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带织造边纱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3228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带织造边纱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安全带织造边纱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使用的安全带属于窄织带里的高端织带,类Rukflex、cressII等安全带主经一般都是2上2下人字斜纹,织造采用的组织图一般如图1所示;而边经采用1上1下平纹织造或其它组形式,如图2所示。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安全带织机,织造时主经是由控经罗拉控制,可根据所需张力和用量定量稳定输送;但是织造类Rukflex、cressII等需使用到边经的安全带,由于边经和主经的组织结构不一样,织造时所需用量不一致,所以边经无法一同经由主经的控制罗拉输送,故均是将纱饼挂于纱架上的被动罗拉,输送动力仅依靠织机所需用量直接牵引。由于输送过程的动力全部来自织机牵引,对罗拉的磨损也很大。主经是由控经罗拉与织机达成相同的速率匹配送纱,输送过程均匀稳定;边经是经由织机的直接牵引,从织机到边经处长约2-3米,在织造的过程中,织机的顿挫等客观条件会影响到边纱的出纱量,导致时而多时而少,从而直接影响到织带机的效率和织造品质;特别是现在市场上主要以500D以下的加捻纱边纱,由于纱线加捻,丹尼尔数小,要求张力不宜太大,导致易造成纱线在输送过程中松散,退捻并造成打结,拉断等,导致停机。因此对于目前生产类Rukflex、cressII等新兴高端安全带,需要用到几十根边纱来包边,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带织造边纱输送系统,以克服现有安全带织机边纱输送张力不均的问题,大幅提升了使用到加捻边纱织造的安全带的整体织造水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带织造边纱输送系统,包括了纱架组件、安装机架、控经罗拉、驱动电机、主动输送边纱罗拉、支架、分纱棒、停经装置和织机,安装机架为多层结构,控经罗拉安装于安装机架的下部,主动输送边纱罗拉安装于安装机架的上部,驱动电机安装于安装机架的中部通过传动皮带带动主动输送边纱罗拉转动,分纱棒和停经装置安装于支架上,安全带织造边纱从纱架组件输出经过主动输送边纱罗拉定速输送,由分纱棒将纱线上下分层后经过停经装置,最后输送至织机。

其中,纱架组件包括了纱架、若干的挂边纱罗拉和若干的经纱,若干的挂边纱罗拉和若干的经纱安装于纱架内,其中,挂边纱罗拉和经纱竖直间隔排列。

优选的,还包括有被动罗拉,被动罗拉有两组分别设置于主动输送边纱罗拉两侧侧边,两组被动罗拉与主动输送边纱罗拉形成的包绕角度为60°-300°。

优选的,主动输送边纱罗拉外层包覆有一层橡胶套。

优选的,驱动电机为变频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优化设计,经过改造边纱输送系统,可以有效保证输送量稳定,张力均匀,并且输送加捻边纱时不易松散打结、崩断、导辊不易磨损等问题,有效降低织造难度和提升织造效率、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2上2下人字斜纹结构示意图。

图2为1上1下平纹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纱架,2:挂边纱罗拉,3:经纱,4:安装机架,5:控经罗拉,6:驱动电机,7:主动输送边纱罗拉,8:被动罗拉,9:传动皮带,10:支架,11:织机,12:停经装置,13:分纱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2分别别表示了2上2下人字斜纹的编织结构和1上1下平纹的编织结构。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带织造边纱输送系统,包括了纱架组件、安装机架4、控经罗拉5、驱动电机6、主动输送边纱罗拉7、被动罗拉8、支架10、分纱棒13、停经装置12和织机11,安装机架4为多层结构,控经罗拉5安装于安装机架4的下部,主动输送边纱罗拉7安装于安装机架4的上部,驱动电机6安装于安装机架4的中部通过传动皮带9带动主动输送边纱罗拉7转动,分纱棒13和停经装置12安装于支架10上,安全带织造边纱从纱架组件输出经过主动输送边纱罗拉7和两个被动罗拉8来定速输送,由分纱棒13将纱线上下分层后经过停经装置12,最后输送至织机11。

其中,纱架组件包括了纱架1、若干的挂边纱罗拉2和若干的经纱3,若干的挂边纱罗拉2和若干的经纱3安装于纱架1内,其中,挂边纱罗拉2和经纱3竖直间隔排列。

两组被动罗拉8分别设置于主动输送边纱罗拉7两侧侧边,两组被动罗拉8与主动输送边纱罗拉7形成的包绕角度为60°-300°。

工作原理:

安全带边纱由纱架1开始,经由隔纱板输送至主动输送边纱罗拉7,并和两个被动罗拉8配合形成包绕,然后借助主动输送边纱罗拉7稳定提供输送动力,再经由分纱棒13将纱线上下分层,最后经停经装置12感应纱线在运行中是否会断掉,稳定后输送至织机11。其中,主动输送边纱罗拉7直径为150mm,并需在外层套上一层橡胶,防止边纱打滑。在前后各安装一个直径49.95m的被动罗拉8,用于改变边纱的输送方向,调机人员可以通过调节驱动电机6来调节罗拉转速,进而选择边纱的张力和输送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