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由基杀菌洗衣机及洗衣和自清洁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洗衣机是用马达作为主动力,利用洗衣粉和衣服的运作,将粘在衣服上的污染物去除进行的洗涤、漂洗和脱水的过程。
洗衣机是根据构造的不同,分成滚筒式,搅拌式和波轮式。其中,波轮式是在洗衣筒的底部安装圆盘形状的波轮,根据波轮的回转以及洗衣水的流动,从而对衣物进行清洁的洗衣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更高更好的生活品质的追求,人们都希望洗衣水和洗衣机内部能够进行杀菌去污,以获得更卫生健康的衣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自由基杀菌洗衣机及洗衣和自清洁的方法,该洗衣机能够对洗衣水和洗衣机内部进行杀菌去污,经过上述洗衣机清洗过的衣物更为卫生健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由基杀菌洗衣机,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储存洗衣水的储水筒以及设置在储水筒内的容纳衣物的洗衣筒,储水筒的底部下方设置有与储水筒连通的水循环装置和电解装置,水循环装置使得储水筒内的洗衣水与水循环装置内的洗衣水形成水路循环,电解装置与水循环装置连通,对水循环装置内经过的洗衣水进行电解产生自由基。
其中,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第一循环管一端与储水筒底端连通,另一端与电解装置连通;第二循环管一端与电解装置连通,另一端与储水筒连通,第一循环管的管径大于第二循环管的管径。
其中,所述电解装置包括壳体、电极卡件和电解电极,壳体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连接,电极卡件设置在壳体内部侧壁的中部,电解电极卡设在电极卡件中。
其中,所述电解电极包括阴极部件、隔离部件和阳极部件,隔离部件设置在阴极部件和阳极部件之间,阴极部件、隔离部件和阳极部件呈“z”字型排列,阴极部件和阳极部件由隔离部件进行隔离分层,阴极部件往隔离部件的一侧突出,阳极部件往隔离部件的另一侧突出,阴极部件和阳极部件分别通过电极柱连通外部电源,电极柱固定在电极卡件上。
其中,所述第一循环管和/或第二循环管上设置有滤网。
其中,所述洗衣机设置有与水循环装置连通且能够自动对水循环装置的内壁粘结污物进行去除的去污装置。
其中,所述去污装置包括去污进水管、排污管和水流换向机构;去污进水管进水端、储水筒的进水管与洗衣机的进水口通过一三通阀连接,去污进水管的出水端与第二循环管连通,去污进水管上依次设置有污物去除剂存储盒和允许洗衣水从去污进水管侧单向流到第二循环管侧的单向阀,污物去除剂存储盒储存有硅磷晶;排污管一端与第一循环管连通,另一端与洗衣机的排水管连通,排污管上设置有两通阀,水流换向机构将洗衣水由储水筒经第一循环管到第二循环管流回储水筒的流向转换为由储水筒经第二循环管到第二循环管流回储水筒的流向。
其中,所述水流换向机构包括换向阀和驱动换向阀转动的换向阀驱动机构,换向阀设置在储水筒下方且与储水筒同心设置,换向阀为圆盘状,换向阀的中心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组连通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的通孔组,其中一通孔组的两通孔大小分别与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的大小相同,其中一通孔组的两通孔的其中一个通孔的大小等于第二循环管的大小,另一通孔的小于第二循环管的大小。。
其中,所述换向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换向阀下方且位于波轮电机一侧的换向阀电机,换向阀电机的转轴上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波轮电机的转轴上套设有轴承,轴承外套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上端与换向阀的中心固定连接,从动齿轮的下端与主动齿轮啮合。
其中,所述去污进水管上在污物去除剂存储盒的前端设置有柔性囊,柔性囊由柔性的可伸缩材料制成,柔性囊侧边的外壳上设置有触碰开关,触碰开关触发控制电路控制三通阀、两通阀和换向阀电机的开关或者启停。
其中,所述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内嵌套有外金属管和内金属管,外金属管紧贴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设置,内金属管嵌设在外金属管内,内金属管与外金属管间隔设置围合形成电解腔,外金属管和内金属管分别通过导电柱连接交变电源,内金属管上设置有若干连通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洗衣机设置有电解装置,电解装置对最后一遍的漂洗的洗衣水进行电解,从而产生自由基,对衣物进行杀菌,同时能够去除残留的洗衣液,提高了洗衣机的清洁能力。
2、本发明的洗衣机设置有水循环装置,水循环装置的第一循环管的管径大于第二循环管的关紧,电解装置的排出口的位置高于吸入口的位置,引导的洗衣水的自然循环,无需循环泵,简化了产品结构,并且能够提高自由基的产生效率。
