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带分割装置的经编机该发明专利是申请号:2014103441881申请日:2014-07-18专利名称:一种改良结构的经编机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经编机,特别是一种带分割装置的经编机。
背景技术:经编织物是由一组或几组经纱在经编机上同时编织成圈、相互串套而成。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经编机【专利号:ZL201220453852.2;授权公告号:CN202898728U】。这种经编机,包括传动机构和成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等径凸轮组件和摆臂组件,所述的等径凸轮组件包括通过转动轴和滚轮组定位在滑板上的等径凸轮,所述的滑板活动连接于滑板座上;所述的摆臂组件包括中间摆臂以及与中间摆臂相连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一连杆与等径凸轮连接,第二连杆与成圈机构连接,所述的传动机构和摆臂组件的动作都受控于等径凸轮。该专利中公开的经编机虽然能节约原料,提高生产效益,但是,该经编机不能自动对经编织物进行分割,因此,设计一种带分割装置的经编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带分割装置的经编机,该经编机具有可自动切分经编织物、切分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的特点。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良结构的经编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固定有用于缠绕纱线的绕线筒和用于输送经编织物的输送轴一和输送轴二,所述的输送轴一和输送轴二平行设置,输送轴一和输送轴二临近且不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轴一和输送轴二之间的上方设置有压紧轴,所述的压紧轴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并将其定位住的升降定位机构一相连,所述的压紧轴的外径大于输送轴一和输送轴二之间的间隙,所述的绕线筒和输送轴一之间设置有能将经编织物一分为二的分割装置。本改良结构的经编机的工作原理如下,操作员将绕线筒放在机架上,将纱线穿过经编机导纱针的孔眼,通过织针、沉降片等相互配合运动而织成经编织物,通过升降定位机构一带动压紧轴使经编织物处于输送轴一和输送轴二上;利用分割装置将整条经编织物分割成两条经编织物,控制输送轴一和输送轴二转动,将经编织物收卷在一起;本改良结构的经编机上还放置有物料筒,可将经编织物收卷在物料筒上。所述的升降定位机构一包括左轴承座、右轴承座、左气缸和右气缸,所述的左气缸和右气缸分别处于压紧轴的两端的下方处,左气缸的缸体和右气缸的缸体均固定在机架上,左气缸的活塞杆和右气缸的活塞杆均竖直向下,左轴承座固定在左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上,右轴承座固定在右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上,所述的左轴承座内设置有左轴承,上述的压紧轴的左端穿设并固定在左轴承的内圈处,所述的右轴承座内设置有右轴承,上述的压紧轴的右端穿设并固定在右轴承的内圈处。当需使经编织物处于输送轴一和输送轴二上时,控制左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移动,左气缸的活塞杆带动左轴承座一起向下移动,同时,控制右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移动,右气缸的活塞杆带动右轴承座一起向下移动,随着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一起向下移动,压紧轴向下移动使经编织物处于输送轴一和输送轴二上。所述的分割装置包括电热丝,所述的电热丝上端为能与经编织物相接触的工作端,电热丝下端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并将其定位住的升降定位机构二相连;所述的升降定位机构二包括绝缘板、固定板、导轨和滑块,所述固定板竖直设置在绕线筒和输送轴一之间,固定板下端与一能带动其横向移动的移动机构相连,所述的导轨固定在固定板上,且沿着上下方向布置,所述的滑块设置在导轨上,所述的绝缘板上端与电热丝相固连,绝缘板下端固定在滑块上,所述的滑块下部还设有能带动其上下滑动的竖向气缸,所述竖向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的移动机构包括横向板和轴承一,所述的横向板固定在绕线筒和输送轴一之间的机架上,且横向板与输送轴一相平行,所述的横向板上开设有呈条形的滑槽,所述轴承一的内圈处穿设并固定有转轴,所述的轴承一外圈设置在滑槽中,所述转轴两端固定有呈U型的连接支架,上述的固定板下端固定在所述的连接支架上,所述连接支架的中部与一横向气缸相连。当电热丝的高度过低时,控制竖向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滑块沿着导轨向上移动,滑块带动绝缘板一起向上移动,绝缘板带动电热丝一起向上移动,使电热丝处于合适的高度;当电热丝的高度过高时,控制竖向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滑块沿着导轨向下移动,滑块带动绝缘板一起向下移动,绝缘板带动电热丝一起向下移动,使电热丝处于合适的高度;当电热丝过于靠近机架的左端时,控制横向气缸的活塞杆带动连接支架向右移动,连接支架带动固定板一起向右移动,使电热丝处于机架的中间位置;当电热丝过于靠近机架的右端时,控制横向气缸的活塞杆带动连接支架向左移动,连接支架带动固定板一起向左移动,使电热丝处于机架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一外圈可在横向板的滑槽中移动,采用该结构,可对电热丝进行导向作用,移动平稳、可靠。