括贯通分岔上片31a1的上孔34a,以及,在分岔下片31a2具备孔底部34b1的作为非貫通孔的下孔34b。一方第3共通孔部34形成为孔径稍微大于轴部42外径,从而能够插入针构件40的轴部42。

另一方的突端部31b形成为薄于主体部31g的平板状。突端部31b的俯视图中呈凸圆弧状的两端上形成有阶梯部31h。而且,平板状的另一方的突端部31b的基部,与主体部31g的连接部作为俯视图中呈凹圆弧状的基端壁31j,分别形成于突端部31b的上侧和下侧。在上下的基端壁31j的两端分别形成有阶梯部31k。

在此,一方的突端部31a的呈分岔状的分岔上片31a1和分岔下片31a2之间形成为,能够插入其他的第3基部构件30中的平板状的另一方的突端部31b。而且,分岔上片31a1和分岔下片32a2的间隔,与图4中所示的第1基部构件10的两端部11中的分岔上片13a1和分岔下片13a2相同。另外,第3基部构件30的另一方的突端部31b的厚度和图5中所示的两端部21a的厚度相同。因此,第3基部构件30的一方的突端部31a,能够与其他的第3基部构件30的另一方的突端部31b或第2基部构件20的两端部21a进行组合。同样,第3基部构件30的另一方的突端部31b能够与第1基部构件10的两端部11进行组合。

在另一方的突端部31b上形成有另一方第3共通孔部35。在另一方第3共通孔部35上,将顶部向孔的中心而设置有三角形状的卡合凸部35a。卡合凸部35a形成于另一方第3共通孔部35的上端至下方端的范围上。另一方第3共通孔部35形成有可插入针构件40的轴部42的孔径。

另外,在俯视图中形成为U形状的第3基部构件30被弯曲的2处的角部处,形成有第3孔部36a、36b。而且另外,2个第3孔部36a、36b之间也形成有第3孔部36c。在第3孔部36即各第3孔部36a、36b、36c上分别形成有卡合凸部36a1、36b1、36c1。第3孔部36的孔径被设成能够插入针构件40的轴部42的程度。

另外,在第3基部构件30的主体部31g的上表面32a上设置有模仿四个叶子的三叶草的编织开始标记38以及设置标记39。编织开始标记38以及设置标记39分别被配置在卡合凸部35a、36a1、36c1、36b1的相反一侧,并分别配置在第3基部构件30的内边缘附近。卡合凸部35a、36a1、36c1、36b1被配置在第3基部构件30的外侧。

而且,在通过树脂材料的注射成型所形成的第3基部构件30的主体部31g的第3孔部36的周围,设有4个空间部37作为所谓的减薄部。空间部37作为非貫通的空间而形成。

这样形成的第3基部构件30,如图3所示,通过对2个第3基部构件30进行组合,能够形成较小的四角形状的基部70。

接下来,根据图7对针构件40进行说明。针构件40包括轴部42,以及,在该轴部42的上端突出而形成的突出部44。轴部42形成为横截面大致十字状。因此,在轴部42上沿轴向形成有4根槽部42a。另外,突出部44在俯视图上呈模仿所谓四个叶子的三叶草的形状。这样一来,能够提供与第1基部构件10、第2基部构件20以及第3基部构件30的设置标记19、29、39和编织开始标记38一起,具有统一感的设计,因此,能够提高手工编织器1A、1B、1C的美感。此外,针对突出部44的轴部42的轴周边的配置为,槽部42a和突出部44的谷线44a相吻合。

将针构件40插入到图4中所示的第1基部构件10的第1孔部15的情况下,会卡合轴部42的任意一个槽部42a和第1孔部15的卡合凸部15b。并且,轴部42的下端抵接于第1孔部15的孔底部15a。这样一来,针构件40围绕轴心固定在第1孔部15。同样,在图5中所示的第2基部构件20的第2孔部25以及图6中所示的第3基部构件30的第3孔部36a、36b、36c中插入针构件40的情况下,也会卡合任意一个槽部42a和卡合凸部25a、36a1、36b1、36c1。这样,就能由针构件40的轴部42的槽部42a和各卡合凸部15b,24a,25a、36a1、36b1、36c1构成卡合部。

