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色梭纬面缎纹双锦织唛及其织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66811阅读:835来源:国知局
多色梭纬面缎纹双锦织唛及其织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纺织服装辅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色梭纬面缎纹双锦织唛及其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织唛为经纬交织物,由1个系统的经纱与多个系统的纬纱交织而成,为多纬提花织物。织唛的经纱颜色相对固定,一般为黑色或白色,织唛主要靠纬纱的灵活运用来表现内容与色彩,但经纱色对织唛颜色的表现有较大影响。纬面缎纹双锦织唛是织唛最常用的表现方式,常规纬面缎纹双锦织唛做法是地组织层为纬面缎纹组织,衬地组织层为经面缎纹组织。当多色梭织唛的色纬颜色差异太大时,下层色纬或经纱色会影响织唛正面的颜色。当织唛进行网梭后,网梭的组织点位处会透色,织唛正面出现明显点痕,也影响织唛表面的美观。对织唛“地”颜色要求严格的,有的采用不网梭,但较宽的织唛背面的浮纱太长而散乱,影响织造与剪折加工,织唛废品率高。

为减少纬面缎纹双锦织唛的透色现象,本发明的申请人在专利cn105970402《透色减少的8枚双锦织唛及其织造方法》中公开了一种对网梭点位进行松点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可减少浅色地深色花的8枚双锦多色梭织唛的透色现象,并保持了双锦织唛软手感。但在织造要求结构紧密、形状稳定的多色梭纬面缎纹双锦织唛时,该方法在织唛的密度、经纬纱线纤度、地组织与网梭组织不变的情况下,难以达到结构紧密、形状稳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色梭纬面缎纹双锦织唛及其织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色梭纬面缎纹双锦织唛,所述织唛由1个经纱系统与3~12个纬纱系统构成,依次包括地组织层、衬地组织层和网梭组织层,所述地组织层的地组织为纬面缎纹组织;所述衬地组织层的衬地组织为以所述地组织的倍大组织的反组织为基础,在其纬组织点上方添加n个纬组织点而成的加强缎纹组织;所述网梭组织层的网梭组织为所述地组织层的地组织的反组织的倍大组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衬地组织层的加强缎纹组织形成时所添加的纬组织点的个数为1≦n≦r2-3,其中,r2为衬地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梭组织层的组织循环纱线数为所述衬地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的整倍数。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衬地组织层的纬纱色与所述地组织层的纬纱色相近或相同。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梭组织层的色梭为2个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多色梭纬面缎纹双锦织唛的织造方法,其是通过以下步骤织造而得:

(1)、织唛写花设计:

①、制定组织:制定织唛所需的地组织,以及配套的衬地组织、网梭组织,所述地组织为纬面缎纹组织,所述衬地组织是以所述地组织的倍大组织的反组织为基础,在其纬组织点上方添加n个纬组织点数而成的加强缎纹组织,1≦n≦r2-3,其中,r2为衬地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所述网梭组织层的网梭组织为所述地组织层的地组织的反组织的倍大组织,其组织循环纱线数为所述衬地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的整倍数。

②、织唛写花:确定织唛经纬密度、纱支等工艺参数,在织唛写花软件中完成织唛花样图案的编辑;

③、色梭排序:色梭按接近所述地组织层的纬纱色依次排序,所述衬地组织层的纬纱色与所述地组织层的纬纱色相近或相同,所述网梭组织层需网梭的色梭为2个以上的,分为第1网梭、第2网梭、第3网梭……;

④、组织控制:所述地组织层的地组织为分步骤①中制作的纬面缎纹组织;所述衬地组织层的衬地组织为分步骤①中制作的加强缎纹组织,并沿经向向上偏移m1个组织点,m1=ceil(r1/2)-floor(n/2),其中,r1为地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n为衬地组织层的加强缎纹组织形成时所添加的纬组织点数;所述网梭组织层的网梭组织为分步骤①中制作的所述地组织层的地组织的反组织的倍大组织,并沿经向向上偏移m2个组织点,m2=ceil(r1/2),其中,r1为地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

