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缝制军用服装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8457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缝制军用服装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缝制军用服装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相比于普通衣物,军用服装的制作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其中一项重要的标准是:布料边缘与线迹的距离均匀,针脚整齐,走线顺直。缝纫机是制作衣物的主要设备,压脚是缝纫机上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压脚压住布料,防止缝针上下运动时将布料带起造成线迹凌乱。

使用现有的压脚及缝纫机,依然要靠人工矫直,通过控制布料进给的方向保证线迹顺直,对缝纫工的操作水平有很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线迹弯曲、距边宽窄不均匀,尤其是缺乏经验的新员工,该现象尤其严重,进行返工严重浪费时间和人力,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确保线迹距边宽窄均匀、走线顺直的用于缝制军用服装的缝纫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缝制军用服装的缝纫机,包括:

机头;

压脚,设置在所述机头上;

挡片,所述挡片设置在所述压脚的侧面,中部与所述压脚相铰接;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挡片的端部相连接,第二端设置在所述机头上,所述连接件能够带动所述挡片绕所述挡片与所述压脚的铰接点转动;和

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压脚下方的台板上,所述盖板上设有凹槽,所述挡片的下端能够穿入所述凹槽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挂钩,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机头上,高于所述挡片,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头上设有滑槽,所述挂钩能够沿所述滑槽移动,所述挂钩通过顶丝固定在所述滑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挡片的下端面与所述压脚的下端面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能够拉伸的弹性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挡片与所述压脚的铰接点位于所述压脚上远离进给布料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挡片的高度为1cm至4cm。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宽度比所述挡片的厚度大0.5mm至5mm。

进一步的,所述挡片的棱边均为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挡片为不锈钢材质的挡片。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挡片中部与压脚相铰接,连接件的一端与挡片的端部相连接。拉动连接件,连接件能够带动挡片绕铰接点转动,此时挡片的另一端向下运动穿入盖板上的凹槽中。军用服装制作中,缝制明显可见的线迹时,将进给布料的边缘抵接挡片,即可保证布料边缘与线迹的距离均匀,走线顺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方案的缝纫机既能确保线迹距边宽窄均匀,走线顺直,而且能够降低对缝纫工的操作水平的要求,操作方便,减少制作时的辅助动作和拆改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缝纫机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缝纫机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缝纫机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缝纫机的另一角度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压脚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压脚,20-挡片,30-连接件,40-盖板,41-凹槽,50-机头,51-滑槽,60-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缝制军用服装的缝纫机,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缝纫机包括机头50、压脚10、挡片20、连接件30和盖板40。所述压脚10设置在所述机头50上。所述挡片20设置在所述压脚10的侧面,中部与所述压脚10相铰接。所述连接件30的第一端与所述挡片20的端部相连接,第二端设置在所述机头50上,所述连接件30能够带动所述挡片20绕所述挡片20与所述压脚10的铰接点转动。所述盖板40设置在所述压脚10下方的台板上,所述盖板40上设有凹槽41,所述挡片20的下端能够穿入所述凹槽41中。

上述用于缝制军用服装的缝纫机,挡片20中部与压脚10相铰接,连接件30的一端与挡片20的端部相连接。拉动连接件30,连接件30能够带动挡片20绕铰接点转动,此时挡片20的另一端向下运动穿入盖板40上的凹槽41中。将连接件30的一端连接在挂钩60上,避免操作人员在缝制时需要一直拉着连接件30,解放了人力,使得操作更简便。军用服装制作中,缝制明显可见的线迹时,将进给布料的边缘抵接挡片20,即可保证布料边缘与线迹的距离均匀,走线顺直。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缝纫机还可以包括挂钩60。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所述挂钩60设置在所述机头50上,高于所述挡片20,与所述连接件30的第二端相连接。挂钩60高于挡片20,连接件30的一端连接挂钩60,另一端连接挡片20的端部,此时挡片20的一端被连接件30向上拉起,挡片20绕挡片20与压脚10的铰接点转动,挡片20的另一端向下运动,穿入凹槽41中。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所述机头上设有滑槽51,所述挂钩60能够沿所述滑槽51移动,所述挂钩60通过顶丝固定在所述滑槽51中。优选的,滑槽51竖直设置,通过调节挂钩60在滑槽51中的高低位置,即可调节连接件30对挡片20的拉力的大小,从而调节挡片20绕铰接点的转动幅度的大小,最终调节挡片20的另一端穿入凹槽41的深度。

设置滑槽51是为了适应不同厚度的布料。当布料厚度大时,将挂钩60固定在滑槽51的较高位置,通过连接件30带动挡片20的一端向上运动的幅度大,从而使得挡片20的另一端穿入凹槽51的深度大,以免挡片20接触不到凹槽51,起不到限位进给布料的作用。当布料厚度小时,将挂钩60固定在滑槽51的较低位置即可,通过连接件30带动挡片20的一端向上运动的幅度小,从而使得挡片20通过小幅度的转动即可穿入凹槽51中。缝制时,压脚10需要经常抬起或压下,带动挡片20、连接件30也随之上下运动。设置滑槽51能够调节挂钩60的高低位置,从而调节挡片20的转动幅度,既能满足挡片限位布料的需求,又能延长挡片20级连接件30的使用寿命。

另外,结合图2和图4所示,所述挡片20的下端面与所述压脚10的下端面平齐。当不拉动连接件30时,挡片20的下端面与压脚10的下端面平齐。当缝制军用服装中不可见的线迹,或者缝制普通衣物时,松开连接件30,挡片20的下端面与压脚10的下端面平齐,此时压脚10可作为普通压脚使用,避免频繁更换压脚10,节约拆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当压脚10作为普通压脚使用时,布料不受挡片20的限制,操作空间更大,效率更高。

优选的,结合图4所示,所述连接件30为能够拉伸的弹性元件。弹性元件能够拉伸,可以更好的适应挂钩60与挡片20的距离调整,优选的,本实施例采用弹簧。

优选的,结合图2和图5所示,所述挡片20与所述压脚10的铰接点位于所述压脚10上远离进给布料的一端。压脚10的一端靠近进给布料,另一端远离布料。靠近布料的一端为片状,强度较低;远离布料的一端为块状,起到与机头50的连接作用,强度较大,因此挡片20与压脚10的铰接点位于远离布料的一端,连接更加牢靠。

优选的,挡片20的高度为1 cm至4cm中的任意值,即可满足不同厚度的布料的缝制需求。优选的,凹槽41的宽度比挡片20的厚度大0.5mm至5mm中的任意值,挡片20能够顺畅的穿入凹槽41内。优选的,挡片20的棱边均为圆角,防止挡片20划伤布料。优选的,挡片20为不锈钢材质的挡片20,防止挡片20生锈弄脏布料,也能延长挡片20的使用寿命。

使用本方案的缝纫机既能确保线迹距边宽窄均匀,走线顺直,而且能够降低对缝纫工的操作水平的要求,操作方便,减少制作时的辅助动作和拆改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