另外,该针构件40能够插入至图4的第1基部构件10和图5的第2基部构件20交织而第1共通孔部14和第2共通孔部24同心所成的孔内。在这种情况下,卡合针构件40的轴部42的槽部42a和第2共通孔部24的卡合凸部24a。并且,轴部42的下端抵接于第1共通孔部14即下孔14b的孔底部14b1。这样一来,第1基部构件10和第2基部构件20,就能够以被共通插入至第1共通孔部14和第2共通孔部24中的针构件40的轴部42为轴中心,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第1基部构件10和第2基部构件20的相对转动的状态表示在图8(a)至(c)。图8(a)表示第2基部构件20的一方的两端部21a的连接卡合凸部21a1,卡合于第1基部构件10的另一方的两端部11的第1卡合凹部16a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第1基部构件10和第2基部构件20呈直线连接。

将第1基部构件10和第2基部构件20呈直线状连接,进而将第3基部构件30的一方的突端部31a和第2基部构件20的两端部21a之一进行连接,将第3基部构件30的另一方的突端部31b和第1基部构件10的两端部11之一进行连接的话,则能够形成为如图1中所示的形态的基部50。此外,在基部50上使用了6个第1基部构件10、6个第2基部构件20及2个第3基部构件30。

在此,如图9所示,第3基部构件30的一方的突端部31a和第2基部构件20的两端部21a之一的连接,是通过向被设为同心的第3基部构件30的一方第3共通孔部34和第2基部构件20的第2共通孔部24内插入针构件40的轴部42而进行的。此时,针构件40的轴部42的槽部42a和第2共通孔部24的卡合凸部24a相卡合,轴部42的下端抵接于孔底部34b1。因此,被共通插入至第2共通孔部24和一方第3共通孔部34的针构件40将围绕轴心而固定。此外,在第3基部构件30和第2基部构件20连接时,第2基部构件20的两端部21a的连接卡合凸部21a1会与第3基部构件30的卡合凹部31e相卡合,抵接端部21a4和阶梯部31f相抵接,因此,相对于第2基部构件20的第3基部构件30的转动会受到限制。

同样,第3基部构件30的另一方的突端部31b和第1基部构件10的两端部11之一的连接,是通过向被设为同心的第3基部构件30的另一方第3共通孔部35和第1基部构件10的第1共通孔部14内插入针构件40的轴部42而进行的。此时,针构件40的轴部42的槽部42a和另一方第3共通孔部35的卡合凸部35a相卡合,轴部42的下端抵接于孔底部14b1。因此,被共通插入至第1共通孔部14和另一方第3共通孔部35的针构件40将围绕轴心而固定。另外此时,第3基部构件30的阶梯部31h和第1基部构件10的抵接端部13c相抵接。因此,相对于第3基部构件30的第1基部构件10的转动会受到限制。

此外,如图1所示,形成了基部50的情况下,第1基部构件10的转动位置标记18,将与第2基部构件20的第1标记26a相吻合。另外,只要将第1基部构件10、第2基部构件20、第3基部构件30的各个设置标记19、29、39朝向内侧地设定各构件并进行连接的话,则能够正确地组合各构件。

另外,如图8(b)以及图8(c)所示,第1基部构件10和第2基部构件20能够以针构件40的轴部42为中心,换言之,以交织在一起的第1共通孔部14和第2共通孔部24作为轴中心而相对转动。在如图8(b)所示的状态下,连接卡合凸部21a1和第3卡合凹部16c相卡合,第1基部构件10和第2基部构件20呈大致以30度的角度相连接的状态。这样一来,只要连接第1基部构件10和第2基部构件20的话,就能够形成如图2以及图10(a)所示的较小的圆形的基部60。

此时,第1基部构件10的转动位置标记18与第2基部构件20的第3标记26c相吻合。因此,即使在组装途中,通过对应第3标记26c而设置的小圆标记26c1,能够用视觉较容易地掌握第1基部构件10和第2基部构件20的连接状态。