(2)、织造:织唛写花设计完成后,制作电子纹版,用织唛机织造;

(3)、成形加工:根据预定轮廓形状,剪折或镭射切割成形织唛个体。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衬地组织层的加强缎纹组织形成时所添加的纬组织点数n的取值,依据所述衬地组织层的纬纱色与所述织唛的经纱色的色彩差异、以及网梭点位的需网梭色梭个数来确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衬地组织层的纬纱色与所述织唛的经纱色的色彩差异大时,n值也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梭点位的需网梭色梭个数越多,n值越大。具体为,当需网梭色梭的个数为1~2时,n为1,当需网梭色梭的个数为2~4时,n为2,当需网梭色梭的个数为4个以上时,n为3以上。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网梭组织层需网梭的色梭为2个以上的,对网梭进行分层倍大网梭处理,所述分层倍大网梭处理的方法为:第2网梭的组织循环纱线数是第1网梭的2倍或2倍以上,第3网梭的组织循环纱线数是第2网梭的2倍或2倍以上,以此类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网梭组织层需网梭的色梭为2个以上的,对网梭进行偏移分网处理,所述偏移分网处理的方法为:先确定偏移分网的基准层,偏移分网在基准层上进行;偏移分网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r4=n*x*r3,偏移分网的后一网梭相对于前一网梭的纬向偏移值y=n*r3。其中,n为正整数,x为所述网梭组织层需偏移分网的色梭个数,r3为基准层的组织循环纱线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多色梭纬面缎纹双锦织唛,织唛衬地组织层纬纱色与地组织层纬纱色相近或相同,减少了透色现象,织唛正面颜色表现好;当织唛的地组织层纬纱色与经纱色差异较大时,织唛衬地组织层的衬地组织为纬面加强缎纹,可遮挡大部分经纱,减少经纱色对织唛地组织层纬纱色的影响;

2、本发明的一种多色梭纬面缎纹双锦织唛,织唛衬地组织层为加强缎纹组织,网梭点位位移空间大,网梭能很好地沉于地组织层与衬地组织层构成的双层色纬遮盖面的下方,减少网梭因交织错位透于地梭面上;网梭在网梭点位紧度减小,与织唛的双面层贴合不会很紧,也减少网梭色透于地梭面上,网梭点位点痕不明显;

3、本发明的一种多色梭纬面缎纹双锦织唛,织唛衬地组织层为加强缎纹组织,交织次数增加,使织唛结构紧密,形状稳定。

4、本发明的织造方法通过对色梭较多的网梭作分层倍大处理,在交织过程中,组织枚数小的网梭与组织枚数大的网梭形成不同的层,组织枚数小的网梭层自然排列在组织枚数大的网梭层前面;这样将网梭分为不同层次,接近地组织层纬纱色的色梭靠近“地”,异于地组织层纬纱色的色梭远离“地”,前面的近色挡住后面的异色,有效地减少透色现象;

5、本发明的织造方法通过对色梭较多的网梭作偏移分网处理,使网梭点位纬纱数量均匀,避免有的网梭点位纬纱数量多,有的网梭点位纬纱数量少,导致网梭点位纬纱拥挤透色、织物紧度不一而变形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地组织层的8枚5飞的纬面缎纹组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衬地组织层的8枚5飞的加强缎纹组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网梭组织层的16枚5飞的经面组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织造色梭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织唛的背面视图,其中,1为地组织层,2为衬地组织层,3为网梭组织层,4为经纱;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纬向交织截面图,其中,其中,1为地组织层,2为衬地组织层,3为网梭组织层,4为经纱;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地组织层的5枚2飞的纬面缎纹组织;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衬地组织层的10枚7飞的加强缎纹组织;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网梭组织层的20枚7飞的经面组织;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织造色梭分布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地组织层的8枚3飞的纬面缎纹组织;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衬地组织层的8枚3飞的加强缎纹组织;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网梭组织层的16枚11飞的经面组织;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网梭组织层的32枚27飞的经面组织;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织造色梭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叙述本发明,本发明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实施例仅是为了进一步详细叙述本说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织唛采用8枚5飞的地组织+8枚5飞的加强缎纹衬地组织+16枚5飞的网梭组织进行织造,织唛工艺参数为:织唛经密146根/英寸,纬密146根/英寸;织唛经纱为75d白,织唛纬纱为:第1色梭为织唛地组织层__涤纶纱100d白,第2色梭为织唛衬地组织层__涤纶纱100d灰,第3色梭为织唛网梭组织层__涤纶纱100d黑。

