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的织物,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凤鸟纹的织锦结构。
背景技术:
凤鸟谓凤凰,是中国传说中的神鸟。凤,在古代传说中,凤为鸟中之王,在汉族传说中,为群鸟之长,是羽虫中最美者,飞时百鸟随之,尊为百鸟之王。在古人的心中,凤为鸟中之王,寓意吉祥,牡丹为花中之王,寓意富贵。凤穿牡丹是汉族传统吉祥图案。牡丹、凤结合,象征着美好、光明和幸福。为了对传统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又不陷入生搬硬套的模式,将青铜器纹饰中的凤鸟纹与牡丹花元素结合,不仅传达了纹样美好的寓意,同时表现了少数民族服饰色彩艳丽的特点,织造一种少数民族时尚化凤鸟织锦,织物带给人一种新的视觉享受。
传统面料织法若需将多种繁复图案结合织锦,织法繁复,工时耗费多,不同图案衔接生硬、突兀,缺少整体性和流畅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织法难度同时能达到较好织锦面效果的少数民族时尚化凤鸟纹织锦,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少数民族时尚化凤鸟纹织锦,包括采用55.6dtex 6T黑色仿人丝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三重纬结构的地部和花部;其中所述地部三重纬结构采用1组55.6dtex 6T黑色仿人丝经纱和3组根数比为1:1:1的40S/1玫红色全棉纱线的甲纬、32S/1蓝色全棉纱线的乙纬、36S/1黄色麻纱线的丙纬通过采用16枚经缎和8枚经缎交织而成;所述花部采用1组55.6dtex 6T黑色仿人丝经纱和3组根数比为1:1:1的40S/1玫红色全棉纱线的甲纬、32S/1蓝色全棉纱线的乙纬、36S/1黄色麻纱线的丙纬通过采用24枚经缎和16枚经缎交织而成渐变色效果的加强变化缎纹。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花部包括花部表层和花部里层;所述的花部表层由55.6dtex 6T黑色仿人丝经纱与36S/1黄色麻纱线的丙纬采用24枚加强变化缎纹交织而成;所述的花部里层由55.6dtex 6T黑色仿人丝经纱与40S/1玫红色全棉纱线的甲纬、32S/1蓝色全棉纱线的乙纬采用24枚经缎交织而成。
所述的花部包括花部表层和花部里层;所述的花部表层由55.6dtex 6T黑色仿人丝经纱与32S/1蓝色全棉纱线的乙纬采用16枚加强变化缎纹交织而成,所述的花部里层由55.6dtex 6T黑色仿人丝经纱与40S/1玫红色全棉纱线的甲纬、36S/1黄色麻纱线的丙纬采用16枚经缎交织而成。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少数民族时尚化凤鸟纹织锦,黑色为底,以多重纬组织结构,面料表面呈现中国少数民族神秘感;图纹中间为传统凤鸟纹,四周各搭配一朵富贵牡丹纹,凤鸟花纹和富贵牡丹纹通过现代几何图形拼凑结构,以此凸显传统花纹凤穿牡丹的现代时尚感。采用蓝、玫红和黄三色纬纱与黑色经纱交织而成,同时采用渐变效果的多重纬组织弥补凤鸟花纹和富贵牡丹纹三色的单调,达到纬纱种类虽少,但色彩丰富绚丽、极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部多重纬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花部渐变效果的多重纬组织中24枚经锻显色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花部渐变效果的多重纬组织中16枚经锻显色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凤鸟纹织锦,体现了一种少数民族的时尚感,包括采用黑色仿人丝经纱(4)和纬纱交织形成三重纬结构的地部和花部,其中所述地部三重纬结构采用1组仿人丝经纱(4)和3组根数比为1:1:1的甲纬(1)、乙纬(2)、丙纬(3)通过采用16枚经缎和8枚经缎交织连接而成;所述花部采用1组仿人丝经纱(4)和3组根数比为1:1:1的甲纬(1)、乙纬(2)、丙纬(3)通过采用24枚经缎和16枚经缎交织连接而成渐变色效果的加强变化缎纹;
所述黑色仿人丝经纱、甲纬(1)、丙纬(3)、乙纬(2)的粗细程度依次递减;
所述甲纬(1)为全棉纱线,所述乙纬(2)为全棉纱线、所述丙纬(3)为麻纱线;
所述黑色仿人丝经纱、甲纬(1)、丙纬(3)、乙纬(2)颜色各不相同。
包括采用55.6dtex 6T黑色仿人丝经纱(4)和纬纱交织连接形成三重纬结构的地部和花部;其中所述地部三重纬结构采用1组55.6dtex 6T黑色仿人丝经纱(4)和3组根数比为1:1:1的40S/1玫红色全棉纱线的甲纬(1)、32S/1蓝色全棉纱线的乙纬(2)、36S/1黄色麻纱线的丙纬(3)通过采用16枚经缎和8枚经缎交织连接而成;所述花部采用1组55.6dtex 6T黑色仿人丝经纱(4)和3组根数比为1:1:1的40S/1玫红色全棉纱线的甲纬(1)、32S/1蓝色全棉纱线的乙纬(2)、36S/1黄色麻纱线的丙纬(3)通过采用24枚经缎和16枚经缎交织连接而成渐变色效果的加强变化缎纹。
所述的花部包括花部表层和花部里层;所述的花部表层由55.6dtex 6T黑色仿人丝经纱(4)与36S/1黄色麻纱线的丙纬(3)采用24枚加强变化缎纹交织连接而成;所述的花部里层由55.6dtex 6T黑色仿人丝经纱(4)与40S/1玫红色全棉纱线的甲纬(1)、32S/1蓝色全棉纱线的乙纬(2)采用24枚经缎交织连接而成。
所述的花部包括花部表层和花部里层;所述的花部表层由55.6dtex 6T黑色仿人丝经纱(4)与32S/1蓝色全棉纱线的乙纬(2)采用16枚加强变化缎纹交织连接而成,所述的花部里层由55.6dtex 6T黑色仿人丝经纱(4)与40S/1玫红色全棉纱线的甲纬(1)、36S/1黄色麻纱线的丙纬(3)采用16枚经缎交织连接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