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板高度调节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智能衣物护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111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熨板高度调节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智能衣物护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熨烫设备领域,特别涉及熨板高度调节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智能衣物护理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加重视衣物的品质和外形,衣物护理机已出现在各服饰店、干洗店及许多家庭中。目前的衣物护理机多是由基座、蒸汽管、烫头、支架及熨板组成,熨板高度固定,不能调节,使用者因身高不同需要弯腰才能对衣物进行熨烫,非常不便。为克服上述缺陷,人们在原有衣物护理机的基础上设置高度调节支架,如授权公号号为cn204690439u的《熨烫机的熨烫板高度调节装置》,通过设置立柱、调节板、卡钩、脚踏板及驱动杆等调高机构,实现熨板的高度调节功能,适合不同身高用户的操作需求。但是每次升高或降低熨板高度时,该装置均需通过踩踏脚踏板,带动与之相连的驱动杆,使得与驱动杆相连的卡钩脱离立柱上的卡口,将熨板调节至适宜高度后,松开脚踏板并使卡钩卡入卡口,完成熨板高度的调节,该过程较繁琐,不够简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的熨板高度调节装置,使用户能轻松地调节熨板的高度。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采用有上述装置的智能衣物护理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熨板高度调节装置,包括

支柱,与熨板连接用于支撑熨板,该支柱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档位卡孔;

卡扣,设置在支柱旁,该卡扣具有能卡入档位卡孔或脱离档位卡孔的卡入部;

驱动机构,与卡扣联接,用于驱动卡扣的卡入部卡入档位卡孔或脱离档位卡孔,从而在卡扣的卡入部卡入不同的档位卡孔时使熨板处于不同的高度;

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卡孔的底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或弧面。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卡入部与档位卡孔的底面配合的部分呈斜面或弧面。

优选的是,所述档位卡孔的顶面为平面或向下倾斜的斜面或弧面,以卡住卡扣的卡入部,防止支柱下滑。

较优选的是,所述卡入部与档位卡孔的顶面配合的部分呈斜面或弧面。

在上述方案中,为提高本发明结构的稳定性,所述支柱内设有贯穿该支柱底部、并能在支柱内上下移动的加强杆;所述支柱内设有与加强杆外壁形状相适配的限位滑槽,所述加强杆限位设置在该限位滑槽内并能沿限位滑槽上下移动。

作为改进,所述加强杆的下部外套设有减振弹簧,以减少支柱意外落下时的冲击力;为减小弹簧压缩后的厚度,且对弹簧起到导向作用,所述支柱底部设有能使减振弹簧穿过的穿孔,所述支柱内部下方设有减振弹簧抵挡部,所述减振弹簧的上部与减振弹簧抵挡部相抵。

再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支柱下方的基座,所述基座内设有平板,所述加强杆的下部固定在平板上,所述减振弹簧的下部与平板相抵;所述支柱的底部具有支柱下放到位后能与所述平板相贴合的平面,以阻挡支柱的下落并分散对基座的冲击力。

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按钮;

第一驱动块,与按钮连接或直接与按钮一体成型,该第一驱动块上具有主斜面;

第二驱动块,所述卡扣与第二驱动块连接或直接与第二驱动块一体成型,该第二驱动块上具有能与主斜面贴合的从斜面,主斜面和从斜面的配合,使第二驱动块能在按钮及第一驱动块作用下带动卡扣的卡入部脱离档位卡孔;

按钮复位弹簧,设置在按钮下方并与按钮相抵;

