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39833发布日期:2018-11-14 02:5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仅设可旋转、可盛水内筒的洗衣机,特别涉及一种洗衣机的进水和/或加热结构,还涉及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滚筒洗衣机一般包括相互套装的内筒和外筒,外筒密封用于盛水,内筒用于盛放衣物、经旋转内筒以对衣物进行摔打洗涤;同时,内筒上设置脱水孔,以使得外筒中的水经脱水孔流入内筒以对内筒中的衣物进行浸泡、内筒中的水经脱水孔流出至外筒、内筒中衣物上水分在内筒高速旋转时经脱水孔外排至外筒,以实现对衣物进行洗涤的目的。

但是,由于内筒与外筒相互套装,在洗衣机使用过程中内外筒之间容易积存污垢;同时,由于内外筒相互套装,用户无法对内筒外壁、外筒内壁进行清洁,使洗衣机内部细菌增多,降低了洗衣机的洗衣效率、衣物洗涤后的洁净度。

同时,上述现有洗衣机中,由于内筒外部套装有外筒,洗衣机的洗涤过程是通过内筒旋转对衣物进行摔打洗涤,使得洗衣机的洗涤容量是以内筒为基准,令洗衣机的内部空间使用率较低,无法在现有基础上对洗衣机洗涤容量进行扩展。

有鉴于此,如何设置一种洗衣机,以将内外筒合一,令内筒设置为密封容器,既能盛水和衣物,又能旋转对衣物进行摔打进行洗涤;同时,由于洗衣机不设外筒、或外筒与洗衣机壳体一体设置,还能使洗衣机的内筒扩大、以扩展洗衣机的洗涤容量,就成为了研发热点。

但是,由于内筒不仅用于盛放洗涤水,还要旋转以对筒内衣物进行摔打清洗,因此如何设置一种适用于上述洗衣机的水位检测结构及洗涤水加热结构,就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难题。

鉴于上述技术缺陷,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洗衣机。本发明所述的洗衣机,通过在内筒的进水管路上设置定容盒,对进水水量进行精确测量,以解决无孔内筒进水量无法精确测量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对可旋转的密封内筒进水水位进行精确测量的目的;同时,将滚筒洗衣机的内外筒合二为一,以实现洗衣机扩展洗涤容量的目的。

为了解决所述的技术问题,达到所述的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基本设计思路为:

一种洗衣机,洗衣机壳体内安装有密封的内筒,内筒经进水管与洗衣机进水水源相连通,进水管上设有定容盒,定容盒内水位达到高水位时,进水口关闭、出水口打开,向内筒中进水;定容盒内水位达到低水位时,进水口打开出水口闭合;以对定容盒出水口打开次数检测得出内筒对应水位。

进一步,所述定容盒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有控制开口通断的电磁阀;定容盒中还设有对定容盒中水位进行精确检测的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定容盒内设有随液位变化而上下移动的的浮球阀塞,浮球阀塞上下移动以对应打开或闭合定容盒的进水口、并同时对应闭合或打开定容盒的出水口。

进一步,定容盒出水口处设有控电磁阀,以在浮球阀塞上升至堵死进水口的高度时关闭出水口、浮球阀塞低于进水口的高度时打开出水口。

进一步,定容盒的进水口经管路与洗衣机进水水源相连通,定容盒的出水口经管路与洗衣机内筒相连通;定容盒内部设有加热器,以对流入定容盒内的水流进行加热处理。

进一步,定容盒的进水口经设有循环泵的管路与内筒循环水出水口相连通,以使内筒中水经循环泵作用,沿内筒循环水出水口、定容盒、内筒进水口、内筒进行循环流动。

进一步,内筒循环水出水口和内筒进水口分别设置与内筒前后两端的中心处;

优选的,内筒为锥形筒,进水口设置与锥形内筒的小口端中心处、循环水出水口设置于锥形内筒的大口端中心处,锥形内筒的大口端设有将内筒侧壁处水流引导至中心处的水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洗衣机进水水源流入定容盒,通过对定容盒内所设阀体控制,使定容盒蓄水至高水位、再将定容盒内蓄水排出至内筒中直至定容盒水位达到低水位,对定容盒排水次数进行统计以得出洗衣机内筒进水水位。

进一步,洗衣机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自洗衣机进水管向洗衣机内筒中进水;

步骤2、定容盒进水口打开、出水口关闭,洗衣机进水流入定容盒内;

步骤3、定容盒内水位高度达到高水位;

步骤4、定容盒进水口关闭、出水口打开,定容盒内蓄水流入洗衣机内筒中;

步骤5、定容盒内水位高度降至低水位;

