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8957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设置有感应加热器的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洗衣机、干燥机、衣物护理机(styler)等,上述洗衣机可以包括干燥功能。

上述洗衣机大体上分为:波轮洗衣机,垂直方向设置滚筒;以及滚筒洗衣机,水平方向设置滚筒。

这些洗衣机在洗衣机内部被投入洗涤对象物和洗剂等后,可以通过操作设置于洗衣机外部的主程序选择部和/或副程序输入部等来驱动。

使用者能够通过上述主程序选择部从多个程序中选择一个程序,能够通过上述副程序输入部输入基于被选择的程序的设定参数。

此时,上述多个程序可以包括标准洗涤、婴儿衣服、高温(hotwater)、快洗、内衣、被子等,上述设定参数可以包括漂洗程序中的漂洗次数、脱水程序中的脱水强度和洗涤水温度等。

当使用者通过主程序选择部选择一个程序时,根据收容于衣物处理装置内的洗涤物的洗涤负荷,向衣物处理装置内投入预设的洗涤水。

通常洗衣机为了提高洗涤物的洗涤效率,需要提高上述洗涤物的温度。此外,洗衣机为了对上述洗涤物进行杀菌处理,需要提高上述洗涤物的温度。

为此,洗衣机通过从外部供水源直接接受温水来提高洗涤物的温度,或者通过单独设置加热器加热浸泡有洗涤物的洗涤水来间接地提高洗涤物的温度。

即,现有的洗衣机存在为了提高洗涤物的温度,必须将洗涤水供给至全部浸泡洗涤物的水位的问题。

此外,现有的洗衣机存在为了提高洗涤物的温度,不仅需要加热洗涤物,还需要加热洗涤水的问题。

因此在加热洗涤物时,需要供给洗涤水或者加热洗涤水,从而导致在水质和能量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浪费。