另一方面,在图8(c)所示的状态下,连接卡合凸部21a1和第2卡合凹部16b相卡合,第1基部构件10和第2基部构件20呈大致以20度的角度相连接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够设置成如图10(b)所示的较大的圆形的基部60A。此时,第1基部构件10的转动位置标记18与第2基部构件20的第2标记26b相吻合。因此,能够与大圆标记26b1一起,较容易地掌握第1基部构件10和第2基部构件20的连接状态。

此外,在图10(a)中的较小的圆形的基部60中,使用了6个第1基部构件10及6个第2基部构件20。在图10(b)中的较大的圆形的基部60中使用了9个第1基部构件10及9个第2基部构件20。

此外,如图8(a)所示,第1基部构件10和第2基部构件20的相对转动的转动方向,通过第1基部构件10的抵接端部13c和第2基部构件20的抵接端部21a4的抵接而受到限制只能向一个方向旋转。

这样,包括连接卡合凹部16即第1卡合凹部16a、第2卡合凹部16b、第3卡合凹部16c,和连接卡合凸部21a1的连接卡合部,通过第1基部构件10和第2基部构件20的相对转动而嵌脱,因此能够容易地确定二者的转动位置。特别是,连接卡合凸部21a1会通过圆弧状基部21a3而反弹支撑,所以在与连接卡合凹部16卡合时会产生卡固感,因此能够让使用者较容易地掌握第1基部构件10和第2基部构件20的转动位置。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根据图11,对第1基部构件210进行说明。形成为短条棒状的第1基部构件210,如图11(a)所示,形成为两端部211在俯视图中呈凸圆弧状的较短平板状。因此,上表面212a以及下表面212b形成为大致平坦。并且,如图11(b)所示,第1基部构件210的两端部211分别在正面视图上形成为分岔状。在此,两端部211的上侧的分岔上片213a1的上表面是与第1基部构件210的上表面212a相连接的面。同样,下侧的分岔下片213a2的下表面是与第1基部构件210的下表面212b相连接的面。

第1基部构件210在各两端部211上分别形成有向上下方向开的孔即第1共通孔部214。第1共通孔部214形成为能够插入针构件240的轴部242。也就是说,第1共通孔部214是以稍大于轴部242的外径的孔径开的孔,形成为使针构件240的轴部242转动自如的程度的孔径。第1共通孔部214在分岔上片213a1上形成有上孔214a。上孔214a贯通分岔上片213a1。在上孔214a上以周向等间隔形成有在俯视图上从上孔214a的圆周向外侧突出成四角形状的3个卡合凹部214a1,214a2,214a3。分岔下片213a2的上表面214b上抵接有针构件240的底面245。

在第1基部构件210的长边方向中间位置设置有向上下方向开的孔即第1孔部215。第1孔部215被设成形成有孔底部215a的非貫通孔。并且,在第1孔部215上形成有在图11(a)的俯视图中从孔的圆周向外侧突出成四角形状的卡合凹部215b。卡合凹部215b从第1孔部215的开口面即上表面212a一直连续而形成至孔底部215a。

在各两端部211的外方端的俯视图中的中央位置分别设置有连接卡合凸部211a。各连接卡合凸部211a从各两端部211的上表面一直形成至下表面。

如图11(c)所示,形成为分岔状的两端部211上的分岔上片213a1和分岔下片213a2之间的二者的基部即分岔间壁213b,形成为俯视图中呈凹圆弧状。另外,分岔间壁213b的一侧的端部即图11(c)的下侧的端部,形成有平坦的阶梯状的抵接端部213c。分岔间壁213b的另一侧即图11(c)中的上侧的端部上形成有锐角部213d。

在第1基部构件210中的第1孔部215的长边方向两侧上形成有空间部217。空间部217是从下表面212b向上方形成的非貫通空间。空间部217是通过树脂材料的注射成型而成型第1基部构件210的情况下的所谓减薄部。