步骤6、重复步骤2至5,直至重复次数达到洗衣机所执行洗涤程序的对应设定值后停止向洗衣机进水管供水;

优选的,所述高水位对应的定容盒水位高度大于低水位对应的定容盒水位高度;

进一步优选的,高水位高度为定容盒的最大水位高度、或满水位高度,低水位高度为定容盒的空水位高度。

进一步,在上述步骤2至6中,定容盒中的加热器打开,对流入定容盒内的进水进行加热,以使流入内筒中水流的温度为洗衣机所执行对应程序的设定温度。

本发明所述的洗衣机和现有技术的洗衣机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装置与方法,在洗衣机进水管上设置定容盒,并对定容盒蓄水后再向内筒排水,使得对定容盒排水次数进行检测,就可实现对洗衣机进水量的精确检测,进而可得出洗衣机内筒中的精确水位;同时,将洗衣机水位检测装置设置于内筒进水管上,使得内筒正常旋转时内筒鱼水位检测装置之间不会产生相互干涉,进而实现了内筒旋转过程中内筒密封的效果,达到了内筒旋转和盛水双重功效的洗衣机正常排水的目的;还有,使得内筒外部可不需再套装外筒,增大了内筒的容积,提高了洗衣机的洗涤容量。另外,在定容盒蓄水过程中,将定容盒内加热器打开,以对定容盒内金属进行加热,实现对洗衣机进水水位进行对应调控的目的。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设计构思更加清楚,便于进一步理解其带来的有益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洗衣机的内筒非锁制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洗衣机的内筒锁制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排水阀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排水阀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注:

1、内筒,2、壳体,3、内筒支撑件,4、门盖,5、驱动电机,6、减震吊簧,7、减震支撑杆,8、内筒盖,9、弹簧,10、支撑板,11、安装槽,12、转轴,13、轴承,14、密封管,15、倾斜部,16、固定部,17、进水管,18、密封圈,19、安装部,20、限位折边,21、倾斜部,22、凸出部,40、定容盒,41、加热器,42、循环水出水口,43、循环泵,46、浮球阀塞,47、电磁阀,101、内筒筒口,102、内筒底。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洗衣机,洗衣机包括壳体2,壳体2内设有内筒1,内筒1轴线水平延伸或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设置,内筒1前端为开口设置的内筒筒口101、后端为密封设置的内筒底102;内筒1筒壁上不设通孔,以使得内筒1内部构成仅前部开口设置的密封容器。同时,洗衣机壳体2前端安装有可向外打开的门盖4,以在门盖4闭合后封闭内筒筒口101、打开门盖4后自内筒筒口101向内筒1中投放衣物的目的。内筒1后端经内筒支撑件3安装于洗衣机壳体2内,所述的内筒支撑件3与内筒1后端同轴设置,内筒支撑件3的上下两端分别向内筒1前端筒口方向弯折,弯折部至少延伸至内筒1中部,上下弯折部分别经减震吊簧6和减震支撑杆7与洗衣机壳体2相连接,以实现内筒支撑件3可震动得安装于洗衣机壳体2内的目的;同时,内筒底102中心与洗衣机驱动电机5的电机轴同轴设置,以驱动内筒1旋转,内筒1和驱动电机5均固定安装于内筒支撑件3上。优选的,内筒底102与驱动电机5分别设置与内筒支撑件3的两侧,驱动电机5于内筒支撑件3相固定连接,驱动电机5的电机轴经轴承穿过内筒支撑件3并与内筒底102同轴固定连接,且驱动电机5轴可相对内筒支撑件3旋转,以实现内筒1和驱动电机5安装于内筒支撑件3上、并令内筒1可独自在驱动电机5作用下进行旋转对内部衣物进行洗涤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对洗衣机进水水量进行精确检测,并对进水水位进行精确加热调控,进行如下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洗衣机,洗衣机壳体2内安装有密封的内筒1,内筒1经进水管17与洗衣机进水水源相连通,进水管17上设有定容盒40,定容盒40内水位达到高水位时,定容盒40的进水口关闭、出水口打开,向内筒1中进水;定容盒40内水位达到低水位时,定容盒40的进水口打开、出水口闭合;以对定容盒40出水口打开次数检测得出内筒对应水位。