另一方面,干燥机是使洗涤结束的衣物或者浸湿的衣物(以下称为“洗涤物”)处在高温下进行干燥的装置。

上述干燥机通常向洗涤物排放由加热器加热的空气,使洗涤物中含有的水分蒸发来执行干燥行程。

即,现有的干燥机分为排气式干燥机或循环式干燥机,这些都以加热器加热空气来产生热风,向洗涤物排放上述热风。

此时,频繁产生了热风与上述洗涤物不均匀接触的现象,特别是在洗涤物量大或者相互成团的情况下,存在因热风不能向整个洗涤物均匀地供给,导致干燥效率降低的问题。

此外,在因洗涤物的一部分没有被干燥,而为使其完全干燥,供给热风的过程中,存在热风持续供给至干燥结束的部分,从而导致洗涤物受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洗涤物没有浸泡于洗涤水,也能够浸湿洗涤物或进行杀菌处理的衣物处理装置。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不加热洗涤水,也能够提高洗涤物的温度的衣物处理装置。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洗涤物成团或量大,也能够使洗涤物均匀地干燥的衣物处理装置。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洗涤水和能量消耗效率高的衣物处理装置。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洗涤效率和干燥效率的衣物处理装置。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洗衣桶的刚性的衣物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滚筒,至少一部分由金属构成,以旋转轴为中心能够旋转地设置;洗衣桶,收容上述滚筒;感应部,设置于上述洗衣桶,产生磁场来加热上述滚筒;以及空气流路部,由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及风扇构成,上述第一风道作为向上述洗衣桶外部排出空气的通路,上述第二风道作为向上述洗衣桶内部流入空气的通路,上述风扇产生空气流动,其中,从上述第二风道向上述洗衣桶内部流入的空气,通过上述风扇经过设置于上述滚筒的圆周面的通孔向上述滚筒内部流入后,经过设置于上述滚筒的前方的滚筒开口部向上述第一风道排出。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上述洗衣桶由洗衣桶主体和洗衣桶开口部构成,上述洗衣桶主体构成本体,上述洗衣桶开口部形成于上述洗衣桶的前方,上述第一风道与上述洗衣桶开口部或上述洗衣桶主体连通,上述第二风道与上述洗衣桶主体连通。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上述第一风道与洗衣桶主体前方面或洗衣桶主体圆周面连通,上述洗衣桶主体前方面构成上述洗衣桶主体,上述洗衣桶主体圆周面构成上述洗衣桶主体。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上述第二风道与洗衣桶主体后方面或洗衣桶主体圆周面连通,上述洗衣桶主体后方面构成上述洗衣桶主体。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上述第一风道与高于上述旋转轴的位置连通,上述第二风道与低于上述旋转轴的位置连通。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从上述第二风道流入的空气向上述洗衣桶和上述滚筒之间的间隙供给。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上述洗衣桶由洗衣桶主体和洗衣桶开口部构成,上述洗衣桶主体构成本体,上述洗衣桶开口部形成于上述洗衣桶的前方面,上述感应部设置于构成上述洗衣桶主体的洗衣桶主体圆周面。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上述第一风道的一端和上述第二风道的一端分别与上述洗衣桶连通,上述第一风道的另一端和上述第二风道的另一端在上述洗衣桶的外部相互连通。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上述第二风道包括热交换机,上述热交换机能够使循环上述洗衣桶内部的空气所包含的水分冷凝,上述热交换机为水冷式热交换机或空冷式热交换机。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上述热交换机包括上述水冷式热交换机和上述空冷式热交换机。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上述感应部的工作;外部空气供给风道,向上述感应部或上述控制器供给外部空气;以及外部空气排出风道,排出经由上述外部空气供给风道流入的空气。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上述感应部加热上述滚筒。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上述滚筒旋转。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干燥行程或脱水行程时,向上述洗衣桶内面供给冷却水。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上述洗衣桶的后面设置有冷却水流入口,上述冷却水流入口能够流入冷却水。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上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滚筒,至少一部分由金属构成,能够旋转地设置;洗衣桶,收容上述滚筒;感应部,设置于上述洗衣桶,产生磁场来加热上述滚筒;以及空气流路部,由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及风扇构成,上述第一风道作为向上述洗衣桶外部排出空气的通路,上述第二风道作为向上述洗衣桶内部流入空气的通路,上述风扇产生空气流动,上述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洗涤漂洗行程,洗涤并漂洗衣物;以及脱水干燥行程,去除上述衣物的水分,在上述脱水干燥行程中,上述滚筒旋转,上述感应部加热上述滚筒。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在上述脱水干燥行程中,上述风扇工作。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在上述脱水干燥行程中,向上述洗衣桶内面供给冷却水。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上述洗衣桶的后面设置冷却水流入口,上述冷却水流入口能够流入冷却水。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在上述洗涤漂洗行程中,当加热供给的洗涤水时,上述滚筒旋转,上述感应部加热上述滚筒。

本发明一实施例具有即使洗涤物没有浸泡于洗涤水,也能够浸湿洗涤物或进行杀菌处理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具有即使不加热洗涤水,也能够提高洗涤物的温度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具有即使洗涤物成团或量大,也能够使洗涤物均匀地干燥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具有洗涤水和能量消耗效率高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具有能够提高洗涤效率和干燥效率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具有能够维持洗衣桶的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置有感应部的衣物处理装置。

图3示出了现有衣物处理装置的空气流动。

图4示出了现有衣物处理装置的空气流动的比率。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侧视图。

图7和图8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空气流动。

图9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置有冷却水流入口的洗衣桶主体后方面。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壳体

20:洗衣桶

21:洗衣桶主体

22:洗衣桶开口部

30:滚筒

31:滚筒主体

32:滚筒开口部

33:通孔

40:驱动部

50:供水部

70:感应部

80:空气流路部

81:第一风道

82:第二风道

83:线圈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记载的装置的结构和控制方法只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部件。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壳体10,形成外观;洗衣桶20,设置于上述壳体10内部,提供收容空间,在前方设置有开口部;滚筒30,至少一部分由金属构成,能够旋转地设置于上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衣物;以及感应部70,设置于上述洗衣桶20的外周面,利用电磁场加热滚筒30。