本实施例的织唛的织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织唛写花设计:先制作或确定织物组织,织唛地组织层为8枚5飞纬面组织(图1),织唛衬地组织层为8枚5飞的加强缎纹组织(图2),网梭组织层为16枚5飞的经面组织(图3)。然后在织唛写花软件中完成织唛花样图案的编辑。再进行色梭排序,色梭按接近所述地组织层纬纱色依次排序,第1色梭为织唛地组织层__白,第2色梭为织唛衬地组织层__灰,第3色梭为织唛网梭组织层__黑。最后进行组织控制,织唛地组织层为8枚5飞纬面组织(图1),织唛衬地组织层为8枚5飞的加强缎纹组织(图2)并沿经向向上偏移4个组织点(ceil(8/2)-floor(1/2)),网梭组织层为16枚5飞的经面组织(图3)并沿经向向上偏移4个组织点(ceil(8/2))。

(2)、织造:织唛写花设计完成后,制作电子纹版(如图4),用织唛机由下往上织造,织造投梭顺序为地组织层色梭→衬地组织层色梭→网梭组织层色梭。

(3)、成形加工:根据预定轮廓形状,剪折或镭射切割成形织唛个体;

本实施例织造得到一种多色梭纬面缎纹双锦织唛,从织唛的背面视图(图5)、纬向交织截面图(图6)可以看到,1为地组织层,2为衬地组织层,3为网梭组织层,4为经纱,织唛衬地组织层的加强缎纹组织使交织次数增加,织唛结构紧密,形状稳定;织唛衬地组织层的加强缎纹组织,使网梭点位有位移空间,减轻网梭点位的点痕现象;织唛衬地梭与地梭形成的双层结构,减少网梭纬纱的透色现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织唛采用5枚2飞的地组织+10枚7飞的加强缎纹衬地组织+20枚7飞的网梭组织进行织造,织唛工艺参数为:织唛经密146根/英寸,纬密146根/英寸;织唛经纱为75d黑,织唛纬纱为:第1色梭为织唛地组织层__涤纶纱75d黑,第2色梭为织唛衬地组织层__涤纶纱75d深兰,第3色梭为织唛网梭组织层第1网梭__涤纶纱75d灰,第4色梭为织唛网梭组织层第2网梭__涤纶纱75d红。

本实施例的织唛的织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织唛写花设计:先制作或确定织物组织,织唛地组织层为5枚2飞纬面组织(图7),织唛衬地组织层为10枚7飞的加强缎纹组织(图8),网梭组织层为20枚7飞的经面组织(图9)。然后在织唛写花软件中完成织唛花样图案的编辑。再进行色梭排序,色梭按接近所述地组织层纬纱色依次排序,第1色梭为织唛地组织层__黑,第2色梭为织唛衬地组织层__深兰,第3色梭为织唛网梭组织层第1网梭__灰,第4色梭为织唛网梭组织层第2网梭__红。最后进行组织控制,织唛地组织层为5枚2飞纬面组织(图7),织唛衬地组织层为10枚7飞的加强缎纹组织(图8)并沿经向向上偏移2个组织点(ceil(5/2)-floor(2/2)),网梭组织层有2个色梭,做偏移分网处理:第1网梭为20枚7飞的经面组织(图9)并沿经向向上偏移3个组织点(ceil(5/2)),第2网梭为20枚7飞的经面组织(图9)并沿经向向上偏移3个组织点(ceil(5/2)),纬向偏移10个组织点(20/2)。