通过在洗衣机进水管上设置定容盒,并对定容盒蓄水后再向内筒排水,使得对定容盒排水次数进行检测,就可实现对洗衣机进水量的精确检测,进而可得出洗衣机内筒中的精确水位;同时,将洗衣机水位检测装置设置于内筒进水管上,使得内筒正常旋转时内筒鱼水位检测装置之间不会产生相互干涉,进而实现了内筒旋转过程中内筒密封的效果,达到了内筒旋转和盛水双重功效的洗衣机正常排水的目的;还有,使得内筒外部可不需再套装外筒,增大了内筒的容积,提高了洗衣机的洗涤容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洗衣机,洗衣机壳体2内安装有密封的内筒1,内筒1经进水管17与洗衣机进水水源相连通,进水管17上设有定容盒40,定容盒40内水位达到高水位时,定容盒40的进水口关闭、出水口打开,向内筒1中进水;定容盒40内水位达到低水位时,定容盒40的进水口打开出水口闭合;以对定容盒40的出水口打开次数检测得出内筒对应水位。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定容盒40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有控制开口通断的电磁阀47;定容盒40中还设有对定容盒40中水位进行精确检测的液位传感器。通过上述设置,在洗衣机进水过程中,将进水口和出水口电磁阀进行交替开闭,实现定容盒内蓄水至高水位后再外排,进而达到对定容盒单次排水量进行精确测量的目的。同时,在定容盒上设置液位传感器,以对定容盒内部水量进行精确检测,在达到对应的高水位或低水位时控制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电磁阀进行对应动作,实现对进水水流进行精确控制的目的。

为了实现对定容盒单次进水时不排水、排水时不进水,还可以设置其他结构,以实现定容盒单次流入内筒的水量为一定值;例如:如图2所示,定容盒40内设有随液位变化而上下移动的、堵死或打开进水口并对应打开或堵塞出水口的浮球阀塞46;或者,浮球阀塞46随水位上下移动,以打开或闭合定容盒40的进水口,定容盒40的出水口处设有控制开闭的电磁阀,以在浮球阀塞上升至堵死进水口的高度时关闭出水口、浮球阀塞低于进水口的高度时打开出水口。

通过上述设置以在定容盒进水时,出水口处设置的电磁阀闭合,浮球阀塞随进水而上升、并漂浮与定容盒内水位上表面;在定容盒内进水水量达到高水位时,浮球阀塞上升至定容盒进水口高度并堵塞进水口,同时将出水口电磁阀打开,使定容盒内蓄水向内筒外排;在定容盒内进水水量达到低水位时,出水口电磁阀关闭,再次开始蓄水。从而,使得每次出水口电磁阀开启时,流入内筒中的水量为定容盒自高水位至低水位之间的水量,保证了单次流入内筒中水量为一定值,实现了对内筒进水水量的精确检测。

本实施例中,定容盒40的进水口经管路与洗衣机进水水源相连通,定容盒40的出水口经管路与洗衣机内筒1相连通,以将流入洗衣机的进水经定容盒检测后对应流入内筒中;同时,定容盒40的高水位至低水位之间为一恒定的准确值;优选的,定容盒40的低水位至高水位之间的水量为m,洗衣机内筒设有水量自少至多依次设置的:第一水位、第二水位、第三水位…;第一水位对应的进水量为:n1*m;第二水位对应的进水量为n2*m;第三水位对应的进水量为n3*m…;所述的n1、n2、n3…为依次增大的正整数,使得内筒水位高度与定容盒进水次数为对应关系,以便于洗衣机进行自动选择调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定容盒40内部设有加热器41,以对流入定容盒40内的水流进行加热处理,使得洗衣机进水自定容盒40蓄水过程中进行加热,实现流入内筒中的水温为洗衣机选择洗涤模式所对应的温度,进而达到对洗衣机进水水位自动调控的目的;同时,将洗衣机洗涤水加热装置设置于内筒进水管17上,避免了内筒旋转时与加热装置相互产生干涉情况的发生,保证了内筒盖同时具备盛水和旋转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定容盒40的进水口经设有循环泵43的管路与内筒1的循环水出水口42相连通,循环泵43对循环水流提供动力,以使内筒1中水经循环泵43的作用,沿内筒循环水出水口42、定容盒40、内筒进水口、内筒1进行循环流动。从而,使得内筒自循环管路与外部的定容盒进行首尾串连,使得内筒中洗涤水经外部定容盒进行循环流动,以达到对内筒中水流进行循环加热、提高内筒中水流流动性增强洗涤效果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内筒的循环水出水口42和内筒1的进水口分别设置与内筒1前后两端的中心处;优选的,内筒1为锥形筒,进水口设置与锥形内筒1的小口端中心处、循环水出水口42设置于锥形内筒的大口端中心处,锥形内筒1的大口端设有将内筒侧壁处水流引导至中心处的水道,以使得内筒中水在内筒旋转离心力和循环泵吸力的作用下流入水道、并流至内筒的循环水出水口处,以实现内筒中洗涤水在定容盒之间进行循环流动的目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洗衣机进水水源流入定容盒,通过对定容盒内所设阀体控制,使定容盒蓄水至高水位、再将定容盒内蓄水排出至内筒中直至定容盒水位达到低水位,对定容盒排水次数进行统计以得出洗衣机内筒进水水位。

