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毛条处理槽配套的毛条牵伸开松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412888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毛条处理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毛条处理槽配套的毛条牵伸开松装置。

背景技术:
前述的毛条处理槽是用于对毛条(主要指羊毛条,以下同)进行化学处理的设施,而对毛条进行化学处理的机理是将羊毛表面的鳞片进行剥离,使羊毛纤维之间不能相互咬合而藉以避免毡化及收缩。毛条处理槽的典型的例子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599036Y推荐的“毛条双浴化学处理装置”。此外,关于毛条处理的技术信息同样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如CN102094318A(毛条丝光处理工艺)、CN102965959B(一种羊毛细化处理液及处理方法)和CN104233824A(一种毛条防缩处理工艺),等等。在上述例举的文献中,CN102965959B属于对毛条的无氯处理,其技术内容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16至0017段,技术效果可参见第0018段。由于包括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在内的已有技术在对毛条进行化学处理的过程中都是直接将毛条自初级处理槽的入口引入槽内,经多段浸轧后从末级处理槽的出口引出并经烘道烘干、收取,因而存在以下通弊:由于毛条自身的蓬松化效果欠缺,因而当其进入盛有处理液(如CN102965959B所称的羊毛细化处理液)的槽内时,处理液参透到毛条内部的速度受到影响,即毛条的浸润性欠缺,出现阴阳情形,最终影响处理质量。目前解决该技术问题的办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减缓毛条的行进速度,但是该法产生顾此失彼的问题,所谓的顾此失彼即为得以改善处理液对毛条的整体浸润性,所谓的失彼即为影响产能并且造成能源浪费;二是在对应于处理槽的毛条入口部位配备针梳机,由针梳机对毛条针梳,使毛条开松,但是为了使毛条适度退捻开松而使用针梳机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产生开松过头之情形,在处理槽处理过程中出现浮毛并增加毛耗。此外,由于针梳机的价格相对昂贵并且结构较为复杂以及使用成本较高,因而对于普通的毛条处理厂商而言往往望而却步。前述的针梳机同样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如CN203846164U(一种新型针梳机)、CN104313733A(一种用于山羊绒加工的全自动针梳机)、CN204608251U(伺服控制多混纱针梳机)和CN101129753B(调整数控自调匀整针梳机)。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探索,为此本申请人作了反复而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的试验中心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毛条适度开松而藉以保障毛条在进入处理槽后由处理槽内的处理液对毛条全面浸润、有利于摒弃使用针梳机而藉以节约资源并降低辅助设施的配置成本、有益于显著简化结构而藉以方便制作与使用、有便于体现良好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稳定性而藉以满足毛条处理工艺的节奏要求的与毛条处理槽配套的毛条牵伸开松装置。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与毛条处理槽配套的毛条牵伸开松装置,包括由一前支承梁、一后支承梁和对应于前支承梁的左右端以及对应于后支承梁的左右端的各一个支承梁固定腿组成的一机架,前支承梁的左右端与支承梁固定腿的上部固定,后支承梁的左右端同样与支承梁固定腿的上部固定,并且该后支承梁在对应于前支承梁的后侧的状态下与前支承梁的长度方向保持并行;一动力传动机构,该动力传动机构在对应于所述前支承梁的左端的位置并且以腾空于前支承梁的左端上方的状态下固定在所述的支承梁固定腿上;一毛条左牵伸开松机构,该毛条左牵伸开松机构在对应于所述前支承梁以及后支承梁的左端的位置设置在前支承梁与后支承梁之间并且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一毛条右牵伸开松机构,该毛条右牵伸开松机构在对应于所述毛条左牵伸开松机构的右侧的状态下同样设置在所述前支承梁与后支承梁之间并且与毛条左牵伸开松机构传动连接,在对应所述前支承梁与后支承梁的左端之间的位置转动地设置有一毛条托护导辊。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箱、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电机与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减速箱连同电机固定在减速箱支承架上,而该减速箱支承架在对应于所述前支承梁的左端的位置并且以腾空于前支承梁的左端上方的状态下固定在所述支承梁固定腿上,主动轮固定在减速箱的减速箱末级动力输出轴上,从动轮固定在所述毛条左牵伸开松机构上,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主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从动轮上,藉由从动轮带动毛条左牵伸开松机构并且由毛条左牵伸开松机构带动与其传动连接的所述毛条右牵伸开松机构,所述前支承梁以及后支承梁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主动轮以及从动轮为链轮或皮带轮,所述的传动带为链条或皮带。