上述洗衣桶20可以设置为圆筒形形状,用于能够旋转地收容旋转的上述滚筒30。洗衣桶20可以由洗衣桶主体21和洗衣桶开口部22构成,上述洗衣桶主体21构成本体,上述洗衣桶开口部22以能够投入衣物的方式开放,洗衣桶开口部22设置成从洗衣桶主体21凸出规定距离。

上述洗衣桶20在壳体10内部被洗衣桶支撑部24支撑,在壳体10的下部,减震器242支撑洗衣桶主体21,在壳体10的上部,弹簧241与洗衣桶主体21连接。

此外,洗衣桶20还可以设置有连接部26(图2),上述连接部26连接洗衣桶前方主体和洗衣桶后方主体,洗衣桶20还可以包括结合部25(图2),上述结合部25能够与感应部70结合。

参照图7,上述滚筒30可以由滚筒主体31和滚筒开口部32构成,上述滚筒主体31构成本体,上述滚筒开口部32以能够投入衣物的方式开放。滚筒开口部32可以设置于构成滚筒主体31的滚筒主体前方面311。此外,滚筒30设置有多个通孔33,多个上述通孔33能够使洗涤水和空气通过,还设置有多个升降构件34,上述升降构件34在滚筒30旋转时能够使衣物贴壁旋转。

重新查看图1,上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驱动部40,上述驱动部40设置为使上述滚筒30在上述洗衣桶20内部能够旋转。

上述驱动部40通常相当于马达41并由定子和转子构成,上述转子与旋转轴42连接,上述旋转轴42与滚筒30连接,在洗衣桶20内部能够旋转上述滚筒30。

上述感应部70是直接加热上述滚筒30的装置。感应部70可以由线圈74和收容上述线圈74的收容部72构成。

线圈74相当于绕线(coil)以多个圆形态进行卷绕的形态,当向上述线圈74施加电流时,产生通过线圈的磁场。当向上述线圈74施加交流电流时,形成方向随时间变化的交流磁场。

此时,当导体位于线圈74周边时,上述导体被施加交流磁场,从而根据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旋涡形态的涡电流(eddycurrent)。上述涡电流(eddycurrent)根据上述导体的电阻转换为焦耳(joule)热,从而导体的温度上升。感应磁力的损失也是导致金属温度上升的一个原因。

收容部72发挥保护线圈74的作用。因为线圈74内部流入水分或异物等时,成为故障的原因或者线圈74的磁场生成效率降低。

感应部70可以设置于洗衣桶20。可以设置于洗衣桶20的内部或外部的任何地方,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设置于洗衣桶20的外部面。

由于向洗衣桶20内部供给潮湿的空气或洗涤水,因此当包括电流流过的线圈的感应部70设置于洗衣桶20内部时,存在触电或故障等风险,所以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感应部70设置于洗衣桶20的外部面。

参照图7,感应部70设置于洗衣桶20的外部,只要是相当于对滚筒30加热的位置,则可以设置于构成洗衣桶主体21的洗衣桶主体前方面211、洗衣桶主体后方面212、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中的任何位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感应部70设置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在滚筒30内部,衣物放置于构成滚筒主体31的滚筒主体圆周面313,滚筒主体圆周面313位于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最接近的位置,因此,当感应部70设置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时,加热效率最高。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了感应部70设置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并设置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的上部面。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当感应部70工作时滚筒30通过驱动部40而旋转。感应部70固定设置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因此当滚筒30不旋转时,只有滚筒30的一部分即滚筒主体圆周面313的一部分面被持续加热,位于加热部位周边的衣物有可能受损,因此当感应部70工作时滚筒30旋转。

因此,感应部70设置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的任一个位置,都能够对整个滚筒30进行加热。

但是,根据需要,如果需要短暂驱动感应部70时,滚筒30可以不旋转。

为了防止洗衣桶20被感应部70加热,洗衣桶20由非导体构成。因能够防止洗衣桶20被加热而维持洗衣桶20的刚性。

另一方面,线圈74可以经由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的整个面积设置,也可以卷绕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至少一圈以上设置。