3、本发明的电解装置的阳极部件和阴极部件通过隔离部件进行隔离分层并排列成“z”字型,使得电极能够简单的集体化,各个阳极部件和阴极部件都能够连接电源,简化了产品结构,使得整个结构小型化,容易制造,减少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解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之字型的电解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包含去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水流换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内外金属管在第一循环管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种水流方向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种水流方向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三种水流方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2-储水筒、3-洗衣筒、31-波轮、32-波轮电机、321-轴承、4-水循环装置、41-第一循环管、411-第一滤网、42-第二循环管、421-第二滤网、5-电解装置、51-壳体、511-前盖、5111-前接口部、512-中空管、513-后盖、5131-后接口部、52-电极卡件、521-第一卡件、522-第二卡件、53-电解电极、531-阴极部件、532-隔离部件、533-阳极部件、534-电极柱、6-去污装置、60-三通阀、61-去污进水管、610-污物去除剂存储盒、611-柔性囊、612-单向阀、613-触碰开关、62-排污管、621-两通阀、63-换向阀、630-中心孔、631-通孔组、64-换向阀电机、65-主动齿轮、66-从动齿轮、67-外金属管、68-内金属管、69-导电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自由基杀菌洗衣机,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内储存洗衣水的储水筒2以及设置在储水筒2内的容纳衣物的洗衣筒3,储水筒2与洗衣筒3同心设置,洗衣筒3通过筒壁上均匀设置的通水孔与储水筒2连通。
所述洗衣筒3底部设置有来回转动的波轮31,所述波轮31由波轮驱动机构驱动来回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波轮电机32,波轮电机32通过转轴与波轮31连接;波轮电机32转动,从而带动波轮31来回转动,带动洗衣筒3内的洗衣水和衣物来回转动,从而对衣服进行清洗。
所述储水筒2的底部下方设置有与储水筒2连通的水循环装置4和电解装置5。
所述水循环装置4使得储水筒2内的洗衣水与水循环装置4内的洗衣水形成水路循环;所述电解装置5与水循环装置4连通,对水循环装置4内经过的最后一遍的洗衣水进行电解产生自由基,从而对衣物的细菌进行杀菌以及去除残留洗衣液。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循环装置4包括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第一循环管41一端与储水筒2底端连通,另一端与电解装置5连通;第二循环管42一端与电解装置5连通,另一端与储水筒2连通。第一循环管41的管径大于第二循环管42的管径,电解装置5的排出口的位置高于吸入口的位置;储水筒2内的洗衣水由波轮31带动产生涡流,从储水筒2中通过大管径的第一循环管41流入,通过小管径的第二循环管42回流到储水筒2中,从而形成洗衣水的自然循环,无需设置循环泵。如要加快水的流速,可在第一循环管41或者第二循环管42内设置循环泵。
所述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上均设置有滤网;具体的,所述第一循环管41与储水筒2的连通处卡设有第一滤网411,所述第二循环管42与储水筒2的连通处卡设有第二滤网421,防止储水筒2的异物进入到水循环装置4内。
参见图2和图3,所述电解装置5包括圆柱型的中空的壳体51、电极卡件52和电解电极53;
所述壳体51包括前盖511、中空管512和后盖513,所述前盖511和后盖513分别盖设在中空管512的两端,前盖511上设置有与第一循环管41连接的前接口部5111,后盖513上设置有与第二循环管42连接的第二循环管42连接的后接口部5131;
所述电极卡件52设置在壳体51内部的中部,用于固定电解电极53在壳体51内部的位置,具体的,所述电极卡件52包括第一卡件521和第二卡件522,第一卡件521和第二卡件522卡设在一起,第一卡件521和第二卡件522之间形成卡设电解电极53的槽。
参见图4,所述电解电极53包括阴极部件531、隔离部件532和阳极部件533,所述隔离部件532设置在阴极部件531和阳极部件533之间。进一步的,所述阴极部件531、隔离部件532和阳极部件533呈“z”字型排列,阴极部件531和阳极部件533由隔离部件532进行隔离分层,阴极部件531往隔离部件532的一侧突出,阳极部件533往隔离部件532的另一侧突出,阴极部件531和阳极部件533分别通过电极柱534连通外部电源,电极柱534固定在电极卡件52上。
可以根据自由基用量的不同来设置阴极部件531和阳极部件533的层数。
所述阴极部件531和阳极部件533均由导电体的金属材质制成,隔离部件532由绝缘物质制成,所述阴极部件531、阳极部件533和隔离部件532上均设置有通水孔。