(2)、织造:织唛写花设计完成后,制作电子纹版(如图10),用织唛机由下往上织造,织造投梭顺序为地组织层色梭→衬地组织层色梭→网梭组织层第1网梭色梭→网梭组织层第2网梭色梭。

(3)、成形加工:根据预定轮廓形状,剪折或镭射切割成形织唛个体。

本实施例织造得到一种多色梭纬面缎纹双锦织唛,织唛衬地组织层的加强缎纹组织使交织次数增加,织唛结构紧密,形状稳定;织唛衬地组织层的加强缎纹组织,使网梭点位有位移空间,减轻网梭点位的点痕现象;织唛衬地梭与地梭形成的双层结构,减少网梭纬纱的透色现象;织唛网梭做偏移分网处理,网梭点位纬纱数量均匀,避免有的网梭点位纬纱数量多,有的网梭点位纬纱数量少,导致网梭点位纬纱拥挤透色、织物紧度不一而变形的现象。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织唛采用8枚3飞地组织+8枚3飞的加强缎纹衬地组织+16枚11飞第1网梭组织+32枚27飞第2网梭组织进行织造,织唛工艺参数为:织唛经密146根/英寸,纬密146根/英寸;织唛经纱为75d白,织唛纬纱为:第1色梭为织唛地组织层__涤纶纱100d浅蓝,第2色梭为织唛衬地组织层__涤纶纱100d蓝,第3色梭为织唛网梭组织层第1网梭__涤纶纱100d青,第4色梭为织唛网梭组织层第2网梭__涤纶纱100d黑。

本实施例的织唛的织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织唛写花设计:先制作或确定织物组织,织唛地组织层为8枚3飞纬面组织(图11),织唛衬地组织层为8枚3飞的加强缎纹组织(图12),网梭组织层第1网梭组织为16枚11飞的经面组织(图13),网梭组织层第2网梭组织为32枚27飞的经面组织(图14)。然后在织唛写花软件中完成织唛花样图案的编辑。再进行色梭排序,色梭按接近所述地组织层纬纱色依次排序,第1色梭为织唛地组织层__浅蓝,第2色梭为织唛衬地组织层__蓝,第3色梭为织唛网梭组织层第1网梭__青,第4色梭为织唛网梭组织层第2网梭__黑。最后进行组织控制,织唛地组织层为8枚3飞纬面组织(图11),织唛衬地组织层为8枚3飞的加强缎纹组织(图12)并沿经向向上偏移2个组织点(ceil(8/2)-floor(4/2)),网梭组织层第1网梭为16枚11飞的经面组织(图13)并沿经向向上偏移4个组织点(ceil(8/2)),网梭组织层第2网梭为32枚27飞的经面组织(图14)并沿经向向上偏移4个组织点(ceil(8/2))。

(2)、织造:织唛写花设计完成后,制作电子纹版(如图15),用织唛机由下往上织造,织造投梭顺序为地组织层色梭→衬地组织层色梭→梭组织层第1网梭色梭→网梭组织层第2网梭色梭。

(3)、成形加工:根据预定轮廓形状,剪折或镭射切割成形织唛个体;

本实施例织造得到一种多色梭纬面缎纹双锦织唛,因地组织层纬纱色与经纱有差异,而衬地组织层的纬纱色接近地组织层纬纱色,所以,织唛衬地组织层的加强缎纹组织为纬面,减少了经纱色对地组织层纬纱色的透色影响;对织唛衬地组织层的加强缎纹组织使交织次数增加,织唛结构紧密,形状稳定;织唛衬地组织层的加强缎纹组织,使网梭点位有位移空间,减轻网梭点位的点痕现象;织唛衬地梭与地梭形成的双层结构,减少网梭纬纱的透色现象;对色梭较多的网梭作倍大处理,在交织过程中,组织枚数小的网梭与组织枚数大的网梭形成不同的层,组织枚数小的网梭层自然排列在组织枚数大的网梭层前面;这样将网梭分为不同层次,接近地组织层纬纱色的色梭靠近“地”,异于地组织层纬纱色的色梭远离“地”,前面的近色挡住后面的异色,有效地减少透色现象。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