本实施例中,洗衣机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自洗衣机进水管向洗衣机内筒中进水;

步骤2、定容盒进水口打开、出水口关闭,洗衣机进水流入定容盒内;

步骤3、定容盒内水位高度达到高水位;

步骤4、定容盒进水口关闭、出水口打开,定容盒内蓄水流入洗衣机内筒中;

步骤5、定容盒内水位高度降至低水位;

步骤6、重复步骤2至5,直至重复次数达到洗衣机所执行洗涤程序的对应设定值后停止向洗衣机进水管供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水位对应的定容盒水位高度大于低水位对应的定容盒水位高度;

本实施例中,高水位高度为定容盒的最大水位高度、或满水位高度,低水位高度为定容盒的空水位高度。

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2至6中,定容盒中的加热器打开,对流入定容盒内的进水进行加热,以使流入内筒中水流的温度为洗衣机所执行对应程序的设定温度。

通过上述方法,在洗衣机进水管上设置定容盒,并对定容盒蓄水后再向内筒排水,使得对定容盒排水次数进行检测,就可实现对洗衣机进水量的精确检测,进而可得出洗衣机内筒中的精确水位;同时,将洗衣机水位检测装置设置于内筒进水管上,使得内筒正常旋转时内筒鱼水位检测装置之间不会产生相互干涉,进而实现了内筒旋转过程中内筒密封的效果,达到了内筒旋转和盛水双重功效的洗衣机正常排水的目的;还有,使得内筒外部可不需再套装外筒,增大了内筒的容积,提高了洗衣机的洗涤容量。另外,在定容盒蓄水过程中,将定容盒内加热器打开,以对定容盒内金属进行加热,实现对洗衣机进水水位进行对应调控的目的。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为了在洗衣机工作时,实现内筒筒口101处的密封,进行如下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洗衣机,洗衣机壳体2上安装有门盖4,门盖4经弹力机构与内筒盖8可相对旋转的连接,使门盖4闭合后弹力机构对内筒盖8提供的锁紧弹力,令内筒盖8与内筒筒口101相密封接触,并令内筒盖8随内筒1共同旋转,以实现门盖4闭合后内筒盖8扣合于内筒筒口101实现内筒1密封的目的。

通过上述设置,以实现内筒筒口处被弹力压紧的内筒盖密封,洗衣机洗涤过程中内筒盖与内筒筒口相密封接触并共同旋转、进而达到内筒旋转时筒口动密封的目的,使得内筒具备旋转和盛水的双重功能;同时,使得内筒外部可不需再套装外筒,增大了内筒的容积,提高了洗衣机的洗涤容量。

本实施例中,门盖4与内筒盖8同轴设置,门盖4与内筒盖8之间经弹力机构相连接,以令门盖4闭合后内筒盖8在处于压缩状态的弹力机构作用下压紧于内筒筒口101处。

本实施例中,内筒盖8与门盖4相固定连接,以使内筒盖8随门盖4开闭而共同动作,进而达到内筒盖8开闭内筒筒口101的目的。同时,内筒盖8与门盖4可相对绕中心轴线旋转,以令洗衣机闭合后内筒盖8与内筒1相密闭固定连接并使内筒盖8可随内筒1共同旋转。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为了在内筒盖8扣合后,增大内筒盖8与内筒筒口101之间的密封性,可将内筒盖8与内筒筒口101之间相弹性卡接,以在门盖4闭合后令内筒盖与内筒筒口101相固定卡接、在门盖4打开后令内筒盖随门盖4一起移动并与内筒筒口101相脱离,实现内筒盖8与内筒筒口101相密封接触处进行卡接固定、以增强内筒筒口101密封性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内筒盖8的中心处连接有沿内筒1轴线方向向内筒外部延伸的转轴12,内筒盖8可绕转轴旋转。转轴12一端与内筒盖8可旋转的相连接,另一端经弹力机构与门盖4相连接,弹力机构对内筒盖8施加一弹力,驱动内筒盖8向内筒筒口101方向移动,以使内筒盖8密封扣合于内筒筒口101处,实现内筒筒口101的密封。