第二驱动块复位弹簧,设置在第二驱动块旁并与第二驱动块相抵,该第二驱动块复位弹簧始终具有将第二驱动块及卡扣的卡入部卡入档位卡孔的趋势;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驱动块为斜锲形块,所述主斜面为该斜锲形块的斜面;所述第二驱动块上设有能允许斜锲形块插入的穿孔,该穿孔的一个内侧壁为斜面,该斜面即为所述从斜面;所述按钮旁与该按钮联接有立柱,所述按钮复位弹簧套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二驱动块上设有横柱,所述第二驱动块复位弹簧套于所述横柱上,该第二驱动块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二驱动块相抵,第二驱动块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基座内壁相抵。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衣物护理机,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内的蒸汽发生器,与蒸汽发生器连通的蒸汽管,与蒸汽管连通的烫头,及熨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的熨板高度调节装置,该熨板高度调节装置设置在基座与熨板之间,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将档位卡孔的底面设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或弧面,使得调高熨板高度时,仅需用力向上拉支柱,卡入部即可滑过档位卡孔的底面而脱离档位卡孔,直至卡入适合的档位卡孔,这一过程无需使用驱动机构,使得调节熨板高度时更加的简便、轻松;采用该装置的智能衣物护理机,能满足不同身高用户的需求,快速、方便地对熨板高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衣物护理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衣物护理机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衣物护理机的再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座与熨板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座与熨板高度调节装置的分解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座与熨板高度调节装置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a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拉手拉开状态时的熨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一侧折叠熨板隐藏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熨板与一侧折叠熨板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熨板和折叠熨板之间的转动定位结构;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熨板结构示意图(拉销插入卡孔时的锁定状态);

图13为图12中a部放大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熨板结构示意图(拉销脱离卡孔时的解锁状态);

图15为图14中a部放大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座分解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座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箱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述的智能衣物护理机,包括基座1,设置在基座1内的蒸汽发生器2,与蒸汽发生器连通的蒸汽管3,与蒸汽管连通的烫头(图中未示出),烫头结构为常规的具有蒸汽出孔的烫头,设置在基座上的熨板高度调节装置4,与熨板高度调节装置相连的熨板5。基座1的底部前侧设有两个前滑轮10,基座1的底部后侧设有两个后滑轮11;熨板5的一侧设有带有伸缩杆的衣架13,和带有转袖杆的袖架14。

上述熨板高度调节装置4包括,参见图4、5所示

支柱41,与熨板5连接用于支撑熨板5,支柱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档位卡孔41a;

卡扣42,设置在支柱41旁,卡扣42具有能卡入档位卡孔或脱离档位卡孔的卡入部42a;

驱动机构,与卡扣42联接,用于驱动卡扣42的卡入部42a卡入档位卡孔41a或脱离档位卡孔41a,从而在卡扣42的卡入部42a卡入不同的档位卡孔时使熨板5处于不同的高度;

其中,驱动机构与基座1固定连接,其包括

按钮43;

第一驱动块44a,与按钮43连接或直接与按钮43一体成型,第一驱动块44a上具有主斜面;

第二驱动块44b,卡扣42与第二驱动块连接或直接与第二驱动块44b一体成型,第二驱动块44b上具有能与主斜面贴合的从斜面,主斜面和从斜面的配合,使第二驱动块44b能在按钮43及第一驱动块44a作用下带动卡扣42的卡入部42a脱离档位卡孔41a;

按钮复位弹簧46,设置在按钮43下方并与按钮相抵;

第二驱动块复位弹簧47,设置在第二驱动块44b旁并与第二驱动块相抵,第二驱动块复位弹簧47始终具有将第二驱动块44b及卡扣42的卡入部42a卡入档位卡孔41a的趋势。

第一驱动块44a为斜锲形块,主斜面为该斜锲形块的斜面;第二驱动块44b上设有能允许斜锲形块插入的穿孔,穿孔的一个内侧壁为斜面,该斜面即为从斜面;为提高按钮结构的稳定性,且对按钮复位弹簧46起导向作用,按钮43旁与该按钮联接有立柱48,按钮复位弹簧46套于立柱48上;为使卡扣42的卡入部42a具有卡入档位卡孔41a的趋势,第二驱动块44b上设有横柱,第二驱动块复位弹簧47套于横柱上,第二驱动块复位弹簧47的一端与第二驱动块44b相抵,第二驱动块复位弹簧47的另一端与基座1内壁相抵,参见图6、7所示。