作为另外一种情况,所述的分割装置包括刀片,所述的刀片上端为能与经编织物相接触的刀刃,所述刀刃的刀口朝向绕线筒,刀片下端的侧部上固定有轴承座二,所述的轴承座二内设置有轴承二,所述的轴承二内圈处固定有螺母,所述的螺母中螺纹连接有一根丝杆,所述的丝杆上端处于输送轴一的上方,且丝杆上端固定有行程开关,所述的丝杆下端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转动机构相连接。当需对经编织物分割时,通过转动机构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螺母一起转动,螺母通过轴承二带动轴承座二向上或向下移动,轴承座二带动刀片一起向上或向下移动,使刀片的刀刃和经编织物接触,将整条经编织物分割成两条经编织物。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上定位轴承和下定位轴承,所述的上定位轴承的内圈套设并固定在丝杆最上端处,上定位轴承的外圈固定在机架上,下定位轴承的内圈套设在丝杆下端处,下定位轴承的外圈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的从动齿轮固定在丝杆最下端处,所述的电机固定在机架上,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主动齿轮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主动齿轮的齿数小于从动齿轮的齿数。当刀片的高度过低时,控制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一起正转,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一起正转,从动齿轮带动丝杆一起正转,丝杆带动螺母一起正转,螺母通过轴承二带动轴承座二向上移动,轴承座二带动刀片一起向上移动,使刀片处于合适的高度;当刀片的高度过高时,控制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一起反转,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一起反转,从动齿轮带动丝杆一起反转,丝杆带动螺母一起反转,螺母通过轴承二带动轴承座二向下移动,轴承座二带动刀片一起向下移动,使刀片处于合适的高度。作为另外一种情况,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所述电机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上述的丝杆下端相固连。当刀片的高度过低时,控制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减速器的输入端一起正转,减速器的输出端带动丝杆一起正转,丝杆带动螺母一起正转,螺母通过轴承二带动轴承座二向上移动,轴承座二带动刀片一起向上移动,使刀片处于合适的高度;当刀片的高度过高时,控制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减速器的输入端一起反转,减速器的输出端带动丝杆一起反转,丝杆带动螺母一起反转,螺母通过轴承二带动轴承座二向下移动,轴承座二带动刀片一起向下移动,使刀片处于合适的高度。所述的机架上还固定有PLC可编程控制器,上述的电机和行程开关均通过线路与该PLC可编程控制器相连接。当轴承座向上移动和行程开关接触后,行程开关将该信号传递给PLC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输出轴停止转动,可对刀片移动进行限位,确保刀片能正常工作,工作稳定、安全性高。所述的主动齿轮的齿数与从动齿轮的齿数之比为1:4或1:8。所述的电热丝通过线路与一变压器相连接,所述的变压器具有与外界电源相连接的插头。通过变压器将电压变为电热丝所需的安全电压,安全性高。所述的绝缘板为木板或塑料板。绝缘板采用木板或塑料板,采用该材料,可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可起到绝缘作用,使用安全、成本较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改良结构的经编机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采用电热丝将整条经编织物分割成两条经编织物,切分效率高,劳动强度低。2、绝缘板采用木板或塑料板,采用该材料,可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可起到绝缘作用,使用安全、成本较低。3、通过控制竖向气缸的活塞杆上下移动,可使电热丝的高度可调节,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经编机,调节方便、应用范围广。4、通过变压器将电压变为电热丝所需的安全电压,安全性高。5、通过左气缸的活塞杆和右气缸的活塞杆带动压紧轴上下移动,可用于对不同厚薄的经编织物的压紧,且可调节布经编织物的张力,应用范围广、张力调节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改良结构的经编机实施例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改良结构的经编机实施例一拆去部分零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的局部放大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