本实施例中,内筒盖8的外侧中心处设有向外凸出延伸的安装槽11,安装槽11中设有经轴承安装的转轴12,转轴12沿内筒1轴线方向延伸,令内筒盖8可相对绕转轴12旋转;转轴12端部经弹簧9与门盖4相固定连接,以使门盖4闭合后弹簧9处于压缩状态令内筒盖与内筒筒口101相密封接触、并令内筒盖8可绕转轴相对门盖4旋转。优选的,转轴12插入内筒盖8安装槽11中的插入端设有向外径向凸出的凸出部,以与内筒盖8的安装槽11相卡接,使转轴12与内筒盖8在轴向方向相固定。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弹簧的压紧力和内筒盖扣合后的平稳性,特进行如下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内筒盖8的外侧中心处设有向外凸出延伸的安装槽11,安装槽11中设有经轴承安装的转轴12,转轴12沿内筒1轴线方向延伸,令内筒盖8可相对绕转轴12旋转;转轴12端部安装有与转轴12轴线相垂直的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外周部经多个弹簧9与门盖4相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0的直径大于等于内筒筒口101直径,支撑板10与内筒1同轴设置,各弹簧9相对内筒1轴线对称排布于支撑板10的外周部,各弹簧9均沿与内筒1轴线相平行方向设置。

通过在洗衣机门盖与内筒盖之间加装与转轴相连接的支撑板,并将支撑板经多个均布于外周的弹簧与门盖相连接,以使得内筒盖受多个方向的、不同弹簧的限位弹力,令内筒盖可平稳的、不产生偏斜的于内筒筒口相密封接触,提高了洗衣机内筒筒口处密封的可靠性。

通过将内筒盖与门盖之间经加装有弹簧的转轴相连接,以使得门盖闭合后,内筒盖与内筒筒口相接触压缩弹簧,使弹簧对内筒盖提供一向内筒方向移动的弹力,令内桶盖与内筒筒口相密封贴合,进而实现了门盖闭合后限制内筒盖、内筒盖与内筒筒口相密封接触的目的;同时,由于内筒盖与转轴之间可相对旋转,使得内筒在洗衣机驱动电机带动下进行旋转时,内筒盖可在摩擦力作用力随内筒共同旋转,以实现内筒筒口处进行密封处理的目的;还有,由于内筒前端经内筒盖、转轴、弹簧与门盖相连接,使得内筒前端可震动得弹性安装与洗衣机壳体内,令内桶前端与洗衣机壳体相支撑安装,提高了内筒的支撑作用点,增强了内筒运转过程中的平稳性。

本实施例中,转轴12处安装有同轴设置的进水管17,进水管17的一端经内筒盖8穿入内筒1、另一端穿出转轴12并向上弯折延伸至与洗衣机进水结构相连通,以使得洗衣机进水自内筒筒口101中心处流入内筒1,实现洗衣机内筒1自前端内筒盖8中心处进水的目的。优选的,内筒盖8与转轴12相铰接处设有水封,以保证内筒1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内筒盖8的外周处设有一圈向外倾斜的倾斜部15,所述倾斜部15为自内筒1外周向门盖4方向逐渐增大直径的锥形面;内筒筒口101处设有与倾斜部15相对应贴合接触的一圈固定部16;优选的,固定部16的外端设有向外弯曲的倒角,以引导内筒盖8滑入内筒筒口101中、使固定部16与倾斜部15相对应贴合实现密封。

进一步优选的,内筒盖8的外周设有两段不同曲率的、均向门盖4方向逐渐增大直径的锥形面,第一锥形面的两侧分别与门盖4外周和第二锥形面一侧相连接;第一锥形面与内筒筒口101的水平弯折面相对应,水平弯折面为自内筒筒口101处向内筒1外部水平弯折的圆筒面,水平弯折面的内径与第一锥形面的最大直径相等或稍小设置;水平弯折面的端部逐渐向外倾斜以构成锥形的固定部16,第二锥形面构成倾斜部15、与固定部16相对应贴合接触。

本实施例中,内筒盖8与门盖4之间还设有管状的、可沿径向伸缩的密封管14,密封管14的一端与门盖4的外周处相密封连接、另一端与门盖4相固定连接,以令弹力机构密封安装于密封管14内部、随着密封管14的伸缩使内筒盖8可相对门盖4产生相对移动;所述的密封管14为由弹性橡胶材质的波纹管构成。优选的,密封管14的端部与门盖4可绕内筒1轴线相对旋转的套接,以使门盖4随内筒1共同旋转时密封管14不会共同旋转。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将洗衣机内筒中进水外排,并实现洗衣机工作过程中内筒密封盛水进行正常洗涤,进行如下设置:

一种洗衣机的排水结构,洗衣机壳体2内安装有内筒1,内筒1上设有排水口23,排水口23处安装有处于常闭状态的排水阀24;洗衣机上设有将内筒1旋转至固定排水位置并固定的定位锁止机构;洗衣机上设有内筒1旋转至固定排水位置后打开排水阀24的阀芯开启机构,以在洗衣机处于排水状态时、内筒1旋转至固定排水位置后打开排水阀24令内筒中洗涤水外排。

在洗衣机处于正常工作过程中,排水阀闭合,排水口处于关闭状态,内筒中水不会自排水口流出;当洗衣机处于排水状态时,洗衣机内筒在定位锁止机构的作用下旋转至固定排水位置,洗衣机上的阀芯开启机构开启,推动排水阀阀塞打开,排水口处于打开状态,内筒中水会自排水口流出。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排水阀在洗衣机正常状态下处于闭合状态、在洗衣机排水时排水阀受定位锁止机构和阀塞开启机构共同作用处于打开状态,使得内筒正常旋转时内筒中盛水不会自排水口流出,进而实现了内筒旋转过程中内筒密封、排水时排水阀打开内筒中盛水正常外排的效果,达到了内筒旋转和盛水双重功效的洗衣机正常排水的目的;同时,使得内筒外部可不需再套装外筒,增大了内筒的容积,提高了洗衣机的洗涤容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洗衣机的排水结构,洗衣机壳体2内安装有内筒1,内筒1上设有排水口23,排水口23处安装有处于常闭状态的排水阀24;洗衣机上设有将内筒1旋转至固定排水位置并固定的定位锁止机构;洗衣机上设有内筒1旋转至固定排水位置后打开排水阀24的阀芯开启机构,以在洗衣机处于排水状态时、内筒1旋转至固定排水位置后打开排水阀24令内筒1中洗涤水外排。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口23设置于内筒1外侧壁或前后端外周处;优选的,内筒1设置为一端直径小、一端直径大的锥形筒,所述排水口23设置于内筒1大口端的外周处。通过将排水口设置于锥形内筒的大口端,以使得内筒中的水流向排水口处汇聚流动,实现了内筒中水流全部自排水口外排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内筒1的后端由内筒底102构成,前端由内筒筒口101构成,二者经内筒侧壁相连接;所述内筒侧壁为自内筒开口101向内筒底102方向逐渐扩大直径的锥形面,内筒底102的外周部设有水平贯穿设置的排水口23,排水口23处设有排水阀24;排水阀24包括覆盖排水口23的阀芯25,阀芯25经限位弹簧26与内筒底102相连接,以使阀芯25在限位弹簧26的作用下自内向外堵住排水口23。通过将阀芯经限位弹簧与内筒底相连接,以使得限位弹簧对阀芯提供一相内筒外部方向的弹性拉力,令阀芯在弹力作用下与内筒底相对应紧密贴合,使得阀芯堵死排水口、实现排水口密封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内筒1上的排水口23设置为自内向外逐渐扩宽的锥形孔,锥形孔的小口端封闭设置、锥形孔的侧壁上设有通孔以将内筒1内外相连通,阀芯25为一覆盖锥形孔大口端的板材结构,锥形孔中设有沿轴线延伸的限位弹簧26,限位弹簧26的一端与锥形孔小口端的密封部相连接、另一端与阀芯25相连接,限位弹簧26处于张紧状态以对阀芯25施加向内筒1外部方向的推力,使阀芯25堵死排水口24。

本实施例中,内筒1后端设有内筒支撑件3,内筒支撑件3经减震吊簧6和/或减震支撑杆7安装于洗衣机壳体2内;阀芯开启机构安装于内筒支撑件3上。

本实施例中,内筒1处于固定排水位置时排水口23处于内筒1最低处,内筒1中水流均向排水口23处汇聚流动,自排水阀24打开的排水口23向外流出;所述阀芯开启机构安装于内筒支撑件3远离内筒1的一侧,并与内筒1外周相对设置,内筒1处于固定排水位置时排水口23与阀芯开启机构的连杆28相对应同轴设置,以使连杆28在步进电机、旋转轮27的推动下产生轴向伸缩,并推动排水阀24的阀芯25向内筒1内部方向移动、打开排水口23。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阀芯开启机构包括安装于内筒支撑件3上的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同轴固定连接的旋转轮27,旋转轮27的外周处与连杆28一端相铰接,连杆28另一端穿过内筒支撑件3上所设限位孔向排水阀23方向可伸缩的移动,以推动阀芯25向内筒1内移动打开排水阀24进行排水。

