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草抗菌毛巾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06254发布日期:2018-07-10 22:07阅读:9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菌毛巾,具体涉及一种艾草抗菌毛巾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毛巾类产品,是量大面广的日用纺织品。一方面,使用频次高,经常置于浴室等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容易滋生细菌。另一方面,在炎热夏季,小毛巾经常作为汗水擦拭用品,在高温高湿、且有丰富人体皮屑等存在的汗液环境下,细菌更容易滋生,该类毛巾通常使用一天之内便会出现令人不快的味道。因此,毛巾需要抗菌性能,以防止细菌在不同使用者中的传递以及不快味道的发生。

最佳的抗菌毛巾应该满足以下条件:(1)对毛巾正常性能没有影响。即对毛巾织物普遍要求的绒面丰满、手感柔软、蓬松吸湿等没有任何影响;(2)持久抗菌:洗涤50次后,依然抗菌良好;(3)持久柔软,即使多次洗涤晾晒,依然具有良好的手感。

目前的抗菌纺织品主要采用后整理过程中添加抗菌剂的方法制备,该方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但是存在很大的缺陷:1)是抗菌的持久性差,一般来说通过后整理方法加工的抗菌纺织品,在洗涤5-10次后,抗菌功能几乎没有了;2)目前后整理过程添加的抗菌剂,主要是无机物和有机物抗菌剂,其中无机类抗菌剂主要是具有抗菌作用的金属无机盐及抗菌沸石,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添加后不但对纺织品的手感和服用舒适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极易通过与人体皮肤接触而被人体吸收影响人体健康;有机类的抗菌剂的品种较多主要包括有机金属络合物、酚类、卤素化合物、氮杂环化合物、呱类,季按盐类等,严格意义上讲,绝大多数有机抗菌剂都属于农药的范畴,对人体皮肤有着一定的刺激性和毒副作用,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很大危害。

因此开发一种抗菌持久、无异味且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的新型毛巾成为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cn201410801050x中公开了一种艾草纤维复合纺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但是该专利申请中缺乏实际的技术方案,只提出了一个空洞的概念,无法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来,不具备技术启示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艾草抗菌毛巾及其生产方法,该毛巾采用艾草纤维作为抗菌材料添加到毛巾的生产过程中,获得了一种新型抗菌性能持久、无异味的毛巾,其不但手感柔软、亲水性能优良,富有光泽,柔软耐洗,而且能够保持毛巾多次洗涤后的依然清新无异味具有长效抗菌效果,能满足消费者在感官上和使用的要求。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新的艾草抗菌毛巾,其采用的纱线为采用占总量50%-80%的艾草黏胶纤维和常规纤维混纺纱构成的,其中所述的常规纤维选自棉、麻、黏胶、天丝、腈纶、涤纶、丙纶等所有可用于毛巾织物的纤维,进一步优选为棉纤维;

所述的艾草黏胶纤维是利用纳米技术和微胶囊技术将艾草提取物粉碎,与黏胶共混,喷丝而成。本发明中所采用的艾草黏胶纤维中,其艾草提取物的含量为3-10wt%,优选3-5wt%;在纺丝过程中,艾草有效提取成分均匀的分散到粘胶纺丝液中与粘胶的成分进行共混反应,充分实现艾草有效成分与粘胶形成分子间的共聚,是一种物理反应,不会影响艾草的原有功能。由于这种结合是共混条件下的极性分子结合,艾草能与粘胶基体永久和均匀地结合,达到永久抗菌效果。艾草纤维的有效成分取之于天然植物,纤维生产过程又是以一种物理方式---共混方式进行,保持了艾草的天然植物的绿色特点,属于对人体无害的绿色抗菌纤维。

但是由于艾草黏胶纤维自身性质问题,其在制备过程中不能直接作为纱线使用,因此发明人首先将上述的艾草黏胶纤维与常规纤维通过纤维混合或并条混合,通过三道以上并条制成混合条子,然后再利用该混合条子作为纱线应用到毛巾制备过程中,以保证艾草黏胶纤维在常规纤维中得到充分均匀混合同时不影响其加工性能。

