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拘束飞行的电子储纬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4243阅读:10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拘束飞行的电子储纬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设备领域,特别与一种拘束飞行的电子储纬器有关。



背景技术:

储纬器是织机上用于存储并确定引纬长度的部件,现有储纬器分成机械和电子储纬器。

机械储纬器如日本津田驹ZW408喷水织机配用的RDP-A测长储纬装置。RDP-A测长储纬装置是风机气流储纬器,机械储纬器的一种。这类储纬器在引纬过程中产生的张力波峰最小,特别适用于制造对引纬张力波峰敏感的织物。

但是机械储纬器的结构十分复杂,导致易损件较多,维护成本居高不下。同时机械储纬器的纬纱长度固定,一旦要调整纬纱长度,就会涉及机械部件的改变,灵活性小,调整方式麻烦。

这样电子储纬器凭借可以克服机械储纬器的上述问题,而广受用户喜爱。电子储纬器没有需要经常维护的机械部件,调整和使用方便,工作可靠,电力消耗降低,引纬率高。

不过,电子储纬器供纬,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引纬过程中产生的张力波峰比较大,不适用引纬张力波峰敏感的织物,否则容易出现纬疵,而且电子储纬器价格也相对高。

电子储纬器引纬时纱线的运动速度如图1所示,开始放纱之后,纱线呈加速运动,此运动过程为自由飞行,但是在引纬末端,电磁针作用的瞬间,纱线在高速飞行的情况下瞬间被拉住停止,从图1中也可以直接反馈出纱线速度由高速突降为零,引纬张力波峰十分大。这在实际引纬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纱线在停止放纱的瞬间拉力冲击很大,非常容易造成断裂,因此电子储纬器的这个问题困扰业界人士已久。

本发明人基于此研发实验了多种结构的储纬器,终于设计出一款拘束飞行的电子储纬器,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拘束飞行的电子储纬器,实现储纬器纺纱过程中速度有变化,使得储纬器能够由高速到低速过程中有缓冲阶段,平稳放纬,同时可以根据门幅自由灵活变化,使用多种产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拘束飞行的电子储纬器,包括同轴转动定长轮和绕纱盘、储纬器电机,储纬器电机上带有与织机同步的编码器,纱线绕在定长轮上再通过绕纱盘绕在纱鼓上,纱鼓上设置有电磁针。

所述的变速储纬器包括有壳体,纱鼓固定在壳体的前端部位,储纬器电机的前端固定绕纱盘,后端固定有定长轮。

所述的定长轮带有直径调节装置。

所述的直径调节装置包括内盘、外盘和固定盘;所述的内盘通过内轴套套在储纬器电机轴上,外盘上设置的外轴套套在内轴套之外,定长轮夹持在内盘和外盘之间,固定盘套在外盘的外轴套上,通过固定件将直径调节装置固定。

所述的定长轮为环形的槽体,在外盘盘面内表面上开设有多条不同直径的环形卡槽,定长轮槽体的内槽壁卡在卡槽之中,定长轮槽体的外槽壁抵在固定盘的内表面。

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张紧装置。

一种拘束飞行的电子储纬器的引纬方法,起初纱线在定长轮上绕一定圈数,然后通过绕纱盘绕至纱鼓上预绕所需圈数,以织机主轴转动0°~360°为一个工作单元,每个工作单元分成引纬和预绕,进入引纬时,电磁针松开,纱鼓上的纱线放出时呈加速运动,此为自由飞行,当预绕在纱鼓上的纱线放完,纱线的速度下降至与储纬器电机速度相同,匀速放纱,此为拘束飞行;引纬完毕后,电磁针插入,停止放纱,纱线又预绕在纱鼓上,等待下个工作单元的引纬时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首先通过定长轮的限制,使得在引纬过程中,不会全部处于自由飞行状态,自由飞行后会转入到拘束飞行,再最后停止放纱,因此中间会有一个缓冲阶段,就克服了原有从高速运行瞬间停止的突变状况,减缓了停止给纱线造成的拉力损伤,有效解决这个困扰已久的难题。