电解装置5电解洗衣水产生气泡状的自由基,气泡状的自由基比水更轻,从下而上随着自然循环的水进入中洗衣筒3中,对洗衣筒3的衣物进行杀菌和去除残留的洗衣液。
进一步的,所述洗衣机设置有与水循环装置4连通的去污装置6,去污装置6能够自动对水循环装置4的内壁粘结污物进行去除。
所述去污装置6的一种实现方式为:
参见图5,所述去污装置6包括去污进水管61、排污管62和水流换向机构;
所述去污进水管61进水端、储水筒2的进水管与洗衣机的进水口通过一三通阀60连接,去污进水管61的出水端与第二循环管42连通。所述去污进水管61上依次设置有柔性囊611、污物去除剂存储盒610和单向阀612,所述柔性囊611由柔性的可伸缩材料制成,柔性囊611为球状且设置有两开口,两开口分别与去污进水管61连通;所述柔性囊611侧边的外壳1上设置有触碰开关613,触碰开关613与一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污物去除剂存储盒610储存有能够与管道内壁粘结的污物发生反应以达到去除污物的制剂或者化学物品,本实施例中,所述污物去除剂存储盒610储存有硅磷晶;所述单向阀612允许洗衣水从去污进水管61侧单向流到第二循环管42侧。
所述排污管62一端与第一循环管41连通,另一端与洗衣机的排水管连通,所述排污管62上设置有两通阀621。所述两通阀621和三通阀60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参见图6和图7,所述水流换向机构将洗衣水由储水筒2经第一循环管41到第二循环管42流回储水筒2的流向转换为由储水筒2经第二循环管42到第二循环管41流回储水筒2的流向。具体的,所述水流换向机构包括换向阀63和驱动换向阀63转动的换向阀驱动机构。
所述换向阀63设置在储水筒2下方且与储水筒2同心设置,换向阀63为圆盘状,换向阀63的中心设置有供波轮电机32穿过的中心孔630,换向阀63上在中心孔63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组连通第一循环管41或者第二循环管42的通孔组631。本实施例中,所述换向阀63在中心孔63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组和第二通孔组,第一通孔组的两通孔631分别对应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的上端的管口位置设置且大小分别与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的大小相同,第二通孔组的两通孔631分别对应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的上端的管口位置设置,其中一个通孔631的大小等于第二循环管42的大小,另一通孔631的小于第二循环管42的大小。
所述换向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换向阀63下方且位于所述波轮电机32一侧的换向阀电机64,换向阀电机64的转轴上端连接有主动齿轮65,所述波轮电机32的转轴上套设有轴承321,轴承321外套设有从动齿轮66,从动齿轮66的上端与换向阀63固定连接,从动齿轮66的下端与主动齿轮65啮合。所述换向阀电机64和波轮电机32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换向阀电机64转动,通过主动齿轮65与从动齿轮66的啮合,从而带动换向阀63的转动,通过换向阀63上不同通孔631与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的连通和闭合,从而实现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管口大小的调节以及隔断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与储水筒2的连通。
所述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内嵌套有双层金属管,分别为外金属管67和内金属管68,外金属管67紧贴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设置,内金属管68嵌设在外金属管67内,内金属管68与外金属管67间隔设置围合形成电解腔,所述外金属管67和内金属管68分别通过导电柱69连接交变电源。
所述内金属管68上设置有若干连通孔,使得内金属管68流经的洗衣水能够流入电解腔内。
内金属管68内流经水时,控制电路控制交变电源为内外金属管67供电电解洗衣水,内金属管68的内外壁上以及外金属管67的内壁上由于电解产生许多小气泡,气泡随着水流的流动流走,从而带走附着在管壁上的污物,对管壁进行清理。
优选的,所述内金属管68内设置有浊度传感器,所述浊度传感器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上述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参见图8至图10,清洗衣物时,控制电路控制三通阀60与洗衣机进水口侧阀门以及储水筒2的进水管侧阀门打开,其他侧的阀门关闭,往储水筒2内加水,此时换向阀63处于关闭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的状态,两通阀621处于关闭状态;加水完成后,波轮电机32带动波轮31来回转动,对洗衣筒3的衣物进行洗涤和漂洗。