具体制备时,可以以常规纤维作为地经,艾草黏胶纤维混合条子为毛圈纱,而为了提高毛巾的抗菌性能,也可以将艾草黏胶纤维混合条子作为地经和毛圈纱的共同原料;发明人进一步控制艾草黏胶纤维在整个毛巾纤维原料纱线中的用量为50-70%,更进一步优选为50-60%,以求获得抗菌效果和毛巾舒适实用的双重效果;采用上述材料制备的毛巾经试验发现,洗涤50次后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和真菌依然具有高达90%以上的抑菌率,抗菌效果好,持久度好;

发明人还进一步公开了这种毛巾的制备方法,如上所述,由于原料选择为上述两种情况,但是其制备方法依然相同,具体步骤如下:

1)坯布制备:以上述混合条子或常规纤维或作为地经,以混合条子为毛圈纱,进行织造,织造工艺与现有技术相同;

2)染整工艺:经过退煮漂、脱氧、染色,以及特定的弱醋酸条件下的抛光和柔软工序,获得成品:

首先,用淀粉酶进行退浆,之后在碱性条件下,采用双氧水、精炼剂进行煮炼、漂白,其中双氧水用量:3g/l—12g/l,ph值控制在10-11;

其次,热洗后,调节ph值为7.0左右,之后在0.001-0.01g/l的脱氧酶条件下,进行脱氧处理;

然后,在ph为10-13的弱碱性条件,进行染色;

最后,用80wt%的冰醋酸水溶液调节ph值为4.0-6.5之间,用0.05-0.5wt%的生物酶进行抛光处理后,进行柔软整理,获得成品。

上述过程中,发明人严格的ph值控制和特定的染整助剂和工艺,是为了避免染整过程中的艾草精华成分产生损失。

除此之外,本发明未提及的其他生产步骤均采用现有技术完成。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抗菌毛巾实现了兼具毛巾织物常规性能要求以及可控、持久的抗菌效果,有效解决了现有抗菌技术中,存在的影响毛巾织物常规性能、不耐久、抗拒不持久,有异味的缺点。

发明人根据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测试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白色念珠菌(actt10231)、大肠杆菌(atcc25922)三种菌种的抑菌率,结果发现洗涤50次后该毛巾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和真菌依然具有高达90%以上的抑菌率。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工艺方法,最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艾草抗菌毛巾,该毛巾采用艾草纤维作为抗菌材料添加到毛巾的生产过程中,获得了一种新型抗菌性能持久、无异味的毛巾,其不但手感柔软、亲水性能优良,富有光泽,柔软耐洗,而且能够保持毛巾多次洗涤后的依然清新无异味具有长效抗菌效果,能满足消费者在感官上和使用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艾草抗菌毛巾:

1.材料准备:

首先将艾草黏胶纤维与长绒棉纤维以1:1的质量比混合或并条混合,通过三道以上并条制成混合条子,然后再利用该混合条子为纱线作为毛圈纱;以纯棉纱线为地经的基底织物上固结,形成毛巾坯布。其中,艾草黏胶纤维中的艾草提取物含量为3.5wt%;

2.制备工艺:

具体步骤如下:

1)坯布制备:以上述混合条子或常规纤维或作为地经,以混合条子为毛圈纱,进行织造,织造工艺与现有技术相同;

2)染整工艺:经过退煮漂、脱氧、染色,以及特定的弱醋酸条件下的抛光和柔软工序,获得成品:

首先,用淀粉酶进行退浆,之后在碱性条件下,采用双氧水、精炼剂进行煮炼、漂白,其中双氧水用量:3g/l—12g/l,ph值控制在10-11;

其次,热洗后,调节ph值为7.0左右,之后在0.001-0.01g/l的脱氧酶条件下,进行脱氧处理;

然后,在ph为10-13的弱碱性条件,进行染色;

最后,用80wt%的冰醋酸水溶液调节ph值为4.0-6.5之间,用0.05-0.5wt%的生物酶进行抛光处理后,进行柔软整理,获得成品。

根据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测试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白色念珠菌(actt10231)、大肠杆菌(atcc25922)三种菌种的抑菌率,结果发现洗涤50次后的该实施例获得的毛巾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和真菌依然具有高达90%以上的抑菌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