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麻混纺织物及其前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69563阅读:1145来源:国知局
本明属于纺织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亚麻织物的前处理工艺,具体为一种棉麻混纺织物及其前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日益提高。其中纺织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纺织品的优劣影响到了人民对舒适生活的追求。其中亚麻织物以透气性良好、吸湿性以及抗菌等性能为人民所喜爱,但其杂质较多,需要进行前处理才使用后期工艺,但现有主要工艺流程长、污染严重、不利环保;棉纤维作为一种主要纺织品,以其透气性、舒适性、吸湿性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但其原布中的共生物、合成纤维等影响了棉织物的外观、上染率等,为了改善服饰性能及后期整理工艺的需要,需进行前处理加工。随着科技进步,棉麻混纺织物应用日益广泛,并获得较高的认可度。棉麻混纺结合了两者各自的优势,相互弥补各自的缺陷。但是受制于其天然植物纤维自身的劣势,导致其织物易起皱,洗后需要熨烫,布面光泽较差,上染率低等缺点。亚麻为韧性纤维和棉中的天然纤维去除一直是织物前处理的难题,传统工艺中采用高温浓碱或次氯酸钠漂白,更或是双煮双漂或多煮多漂的工艺进行处理,可是其效果并不显著,还易造成不着色、麻皮去除不净等问题,同时工艺时间长,还会附带产生污染、破坏周围环境。目前,各类天然织物中,棉麻织物以其独有的性能而备受推崇,而我国棉和麻资源丰富,因此提高棉麻织物的性能,降低其污染、上染率等缺陷,是提高棉麻织物商业价值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棉麻织物自身不足,降低原有工艺对环境的破坏,获得一种天然、柔软性良好的棉麻织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麻混纺织物及其前处理方法。技术方案:一种棉麻混纺织物前处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第1步:按重量份计,将200~300份的纯棉纱线和15~35份的麻纱线先经松式络筒再进行平针织造,以平针面密度80~110g/m2,针筒转数20~40r/min完成混纺织物a;第2步:将混纺织物a放入水中,加热至90~100℃,煮4~8min;第3步:进行酶处理,条件如下:浴比1~2:17~29,按重量份计,纤维素酶11~21份,果胶酶8~14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酯3~7份,调节ph至6.5~7.3,加热至35~45℃,加热50~70min后,加热至90~100℃煮9~15min,扎水烘干;第4步:漂白,条件如下:浴比1:10~15,加入20~35份过硼酸钠,漂白20~30min后,在50~70℃下烘干5~7min;第5步:复漂,条件如下:浴比1:7~18,加入15~24份过氧化氢,漂白15~30min后,在50~70℃下烘干5~7min,再进行整理工艺。优选的,第1步中,按重量份计,将260份的纯棉纱线和30份的麻纱线先经松式络筒再进行平针织造,以平针面密度98g/m2,针筒转数35r/min完成混纺织物a。优选的,第2步中,将混纺织物a放入水中,加热至100℃,煮5min。优选的,第3步中,进行酶处理,条件如下:浴比1:22,按重量份计,纤维素酶16份,果胶酶11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酯5份,调节ph至6.9,加热至39℃,加热60min后,加热至98℃煮11min,扎水烘干。优选的,第4步中,漂白,条件如下:浴比1:12,加入33份过硼酸钠,漂白25min后,在65℃下烘干6min。优选的,第5步中,复漂,条件如下:浴比1:11,加入19份过氧化氢,漂白21min后,在60℃下烘干7min,再进行整理工艺。任一所述方法制备获得的棉麻混纺织物。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制备获得的棉麻混纺织物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上染率,前处理过程不产生污水,不破坏自然环境,为绿色环保工艺;本发明所述方法简单、工艺时间短,适用于大量生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第1步:按重量份计,将260份的纯棉纱线和30份的麻纱线先经松式络筒再进行平针织造,以平针面密度98g/m2,针筒转数35r/min完成混纺织物a。第2步:将混纺织物a放入水中,加热至100℃,煮5min。第3步:进行酶处理,条件如下:浴比1:22,按重量份计,纤维素酶16份,果胶酶11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酯5份,调节ph至6.9,加热至39℃,加热60min后,加热至98℃煮11min,扎水烘干。第4步:漂白,条件如下:浴比1:12,加入33份过硼酸钠,漂白25min后,在65℃下烘干6min。第5步:复漂,条件如下:浴比1:11,加入19份过氧化氢,漂白21min后,在60℃下烘干7min,再进行整理工艺。实施例2第1步:按重量份计,将230份的纯棉纱线和21份的麻纱线先经松式络筒再进行平针织造,以平针面密度98g/m2,针筒转数33r/min完成混纺织物a;第2步:将混纺织物a放入水中,加热至98℃,煮6min;第3步:进行酶处理,条件如下:浴比1:21,按重量份计,纤维素酶18份,果胶酶11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酯6份,调节ph至7.1,加热至41℃,加热65min后,加热至95℃煮11min,扎水烘干;第4步:漂白,条件如下:浴比1:12,加入28份过硼酸钠,漂白27min后,在65℃下烘干6min;第5步:复漂,条件如下:浴比1:11,加入21份过氧化氢,漂白22min后,在63℃下烘干6min,再进行整理工艺。实施例3第1步:按重量份计,将280份的纯棉纱线和28份的麻纱线先经松式络筒再进行平针织造,以平针面密度101g/m2,针筒转数32r/min完成混纺织物a;第2步:将混纺织物a放入水中,加热至99℃,煮5min;第3步:进行酶处理,条件如下:浴比1:22,按重量份计,纤维素酶18份,果胶酶12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酯4份,调节ph至7.0,加热至41℃,加热65min后,加热至92℃煮11min,扎水烘干;第4步:漂白,条件如下:浴比1:12,加入31份过硼酸钠,漂白29min后,在60℃下烘干5min;第5步:复漂,条件如下:浴比1:13,加入19份过氧化氢,漂白28min后,在55℃下烘干7min,再进行整理工艺。对实施例1~3所述方法制备获得的织物进行后续的柔软整理与上染后性能测试,所得结果如下:加捻(捻/10cm-1)剩余捻度(捻/10cm-1)上染率实施例12560.958.7%实施例22554.451.6%实施例32557.842.8%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