接下来,根据图12,对第2基部构件220进行说明。形成为短条棒状的第2基部构件220,形成为在图12(a)的俯视图中的两端部221a在俯视图上呈凸圆弧状的较短平板状。两端部221a薄于两端部221a之间的中央部分221b。两端部221a的厚度被设为能够插入到前述的第1基部构件210的分岔之间,即,分岔上片213a1和分岔下片213a2之间的厚度。

在两端部221a上分别设置有作为貫通孔的第2共通孔部224。在第2共通孔部224上分别设置有卡合凹部224a、224b、224c。卡合凹部224a、224b、224c中,俯视图中的四角状的凹陷分别将底部朝向第2共通孔部24的圆周的外侧,在第2共通孔部24的圆周上以周向等间隔而形成。第2共通孔部224的卡合凹部224a、224b、224c的间隔形成为大于第1共通孔部214的卡合凹部214a1,214a2,214a3的间隔。

另外,圆弧状基部221a3的一侧,即图12(a)、(c)的下侧的端部,形成有阶梯状的大致平坦的抵接端部221a4。而且,各两端部221a和中央部分221b的连接部,在各两端部221a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向上下方向形成有俯视图中呈圆弧状的基端壁223。

在基端壁223上分别设置有第1卡合凹部226a、第2卡合凹部226b及第3卡合凹部226c的3个连接卡合凹部226。连接卡合凹部226在基端壁223的上下方向上形成为V槽状。第1卡合凹部226a被设置在基端壁223的俯视图中的圆弧状的中间位置。第2卡合凹部226b以及第3卡合凹部226c靠近基端壁223的一侧即图12(a),(c)中的下侧并相邻而设置。另外,各基端壁223的两端分别形成有锐角部223a。

在第2基部构件220的长边方向中央设置有与第2共通孔部224相同孔径的第2孔部225。第2孔部225为非貫通孔,形成有孔底部225b。而且,第2孔部225从上表面222a一直到孔底部225b形成有将底部面向孔的圆周的外侧的四角形状的卡合凹部225a。

该第2孔部225以及2个第2共通孔部224,都设为相同的孔径。并且,第2孔部225以及2个第2共通孔部224分别设成稍大于针构件240的轴部242的外径的孔径,使得能够插入该轴部242。

另外,从第2基部构件220的中央部分221b的下表面222b朝向上方,在第2孔部225的长边方向两侧分别形成有作为非貫通的空间部227。空间部227是第2基部构件220的树脂材料的注射成型中的所谓减薄部。

接下来,根据图13,对第3基部构件230进行说明。第3基部构件230形成为其外形在俯视图中大致呈U形的平板状。第3基部构件230的2处的突端部231a、231b,分别在图13(a)的俯视图中呈凸圆弧状。图13(a)的左侧中的一方的突端部231a形成为分为上下的分岔状。一方的突端部231a的分岔状中的上侧的分岔上片231a1,具有上侧的面与主体部231g的上表面232a相连接的面。下侧的分岔下片231a2具有下侧的面与主体部231g的下表面232b相连接的面。

在突端部231a的外方端的俯视图中的中央位置上设置有连接卡合凸部238。连接卡合凸部238从突端部231a的分岔上片231a1以及分岔下片231a2中的上表面一直形成至下表面。另外,在突端部231a的分岔上片231a1以及分岔下片231a2中的俯视图中呈凸圆弧状的两端,分别形成有阶梯部231c。

在连接分岔上片231a1和分岔下片231a2的基部间形成的分岔间壁231d,如图13(c)所示在俯视图中呈凹圆弧状。另外,在分岔间壁231d的俯视图中呈凹圆弧状的左侧的端部设置有阶梯部231f。

另外,在一方的突端部231a上设置有一方第3共通孔部234。一方第3共通孔部234形成有贯通分岔上片231a1的上孔234a。一方第3共通孔部234以稍大于轴部242的外径的孔径所形成,使得能够插入针构件240的轴部242。

另一方的突端部231b形成为薄于主体部231g的平板状。突端部231b的俯视图中呈凸圆弧状的右侧的端部形成有阶梯部231h,左侧的端部形成有阶梯部231m。另外,平板状的另一方的突端部231b的基部,将与主体部231g的连接部作为俯视图中呈凹圆弧状的基端壁231j,而分别形成在突端部231b的上侧和下侧。