根据如上所述的感应部70,没有洗涤水也能够进行洗涤物的杀菌处理。即,无需为了洗涤物的杀菌处理将洗涤物浸泡于洗涤水,因此能够节约洗涤水。

此外,当洗涤结束后对洗衣桶20和滚筒30进行杀菌时,不使用洗涤水或者仅使用少量洗涤水就能够获得杀菌效果。

此外,即使使用少量的洗涤水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洗涤效果,无需过多加热比热容高的洗涤水,因此在节能方面也有效。

此外,无需为了干燥洗涤物而单独加热空气,只要形成空气流动就能够干燥洗涤物。

此外,根据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为了对洗涤水加热,而在洗衣桶下部设置加热器,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加热器结构,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加洗衣桶的容积。

以下,对本发明衣物处理装置进行干燥模式期间的空气流动的结构和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为了与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进行比较,参照图3和图4查看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内部的空气流动。

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为了干燥滚筒30内部的衣物,产生空气流动,并且在洗衣桶20外部冷却和加热空气后,向衣物供给加热的干燥空气。

上述空气通过的空气风道101的一端设置于洗衣桶20的前方面,另一端设置于洗衣桶20的后方面下端。

上述空气风道101内部设置:冷凝部103;加热器102,加热空气;以及风扇104,产生空气流动。

经过冷凝部103被干燥的空气经由加热器102加热后,向洗衣桶20内部供给。此时,经由洗衣桶20的前方面上端流入的空气的一部分直接向滚筒30内部供给来干燥衣物,但另一部分向洗衣桶20和滚筒30之间的空间流入而不与衣物进行热交换,并经过洗衣桶20后方面和滚筒30后方面之间向空气风道101排出。

如图4所示,向洗衣桶20流入空气的相当大的量(45%)不与衣物进行热交换。因此存在因对不必要的空气进行加热而导致电力浪费的问题。

参照图5和图6所示的本发明一实施例,进一步查看与现有衣物处理装置的不同点和改善的效果。

图5和图6图示了能够使洗衣桶20内部的空气循环的循环式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利用外部空气干燥洗衣桶20内部的衣物,重新向外部排出干燥结束的潮湿空气的排出式结构。

根据图5和图6所示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构成洗衣桶20的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还设置感应部70。此外还包括能够向洗衣桶20供给空气的空气流路部80。

上述空气流路部80由第一风道81和第二风道82构成,上述第一风道81与洗衣桶开口部22连通,上述第二风道82与洗衣桶主体后方面212连通。

在循环式系统的情况下,第一风道81的另一端和第二风道82的另一端相互连通。空气可以依次经过第一风道81、洗衣桶20、第二风道82重新朝向第一风道81,相反地,空气可以依次经过第二风道82、洗衣桶20、第一风道81重新朝向第二风道82。

在排出式系统的情况下,第一风道81的另一端和第二风道82的另一端分别与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连通。外部的空气可以经过第一风道81向洗衣桶20内部流入后经过第二风道82向外部排出,或者外部的空气可以经过第二风道82向洗衣桶20内部流入后经过第一风道81向外部排出。

参照图6和图7,第一风道81由第一风道流入口811、第一风道排出口812和第一风道主体813构成。

第一风道流入口811能够与构成洗衣桶开口部22的洗衣桶开口部圆周面221连通。此外第一风道流入口811也能够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连通。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风道流入口811与洗衣桶开口部圆周面221中最上部连通。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与洗衣桶开口部圆周面221中上部连通。

此外第一风道流入口811可以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的最上部或上部连通。此时能够在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中更靠近洗衣桶主体前方面211设置,或者更靠近洗衣桶主体后方面212设置。

在排出式的情况下,第一风道排出口812与壳体10连通,以形成外部空气的出入,或者与壳体10和洗衣桶20之间的空间连通。在循环式的情况下,与第二风道82连通。

第二风道82由第二风道流入口821、第二风道排出口822和第二风道主体826构成。

第二风道主体826构成第二风道82的本体,形成空气流过的通路。此外,当空气流路部80形成为循环式结构的情况下,为了降低潮湿空气的湿度还可以包括热交换机823。

在排出式的情况下,第二风道流入口821能够与壳体10连通,形成外部空气的出入,或者与壳体10和洗衣桶20之间的空间连通。在循环式的情况下,与第一风道排出口812连通。