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毛条左牵伸开松机构包括前轴承座架、后轴承座架、左开松上罗拉、左开松下罗拉、左开松上罗拉轴头前轴承座调整作用缸、左开松上罗拉轴头后轴承座调整作用缸和大传动轮,前轴承座架固定在所述前支承梁的左端,后轴承座架固定在所述后支承梁的左端并且与前轴承座相对应,在左开松上罗拉的前端端面和后端端面的中央位置各构成有一左开松上罗拉轴头,位于左开松上罗拉的前端端面的中央位置的左开松上罗拉轴头转动地支承在左开松上罗拉轴头前轴承座上,而该左开松上罗拉轴头前轴承座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前轴承座架上,位于左开松上罗拉的后端端面的中央位置的左开松上罗拉轴头转动地支承在左开松上罗拉轴头后轴承座上,而该左开松上罗拉轴头后轴承座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后轴承座架上,左开松下罗拉对应于所述左开松上罗拉的下方,在该左开松下罗拉的前端端面和后端端面的中央位置各构成有一左开松下罗拉轴头,位于左开松下罗拉的前端端面的中央位置的左开松下罗拉轴头转动地支承在左开松下罗拉轴头前轴承座上,而该左开松下罗拉轴头前轴承座在对应于所述左开松上罗拉轴头前轴承座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前轴承座架上,位于左开松下罗拉的后端端面的中央位置的左开松下罗拉轴头转动地地支承在左开松下罗拉轴头后轴承座上,而该左开松下罗拉轴头后轴承座在对应于所述左开松上罗拉轴头后轴承座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后轴承座架上,左开松上罗拉轴头前轴承座调整作用缸设置在前轴承座架的顶部,该左开松上罗拉轴头前轴承座调整作用缸的左开松上罗拉轴头前轴承座调整作用缸柱朝向下并且与所述左开松上罗拉轴头前轴承座连接,左开松上罗拉轴头后轴承座调整作用缸设置在后轴承座架的顶部,该左开松上罗拉轴头后轴承座调整作用缸的左开松上罗拉轴头后轴承座调整作用缸柱朝向下并且与所述的左开松上罗拉轴头后轴承座连接,大传动轮以及所述的传动轮固定在位于所述左开松下罗拉的前端端面的中央位置的所述左开松下罗拉轴头上;所述的毛条右牵伸开松机构包括前座架、后座架、右开松上罗拉、右开松下罗拉、前调整作用缸、后调整作用缸,小传动轮和过渡传动带,前座架在对应于所述前轴承座架的右侧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前支承梁上,后座架在对应于所述后轴承座架的右侧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后支承梁上,并且该后座架同时与前座架相对应,在右开松上罗拉的前端端面的中央位置以及后端端面的中央位置各构成有一右开松上罗拉轴头,位于右开松上罗拉的前端端面的中央位置的右开松上罗拉轴头转动地支承在右开松上罗拉轴头前轴承座上,而该右开松上罗拉轴头前轴承座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前座架上,位于右开松上罗拉的后端端面的中央位置的右开松上罗拉轴头转动地支承在右开松上罗拉轴头后轴承座上,而该右开松上罗拉轴头后轴承座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后座架上,右开松下罗拉对应于所述右开松上罗拉的下方,在该右开松下罗拉的前端端面的中央位置以及后端端面的中央位置各构成有一右开松下罗拉轴头,位于右开松下罗拉的前端端面的中央位置的右开松下罗拉轴头转动地支承在右开松下罗拉轴头前轴承座上,而该右开松下罗拉轴头前轴承座在对应于所述右开松上罗拉轴头前轴承座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前座架上,位于右开松下罗拉的后端端面的中央位置的右开松下罗拉轴头转动地支承在右开松下罗拉轴头后轴承座上,而该右开松下罗拉轴头后轴承座在对应于所述右开松上罗拉轴头后轴承座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后座架上,前调整作用缸设置在前座架的顶部,该前调整作用缸的前调整作用缸柱朝向下并且与所述的右开松上罗拉轴头前轴承座连接,后调整作用缸设置在后座架的顶部,该后调整作用缸的后调整作用缸柱朝向下并且与所述右开松上罗拉轴头后轴承座连接,小传动轮固定在构成于所述右开松下罗拉的前端端面的中央位置的所述右开松下罗拉轴头上,过渡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所述大传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小传动轮上。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前轴承座架的高度方向的相向一侧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一前轴承座架导轨,所述的左开松上罗拉轴头前轴承座与该前轴承座架导轨滑动配合;在所述后轴承座架的高度方向的相向一侧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后轴承座架导轨,所述的左开松上罗拉轴头后轴承座与该后轴承座架导轨滑动配合;在所述前座架的高度方向的相向一侧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前座架导轨,所述的右开松上罗拉轴头前轴承座与该前座架导轨滑动配合;在所述后座架的高度方向的相向一侧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后座架导轨,所述的右开松上罗拉轴头后轴承座与该后座架导轨滑动配合。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大传动轮和所述的小传动轮为链轮或皮带轮,所述的过渡传动带为链条或皮带。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开松上罗拉轴头前轴承座调整作用缸、左开松上罗拉轴头后轴承座调整作用缸、前调整作用缸以及后调整作用缸为气缸。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机架的左侧搭载有一毛条导入架,该毛条导入架与所述支承梁固定腿的上部固定。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前轴承座架上固定有一涨紧轮轴支架,在该涨紧轮轴支架上转动地设置有一涨紧轮,所述的传动带挽及于该涨紧轮。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涨紧轮支架上开设有一涨紧轮轴调整槽,所述的涨紧轮转动地设置在涨紧轮轴的一端,而该涨紧轮轴的另一端在对应于涨紧轮轴调整槽的位置与涨紧轮支架固定,并且所述的涨紧轮为链轮或皮带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采用了毛条左、右牵伸开松机构,因而能对进入处理槽之前的毛条退松,确保处理液对毛条的全面浸润处理效果;之二,由于摒弃了针梳机,因而既可节约资源,又能降低辅助设备的配置成本;之三,由于整体结构简练,因而既可由毛条处理厂商自行制造,又能方便操作;由于可由毛条左、右牵伸开松机构同时对复数根毛条牵伸开松并且还具有良好的工作可靠性与稳定性,因而能满足毛条处理工艺的节奏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请参见图1,示出了由一前支承梁11、一后支承梁12和对应于前支承梁11的左右端以及对应于后支承梁12的左右端的各一个支承梁固定腿13组成的一机架1,前支承梁11的左右端与支承梁固定腿13的上部固定,后支承梁12的左右端同样与支承梁固定腿13的上部固定,并且该后支承梁12在对应于前支承梁11的后侧的状态下与前支承梁11的长度方向保持并行。由此可知,前述的支承梁固定腿13的数量有四个;示出了一动力传动机构2,该动力传动机构2在对应于前述前支承梁11的左端的位置并且以腾空于前支承梁11的左端上方的状态下固定在前述的支承梁固定腿13上;示出了一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