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及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8262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在户外活动或天气炎热时,人体会大量排汗,棉纤维会因吸湿膨胀,其运气性下降并粘贴在皮肤上,水分散发速度也较慢,从而给人体造成一种冷湿感。

现有吸湿排汗面料通常以流行化纤及混合纤为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冷湿感,但其吸水性小、透湿性能差,在活动时穿着容易产生闷热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排汗的生产工艺,采用该工艺生产的面料具有调节贴身衣物与皮肤表面间的水分及湿度之间的关系的功能,能够加快面料水面散发,提高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湿排汗面料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材料准备,棉涤比为55/45的32scvc纱线;

步骤二、整经和浆纱,在高速分条整经机上进行整经,将原材料整理如下:经向经线数包括8300根甲经,加上70*2根边径共为8440根总经,再将纱片平行的卷绕形成良好的经轴,并对经轴上的经沙上浆;

步骤三、穿经,筘号20羽/厘米,边纱每边48根,6-9穿,重复12次,1根/综,3根/筘,每边13根/筘;

步骤四、织造,根据事先定制的纹板图,将织机速度控制在180r/min,后梁位置所在高度低于胸梁60mm,上下层经纱开口采用280°,并采用3/2斜纹组织结构进行织造为坯布;

步骤四、前处理,对坯布进行坯布缝头、烧毛、退浆、煮练以及漂白等处理;

步骤五、预定,将前处理后的坯布进行高温预定形;

步骤六、减量,采用烧碱出去织造中经纱的浆料;

步骤七、染色,采用特制染色处方、浴比为15:1,采用间歇式的高温高压绳状染色设备搭缸后进行染色加工;

步骤八、皂洗,洗去织物上未与纤维固合的染料;

步骤九、特殊整理,采用吸湿排汗整理剂对织物进行整理;

步骤十、防水印花,在织物表面贴皮肤一面印制防水印花;

步骤十一、焙烘;

步骤十二、定型;

步骤十三、预缩,在预缩机上对面料进行预缩。

优选的,经向原料排列为甲2乙2*2甲1已1乙2(甲2乙2)*3戊1乙2(甲2乙2)*2甲1丁1乙2(甲2乙2)*3甲1丙1乙2(甲2乙2)*3甲1已1乙2(甲2乙2)*5甲1丙1乙2。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步骤四之间具有坯布检验这一步骤,坯布检验在坯布下机后,由检验人员对齐进行专业检验,记录米数后入库。

优选的,采用125号网目的圆网印花,用c8或c6的防水剂及增稠剂调制而成的防水涂料在织物表面形成具有若干微视窗的防水印花涂层。

优选的,包括硫酸铵1g/l,染色助剂2g/l。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排汗的面料,采用棉涤混纺比例为55/45的32cvc纱作为经向纱线、纬向纱线交织而成,形成缎纹与斜纹结合的3/2斜纹组织,其与皮肤相贴的里面具有防水印花涂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32scvc棉涤纱为原料,在梭织物上应用特种后整理工艺和织物结构使织物具有超强的吸湿排汗性能,并在织物与皮肤相贴的一面印上一定网目及结构形状的防水剂,使本发明工艺的织物产品实现单向导湿,并能够将织物里层的水分及时排到体外,使其具备单向吸湿速干优良性能。并且,采用本发明工艺加工而成吸汗排湿面料光泽度好,具有优良的弹性、耐皱性能良好且尺寸性能稳定,其防水性、防晒能力优于天然纤维织物,还能够防霉、防虫蛀,耐久度高、颜色鲜艳。另外,由于本发明面料采用了多种不同性能原料组合作为原料,使面料既具有棉类面料的舒适、环保,又具有较强的光泽感。

本发明工艺无需采用价格昂贵的吸湿排汗纤维和复杂的双层组织,仅用步骤简单、加工方便的特种工艺技术来生产并实现工装面料的优良吸湿排汗功能,大大减少了生产环节,节约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吸湿排汗面料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材料准备,棉涤比为55/45的32scvc纱线;

步骤二、整经和浆纱,在高速分条整经机上进行整经,将原材料整理如下:经向经线数包括8300根甲经,加上70*2根边径共为8440根总经,再将纱片平行的卷绕形成良好的经轴,并对经轴上的经沙上浆;