在基端壁231j上设置有连接卡合凹部239。连接卡合凹部239在基端壁231j中的上下方向上形成为V槽状。连接卡合凹部239设置在基端壁231j的俯视图圆弧状的中间位置。另外,上下的基端壁231j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段差部231k。

在此,一方的突端部231a的呈分岔状的分岔上片231a1和分岔下片231a2之间,被形成为能够插入其他的第3基部构件230中的平板状的另一方的突端部231b。而且,分岔上片231a1和分岔下片232a2的间隔,与图11中所示的第1基部构件210的两端部211中的分岔上片213a1和分岔下片213a2相同。另外,第3基部构件230的另一方的突端部231b的厚度,与图12中所示的两端部221a的厚度相同。因此,第3基部构件230的一方的突端部231a,能够与其他的第3基部构件230的另一方的突端部231b或第2基部构件220的两端部221a进行组合。同样,第3基部构件230的另一方的突端部231b,能够与第1基部构件210的两端部211进行组合。

在另一方的突端部231b上形成有另一方第3共通孔部235。在另一方第3共通孔部235上设置有将底部朝向孔的圆周的外侧的四角形状的卡合凹部235a。卡合凹部235a从另一方第3共通孔部235的上端一直形成至下方端。另一方第3共通孔部235的孔径被形成为能够插入针构件240轴部242程度。

另外,在形成为俯视图中呈U形的第3基部构件230被弯曲的2处角部上,形成有第3孔部236a、236b。另外,在2个第3孔部236a、236b之间也形成有第3孔部236c。在第3孔部236即各第3孔部236a、236b、236c上,分别形成有卡合凹部236a1、236b1、236c1。第3孔部236的孔径被设成能够插入针构件240的轴部242程度。

而且,在通过树脂材料的注射成型而形成的第3基部构件230的主体部231g中的第3孔部236的周围,设置有所谓减薄部的4处空间部237。空间部237形成为非貫通的空间。

这样形成的第3基部构件230,与图3中所示的基部70相同,能够通过组合2个第3基部构件230来形成较小的四角形状的基部。

接下来,根据图14,对构件240进行说明。针构件240包括:轴部242、从该轴部242的上端突出而形成的突出部244,以及,形成在轴部242的下端的插入部243。轴部242形成为横截面大致十字状。因此,在轴部242上沿着轴向形成有4根槽部242a。另外,突出部44在俯视图上呈所谓模仿四个叶子的三叶草的形状。此外,相对于突出部244的轴部242的轴周边的配置,被设计成槽部242a和突出部244的谷线244a相吻合。插入部243为圆柱形状,从插入部243的上表面一直到底面245形成有截面四角形的卡合凸部243a。

将针构件240插入到图11中所示的第1基部构件210的第1孔部215的情况下,使插入部243的卡合凸部243a和第1孔部215的卡合凹部215b相卡合。并且,使插入部243的底面245与第1孔部215的孔底部215a相抵接。这样一来,针构件240围绕轴心固定在第1孔部215。同样,向图12中所示的第2基部构件220的第2孔部225以及图13中所示的第3基部构件230的第3孔部236a、236b,236c插入针构件240的情况下,也会使插入部243的卡合凸部243a和卡合凹部225a,236a1,236b1,236c1相卡合。如上所述,由针构件240的插入部243的卡合凸部243a和各卡合凹部215b,224a,225a,236a1,236b1,236c1构成卡合部。

另外,该针构件240能够插入到图11的第1基部构件210和图12的第2基部构件220相交织而第1共通孔部214和第2共通孔部224成为同心的孔内。在这种情况下,使针构件240的插入部243的卡合凸部243a和第2共通孔部224的卡合凹部224a相卡合。并且,使插入部243的底面245抵接于位于第1共通孔部214的下方的分岔下片213a2的上表面214b。这样一来,在针构件240未插入的状态下,第1基部构件210和第2基部构件220就能够以交织而成的第1共通孔部214和第2共通孔部224为轴中心相对的进行转动,且通过插入针构件240来制约第1基部构件210和第2基部构件220相对转动。