第二风道排出口822可以与洗衣桶主体后方面212连通。此外第二风道排出口822也可以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连通。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二风道排出口822与洗衣桶主体后方面212中的下部连通。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与洗衣桶主体后方面212的任何地方连通。

当第二风道排出口822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连通时,可以设置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的下部或者可以设置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的后方部(更靠近洗衣桶主体后方面212的一侧)。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的任何地方。

如上所述,根据需要,第一风道流入口811、第一风道排出口812、第二风道流入口821及第二风道排出口822设置位置可以不同。

另一方面,可以设置成,第一风道81与高于滚筒的旋转轴的位置连通,第二风道82与低于滚筒的旋转轴的位置连通。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向第二风道82流入的空气朝向对角线流过滚筒内部后,向第一风道81排出。只有当空气朝向对角线流过滚筒内部时,空气与洗涤物接触的面积才会增大。

向第二风道82流入的空气能够向洗衣桶20和滚筒之间的间隙供给。但不限于此,也能够向滚筒直接供给的方向设置第二风道82。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为了将洗涤干燥效率提高到最高,设置第一风道流入口811和第二风道排出口822,使在洗衣桶20内部的空气的大致流动形成对角线方向。

第一风道流入口811与洗衣桶开口部圆周面221的上部连通。因此当空气向第一风道流入口811流入时,空气经由滚筒开口部32直接流入,当空气从第一风道流入口811排出时,空气经由滚筒开口部32向滚筒30内部直接流入。即,空气经由洗衣桶开口部22和滚筒开口部32可以不受阻碍地出入,因此空气的进入和排出自由。

第二风道排出口822与洗衣桶主体后方面212的下部连通。即,根据如上所述的第一风道流入口811和第二风道排出口822的位置结构,在洗衣桶20内部的空气流动呈对角线。换言之,空气能够与洗衣桶20内部的衣物最大限度地接触。

能够使空气流动形成对角线的实施例多种多样。

第一风道流入口811可以与洗衣桶开口部圆周面221的上部连通,第二风道排出口822可以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连通,并配置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的下部后方。

此外,第一风道流入口811可以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连通,并配置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的上端前方(更靠近洗衣桶主体前方面211的一侧),第二风道排出口822可以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连通,并配置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的下端后方(更靠近洗衣桶主体后方面212的一侧)。

此外,第一风道流入口811可以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连通,并配置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的上端前方(更靠近洗衣桶主体前方面211的一侧),第二风道排出口822可以与洗衣桶主体后方面212的下端连通。

即,空气流路部80可以设置成在洗衣桶20内部的空气流动形成对角线的任何形态。

另外,根据在洗衣桶20内部的空气流动形成对角线的本发明一实施例,容易提高空气的温度。本发明一实施例利用感应部70来加热滚筒30,不在空气流路部80设置单独的加热单元。

即,仅仅是通过设置于空气流路部80的风扇825的工作,向洗衣桶20内部供给空气。滚筒30被感应部70加热,向洗衣桶20内部流入的空气与滚筒30进行热交换被加热后,使滚筒30内部的衣物干燥。

在洗衣桶20内部的空气流动形成对角线时,向洗衣桶20内部供给的空气能够与被加热的滚筒30进行热交换的面积增大。

以下以如上所述的空气流动在洗衣桶20内部形成对角线为前提,对空气流动方向进行描述。

根据图7所示的本发明一实施例,图示了空气依次经过第一风道81、洗衣桶开口部22、滚筒30、第二风道82重新向第一风道81流入。

经由第一风道流入口811向洗衣桶开口部圆周面221流入的空气的一部分经由滚筒开口部32向滚筒主体31内部流入,另一部分向滚筒主体圆周面313和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之间流入。

此时,经由滚筒开口部32向滚筒主体31内部直接流入的空气,与将被加热的滚筒主体圆周面313实际上不接触,并经由滚筒开口部32向滚筒主体31内部流入,因此温度不高。即,根据向滚筒主体31内部流入的空气的干燥效率相当低。