本实施例中,内筒1的排水口23外部对应设有集水槽30,集水槽30的底部与洗衣机排水管31相连通,以对自内筒1的排水口23外排水流收集后外排。

本实施例中,排水口23设置于内筒底102外周处,内筒1处于固定排水位置时排水口23旋转至内筒1轴线正下方;集水槽30包括排水口23下方对应设置的凹槽,凹槽的后侧壁向上竖直延伸至排水口23后侧、并与排水口23相距一定间距,以引导排水口23流出水流下落至集水槽30中,避免自水平设置排水口向后窜流出的排水水流溅射至洗衣机外部。同时,集水槽30的前侧壁与洗衣机内筒1下部之间相贴合、或间隙为极限小的距离,以保证集水槽30中水不会自前端溅射出、进而避免了内筒排水溢流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槽30安装于洗衣机的内筒支撑件3上、或与内筒支撑件3一体成型,阀芯开启机构安装于集水槽30上。

本实施例中,定位锁止机构可以为现有任一可控制洗衣机内筒旋转至固定排水位置并固定的机构,如:驱动内筒旋转的驱动电机上设有对应控制程序,以控制内筒旋转至固定排水位置并锁止、令内筒不再旋转。还可以将定位锁止机构进行如下设置:如图3和图4所示,在内筒1的侧壁上设置向内凹陷的锁止槽34,洗衣机上安装有与锁制槽34相对应设置的锁制销41;所述锁制销41可沿内筒径向伸缩的安装于洗衣机壳体2或内筒支撑件3上;如图2所示,锁制销41在驱动装置作用下向内收缩时,锁制销41与锁制槽42相脱离,内筒1自由旋转;如图3所示,锁制销41在驱动装置作用下向外弹出时,锁制销41伸入内筒1上的锁制槽42中,内筒1不再旋转,并使内筒1处于固定排水位置,令排水口23处于与阀芯开启机构相对应位置处。

如图5所示,洗衣机正常洗涤过程中,排水阀闭合,内筒正常旋转,内筒中盛水不会自排水口流出、对衣物进行正常洗涤;如图6所示,洗衣机排水过程中,内筒旋转至固定排水位置,步进电机推动旋转轮旋转,旋转轮带动连杆向内筒方向移动,连杆端部推动相对位置处的排水阀阀塞向内筒内部移动,阀塞克服弹簧拉力被推动打开排水口,内筒中水自打开排水口流出,流出水流经集水槽收集后自排水管外排至洗衣机外部,就实现了内筒中盛水外排的目的。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所述的阀芯开启机构包括安装于安装于内筒支撑件3上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排水阀23相对应设置,使内筒1旋转至固定排水位置时排水阀23与电磁铁处于同轴线方向;排水阀23的阀芯25上安装有磁铁或阀芯整体由磁铁构成,以使电磁铁通电后对阀芯25提供电磁斥力,推动阀芯25向内筒1内侧方向移动打开排水阀23进行排水。

洗衣机正常洗涤过程中,排水阀闭合,内筒正常旋转,内筒中盛水不会自排水口流出、对衣物进行正常洗涤;洗衣机排水过程中,内筒旋转至固定排水位置,电磁铁通电,电磁铁对阀芯提供一斥力,以使得阀芯在斥力作用下克服弹簧弹力向内筒内部方向移动,使内筒排水口打开,内筒中水自打开排水口流出,流出水流经集水槽收集后自排水管外排至洗衣机外部,同样可实现内筒中盛水外排的目的。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将洗衣机内筒中衣物脱离后水流进行外排,并实现洗衣机工作过程中内筒密封盛水进行正常洗涤,进行如下设置:

如图1所示,一种洗衣机的脱水结构,洗衣机壳体2内安装有内筒1,内筒1为一端直径小、一端直径大的锥形筒,内筒1大口端设有脱水流道36,脱水流道36的一端与内筒1的大口端相连通、另一端经大口端中心穿出内筒1并与洗衣机排水管31相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介绍了一种洗衣机的脱水方法,内筒以一定转速旋转,使内筒中自衣物脱离的洗涤水在离心力作用下贴锥形内筒内壁向大口端流动,水流至内筒大口端时沿大口端设置的脱水流道自内筒大口端中心流出,并沿排水管流出洗衣机,实现内筒中洗涤水外排。