第1基部构件210和第2基部构件220的相对转动的情况如图15(a)至(c)所示。图15(a)表示第1基部构件210的一方的两端部211a的连接卡合凸部211a,与第2基部构件220的另一方的两端部221a的第1卡合凹部226a相卡合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第1基部构件210和第2基部构件220呈直线状并列连接。

将第1基部构件210和第2基部构件220呈直线状连接,进而,将第3基部构件230的一方的突端部231a和第2基部构件220的两端部221a之一连接,且将第3基部构件230的另一方的突端部231b和第1基部构件210的两端部211之一连接的话,就能够形成如图1中所示的形态的基部50。此外,基部50使用了6个第1基部构件210、6个第2基部构件220、2个第3基部构件230。

在此,如图16所示,第3基部构件230的一方的突端部231a和第2基部构件220的两端部221a之一的连接,是通过向被设为同心的第3基部构件230的一方第3共通孔部234和第2基部构件220的第2共通孔部224内插入针构件240的插入部243而进行的。此时,针构件240的插入部243的卡合凸部243a和第2共通孔部224的卡合凹部224a相卡合,插入部243的底面245抵接于分岔下片231a2的上表面234b。因此,共通插入到第2共通孔部224和一方第3共通孔部234的针构件240会围绕轴心而被固定。此外,在连接第3基部构件230和第2基部构件220时,第2基部构件220的两端部221a的第1卡合凹部226a卡合于第3基部构件230的卡合凸部238,抵接端部221a4和阶梯部231f相抵接,因此,相对于第2基部构件220的第3基部构件230的转动会受到限制。

同样,第3基部构件230的另一方的突端部231b和第1基部构件210的两端部211之一的连接,是通过向被设为同心的第3基部构件230的另一方第3共通孔部235和第1基部构件210的第1共通孔部214内插入针构件240的插入部243而进行的。此时,针构件240的插入部243的卡合凸部243a卡合于第1共通孔部214的卡合凹部214a1和另一方第3共通孔部235的卡合凹部235a,插入部243的底面245抵接于分岔下片213a2的上表面214b。因此,共通插入到第1共通孔部214和另一方第3共通孔部235的针构件240则围绕轴心而被固定。另外此时,第3基部构件230的阶梯部231h和第1基部构件210的抵接端部213c相抵接。因此,相对于第3基部构件230而第1基部构件210的转动会受到限制。

另外,如图15(b)以及图15(c)所示,第1基部构件210和第2基部构件220,能够以插入针构件240的第1共通孔部214和第2共通孔部224为中心而相对转动。在图15(b)中所示的状态下,连接卡合凸部211a和第3卡合凹部226c相卡合,通过插入针构件240,第1基部构件210和第2基部构件220会成为大致以30度角来连接的状态。这样一来,只要第1基部构件210和第2基部构件220相连接,就能够形成如图2以及图10(a)所示的与较小的圆形的基部60相同的基部。

另一方面,在图15(c)中所示的状态下,连接卡合凸部211a和第2卡合凹部226b相卡合,第1基部构件210和第2基部构件220成为大致以20度角连接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够形成如图10(b)中所示的与较大的圆形的基部60A相同的基部。

此外,如图15(a)所示,第1基部构件210和第2基部构件220的相对转动的转动方向,是通过第1基部构件210的抵接端部213c和第2基部构件220的抵接端部221a4的抵接,被限制为仅向一个方向旋转。

如上所述,包括连接卡合凹部226即第1卡合凹部226a、第2卡合凹部226b、第3卡合凹部226c,和连接卡合凸部211a的连接卡合部,会通过第1基部构件210和第2基部构件220的相对的转动而脱嵌,因此,能够较容易地决定二者的转动位置。此外,第2实施方式的手工编织器,与第1实施方式的手工编织器相同,配置转动位置标记18、标记26、设置标记19、29、39等也可。

