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玻纤棉收集设备及超细玻纤棉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031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超细玻纤棉收集设备及超细玻纤棉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细玻纤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细玻纤棉收集设备及超细玻纤棉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抗拉强度很大,在标准状态下可以达到6.9g/d,在湿润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5.8g/d,这样优良的性质,使得玻璃纤维经常可以作为增强材料来普遍使用。它的密度为2.54。玻璃纤维也十分耐热,在300℃时它仍旧能够保持正常的性质。玻璃纤维有时还可以作为绝热材料和屏蔽材料来广泛使用,这都归功于它的电绝缘性,而且不能轻易被腐蚀。

高厚度超细玻纤棉主要用于深冷绝热领域,要求厚度高,且疏松,在超细玻纤棉的收集中,超细玻纤棉非常容易被风带入风孔,堵塞抽风装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将超细玻纤棉吸附到无纺布上。但是现有技术中单层的无纺布收集效果差,导致超细玻纤棉成型效果差。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细玻纤棉收集设备及超细玻纤棉收集系统,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单层的无纺布收集效果差,导致超细玻纤棉成型效果差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细玻纤棉收集设备,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集棉单元,且二者之间形成用于输送超细玻纤棉的输送通道;两个所述集棉单元均设置有集棉网纹带和吸风装置,两个所述集棉网纹带均能携带无纺布绕所述集棉单元的周向进行传动,且两个所述集棉网纹带的传动方向相反,以使超细玻纤棉能够在所述输送通道内被上下两层所述无纺布夹持输送;所述吸风装置设置于所述集棉网纹带的内侧,用于将超细玻纤棉吸附到所述无纺布上。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风装置包括吸风罩和与所述吸风罩连通的离心风机;所述吸风罩具有吸风口,且两个所述吸风口上下对称且相对倾斜设置;所述吸风口面向所述集棉网纹带的内壁。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集棉单元的外周分布有一个主动辊和若干个传动辊,所述主动辊与若干个所述传动辊构成供所述集棉网纹带传动的路径。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动辊由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集棉网纹带的内圈或外圈还设置有张紧辊。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集棉单元上设置有用于施放所述无纺布的放卷装置。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放卷装置的放卷端设置有手动纠偏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无纺布的施放偏移。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细玻纤棉收集系统,包括喷棉管道、传送带和如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一种所述的超细玻纤棉收集设备;所述传送带将所述喷棉管道内的超细玻纤棉输送至所述超细玻纤棉收集设备的输送通道。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抽风装置,用于将所述喷棉管道内的超细玻纤棉吸附到所述传送带上。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喷棉管道用于连通所述传送带的出口处设置有施胶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超细玻纤棉收集设备及超细玻纤棉收集系统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细玻纤棉收集设备及超细玻纤棉收集系统,上游设备将蓬松的超细玻纤棉输送上下集棉单元形成的输送通道的入口处,即两个集棉单元的首端,上下两个吸风装置工作产生强大负压分别将超细玻纤棉吸附到上下无纺布上,上下两层无纺布带着超细玻纤棉运动到输送通道时,两层无纺布覆盖在超细玻纤棉的上下表面,实现对超细玻纤棉的夹持输送。集棉网纹带上的无纺布能够防止超细玻纤被吸风装置带入风孔堵塞风孔,进而影响集棉效果,而上下两个集棉单元的设置,实现无纺布对超细玻纤棉的上下覆盖,能够达到更好的收集效果,利于后期高厚度超细玻纤棉的成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超细玻纤棉收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超细玻纤棉收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集棉单元;2-集棉网纹带;3-无纺布;4-吸风罩;41-吸风口;51-主动辊;52-传动辊;53-张紧辊;6-驱动电机;61-第一传动带;62-第二传动带;63-传动轮;7-放卷装置;71-手动纠偏装置;8-喷棉管道;81-施胶装置;9-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超细玻纤棉收集设备,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集棉单元1,且二者之间形成用于输送超细玻纤棉的输送通道;两个集棉单元1均设置有集棉网纹带2和吸风装置,两个集棉网纹带2均能携带无纺布3绕集棉单元1的周向进行传动,且两个集棉网纹带2的传动方向相反,以使超细玻纤棉能够在输送通道内被上下两层无纺布3夹持输送;吸风装置设置于集棉网纹带2的内侧,用于将超细玻纤棉吸附到无纺布3上。

