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衬衫的阻燃透气型免烫整理液及其整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183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衬衫的阻燃透气型免烫整理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蒙脱土2.2-2.5、三甲基乙氧基硅烷0.6-0.7、乳化剂T05 0.21-0.25、聚醋酸乙烯酯乳液3.6-3.8、十二烷基硫酸钠0.12-0.15、硅溶胶3.4-3.7、聚乙二醇1000 0.3-0.5、乙二醇硬脂酸酯0.4-0.5、丁烷四酸24-26、柠檬酸胺16-18、三乙醇胺2.5-2.7、苹果酸0.9-1.2、次磷酸钠0.8-1、硼酸0.27-0.3、二苯乙烯二璜酸衍生物2-2.5、氨基聚硅氧烷1.1-1.6、壳聚糖4.5-5、N,N-二甲基甲酰胺68-80、乳化剂NPE108 0.33-0.4、三羟甲基乙烯脲2.1-2.4、聚甲基硅氧烷硅酮体2.8-3、羟基硅油0.6-0.8、马来酸酐适量、去离子水适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衬衫的阻燃透气型免烫整理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具体步骤制备制成:

(1)将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按照摩尔比10.5:0.56的比例混合置于加热器上搅拌,待温度升高至60℃时加入蒙脱土,其中蒙脱土相对体系的质量为1.5-3%,恒温搅拌30-50min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三甲基乙氧基硅烷溶液继续搅拌10-15min后静置过夜,最后加入乳化剂T05搅拌溶解后得蒙脱土分散液备用;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加到5-7倍量的去离子水中,升高温度至40℃时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硅溶胶,搅拌均匀后加入上述蒙脱土分散液和聚乙二醇1000,继续乳化分散40-60min,冷却至室温备用;

(2)将壳聚糖和马来酸酐按照质量比1:1.8的比例混合加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水浴温度100-120℃下搅拌反应7-9h,反应结束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呈中性后烘干备用;然后将备用的固体物和去离子水混合置于带有搅拌装置的容器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步骤(1)制备的产物,搅拌均匀后调节体系pH值至7-8备用;

(3)将剩余的其余原料加到去离子水中,按照总原料与去离子水按照质量比为1:1.5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步骤(2)制备的产物混合搅拌均匀得整理液。

3.一种衬衫成衣的免烫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具体步骤制备制成:

(1)面料优选:优选条干均匀,长短一致的长绒棉,采用紧密纺纱工艺织造,并运用液氨+丝光技术对织得的面料进行后整理,获得色泽亮丽、手感舒适,强力值高的高品质面料;

(2)立体裁剪:采用符合人体功能学的立体裁剪技术,将面料裁剪成独立衣片;

(3)嵌条缝制:运用嵌条缝制技术,将热熔性胶条或衬布缝制在缝线处,再经过压烫工艺对其进行高温压烫,获得缝线平挺的半成品;

(4)整理液处理:采用逐段作业的方式在反应室完成整理液吸收,前段采用悬挂放置的方式将衬衫用衣架悬挂在自动传输的流转带上,通过气雾的方式使工作液附着到成衣上,同时通过循环系统将飘落的整理液收集进行循环利用;后段为深度吸收室,使成衣面料纤维带液率控制在50-90%;

(5)预烘调湿:采用红外立体烘干技术,将悬挂放置的衬衫进行预烘调湿,预烘温度80-105℃,预烘时间80-110s,整体湿度控制在20-45%;

(6)压烫塑形:采用立体高温压烫机,对衬衫不同身片进行独立压烫,压烫温度为140-160℃,压烫压力为3-13kg/cm2,压烫时间12-30s;

(7)焙烘定型:焙烘温度为165-185℃、焙烘时间为30-120s;

(8)动态冷却:采用立体悬挂、自动传输的动态方式,在温度为17-20℃,湿度为60-65%的恒温恒湿密封冷却房中,冷却10-30min;

(9)手感调节:采用雾化喷施的技术对冷却后的衬衫进行手感调节,带液率控制在55-80%;

(10)烘燥冷却:将进行手感调节后的衬衫进行翻滚式烘箱烘燥,烘干温度设定在90-105℃,烘干冷却时间为15-30min。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