另外,第1基部构件210的第1共通孔部214的卡合凹部214a1、214a2、214a3,和第2基部构件220的第2共通孔部224的卡合凹部224a、224b、224c,和第3基部构件230的一方第3共通孔部234的卡合凹部234a、另一方第3共通孔部235的卡合凹部235a,通过针构件240的插入部243的卡合凸部243a被固定,因此,能够将第1基部构件210和第2基部构件220和第3基部构件230坚固地连接在一起。

也就是说,在连接卡合凹部226的第1卡合凹部226a与连接卡合凸部211a相卡合的情况下,卡合凹部214a1和卡合凹部224a相连通。同样,在第2卡合凹部226b与连接卡合凸部211a相卡合的情况下,卡合凹部214a2和卡合凹部224b相连通。在第2卡合凹部226c与连接卡合凸部211a相卡合的情况下,卡合凹部214a3和卡合凹部224c相连通。

(手工编织器的使用方法)

如同上述,组装出的手工编织器1A、1B、1C的基本的编织方法,如下所示。此外,若使用图17中所示的钩90的话,则能够更简单地利用手工编织器1A、1B、1C制作编织物。另外,若使用图18中所示的钩91的话,则即使是儿童也容易拿起,且因前端较短而能够提升操作性和安全性。

根据图19,图20,以长方形的基部50的形态的情况为例,对编织方法的基本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编织方法的基本的动作将使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进行说明,但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也相同,因此省略说明。首先,如图19所示,在毛线等线110的端部上制作圈120。将该圈120挂到针构件40上。此时,只要挂到有第3基部构件30的编织开始标记38的针构件40的话,即使在编织途中也能够识别到编织开始。

接下来,如图20所示,将线110轻轻地拽紧,并向旁边的针构件40上,从手工编织器1A即轴部42的外侧向内侧将线110缠一圈。此时,将折返了轴部42的线则卷在轴部42即上侧线111上,而配置到上侧。并且,向轴部42的槽部42a划过钩90的前端,抬起下侧的线110即下侧线112并移动,从而使下侧线112越过针构件40的突出部44而位于内侧即开口部54一侧。该动作要对所有的针构件40都进行,通过反复进行规定次数,就能制作出编织物。此外,等规定大小的编织物编织完成后,从手工编织器1A取出编织物,用编织针等将端部进行打结等处理,即能完成编织物。

此外,将线挂到针构件40上的顺序,能够根据制作的编织物的种类由使用者适当地选择。另外,还能够在编织的途中适当地将串珠等装饰物串到线上,或与线卡合而编织进去。而且,针构件40在4个方向上设置有槽部42a。因此,尽管在上述的说明中,说明的是将缠在针构件40上的线从外侧向内侧折返,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进行从内侧向外侧,或从左右的一侧向另一侧折返线的编织方法。

如上所示,准备多个第1基部构件10、第2基部构件20以及第3基部构件30,通过连接任意个数,能够容易地准备大小、形状不同的手工编织器1A、1B、1C。因此,使用者能够较容易地制作出各种的大小、种类的编织物。

另外,手工编织器1A、1B、1C中,设置标记19、29、39等标记被适当地设置在各构件的上表面,且第1基部构件10和第2基部构件20的转动方向是受到限制的,因此,从儿童到大人对各年龄层来说,是容易使用的手工编织器。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例如,能够取代图7的针构件40,而利用图21中所示的针构件40A。针构件40A包括轴部42A和突出部44A。并且,沿轴部42A的轴心,从轴部42A至突出部44A的范围上设有V字状的槽部46A。通过这样的针构件40A,只要将钩90的前端沿着槽部46A从下向上移动,就能够容易地将线越过突出部44A并返回。

在此,若组合手工编织器1A、1B、1C使设置标记19、29、39成为内侧的话,则能够与槽部46A卡合的各构件的各孔部的卡合凸部15b、24a、25a、35a、36a1、36c1、36b1会被配置到相同朝向的外侧。这样一来,在利用了图21的针构件40A的情况下,槽部46A会时常朝向外侧,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手工编织器的组装。