对衣物结束干燥的空气晚些与滚筒主体圆周面313进行热交换后(图7大箭头),经由第二风道排出口822向洗衣桶20外部排出。

此外,向滚筒主体圆周面313和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之间流入的空气,与衣物无接触地经由滚筒主体后方面312和洗衣桶主体后方面212之间,向第二风道排出口822排出。

为对其进行改善,根据图8所示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空气依次经过第二风道82、洗衣桶20、滚筒30、第一风道81,重新向第二风道82流入。

经由与洗衣桶主体后方面212或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的后方面中的任何一个连通的第二风道排出口822排出的大多数空气,经过设置于滚筒主体31的通孔33向滚筒主体31内部流入(图8的粗箭头)。更详细地,经由滚筒主体圆周面313向滚筒主体31内部流入。

因此,在被感应部70加热的滚筒主体圆周面313和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被加热的空气使位于滚筒主体31内部的衣物干燥。

结束干燥的潮湿空气经过滚筒开口部32向与洗衣桶开口部圆周面221的上部连通的第一风道流入口811排出。

经由第一风道流入口811向第一风道主体813流入的潮湿空气,被设置于第二风道826内的热交换机823冷凝。

上述热交换机823可以设置为空冷式或水冷式。在热交换机823中结束热交换,形成相对低温干燥的空气,经由第二风道排出口822重新向洗衣桶20内部流入

上述热交换机可以包括823空冷式和水冷式。可以通过设置利用空冷式的第一热交换机和利用水冷式的第二热交换机来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

另一方面,在空气流路部80为排出式的情况下,外部空气经由第二风道82向洗衣桶20内部流入,如上所述在洗衣桶20内部与衣物进行热交换后,经由第一风道81向外部排出潮湿空气。此时,无需单独设置热交换机823。

当形成图8所示流路时,即使空气流路部80内部没有加热空气的单独的结构,也能够有效地加热空气。

此外,空气与衣物接触之前,在洗衣桶20下部与滚筒主体圆周面313进行热交换,因此与空气没被加热就与衣物接触的图7的空气流动相比,干燥效果优异。

此外,在滚筒主体圆周面313下部被加热的空气具有要上升的性质,因此具有能够降低旋转用于产生空气流动的风扇825的电量的优点。

此外,向洗衣桶20下部流入的空气的大部分与滚筒主体圆周面313进行热交换后干燥衣物,因此具有能够降低浪费电力的优点。

此外,向洗衣桶20下部流入的空气的大部分参与衣物的干燥,因此具有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减少向洗衣桶20内部供给的空气量的优点。即,与现有技术相比,即使降低风扇825的rpm,也能够获得相同的干燥效果。

此外,除空气外,被加热的滚筒主体31自身也能够干燥与滚筒主体31内部直接接触的衣物,因此与仅加热空气来干燥衣物的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结构相比,能够获得更好的干燥效果。

另一方面,还可以包括以下结构,该结构用于排出在感应部70和控制上述感应部70的工作的控制器(未图示)中产生的热。还可以包括:外部空气供给风道(未图示),上述外部空气供给风道将洗衣桶20外部的空气向上述感应部70和上述控制器供给;以及外部空气排出风道(未图示),上述外部空气排出风道将经由上述外部空气供给风道流入的空气向洗衣桶20外部排出。

在上述感应部70和控制器中产生热时,有时发生感应部70的性能降低和控制器发生误操作的情况。为防止这种情况,可以将外部空气用于对上述感应部70和控制器进行冷却。

另一方面,能够利用感应部70来调节加热滚筒30的时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进行干燥滚筒30内部的洗涤物的干燥行程、脱水上述洗涤物的脱水行程及对滚筒30和洗衣桶20进行杀菌处理的杀菌行程时,使感应部70工作。

