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物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9014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衣物干燥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衣物干燥机。



背景技术:

现目前,清洗衣服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虽然有很多种清洗方式,都是人工清洗,或者使用洗衣机清洗。但是由于现在大部分地区雾霾严重,特别在春夏季,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衣服清洗后需经过较长时间的晾晒才能干透。而在秋冬季,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天气比较恶劣,兼具沙尘暴,很多情况下由于天气原因,不利于衣服的晾晒。因此,如何让衣服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干透的效果,针对于此问题,产生了烘干机。现有的衣物烘干机中,气体的流动顺序为,加热器输出的热空气先进入主机壳体内腔,然后穿过干燥滚筒的蒸发孔进入干燥滚筒内部对衣物进行加热干燥,之混有纤维和蒸汽的空气从蒸发孔流出,最后进入排气管排出,这种工作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转动的干燥滚筒对热空气进入产生的阻力较大,导致实际进入干燥滚筒的热空气占集热器输出的热空气的比重较小,相当大一部分的热空气未被有效利用,而是直接从排气管排出,能量的利用率低下,干燥速度慢,经济效益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衣物干燥机,具有较高的能效,热空气直接输入干燥滚筒内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和干燥速度,旋转叶轮使出风更均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衣物干燥机,包括主壳体、干燥滚筒和热交换器,所述主机壳上设有衣物添加口,该衣物添加口处设有开合门,所述主壳体内形成有用于放置干燥滚筒的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滚筒外壁和内腔侧壁之间形成通风间隔,所述主壳体上设有与通风间隔连通的排气管,所述干燥滚筒端面设有与衣物添加口相对应的开口,所述热交换器的热空气出口连通有热空气管,该热空气管延伸至主壳体内,所述热空气管的出风口端连接有两个支管,支管与干燥滚筒的开口相连通,每个支管内设有叶轮。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于主壳体上方,所述热空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平直管、第一弯管、竖直管和第二弯管,所述水平直管与热交换器的热空气出口连通,所述竖直管和第二弯管设置于主壳体内,第二弯管连接两个支管。

优选的,所述热空气管外部覆盖有隔热棉层。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器为蒸汽式热交换器。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呈S型反复弯折,排气管外壁分布有散热翅片。

优选的,还包括预热交换器壳体,所述排气管设置于预热交换器壳体内,该预热交换器壳体内壁与排气管外壁之间形成热交换通道,所述预热交换器壳体上设有连通热交换通道的冷空气进气口和预热出气口,所述预热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的空气进气管连通。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衣物干燥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具有较高的能效,热空气直接输入干燥滚筒内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和衣物干燥速度,提高经济收益。

二、避免了传统衣物干燥机中热空气冲击干燥滚筒外壁时所产生的噪音,减少噪声污染。

三、旋转叶轮使热风的出风更均匀分散,提高衣物受热均匀度。

四、利用废气中残余的热量对进入热交换器前的空气进行预热,进一步提高能效,且提高废气的冷凝速度,减少污染空气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衣物干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衣物干燥机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衣物干燥机的侧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衣物干燥机,包括主壳体1、干燥滚筒2、热交换器3和预热交换器壳体5。

主机壳1上设有衣物添加口11,该衣物添加口11处设有开合门12,开合门12上设有隔热玻璃作为观察窗,主壳体1内形成有用于放置干燥滚筒2的内腔,干燥滚筒2外壁和内腔侧壁之间形成通风间隔13,主壳体1上设有与通风间隔13连通的排气管14。

干燥滚筒2的端面上设有与衣物添加口11相对应的开口21,开口21的朝向沿着轴向,干燥滚筒2由电机和传动装置驱动旋转,干燥滚筒2的侧壁均匀分布有蒸发孔22。

如图2和图4所示,热交换器3设置于主壳体1上方,热交换器3为蒸汽式热交换器,热交换器3的空气进气管上设有鼓风机31,热交换器3的热空气出口连通有热空气管4,该热空气管4延伸至主壳体1内,热空气管4的出风口端连接有两个支管6,支管6与干燥滚筒2的开口21相对并连通,使热气能够直接输送至干燥滚筒2内,每个支管6内设有可旋转的叶轮61,旋转的叶轮61使热风的出风更均匀分散,提高衣物受热均匀度,热空气管4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平直管41、第一弯管42、竖直管43和第二弯管44,水平直管41与热交换器3的热空气出口连通,竖直管43和第二弯管44设置于主壳体1内,第二弯管44连接两个支管61,第一弯管42和第二弯管44可以使热空气输送更为平顺,减少动能损失,热空气管4外部覆盖有隔热棉层45。

如图2和图5所示,排气管14呈S型反复弯折,排气管14外壁分布有散热翅片,排气管14设置于预热交换器壳体5内,该预热交换器壳体5内壁与排气管14外壁之间形成热交换通道51,预热交换器壳体5上设有连通热交换通道51的冷空气进气口52和预热出气口53,预热出气口53通过管道和鼓风机31与热交换器3的空气进气管32连通,排气管14的末端设有抽风机14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衣物干燥机的使用方法如下:如图2所示,热交换器3将加热后的空气通过热空气管4传输,热空气管4内的气流被两根支管61分成两股气流,并推动叶轮61旋转,使出风更均匀分散,干燥滚筒2旋转并对衣物进行干燥,混杂着衣物纤维和蒸汽的空气经由干燥滚筒2的侧壁的蒸发孔22排入通风间隔13内,然后经由排气管14排出干燥机外部,废气在经由排气管14时,与预热交换器壳体5内热交换通道51的未加热空气进行热交换,对空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空气输送至热交换器3的空气进气管内,充分的利用了废气中的残余热量。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