滚筒洗衣机在正常洗涤过程中,内筒1一般以低速进行旋转,内筒1中水并不会受到太多的离心力作用,使得内筒1中衣物和水流随着内筒低速旋转而产生摔打洗涤效果,令内筒1中水流并不会向大口端汇聚流动、也不会外排出洗衣机;而当滚筒洗衣机在脱水过程中,内筒1以中高速旋转,内筒1中自衣物脱离的水受内筒旋转离心力作用,使得内筒1中水流贴内筒壁向内筒大口端汇聚流动,并流入内筒大口端所设脱水流道36、经内筒1大口端中心流出内筒1并自排水管31排出洗衣机。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在洗衣机正常洗涤状态下内筒中水流不受离心力作用、并不向内筒大口端汇聚流动,洗衣机脱水状态下内筒高速旋转内筒中水流受离心力作用、向内筒大口端脱水流道流动并外排,使得内筒正常旋转时内筒中盛水不会自排水口流出,进而实现了内筒旋转过程中内筒密封、排水时排水阀打开内筒中自衣物脱离水正常外排的效果,达到了内筒旋转和盛水双重功效的洗衣机正常脱水的目的;同时,使得内筒外部可不需再套装外筒,增大了内筒的容积,提高了洗衣机的洗涤容量。

本实施例中,内筒1前端为内筒筒口101,后端为内筒底102,内筒筒口101与内筒底102之间经内筒侧壁相连接;内筒侧壁为自内筒筒口101向内筒底102逐渐增大直径的锥形,以构成锥形内筒1,内筒底102中心经转轴安装于内筒支撑件3上;脱水流道36设置于内筒底101内侧面,脱水流道36的一端设于内筒底101与内筒侧壁相交处、另一端自内筒底101中心穿出并沿轴线穿过电机轴,脱水流道36的穿出端与洗衣机排水管31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内筒底102上设有多条脱水流道36,各脱水流道36的一端等间隔角度的均布于内筒底102外周并与内筒1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交汇于内筒底102中心并自内筒底102中心穿出与洗衣机排水管31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至少一条脱水流道36的一端设于内筒底102中部并与内筒1内部相连通、另一端自内筒底102中心穿出并与洗衣机排水管31相连通;优选的,相邻脱水流道36的端部交错设置于内筒底102的中部或外周部。通过在内筒底上设置多条均布的、端部分别设置与中部或外周部的脱水流道,以对内筒底的各个部分处的水流进行吸附外排,以提高内筒中水流的脱水效率。

本实施例中,各脱水流道36由凸出于内筒底102内侧面的中空凸筋构成,在内筒1旋转过程中中空凸筋对内筒1中水流和衣物进行提升、摔打,以对衣物进行洗涤,以使得向内凸出的脱水流道36具备了对内筒1中衣物进行提升、摔打洗涤的辅助提升筋功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脱水流道36和/或排水管31上设有排水泵33,以对流至洗衣机内筒底102处的水流施加压力沿脱水流道36、排水管31外排至洗衣机外部,排水泵33在滚筒洗衣机处于正常洗涤状态时不工作、滚筒洗衣机执行脱水程序时打开,以实现对洗衣机内筒中水流外排进行操控、并提供水流驱动力。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基于上述实施例六所述洗衣机的脱水方法,内筒以一定转速旋转,使内筒中洗涤水在离心力作用下贴锥形内筒内壁向大口端流动,水流至内筒大口端时沿大口端设置的脱水流道自内筒大口端中心流出,并沿排水管流出洗衣机,实现内筒中洗涤水外排。

通过上述方法,使得在洗衣机正常洗涤状态下内筒中水流不受离心力作用、并不向内筒大口端汇聚流动,洗衣机脱水状态下内筒高速旋转内筒中水流受离心力作用、向内筒大口端脱水流道流动并外排,使得内筒正常旋转时内筒中盛水不会自脱水口流出,进而实现了内筒旋转过程中内筒密封、脱水时脱水阀打开内筒中盛水正常外排的效果,达到了内筒旋转和盛水双重功效的洗衣机正常脱水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洗衣机脱水方法的具体排步骤如下,

步骤1、洗衣机内筒以一定转速旋转,内筒中水流在离心力作用下流动至与内筒侧壁贴合处;

步骤2、在锥形内筒的作用下,使得贴内筒侧壁的水流受内筒侧壁的引导、内筒旋转过程中离心力的作用,令内筒中的水流向直径较大的内筒底;

步骤3、流动至内筒底处的水流入内筒底上所设脱水流道中,并沿脱水流道自内筒中心处流出内筒,再沿排水管排出洗衣机。

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3中,脱水流道和/或排水管上的排水泵开始工作,以对流至内筒底处的水流施加压力,令水沿脱水流道、排水管流动并排至洗衣机外部。而在洗衣机执行其他程序时,脱水流道和/或排水管上的排水泵并不工作,使得内筒中的水并不会被排水泵吸附外排,令内筒中水留存、对衣物进行正常洗涤。

本实施例中,在洗衣机脱水过程中,内筒以中高速转动,以使得内筒中水受离心力作用贴合内筒侧壁、并向内筒大口端流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