另外,本发明中的通过调节定长轮的直径,可以改变每圈纱线的长度,由此来调节放纱的总长度,可以适应不同宽幅的织物,使用灵活,应用面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放纱过程中纱线的运动速度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位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引纬放纱过程中纱线的运动速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结合图2和图3,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主要涉及到的部件包括壳体1、纱鼓2、绕纱盘3、储纬器电机4、储纬器电机轴5、定长轮6、电磁针7。

储纬器电机4带有编码器41,本实施例中的编码器41与织机严格同步,也就是说织机主轴转动一个圆周,则储纬器电机转动织机主轴的整数倍。储纬器电机4带有空心的储纬器电机轴5,绕纱盘3安装在储纬器电机轴5的前端部位上,定长轮6安装在储纬器电机轴5的后端部位上,壳体1将绕纱盘3、储纬器电机4包覆在内部,纱鼓2和定长轮6分别露在壳体1的前后端。

电磁针7为电磁原理控制工作的挡销,电磁针7插入纱鼓内,则纱线就被挡住,停止出纱,电磁针7松开,则纱线不受阻碍,实现放纱。

本实施例中的纱线引纬的长度可以调节,具体是定长轮6带有直径调节装置实现。直径调节装置包括内盘81、外盘82和固定盘83。内盘81带有一体式形成的内轴套84,内轴套84套在储纬器电机轴5上,外盘82也同样带有一体式形成的外轴套85,外轴套85套在内轴套84之外,定长轮6就夹在内盘81、外盘82之间,固定盘83套在外盘82的外侧,最后通过固定件86将整体固定。为了定长轮6安装精准,固定可靠,在外盘82的盘面内表面开设多条不同直径且在同个圆心的环形卡槽87,而定长轮6制成一个环形槽体状,环形槽体的内槽壁卡在卡槽87之中,环形槽体的外槽壁抵在固定盘73的内表面。

采用上述结构,定长轮6的直径不同,可以卡到不同直径的卡槽87上,由此来改变定长轮6外圈的周长,由于定长轮6和绕纱盘3同轴转动,因此在其中的纱鼓2和定长轮6上的纱线长度保持了一致性。因此在转动相同圈数的情况下,实现放出的纬纱长度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宽幅的织物。

另外,为了调节纱线的张力,在壳体1上还装有张紧装置9,张紧装置9是一个斜向固定的杆体,纱线10绕过杆体,通过改变杆体的角度调节纱线10的松紧度。

本发明中的纱线10的整个走向如图2所示,纱线10从进纱处进纱,首先在定长轮6上绕几圈(可以根据纱线10的摩擦力适当选择圈数,主要是为了纱线不打滑),然后通过瓷眼绕至张紧装置9上,然后再通过若干瓷眼,引入至空心的储纬器电机轴5,再到绕纱盘3,通过绕纱盘3绕到纱鼓2上。

本发明中的引纬方法,首先在定长轮6上纱线绕一定圈数,该处缠绕的圈数以纱线不会从定长轮上打滑为基础,然后纱线从储纬器电机轴5的空心管体上穿入到绕纱盘3,通过绕纱盘3转动,将纱线绕到纱鼓2上,纱鼓2上的预绕圈数根据实际所需来设置。

结合图3,以织机主轴转动0°~360°为一个工作单元,每个工作单元分成引纬和预绕,比如转动到100°~250°为引纬时段,其余为预绕时段。当进入引纬时,电磁针7松开纱鼓2,纱鼓2上的纱线放出时呈加速运动,此为自由飞行T1,当预绕在纱鼓2上的纱线放完,放出的纱线就受到了定长轮6的控制,纱线的速度下降至与储纬器电机4速度相同,呈匀速放纱,此为拘束飞行T2。引纬完毕后,电磁针7就启动工作,插入到纱鼓2内,停止放纱,纱线速度为0,纱线又开始预绕在纱鼓2上,等待下个工作单元的引纬时段的来临。

本发明中实现自由飞行和拘束飞行相结合,这样纱线速度的最高峰值S1远低于图1中现有技术中的纱线的最高峰值S2,因此从将现有技术中S2速度突降为0,变成从S1降为拘束飞行速度S3,在拘束飞行一定时间后从S3再降为0,通过S3进行了缓冲,大大减小了纱线冲击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