洗衣机进行最后一遍漂洗时,控制电路控制换向阀电机64工作,换向阀电机64驱动换向阀63转动到第一通孔组分别对准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的管口,此时,第一通孔组的两通孔631的大小分别与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口的大小相同,第一循环管41的管口的管径大于第二循环管42的管口的管径。
由于波轮31转动使洗衣筒3内产生涡流和第一循环管41以及第二循环管42的管口大小的差别,从而使得漂洗衣物的洗衣水从第一循环管41流入,从第二循环管42流出,形成洗衣水在储水筒2、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的自然循环。
同时,控制电路控制外部电源通过电极柱534给电解装置5供电,电解装置5的阴极部件531和阳极部件533之间引导放电,电解洗衣水,产生气泡状的自由基,气泡状的自由基被自然循环的洗衣水带着从第二循环管42进入储水筒2和洗衣筒3内,对第二循环管42、洗衣筒3、洗衣筒3内的衣服以及储水筒2进行杀菌并去除残留的洗衣液,提高了洗衣机的清洁能力。
最后一遍漂洗快要完成时,控制电路控制换向阀电机64工作,换向阀电机64驱动换向阀63转动到换向阀63的第二通孔组分别对准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的管口,此时,与第一循环管41对准的第二通孔组的通孔631大小小于第二循环管42的大小,与第二循环管42对准的第二通孔组的另一通孔631的大小等于第二循环管42的大细小,第一循环管41的管口的管径小于第二循环管42的管口的管径。
由于波轮31转动使洗衣筒3内产生涡流和第一循环管41以及第二循环管42的管口大小的差别,从而使得漂洗衣物的洗衣水从第二循环管42流入,从第一循环管41流出,形成洗衣水在储水筒2、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的自然循环。
电解装置5的电解洗衣水产生气泡状的自由基被自然循环的洗衣水带着从第一循环管41进入储水筒2和洗衣筒3内,对第一循环管41、洗衣筒3、洗衣筒3内的衣服以及储水筒2进行杀菌并去除残留的洗衣液,提高了洗衣机的清洁能力。
洗衣完成后,控制电路控制换向阀电机64工作,换向阀电机64驱动换向阀63转动到换向阀63关闭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控制三通阀60与洗衣机进水口侧阀门以及去污排水管侧阀门打开,其他侧阀门关闭,水通过去污进水管61流入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内并且充满整个管路中,污物去除剂从存储盒610中的硅磷晶与管路内壁上的污物反应后溶于水中,柔性囊611充水膨胀,直至触碰到触碰开关613,触碰开关613触发控制电路控制两通阀621开启,三通阀60各阀门关闭,水通过排污管62排出,在柔性囊611回弹,加大水的流速,洗刷水循环装置4内壁的粘结的污物。
同时,控制电路控制交变电源通电,内外金属管电解水在管壁上产生许多小气泡,从而去除管壁的污物。
使用上述洗衣机清洁衣物和自清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电路控制三通阀60与洗衣机进水口侧阀门以及储水筒2的进水管侧阀门打开,往储水筒2内加水,加水完成后,波轮电机32带动波轮31来回转动,对洗衣筒3的衣物进行洗涤和漂洗;
进行最后一遍漂洗时,控制电路控制换向阀电机64工作,换向阀电机64驱动换向阀63转动到第一通孔组分别对准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的管口,第一循环管41的管口的管径大于第二循环管42的管口的管径,洗衣水在储水筒2、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的自然循环;
控制电路控制电解装置5电解洗衣水,产生气泡状的自由基,自由基被自然循环的洗衣水带着从第二循环管42进入储水筒2和洗衣筒3内,对第二循环管42、洗衣筒3、洗衣筒3内的衣服以及储水筒2进行杀菌;
最后一遍漂洗快要完成时,控制电路控制换向阀电机64工作,换向阀电机64驱动换向阀63转动到换向阀63的第二通孔组分别对准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的管口,第一循环管41的管口的管径小于第二循环管42的管口的管径,洗衣水在储水筒2、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的自然循环;
电解装置5的电解洗衣水产生气泡状的自由基被自然循环的洗衣水带着从第一循环管41进入储水筒2和洗衣筒3内,对第一循环管41、洗衣筒3、洗衣筒3内的衣服以及储水筒2进行杀菌;
洗衣完成后,控制电路控制换向阀电机64工作,换向阀电机64驱动换向阀63转动到换向阀63关闭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控制三通阀60与洗衣机进水口侧阀门以及去污排水管侧阀门打开,水通过去污进水管61流入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内并且充满整个管路中,污物去除剂从存储盒610中的硅磷晶与管路内壁上的污物反应后溶于水中,柔性囊611充水膨胀,直至触碰到触碰开关613,触碰开关613触发控制电路控制两通阀621开启,三通阀60各阀门关闭,水通过排污管62排出,在柔性囊611回弹,加大水的流速;
同时控制电路控制交变电源通电,外金属管67和内金属管68电解水,外金属管67的内管壁以及内金属管68的内外管壁上产生许多小气泡,带走管壁上的污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