此外,当图7中所示的针构件40被插入到第3基部构件30的2处的角部的第3孔部36a、36b的情况下,则能够从2方向或者4方向进行通过钩90的线的折返。例如,在图1的手工编织器1A的情况下,则能够从长边部51侧以及短边部52侧的2方向的任意一个方向,将钩90沿着轴部42的槽部42a把线折返到针构件40的内侧。

另外,第1基部构件10、第2基部构件20、第3基部构件30中的各孔部的个数不受本实施方式的限定,能够适当増减。另外,能够将针构件40和第1基部构件10、第2基部构件20、第3基部构件30形成为不同的颜色,或者在多个针构件当中,仅将诸如编织开始等想设为标记的针构件形成为不同的颜色。

另外,也能够废弃第2基部构件20的第2共通孔部24的卡合凸部24a,而在第1基部构件10的第1共通孔部14的下孔14b上,设置与针构件40、40A的槽部42a、46A相卡合的卡合凸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第1基部构件10上竖立设置针构件40、40A,通过第1基部构件10单体进行编织。

另外,废弃能够与槽部42a、46A卡合的各构件的各孔部的卡合凸部15b、24a、25a、35a、36a1、36c1、36b1,而设为不将针构件40、40A围绕轴而固定的结构也可,不过设置卡合凸部而将针构件围绕轴而固定,则更容易进行编织,因此较佳。

工业上利用的可行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手工编织器1是能够较容易地制作多种编织物的手工编织器。

符号说明

1A 手工编织器 1B 手工编织器

1C 手工编织器 10 第1基部构件

11 两端部 12a 上表面

12b 下表面 13a1 分岔上片

13a2 分岔下片 13b 分岔间壁

13c 抵接端部 13d 阶梯部

14 第1共通孔部 14a 上孔

14b 下孔 14b1 孔底部

15 第1孔部 15a 孔底部

15b 卡合凸部 16 连接卡合凹部

16a 第1卡合凹部 16b 第2卡合凹部

16c 第3卡合凹部 17 空间部

18 转动位置标记 19 设置标记

20 第2基部构件 21a 两端部

21a1 连接卡合凸部 21a2 圆弧状孔

21a3 圆弧状基部 21a4 抵接端部

21b 中央部分 22a 上表面

22b 下表面 23 基端壁

23a 阶梯部 24 第2共通孔部

24a 卡合凸部 25 第2孔部

25a 卡合凸部 25b 孔底部

26a 第1标记 26b 第2标记

26b1 大圆标记 26c 第3标记

26c1 小圆标记 27 空间部

29 设置标记 30 第3基部构件

30a 突端部 30b 突端部

31a 突端部 31a1 分岔上片

31a2 分岔下片 31b 突端部

31c 阶梯部 31d 分岔间壁

31e 卡合凹部 31f 阶梯部

31g 主体部 31h 阶梯部

31j 基端壁 31k 阶梯部

32a 上表面 32a2 分岔下片

32b 下表面 34 一方第3共通孔部

34a 上孔 34b 下孔

34b1 孔底部 35 另一方第3共通孔部

35a 卡合凸部 36 第3孔部

36a 第3孔部 36a1 卡合凸部

36b 第3孔部 36b1 卡合凸部

36c 第3孔部 36c1 卡合凸部

37 空间部 38 标记

39 设置标记 40 针构件

40A 针构件 42 轴部

42A 轴部 42a 槽部

44 突出部 44A 突出部

44a 谷线 46A 槽部

50 基部 51 长边部

52 短边部 54 开口部

60 基部 60A 基部

64 开口部 70 基部

90 钩 110 线

111 上侧线 112 下侧线

120 圈 210 第1基部构件

211 两端部 211a 连接卡合凸部

214 第1共通孔部 214a1 卡合凹部

215 第1孔部 215b 卡合凹部

220 第2基部构件 224 第2共通孔部

224a 卡合凹部 225 第2孔部

225a 卡合凹部 226 连接卡合凹部

226a 第1卡合凹部 226b 第2卡合凹部

226c 第3卡合凹部 234 一方第3共通孔部

234a 卡合凹部 235 另一方第3共通孔部

238 连接卡合凸部 239 连接卡合凹部

240 针构件 243 插入部

243a 卡合凸部 245 底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