步骤三、穿经,筘号20羽/厘米,边纱每边48根,6-9穿,重复12次,1根/综,3根/筘,每边13根/筘;

步骤四、织造,根据事先定制的纹板图,将织机速度控制在180r/min,后梁位置所在高度低于胸梁60mm,上下层经纱开口采用280°,并采用3/2斜纹组织结构进行织造为坯布;

步骤四、前处理,对坯布进行坯布缝头、烧毛、退浆、煮练以及漂白等处理;

步骤五、预定,将前处理后的坯布进行高温预定形;

步骤六、减量,采用烧碱出去织造中经纱的浆料;

步骤七、染色,采用特制染色处方、浴比为15:1,采用间歇式的高温高压绳状染色设备搭缸后进行染色加工;

步骤八、皂洗,洗去织物上未与纤维固合的染料;

步骤九、特殊整理,采用吸湿排汗整理剂对织物进行整理;

步骤十、防水印花,在织物表面贴皮肤一面印制防水印花;上述防水印花为采用125号网目的圆网印花,用c8或c6的防水剂及增稠剂调制而成的防水涂料在织物表面形成具有若干微视窗的防水印花涂层。

步骤十一、焙烘;

步骤十二、定型;

步骤十三、预缩,在预缩机上对面料进行预缩。

本实施例制得的吸汗排湿的面料为:采用棉涤混纺比例为55/45的32cvc纱作为经向纱线、纬向纱线交织而成,形成缎纹与斜纹结合的3/2斜纹组织,其与皮肤相贴的里面具有防水印花涂层。

实施例2

一种吸湿排汗面料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材料准备,棉涤比为55/45的32scvc纱线。

步骤二、整经和浆纱,在高速分条整经机上进行整经,将原材料整理如下:经向经线数包括8300根甲经,加上70*2根边径共为8440根总经,再将纱片平行的卷绕形成良好的经轴,并对经轴上的经沙上浆。经向原料排列为甲2乙2*2甲1已1乙2(甲2乙2)*3戊1乙2(甲2乙2)*2甲1丁1乙2(甲2乙2)*3甲1丙1乙2(甲2乙2)*3甲1已1乙2(甲2乙2)*5甲1丙1乙2。

步骤三、穿经,筘号20羽/厘米,边纱每边48根,6-9穿,重复12次,1根/综,3根/筘,每边13根/筘。

步骤四、织造,根据事先定制的纹板图,将织机速度控制在180r/min,后梁位置所在高度低于胸梁60mm,上下层经纱开口采用280°,并采用3/2斜纹组织结构进行织造为坯布。

步骤四、坯布检验在坯布下机后,由检验人员对齐进行专业检验,记录米数后入库。

步骤五、前处理,对坯布进行坯布缝头、烧毛、退浆、煮练以及漂白等处理。

步骤六、预定,将前处理后的坯布进行高温预定形。

步骤七、减量,采用烧碱出去织造中经纱的浆料。

步骤八、染色,采用特制染色处方、浴比为15:1,采用间歇式的高温高压绳状染色设备搭缸后进行染色加工。

步骤九、皂洗,洗去织物上未与纤维固合的染料。

步骤十、特殊整理,采用吸湿排汗整理剂对织物进行整理。

步骤十一、防水印花,在织物表面贴皮肤一面印制防水印花。

步骤十二、焙烘。

步骤十三、定型。

步骤十四、预缩,在预缩机上对面料进行预缩。

上述特制的染色配方中包括硫酸铵1g/l,染色助剂2g/l。

该吸湿排汗速干工装面料采用32scvc棉涤纱为原料,在梭织物上应用特种后整理工艺和织物结构使织物具有超强的吸湿排汗性能,并在织物与皮肤相贴的一面印上一定网目及结构形状的防水剂,使织物的水分实现单向导湿,将里层的水分及时排到体外,单向吸湿速干优良性能。采用特殊的3/2斜纹组织,在梭织面料中开发成功单向吸湿速干工装面料,具有优良的弹性、耐皱性,手感柔软、穿着舒适。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