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毯缝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4335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毯缝制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热毯制造工艺中,采用手工缝制定点和定边。在定点缝制中,采用与毯体一样大小的模毯,在模毯上开有为点缝制模孔,方便工人手工定点缝制,以避免缝到发热丝,然而由于缝制时需要将模毯铺在毯布上并与毯布对齐,在转换缝制点时,移动毯布容易导致模毯与毯布错位,而且人工缝制效率低下,难以满足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在定边缝制中,想保持缝边的直线形状需要技术很熟练的车工,而且在缝边、移动和整边的重复过程中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电热毯定点、定边缝制的自动化生产的电热毯缝制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热毯缝制模具,包括底模板和上夹模板,所述底模板与上夹模板之间形成电热毯型腔,所述底模板上设有以底模板端部中线对称设置的第一定边缝制槽,所述上夹模板上设有与第一定边缝制槽相应的第二定边缝制槽;所述底模板中部设有第一定点缝制孔,所述上夹模板上设有与第一定点缝制孔相对应的第二定点缝制孔。

作为优选,所述底模板由在端部一体连接的底模内板和底模外框构成,所述第一定边缝制槽设在底模内板与底模外框之间,所述第一定点缝制孔设置在底模内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点缝制孔有12个,并以4排3列等距离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上夹模板包括以底模内板侧边中线对称设置并拼合后覆盖底模内板的两块上压夹板、与上压夹板端部连接的端边夹板和设在上夹压板两侧的侧边夹板,所述上压夹板及端边夹板与底模外框的端边连接,所述侧边夹板与底模外框的侧边连接,所述第二定边缝制槽由上压夹板与端边夹板及侧边夹板围成,所述第二定点缝制孔设置在上压夹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由两者之间形成电热毯型腔底模板与上夹模板构成的模具,模具上设有定边缝制槽和定点缝制孔,可用于实现电热毯定点、定边缝制的自动化生产。

作为改进,所述底模外框两端部固定有用于供自动缝纫机机械手夹持的夹持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一种电热毯缝制模具,包括底模板和上夹模板,底模板与上夹模板之间形成电热毯型腔,底模板上设有以底模板端部中线对称设置的第一定边缝制槽13,上夹模板上设有与第一定边缝制槽13相应的第二定边缝制槽;底模板中部设有第一定点缝制孔(图中未示出),上夹模板上设有与第一定点缝制孔相对应的第二定点缝制孔24。

其中,底模板由在端部一体连接的底模内板11和底模外框12构成,第一定边缝制槽13设在底模内板11与底模外框12之间,第一定点缝制孔设置在底模内板11上。第一定点缝制孔有12个,并以4排3列等距离分布。

其中,上夹模板包括以底模内板11侧边中线对称设置并拼合后覆盖底模内板11的两块上压夹板21、与上压夹板21端部连接的端边夹板22和设在上夹压板21两侧的侧边夹板23,上压夹板21及端边夹板22与底模外框12的端边连接,侧边夹板23与底模外框12的侧边连接,第二定边缝制槽由上压夹板21与端边夹板22及侧边夹板23围成,第二定点缝制孔24设置在上压夹板21上。

另外,底模外框12两端部固定有用于供自动缝纫机机械手夹持的夹持柱3,夹持柱3可设置防滑纹。在本实施例中,以电热毯较短边为端部,较长边为侧部作为区分,但不得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简单替换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