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洗涤剂投放结构、洗衣机及投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07884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洗涤剂投放结构、洗衣机及投放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洗涤剂投放结构、洗衣机及投放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现有洗衣机结构进行设计时,常常会为了洗衣机的美观,而将洗衣机的出水口设置的高于投放口。而现有洗衣机的出水口低于投放口,当洗涤剂倒入投入盒后,利用自来水将洗涤剂冲入到洗衣桶内,残留的洗涤剂可以通过虹吸方式被投入到洗衣桶内。当出水口高于投入口时,会出现以下问题:

(1)、利用虹吸方式,洗涤剂投放失效;

(2)、储液腔内的洗涤剂冲洗不干净;

(3)、由于储液腔内有残留的洗涤剂,使得衣物再漂洗时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一次性洗涤剂投放结构、洗衣机及投放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当出水口高于洗涤剂投入口时,储液腔内的洗涤剂很难投放的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次性洗涤剂投放结构,包括设有投入口的洗涤剂盒体;

设有出水口和供水口的动力腔体,所述动力腔体通过所述投入口与所述洗涤剂盒体连通;

通过所述供水口向所述动力腔体供水时,所述动力腔体将其内的洗涤剂与水的混合液通过出水口投入洗衣桶内。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腔体包括与所述投入口连通的上腔体,及与所述上腔体内部相互连通的下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下腔体设有储液腔,置于所述储液腔下方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文丘里管,和与所述文丘里管一端连通的出水槽;

所述供水口设于所述文丘里管另一端;

所述上腔体内设有连通于所述储液腔和投入口之间的投入腔,及连通于所述出水槽和出水口之间的出水腔。

进一步的,所述文丘里管从右到左依次连通的入口管、收缩管以及扩散管;所述入口管远离收缩管的一端连通于供水口,所述扩散管远离收缩管的一端连通于出水槽,所述储液位于所述扩散管上方且与其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下腔体内还设有置于所述入口管上方且与所述入口管连通的泄压管及连通于所述泄压管和出水槽的泄压槽;

所述泄压管上设有连通所述泄压槽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泄压管内设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包括置于所述泄压管内且能够沿泄压管轴向移动的阀芯,套设于所述阀芯靠近入口管一端的挡圈,套设于所述阀芯另一端的弹簧,及与所述弹簧抵接且固接于所述泄压管内的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泄压管内设有与所述挡圈配合的卡接部,用于放置所述阀芯的容置腔及用于放置所述密封圈的凹槽,所述密封圈固接于所述凹槽的侧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洗涤剂投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动力腔体通过文丘里效应将洗涤剂盒体内的洗涤剂与水混合并通过出水口投入洗衣桶内。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腔体通过文丘里效应将洗涤剂盒体内的洗涤剂与水混合并通过出水口投入洗衣桶内,包括:

(1)、通过供水口向动力腔体内供水,利用文丘里效应将洗涤剂抽进动力腔体内与水混合,并将洗涤剂与水的混合液通过出水口投入洗衣桶内;

(2)、停止向动力腔体内供水,残留的洗涤剂与水的混合液回流至文丘立管;

(3)、重复执行步骤(1)和步骤(2)预设次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包括上述的一次性洗涤剂投放结构。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洗涤剂投放结构,动力腔体通过投入口与洗涤剂盒体连通,使得通过动力腔体将洗涤液盒体内的洗涤剂抽入动力腔体内并与其内部的水进行混合,实现了当出水口高于投入口时,可以有效地将洗涤剂投放进洗衣桶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洗涤剂投放方法,该方法通过动力腔体利用文丘里效应将洗涤剂盒体内的洗涤剂抽入动力腔体内并与其内部的水进行混合,并将混合液投入洗衣桶内,解决了当出水口高于投入口时,洗涤剂投放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包括上述的一次性洗涤剂投放结构,通过一次性洗涤剂投放结构,该洗衣机可以在出水口高于投入口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完成对洗涤剂的投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次性洗涤剂投放结构的轴侧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次性洗涤剂投放结构除去上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次性洗涤剂投放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处剖视图;