其中,超细玻纤棉收集设备用于将喷棉管道8输送来的超细玻纤棉吸附到无纺布3上,再由无纺布3将超细玻纤棉输送到下一工艺中的烘箱烘干。无纺布3能够防止超细玻纤棉被吸风装置带入风孔,并且由于其透气性良好,不会影响吸风装置对超细玻纤棉的收集效果。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细玻纤棉收集设备中,两个集棉单元1首尾相互对应上下设置,上下之间形成的间隙构成超细玻纤棉的运输通道,即输送通道的入口对应两个集棉单元1的首端,输送通道的出口对应两个集棉单元1的尾端。两个集棉网纹带2分别环绕上下集棉单元1设置,每个集棉网纹带2形成的环状路径所在平面在同一平面内,两个集棉网纹带2在超细玻纤棉输送通道段平行,且两个集棉网纹带2关于超细玻纤棉输送通道水平面的轴线对称。

在每个集棉网纹带2上设置有无纺布3,无纺布3随着集棉网纹带2的运动在集棉单元1外周实现传动。位于输送通道入口处,即设置于集棉单元1首端的吸风装置能够产生的强大负压,使处于输送通道入口处的超细玻纤棉吸附到随集棉网纹带2运动的无纺布3上,然后由无纺布3带着超细玻纤棉输送。

两个集棉网纹带2的传动方向相反,位于超细玻纤棉输送通道段的两个集棉网纹带2为同向运动。位于这一段的集棉网纹带2上的无纺布3能够实现上下包覆超细玻纤棉的效果。

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超细玻纤棉收集设备的工作过程作以详细介绍。首先,上游设备将蓬松的超细玻纤棉输送上下集棉单元1形成的输送通道的入口处,即两个集棉单元1的首端,上下两个吸风装置工作产生强大负压分别将超细玻纤棉吸附到上下无纺布3上,上下两层无纺布3带着超细玻纤棉运动到输送通道时,两层无纺布3相当于覆盖在超细玻纤棉的上下表面,实现对超细玻纤棉的夹持输送。集棉网纹带2上的无纺布3能够防止超细玻纤被吸风装置带入风孔堵塞风孔,不会影响集棉箱的效果。两个集棉单元1的设置,通过对超细玻纤棉的上下覆盖,能够达到更好的吸附效果,利于后期高厚度超细玻纤棉的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超细玻纤棉收集设备中的上下两个集棉单元1是单独设置,二者上下安装于机架上。

其中,吸风装置包括吸风罩4和离心风机,离心风机与吸风罩4连通;吸风罩4具有吸风口41,且两个吸风口41上下对称且相对倾斜设置。

上下两个吸风口41相向倾斜呈“V”型,倾斜的吸风口41能够实现与上游输送来的超细玻纤棉的最大范围的接触,也就能达到对超细玻纤棉更好的吸附效果。

具体地,两个吸风口41所在平面的夹角小于180°,优选地,两个吸风口4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7°。

吸风罩4为管道形,其一端为吸风口41,另一端连通离心风机,吸风罩4设置于集棉网纹带2的环形路径内,吸风口41靠近集棉网纹带2,离心风机工作时产生的负压能够对集棉网纹带2另一侧的超细玻纤棉产生吸附力,使超细玻纤棉吸附到无纺布3上。

其中,离心风机设置于集棉单元1外部,与外界大气连通,利用其内部高速旋转的叶轮将气体加速,然后减速、改变流向,使动能转换成压力能,以在吸风口41处形成空气负压,超细玻纤棉在大气压的作用推动下向吸风口41运动,从而吸附于无纺布3上。

具体地,每个集棉单元1的外周分布有一个主动辊51和若干个传动辊52,主动辊51与若干个传动辊52构成供集棉网纹带2传动的路径。

主动辊51和若干个传动辊52沿集棉单元1的外周分散设置,主动辊51和传动辊52的轴向相互平行,主动辊51的轴线和传动辊52的轴线均垂直于超细玻纤棉的输送通道的延伸方向。集棉网纹带2的内壁与主动辊51和若干个传动辊52相接触。

主动辊51由驱动电机6驱动,其中,上下集棉单元1的两个主动辊51由同一个驱动电机6驱动。具体地,对于上集棉单元1的主动辊51,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61,第一传动带61的一端内壁与驱动电机6接触,第一传动带61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轮63,该传动轮63与上集棉单元1的主动辊51传动连接。对于下集棉单元1的主动辊51,驱动电机6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62,第二传动带62的一端内壁与驱动电机6接触,第二传动带62的另一端内壁与下集棉单元1的主动辊51接触。由其电机动力输出轴传递到上下两个主动辊51使其转动,上下主动辊51转动将动力传输到集棉网纹带2,集棉网纹带2在主动辊51、若干个传动辊52的支撑下实现传动。

