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毛织物整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羊毛防毡缩整理工艺。
背景技术:
羊毛织物是一种天然纤维织物,具有优良的性能,羊毛保暖、舒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羊毛由于其表面的鳞片层,使得羊毛织物存在毡缩性大,上染不匀,且其鳞片层外的疏水层,使得羊毛润湿性差,阻碍了染料的吸附扩散,使得羊毛在染色的时候出现了难上染的问题,因此对羊毛进行防毡缩整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羊毛防毡缩整理中大多用到氯化树脂法,可达到较好的防毡缩效果,但其氯化物造成环境污染和羊毛中的有机氯化物残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导致其应用性能受限。因此绿色防毡缩法受到了广泛关注,而单纯的蛋白酶处理羊毛又达不到理想的防毡缩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供一种绿色环保、操作简单的羊毛防毡缩整理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羊毛防毡缩整理工艺,其创新点在于:经过前处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和酶处理步骤,完成羊毛防毡缩整理工艺;所述具体步骤如下:
(1)前处理:将羊毛织物浸渍在前处理液中,取出后水洗,烘干,备用,所述前处理液为壳聚糖水溶液,所述壳聚糖水溶液浓度为2-10g/l;
(2)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将前处理后的羊毛织物采用电晕放电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10-20s后用热水洗,再处理5-10s后冷水洗;
(3)酶处理: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羊毛织物在酶处理液中进行处理,然后将织物烘干,完成羊毛防毡缩整理工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前处理液浴比为1:15-30,前处理液温度为50-70℃,处理时间为20-60min,水洗温度为25-30℃,水洗次数为3-5min,烘干温度为60-80℃,烘干时间为5-10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处理介质为空气,处理功率为100-300w,热水温度为60-80℃,热水洗时间为3-5min,冷水温度为20-30℃,冷水洗时间为5-10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酶处理液,以重量份计,其组分为0.1-0.5份的中性蛋白酶和0.5-1份的中性脂肪酶,酶处理液ph为7-8,酶处理液浴比为1:20-30,酶处理液温度为40-70℃,酶处理时间为30-60min,烘干温度为60-80℃,烘干时间为5-1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前处理液采用壳聚糖溶液,利用壳聚糖的粘性,将羊毛的鳞片层和皮质层粘结起来,从而降低了酶处理过程中酶向羊毛纤维内部的扩散,保护了羊毛内部结构,降低了纤维损伤;
(2)本发明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与蛋白酶整理相结合,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羊毛织物的防毡缩性,并能保留羊毛织物固有的强力,并且处理后的织物手感柔软;
(3)本发明在酶处理过程中采用中性蛋白酶和中性脂肪酶,减少了反应酸碱环境对羊毛的损伤,同时具有生物相容性以及环境友好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1
一种羊毛防毡缩整理工艺,经过前处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和酶处理步骤,完成羊毛防毡缩整理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前处理:将羊毛织物浸渍在2g/l壳聚糖溶液中,浴比为1:15,处理20min后取出,用25℃水洗3min,然后在60℃温度下烘干5min,备用;
(2)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将前处理后的羊毛织物采用电晕放电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10s,然后用60℃热水洗3min,再处理5-s后用20℃冷水洗3min,处理介质为空气,处理功率为100w;
(3)酶处理:以重量份计,配制含0.1份中性蛋白酶和0.5份中性脂肪酶的酶处理液,酶处理液ph为7,酶处理液浴比为1:20,酶处理液温度为40℃,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羊毛织物在酶处理液中进行处理30min,然后将织物在60℃温度下烘干5min,完成羊毛防毡缩整理工艺。
实施例2
一种羊毛防毡缩整理工艺,经过前处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和酶处理步骤,完成羊毛防毡缩整理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前处理:将羊毛织物浸渍在10g/l壳聚糖溶液中,浴比为1:30,处理60min后取出,用30℃水洗5min,然后在80℃温度下烘干10min,备用;
(2)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将前处理后的羊毛织物采用电晕放电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20s,然后用80℃热水洗5min,再处理10s后用30℃冷水洗5min,处理介质为空气,处理功率为300w;
(3)酶处理:以重量份计,配制含0.5份中性蛋白酶和1份中性脂肪酶的酶处理液,酶处理液ph为8,酶处理液浴比为30,酶处理液温度为70℃,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羊毛织物在酶处理液中进行处理60min,然后将织物在80℃温度下烘干10min,完成羊毛防毡缩整理工艺。
实施例3
一种羊毛防毡缩整理工艺,经过前处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和酶处理步骤,完成羊毛防毡缩整理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前处理:将羊毛织物浸渍在6g/l壳聚糖溶液中,浴比为1:20,处理40min后取出,用27℃水洗4min,然后在70℃温度下烘干7min,备用;
(2)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将前处理后的羊毛织物采用电晕放电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15s,然后用70℃热水洗4min,再处理8s后用25℃冷水洗4min,处理介质为空气,处理功率为200w;
(3)酶处理:以重量份计,配制含0.3份中性蛋白酶和0.7份中性脂肪酶的酶处理液,酶处理液ph为7.5,酶处理液浴比为1:25,酶处理液温度为60℃,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羊毛织物在酶处理液中进行处理45min,然后将织物在70℃温度下烘干7min,完成羊毛防毡缩整理工艺。
本发明前处理液采用壳聚糖溶液,利用壳聚糖的粘性,将羊毛的鳞片层和皮质层粘结起来,从而降低了酶处理过程中酶向羊毛纤维内部的扩散,保护了羊毛内部结构,降低了纤维损伤;同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与蛋白酶整理相结合,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羊毛织物的防毡缩性,并能保留羊毛织物固有的强力,并且处理后的织物手感柔软;且在酶处理过程中采用中性蛋白酶和中性脂肪酶,减少了反应酸碱环境对羊毛的损伤,同时具有生物相容性以及环境友好性。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