图5是图4在i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次性洗涤剂投放结构的下腔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b-b处的剖视图。

图中:

1、洗涤剂盒体;11、投入口;2、动力腔体;3、出水口;4、供水口;

21、上腔体;211、投入腔;212、出水腔;

22、下腔体;221、储液腔;222、文丘里管;223、出水槽;224、泄压管;

2221、入口管;2222、收缩管;2223、扩散管;

2241、开口;2242、卡接部;2243、容置腔;2244、凹槽;225、泄压槽;

5、泄压阀;51、阀芯;52、挡圈;53、弹簧;54、密封圈;6、主进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洗涤剂投放结构,如图1-7所示,该一次性洗涤剂投放结构包括设有投入口11的洗涤剂盒体1;设有出水口3和供水口4的动力腔体2,所述动力腔体2通过所述投入口11与所述洗涤剂盒体1连通;通过所述供水口4向所述动力腔体2供水时,所述动力腔体2将其内的洗涤剂与水的混合液通过出水口3投入洗衣桶内。本实施例中的动力腔体2通过投入口11与洗涤剂盒体1连通,使得通过动力腔体2将洗涤液盒体内的洗涤剂抽入动力腔体2内并与其内部的水进行混合,实现了当出水口3高于投入口11时,可以有效地将洗涤剂投放进洗衣桶内。其中,供水口4与自来水通过水管进行连通,为所述动力腔体2提供洗涤用水,为了方便控制进水,本实施例中在供水口4处设置一控制供水口4进水或断水的主进水阀6,主进水阀6与供水口4通过水管连通。

如图1所示,所述动力腔体2包括与所述投入口11连通的上腔体21,及与所述上腔体21连接的下腔体22,并且所述上腔体21的内部与所述下腔体22的内部相互连通。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下腔体22内设有储液腔221,如图3和图4所示,置于所述储液腔221下方且与所述储液腔221连通的文丘里管222,和与所述文丘里管222一端连通的出水槽223;所述供水口4设于所述文丘里管222另一端;如图1所示,所述上腔体21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221和投入口11的投入腔211,及连通所述出水槽223和出水口3的出水腔212。

本实施例中通过的洗涤剂盒体1与动力腔体2在洗衣机内倾斜设置,洗涤剂盒体1内投入洗涤剂后,洗涤剂根据自身的重力作用,从投入口11流出并通过投入腔211流入的储液腔221内。

上述文丘里管222包括从右到左依次连通的入口管2221、收缩管2222以及扩散管2223;所述入口管2221远离收缩管2222的一端连通于供水口4,所述扩散管2223远离收缩管2222的一端连通于出水槽223,所述储液腔221位于所述扩散管2223上方且与其相互连通。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入口管2221为内径不变的管体,收缩管2222靠近所述入口管2221的一端的内径与所述入口管2221的内径相同,且所述收缩管2222的内径自靠近所述入口管2221的一端向靠近所述扩散管2223的一端逐渐变小,所述扩散管2223的内径自靠近所述收缩管2222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出水槽223的一端逐渐变大。水流由供水口4流入动力腔体2内,经过入口管2221流经收缩管2222时,由于收缩管2222逐渐变细,根据文丘里效应,使收缩管2222内的水的流速增加,并在扩散管2223靠近所述收缩管2222的附近形成一个“真空区”,“真空区”对与所述扩散管2223连通的储液腔221内的洗涤剂起到吸附作用,使储液腔221内的洗涤剂抽入扩散管2223,并与扩散管2223内的水混合形成混合液,混合液流入出水槽223内,由于自来水不断地向动力腔体2内注入具有一定流速的水,这样使得出水槽223内不断累积具有一定流速的混合液,当出水槽223内的混合液溢出时,混合液通过出水腔212从出水口3流入洗衣桶内。