优选地,为了提高动力传输的精准性,第一传动带61为同步带。传动轮63用于连接第一传动带61的一端设置有的与第一传动带61的内壁相匹配的结构。

驱动电机6为整个集棉网纹带2的运行提供动力,这是一个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驱动电机6可以有不同的种类,本实施例对电机种类不作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实施例要求的效果即可。

优选地,驱动电机6的安装于超细玻纤棉输送通道的尾端,且位于上下两个集棉单元1之间。

为了防止集棉网纹带2在长期使用中变松弛,在集棉网纹带2的内圈或者外圈还设置有张紧辊53。张紧辊53的位置需要根据具体的集棉网纹带2的路径进行差异化设置。

另外,在每个集棉单元1上设置有用于施放无纺布3的放卷装置7。

集棉网纹带2在集棉单元1上做环形传动,集棉网纹带2上设置有无纺布3,无纺布3的施放由放卷装置7操控。具体地,放卷装置7的放卷动作需要根据集棉网纹带2的传动状态来决定,即无纺布3的施放速度需要与集棉网纹带2的传动速度保持一直,这样才能实现无纺布3随着集棉网纹带2传动,以实现集棉的效果。

集棉单元1上下设置有两个,集棉网纹带2的结构也上下设置有两个,所以,无纺布3的放卷装置7也分别上下设置有两个。

具体地,上下集棉网纹带2的传动方向逆向,且在超细玻纤棉的输送通道段,两个集棉网纹带2与超细玻纤棉的输送方向一致。为了实现以上效果,无纺布3的放卷装置7优选设置于集棉单元1上且靠近超细玻纤棉输送通道尾端。

另外,在每个放卷装置7的放卷端设置有手动纠偏装置71,用于控制无纺布3的施放偏移。

因为无纺布3的宽度需要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设定,当无纺布3的宽度较大时,根据生产经验,无纺布3的放卷操作会出现无纺布3偏移集棉网纹带2的情况。而手动纠偏装置71的设置则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手动纠偏装置71能使无纺布3在高速运行状态下不跑偏,完全沿着集棉网纹带2的传动路径传动,从而能够保证无纺布3完成吸附超细玻纤棉的工作,且超细玻纤棉形成的形态完整。

实施例二

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超细玻纤棉收集系统,包括喷棉管道8、传送带9和如实施例一提供的任一种超细玻纤棉收集设备;传送带9将喷棉管道8内的超细玻纤棉输送至超细玻纤棉收集设备,超细玻纤棉收集设备上的无纺布3吸附超细玻纤棉使其通过输送通道。

其中,超细玻纤棉收集设备的具体结构已在上文中做了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传送带9将喷棉管道8内蓬松的超细玻纤棉收集吸附,然后传输到超细玻纤棉收集设备的输送通道首端进行收集。

具体地,喷棉管道8用于连通传送带9的出口处设置有施胶装置81。传送带9的第一端伸入喷棉管道8内,进行超细玻纤棉的第一步收集工作。在超细玻纤棉吸附到传送带9上后,需要经过喷胶作业,设置于喷棉管道8出口处的施胶装置81能够使超细玻纤棉更好地吸附于传送带9上。

另外,传送带9上还设置有抽风装置,用于将喷棉管道8内的超细玻纤棉吸附到传送带9上。

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超细玻纤棉收集系统的工作过程做以详细描述。首先,传送带9将喷棉管道8内蓬松的超细玻纤棉收集吸附,然后传输到超细玻纤棉收集设备上下集棉单元1形成的输送通道的入口处,即两个集棉单元1的首端,上下两个吸风装置工作产生强大负压分别将超细玻纤棉吸附到上下无纺布3上,上下两层无纺布3带着超细玻纤棉运动到输送通道时,两层无纺布3相当于覆盖在超细玻纤棉的上下表面,实现对超细玻纤棉的夹持输送。集棉网纹带2上的无纺布3能够防止超细玻纤被吸风装置带入风孔堵塞风孔,不会影响集棉效果。两个集棉单元1的设置,实现无纺布3对超细玻纤棉的上下覆盖,能够达到更好的收集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