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叉机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7529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袖叉机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袖叉机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制衣技术主要以手工为主,并且工艺流程繁琐,操作复杂,对工人的技能要求很高。在进行袖叉的缝制时,需要经过手工折料手工局烫等步骤,然后再操作缝纫机的缝制。整个过程中,袖叉片的折叠、袖叉片的摆放对齐、移动进行车缝以及车缝过程中袖叉片的定位,都需要手工进行操作,操作过程复杂,效率低且容易出错,产品的质量也得不到保障,从而使得生产效率低,制衣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袖叉机夹紧装置,可辅助进行袖叉加工过程中的夹紧定位;具有操作便捷、定位效果好和加工质量稳定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袖叉机夹紧装置,包括一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一缝纫压板、一内压板和一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缝纫压板底面形成一内压板安装槽,所述内压板安装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内压板的厚度,所述内压板设置于所述内压板安装槽内,且所述内压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缝纫压板的第一端固定;所述缝纫压板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缝纫压板的第一端形成一压板连接板并通过所述压板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内压板的第一端通过一弹簧板与所述压板连接板底部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一缝纫压板传动组件和一下压顶杆组件;所述缝纫压板传动组件与所述缝纫压板传动连接;所述缝纫压板在距离所述缝纫压板的第二端端部一固定距离处的顶面形成与所述内压板安装槽导通的一通孔,所述下压顶杆组件包括一竖直驱动件和一顶杆,所述顶杆通过所述竖直驱动件可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地固定于一机架上并可伸入所述通孔内向下抵压所述内压板。

优选地,还包括一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包括一模板组件、两第一插片和两第一传动组件;所述模板组件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并在所述模板组件第一端端部开口的一加工凹槽,所述加工凹槽中部下凹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一定型凹槽,所述缝纫压板的形状与所述定型凹槽配合并可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传动下进入所述定型凹槽;所述模板组件形成安装空间,所述第一插片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并分别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可沿一第二方向往复运动地对置于所述加工凹槽两侧的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优选地,所述折叠组件还包括一第二插片、一第三插片、一第二传动组件和一第三传动组件;所述第二插片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可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运动地设置于邻近所述模板组件第二端的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三插片通过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可沿一第三方向往复运动地设置于邻近所述模板组件第二端的所述安装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折叠组件还包括一定型板和一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定型板的形状与所述定型凹槽配合,所述定型板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模板组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采用气缸。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袖叉机夹紧装置,内压板的第一端通过一弹簧板与压板连接板底部固定;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插片对袖叉片折叠后,竖直驱动件驱动顶杆下顶内压板将折叠好的袖叉片夹紧,可有效防止由于插片缩回而带动袖叉片移动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并具有操作便捷、定位效果好和加工质量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袖叉机夹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袖叉机夹紧装置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缝纫压板与内压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1~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特点。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袖叉机夹紧装置,包括一夹紧组件1,夹紧组件1包括一缝纫压板11、一内压板12和一第一驱动组件;缝纫压板11底面形成一内压板安装槽111,内压板安装槽111的深度大于内压板12的厚度,内压板12设置于内压板装槽111内,且内压板12的第一端与缝纫压板11的第一端固定;缝纫压板11与第一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缝纫压板11的第一端形成一压板连接板112并通过压板连接板112连接第一驱动组件;内压板12的第一端通过一弹簧板14与压板连接板112底部固定。

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一缝纫压板传动组件(图中未示)和一下压顶杆组件13;缝纫压板传动组件与缝纫压板11传动连接;缝纫压板11在距离缝纫压板11的第二端端部一固定距离处的顶面形成与内压板安装槽111导通的一通孔113,下压顶杆组件13包括一竖直驱动件131和一顶杆132,顶杆132通过竖直驱动件131可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地固定于一机架3上并可伸入通孔113内向下抵压内压板12。

还包括一折叠组件2,折叠组件2包括一模板组件11、两第一插片22和两第一传动组件23;模板组件11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并在模板组件11第一端端部开口的一加工凹槽24,加工凹槽24中部下凹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定型凹槽25,缝纫压板11的形状与定型凹槽25配合并可在第一驱动组件的传动下进入定型凹槽25;模板组件11形成安装空间,第一插片22与第一方向平行并分别通过第一传动组件23可沿一第二方向往复运动地对置于加工凹槽24两侧的安装空间内;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折叠组件2还包括一第二插片26、一第三插片27、一第二传动组件28和一第三传动组件29;第二插片26通过第二传动组件28可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地设置于邻近模板组件11第二端的安装空间内;第三插片27通过第三传动组件29可沿一第三方向往复运动地设置于邻近模板组件11第二端的安装空间内。

折叠组件2还包括一定型板和一第二驱动组件,定型板的形状与定型凹槽25配合,定型板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固定于模板组件11上。

第一传动组件23、第二传动组件28、第三传动组件29和竖直驱动件131采用气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袖叉机夹紧装置,内压板12的第一端通过一弹簧板14与压板连接板112底部固定;第一驱动组件23驱动第一插片22对袖叉片4折叠后,竖直驱动件131驱动顶杆132下顶内压板12将折叠好的袖叉片4夹紧,可有效防止由于插片缩回而带动袖叉片4移动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本实施例可辅助进行袖叉加工过程中的夹紧定位;具有操作便捷、定位效果好和加工质量稳定的优点。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