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品染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花红色素染色棉织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花红色素是以红花的花瓣为原料,提取而成的天然色素,暗红色至红褐色的有光泽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可用于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如口红)、染料。红花红色素在古代唐朝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红花红色素对棉等纤维素纤维直接上染较差,且色牢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使红花红色素有效染色棉织物,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花红色素染色棉织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苯酚溶于乙醇中;(2)将红花红色素溶解于乙醇/苯酚混合溶液中,再加入表面活性剂苯甲酸苄酯,超声下得到透明溶液;(3)将棉织物投入到上述染液中,振荡加热至30~60ºC,保温染色5~30min;(4)将染色后织物置于乙醇中洗涤,80ºC下烘干。
进一步的,所述的乙醇/苯酚混合溶液的乙醇与苯酚的质量比为1:0.1~3。
进一步的,所述的表面活性剂苯甲酸苄酯与乙醇/苯酚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2000~8000。
进一步的,所述的红花红色素与乙醇/苯酚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200~40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不需要对红花红色素进行改性,不采用高温染色,染色后织物色牢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1
红花红色素染色棉织物的方法详细步骤如下:
(1)将20g苯酚溶于180g乙醇中;
(2)将1g红花红色素溶解于上述乙醇/苯酚混合溶液中,再加入0.04g表面活性剂苯甲酸苄酯,超声下得到透明溶液;
(3)将10g棉织物投入到上述染液中,振荡加热至60ºC,保温染色30min;
(4)将染色后织物置于乙醇中洗涤,80ºC下烘干。
实施例2
红花红色素染色棉织物的方法详细步骤如下:
(1)将300g苯酚溶于100g乙醇中;
(2)将0.2g红花红色素溶解于上述乙醇/苯酚混合溶液中,再加入0.08g表面活性剂苯甲酸苄酯,超声下得到透明溶液;
(3)将10g棉织物投入到上述染液中,振荡加热至30ºC,保温染色30min;
(4)将染色后织物置于乙醇中洗涤,80ºC下烘干。
实施例3
红花红色素染色棉织物的方法详细步骤如下:
(1)将50g苯酚溶于250g乙醇中;
(2)将0.5g红花红色素溶解于上述乙醇/苯酚混合溶液中,再加入0.06g表面活性剂苯甲酸苄酯,超声下得到透明溶液;
(3)将10g棉织物投入到上述染液中,振荡加热至50ºC,保温染色10min;
(4)将染色后织物置于乙醇中洗涤,80ºC下烘干。
实施例4
红花红色素染色棉织物的方法详细步骤如下:
(1)将200g苯酚溶于200g乙醇中;
(2)将1g红花红色素溶解于上述乙醇/苯酚混合溶液中,再加入0.01g表面活性剂苯甲酸苄酯,超声下得到透明溶液;
(3)将10g棉织物投入到上述染液中,振荡加热至40ºC,保温染色15min;
(4)将染色后织物置于乙醇中洗涤,80ºC下烘干。
本文虽然已经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的实施例进行改变。上述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不应以本文的实施例作为本发明权利范围的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