上述干燥行程、上述脱水行程及上述杀菌行程可以是独立的行程,也可以合并进行。例如,可以进行同时形成干燥行程和脱水行程的干燥脱水行程,此时感应部70也可以工作。

根据情况在干燥行程或脱水行程中,也可以进行控制使感应部70不工作。例如,仅使用风扇进行干燥或脱水属于该情况。

当上述感应部70工作加热滚筒30时,滚筒30设置成被驱动部40旋转。这是为了滚筒30被均匀地加热,从而能够使干燥行程、脱水行程及杀菌行程顺利地进行。

在现有的利用加热器向洗衣桶20内部供给热风时,供给的大量热风从滚筒30和洗衣桶20之间泄漏,因此存在洗衣桶20被过多加热的问题。设置有驱动部40的洗衣桶20的后方面相比其他部位刚性相对更脆弱,存在因热风而容易受损的问题。

但是在设置有感应部70的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感应部70仅加热相当于导体的滚筒30,不加热洗衣桶20,因此在维持洗衣桶刚性上具有显著的效果。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洗衣桶20可以设置为相当于绝缘体的塑料材质,只要不被感应部70加热时可以由任何材料构成。

另一方面,可以向洗衣桶20内面补充供给冷却水。洗衣桶20可能会受到由加热的滚筒30产生的热的影响,因此向洗衣桶20内面流入冷却水,具有能够维持洗衣桶20的刚性的效果。

图9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洗衣桶主体后方面212。洗衣桶主体后方面212还设置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水流入口28。

冷却水流入口28可以设置于通过洗衣桶主体后方面212的中心并与地面平行的假想的线上。当设置于高于洗衣桶主体后方面212的中心的位置时,供给的冷却水有可能向滚筒30的外面供给,因此设置于等于或低于洗衣桶主体后方面212的中心的位置。

当向上述冷却水流入口28供给冷却水时,冷却水沿着洗衣桶20内面流过使洗衣桶20冷却。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冷却水流入口28设置于洗衣桶主体后方面212,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上。在设置于洗衣桶主体圆周面213上时,冷却水流入口28的高度也优选设置为等于或低于洗衣桶主体后方面212中心的高度。

另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包括利用感应部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相当于以衣物处理装置为基础的控制方法,上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滚筒30,至少一部分由金属构成,能够旋转地设置;洗衣桶20,收容上述滚筒30;感应部70,设置于上述洗衣桶20,产生磁场来加热上述滚筒30;以及空气流路部80,上述空气流路部80包括第一风道81、第二风道82及风扇825,上述第一风道81作为空气向上述洗衣桶20外部排出的通路,上述第二风道82作为空气向上述洗衣桶20内部流入的通路,上述风扇825产生空气流动。

具体地,包括:洗涤漂洗行程,洗涤并漂洗衣物;以及脱水干燥行程,去除上述衣物的水分,在上述脱水干燥行程中上述滚筒旋转,上述感应部加热上述滚筒。

上述脱水干燥行程可以仅相当于干燥行程或者脱水行程,也可以相当于同时进行干燥和脱水的行程。

上述脱水干燥行程中,上述风扇825工作可以形成空气流动。被感应部70加热的滚筒30与通过风扇825流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的空气去除设置于滚筒30内部的洗涤物的水分。

通过利用感应部70进行脱水干燥行程,可以有选择地仅加热滚筒30,因此具有能够阻挡向洗衣桶20的多余热供给,维持洗衣桶20的刚性的效果。

另一方面上述脱水干燥行程中,能够向洗衣桶20内面供给冷却水。利用感应部70有选择地仅加热滚筒30,是为了防止洗衣桶20被加热的滚筒30破损。

上述洗衣桶20还可以设置能够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水流入口28,对冷却水流入口28的说明如上所述,因此省略。

另一方面,上述洗涤漂洗行程可以仅相当于洗涤行程或者漂洗行程,还包括依次或交替进行洗涤和漂洗。

上述洗涤漂洗行程中,需要加热供给的洗涤水时,上述滚筒30可以旋转,上述感应部70可以加热上述滚筒30。

即,感应部70可以对洗涤水和空气都进行加热。

本发明可以变形为多种方式实施,该权利范围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因此当变形实施例包括本发明权利要求书范围的结构部件时,应该视为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