所述下腔体22还设有置于所述入口管2221上方且与所述入口管2221连通的泄压管224及连通于所述泄压管224和出水槽223的泄压槽225;如图5所示,所述泄压管224上设有连通所述泄压槽225的开口2241。其中,上述泄压管224内设有泄压阀5,所述泄压阀5包括置于所述泄压管224内且能够沿泄压管224轴向移动的阀芯51,套设于所述阀芯51靠近入口管2221一端的挡圈52,套设于所述阀芯51另一端的弹簧53,及与所述弹簧53抵接且固接于所述泄压管224内的密封圈54。

上述泄压管224内设有与所述挡圈52配合的卡接部2242,用于放置所述阀芯51的容置腔2243及用于放置所述密封圈54的凹槽2244,所述密封圈54固接于所述凹槽2244的侧壁。

当文丘里管222内的水压过大时,水流流入泄压管224内,在水流的推动下,弹簧53压缩,阀芯51在容置腔2243内上移,挡圈52被推至卡接部2242上方,从而水流冲入泄压管224内挡圈52上方的区域,水流通过泄压管224上设置的开口2241流入泄压槽225,并从泄压槽225流入出水槽223,从而缓解文丘里管222内的水压。本实施例中在泄压槽225内设置泄压阀5,避免了文丘里管222内的水压过大时,发生水管爆裂的情况。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洗涤剂投放方法,动力腔体2通过文丘里效应将洗涤剂盒体1内的洗涤剂与水混合并通过出水口3投入洗衣桶内,可以解决当洗衣机的出水口3高于投入口11时,洗涤剂很难投放的技术问题。

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洗涤剂盒体1内投入一次洗涤量的洗涤液;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投入方法中,每次只在洗涤液盒体内投入一次洗涤量的洗涤剂,这样可以解决由于投入多次洗涤量的洗涤剂进行洗涤时,很难将储液腔221及管道内的洗涤剂冲洗干净的技术问题,以及由于洗涤剂冲洗不干净使得在对衣物漂洗时,会带来二次污染,从而影响洗衣机的漂洗效果。

(2)、进水20s,利用文丘里效应将洗涤剂抽进动力腔体2与水混合,通过出水口3将洗涤剂与水的混合液投入洗衣桶内;

通过下腔体22内设置的文丘里管222,将储液腔221内的洗涤剂抽入文丘里管222内并与文丘里管222内的水混合后,流入出水槽223内,通过出水腔212,洗涤剂与水的混合液投入洗衣机内。

(3)、断水5s,残留的洗涤剂与水的混合液回流,利用文丘里效应再次将洗涤剂抽进动力腔体2,将残留的洗涤剂稀释;

出水口3高于投入口11,当断水时,残留的洗涤剂与水的混合液在文丘里管222内回流,当回流至储液腔221下方的扩散管2223内时,利用文丘里效应将储液腔221内残留的洗涤剂抽入文丘里管222内并稀释。

(4)、进水10s,利用文丘里效应将步骤(3)中稀释的洗涤剂再次与水混合,从出水口3投入洗衣桶内。

进水时,水流进入文丘里管222,利用文丘里效应,将储液腔221内的残留的洗涤剂再次抽入文丘里管222内与水混合,进入出水槽223,并通过出水腔212从出水口3投入洗衣机。

(5)、断水5s,残留的洗涤剂与水的混合液回流,利用文丘里效应再次将洗涤液抽进动力腔体2,将残留的洗涤剂稀释;具体的过程与步骤(3)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6)、依次重复步骤(4)和步骤(5)预设次数,将残留的洗涤剂全部抽出。经过反复的试验验证,依次步骤(4)和(5)循环进行5次,可将残留的洗涤剂全部抽出。

本实施例中,通过多次对文丘里管222内残留的洗涤液进行冲洗后,文丘里管222内仍残留有洗涤剂和水的混合液,但由于经过多次冲洗,混合液中洗涤剂的含量极低,因此可以忽略不计。通过上述方法解决了对衣服进行漂洗时存在的二次污染的问题。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包括上述一次性洗涤剂投放结构。通过一次性洗涤剂投放结构,该洗衣机可以在出水口3高于投入口11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完成对洗涤剂的投放。

注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