本实施例中,档位卡孔41a的底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或弧面;卡扣42的卡入部42a与档位卡孔41a的底面配合的部分呈斜面或弧面,参见图7所示,挡位卡孔41a的底面与卡入部42a底面的配合,在外力拉动熨板5时,在熨板5的驱动下,由于档位卡孔41a与卡扣42的卡入部42a的弧面配合,使得支柱41能直接向上移动,从而直接调高熨板高度,无需使用驱动机构,方便用户使用,因此当需要调高熨板5高度时,仅需直接向上拉动熨板5,卡扣42的卡入部42a会直接滑过档位卡孔41a,无需使用驱动机构;当需要调低熨板高度时,先按下按钮43,带动与之相连的第一驱动块44a向下移动,第一驱动块44a带动与其贴合的第二驱动块44b及第二驱动块上的卡扣42向后移动,脱离档位卡孔;然后,只需将熨板调节至合适高度后,松开按钮43,按钮43和第一驱动块44a在按钮复位弹簧46作用下向上移动,第二驱动块44b在第二驱动块复位弹簧47作用下向前移动,第二驱动块44b上的卡扣42的卡入部42a卡入档位卡孔41a,即完成熨板高度的调节。

本实施例中,支柱41由两块扣板扣合而成,内部空心,支柱41内设有贯穿支柱41底部、并能在支柱41内上下移动的加强杆45,支柱41的两块扣板内均内设有与加强杆45外壁形状相适配的限位滑槽41b,加强杆限位设置在限位滑槽41b内并能沿限位滑槽41b上下移动,以提高熨板高度调节装置结构的稳定性,防止熨板5随着支柱41晃动,在本发明中,加强杆45为四方柱形钢管。

加强杆的下部外套设有减振弹簧49,以减少支柱41意外落下时的冲击力;支柱底部设有能使减振弹簧穿过的穿孔41c,支柱内部下方设有减振弹簧抵挡部41d,减振弹簧49的上部与减振弹簧抵挡部41d相抵,穿孔41c能对减振弹簧起到导向作用,且减小弹簧压缩后的厚度;基座1内设有平板12,加强杆的下部固定在平板12上,减振弹簧的下部与平板12相抵;支柱的底部具有支柱下放到位后能与所述平板相贴合的平面41e,以阻挡支柱的下落并分散对基座的冲击力。

本实施例中,为节省衣物护理机的存放空间,熨板5包括固定熨板51和设置在固定熨板51两侧与固定熨板通过转动定位结构连接的两块折叠熨板52,以及套设在固定熨板51和两块折叠熨板52外的保护套53;固定熨板51和两块折叠熨板52之间的转动定位结构相同,参见图3、8、10、11、12、13、14、15所示,均包括:间隔连接在固定熨板51和折叠熨板52之间的三个铰链54,设置在固定熨板51内的卡孔51a,与折叠熨板52联接的、能插入卡孔51a内的插销55;而插销55通过拉杆组件活动安装在折叠熨板上,拉杆组件包括拉杆56和与拉杆56连接的拉手57,其中拉杆56的第一端与插销55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插销55的第二端为自由端,能插入卡孔51a内,拉杆56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拉手57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拉手57的第二端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在折叠熨板52上,第三转轴的两端固定在折叠熨板52上。为便于插销55能准确、块速地插入卡孔51a,折叠熨板52上固定有限位件58,限位件58上设有限位槽58a,插销55和拉杆56设置在限位槽58a内并能沿该限位槽58a移动;另外,限位件58上设有透明观察部58b,透明观察部58b的设置位置满足:在插销55脱离卡孔51a时,拉杆56的第一端、第一转轴及插销55的第一端的连接处刚好位于透明观察部58b处。在本实施例中,拉杆组件中的拉杆56设有两组,两组拉杆56与同一个拉手57连接;拉手57的中部设有允许手指伸入的拉孔57a,当需要展开或收拢折叠熨板52时,仅需将手指伸入拉孔57a,再往下施力即可。

当需要折叠熨板时,仅需向下拉动拉手57,拉手57绕第三转轴转动,转动的拉手57带动拉杆56在限位槽内移动,拉杆56同时带动插销55移动,当拉杆56的第一端、第一转轴及插销55的第一端的连接处刚好位于透明观察部58b时,即可使折叠熨板52沿铰链54向下转动完成折叠;当需要展开熨板时,需先将折叠熨板52沿着铰链54向上转动至与固定熨板51平齐的位置,然后拉动拉手57,当在透明观察部58b看到拉杆的第一端、第一转轴及插销的第一端的连接处时,即可松开拉手57,插销55插入卡孔51a内,即完成熨板的展开。

为使熨板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固定熨板51和两块折叠熨板52均包括位于上层的熨烫板,设置在熨烫板的下方并与熨烫板之间形成有空腔x的底板,熨烫板上开有多个上透气孔5a,底板上开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下透气孔5b;为使高温热蒸汽进入空腔后能稍作停留后从下透气孔5b排出,下透气孔5b的孔径小于上透气孔5a的孔径;同时,熨烫板上套设有保护套53,以保护熨烫板,参见图12~15所示。

基座1内还设置有水箱6、与水箱6出水口相连通的水泵7,水箱6通过水泵7供水给蒸汽发生器2,基座1内还设有线路板8,线路板8与水泵7及蒸汽发生器2电连接,用于控制水泵7及蒸汽发生器2工作,线路板8设于水箱6旁并与该水箱紧贴。由于线路板8上设有电子元件,而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热量,将线路板8与水箱6紧贴,可以利用水箱的水,对线路板进行降温;为防止线路板8受潮而影响使用,线路板8设于一个开有导线孔的密封盒9内,导线孔内设有密封件;为便于安装,密封盒9包括盒盖9a,盒盖9a内设有密封圈;密封盒与水箱紧贴的一面的材料为导热金属材料,以实现较有效的热交换,参见图5、6、16、17所示。

水箱6包括箱体,参见图16、17、18,箱体上设有入水口、出水口,出水口设于靠近箱体顶部的位置,出水口密封连接有出水接头16,出水接头的另一端通过管子连接水泵7及蒸汽发生器2,箱体内设有与出水口连接的吸水管,吸水管的末端连接有重力球;还包括缺水保护组件,缺水保护组件包括设于箱体内底部或下部的浮子定位槽61,设置在浮子定位槽内的浮子62,设置在浮子内的磁铁63;箱体上设有向内延伸的检测槽64,检测槽64内设有能感应磁铁63信号的干簧管65,干簧管65与线路板8连接;检测槽64设在浮子定位槽61的上方,当水箱内的水位低于一定值后,缺水保护组件运作,提醒用户加水;基座1内还包括能容纳所述水箱的容纳槽17,为防止水箱6从容纳槽17滑落,箱体上设有防滑落结构,防滑落结构包括设于箱体顶部的定位卡孔6b,容纳槽17的顶部对应于定位卡孔6b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凸台(图中因为视角的原因未示出)。

基座内还设置有废水箱15,废水箱15的入水口通过抽水泵与蒸汽发生器2连通,废水箱15设于基座1底部后侧的中心位置,废水箱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后滑轮11;基座内还设有废水箱容纳槽18,废水箱15活动插设在废水箱容纳槽18内,废水箱15外侧设有拉手15b,以方便取出,废水箱外侧设有废水箱盖15a;废水箱容纳槽18顶部设有凸起块,凸起块内设有贯通该凸起块的能使废水流过的通槽,通槽的上端与抽水泵的出口连通;废水箱顶部设有与通槽的下端相对应的入水口15c,使得废水能流入废水箱15。

为进一步提高基座1的稳定性,基座1外底部四周还设有两对平衡支架,增大基座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两对平衡支架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部19a和与连接部19a连接的支撑部19b,其中连接部19a与基座1连接,支撑部19b包括与地面接触的接触部,支撑部19b的形状设置成接触部面积较大的梯形结构;本实施例中,废水箱容纳槽18外底部的中心位置开有凹槽18a,其中一个平衡支架活动设于凹槽18a内,与该平衡支架对称设置的一个平衡支架也活动设置在基座底部,这样,在需要时,可以向外拉出以撑开,不需要时,向内推进,以方便收纳;另外一对平衡支架的端部则与基座1底部转动连接,即:连接部19a的一端与基座1底部转动连接,在需要时,可以向外转动以撑开,不需要时,向内转动,收纳在基座1底部,参见图3所示。

为方便智能衣物护理机的开关及熨烫模式、蒸汽量的调节,本发明的智能衣物护理机还包括操作控制板20,操作控制板20设置在固定熨板51前侧并与固定熨板51固定连接;操作控制板20连接有导线,导线穿过支柱与线路板8连接;为便于熨板的升降,导线为能伸长或缩短的螺旋状导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