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晾衣机主机的托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0790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晾衣机主机的托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晾衣机主机的托架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集成吊顶的晾衣机主机的托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吊顶行业的迅猛发展,目前许多家庭会选用集成吊顶作为阳台顶部的装修,为了适配装修的整体性,用于与集成吊顶相配的晾衣机应运而生,这种与集成吊顶相适配安装的晾衣机一般是将晾衣机主机隐藏安装在集成吊顶内,从而保持集成吊顶的整体一致性,使得阳台的装修较为整洁美观。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用于安装在集成吊顶内的晾衣机主机一般包括一个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用于驱动晾衣机上的升降机构实现上升或下降的驱动机构,外壳体一般由定板、两个侧板、两个托架和两个端盖组成;两个侧板竖向且并列间隔地安装在顶板的前侧和后侧;托架安装在侧板的侧部用于连接顶板和两个侧板,同时起支撑作用;两个端盖分别安装在两个托架上。上述结构的晾衣机主机在安装到集成吊顶上时,需要对晾衣机主机安装的左右方向位置进行限位,以防止晾衣机主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抖动现象,传统的安装方式是,在晾衣机主机两边的侧板上分别安装一个龙骨抱卡,通过龙骨抱卡上设置的抱卡钩勾住集成吊顶上的三角龙骨,从而实现晾衣机主机的左右限位,这种安装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为了安装龙骨抱卡,需要在侧板上冲孔,然后在冲孔上打上拉铆螺母,通过与拉铆螺母相配合的螺栓将龙骨抱卡固定安装在侧板上,使得工序繁多;第二,结构较为复杂,龙骨抱卡的主体为一个水平的支撑部和设置在支撑部一个端部下方的抱卡钩,为了与侧板配合安装,需要在水平支撑部的另一个端部设置与侧板相平行的安装部,通过该安装部实现将龙骨抱卡安装到侧板上,这样就导致龙骨抱卡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同时使得生产成本也较高。

上述结构的晾衣机主机,其托架结构只具备连接两个侧板和顶板、安装端盖以及支撑作用,难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晾衣机主机的托架结构,该托架结构能够用于安装龙骨抱卡,实现晾衣机主机与集成吊顶龙骨之间的限位连接,有效减少安装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晾衣机主机的托架结构,包括一竖向设置的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的上端向后延伸设置有用于与晾衣机主机的顶板相连接的水平的上连接板,所述的支撑板的下端向后延伸设置有两个水平的下连接板,两个所述的下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的支撑板的下端的两边,每个所述的下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用于安装龙骨抱卡第一安装孔。

所述的下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晾衣机主机的侧板相连接的第二安装孔。晾衣机主机的侧板底部设置与下连接板相平行的水平安装板,水平安装板上设置有与第二安装孔位置相对应的安装通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过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孔将两者相连接,并通过与螺栓相配合的螺母锁紧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每个所述的下连接板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的第一安装孔,两个所述的第一安装孔左右并列且间隔设置。龙骨抱卡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支撑部,支撑部的一端的下方设置有抱卡钩,支撑部上设置有一上下贯通的长腰槽,在下连接板上设置两个第二安装孔可根据需要选择一个孔位对龙骨抱卡进行安装,配合长腰槽的设置,使得龙骨抱卡的伸出长度可根据不同间距的两龙骨的位置进行调整,可调性好,通用性好。

其中一个所述的下连接板向另一所述的下连接板方向延伸设置有一延伸部,所述的支撑板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圆孔,所述的延伸部上设置有一上下贯通的腰型槽,所述的腰型槽与所述的圆孔位置相对应,所述的腰型槽的后端与所述的圆孔的下端之间通过一与所述的腰型槽等宽的镂空通道相连通,所述的圆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的腰型槽的宽度。上述结构用于安装驱动机构上用于带动晾衣机上的晾杆上下运动的钢丝绳,传统结构是在该延伸部上直接设置一个圆孔,该圆孔靠近支撑板的方向连通设置一宽度小于圆孔内径的长腰槽,延伸部的下方设置有一限位堵头,该限位堵头固定设置在钢丝绳上,对钢丝绳的向上运动极限位置起限位作用,限位堵头的外径小于圆孔的内径大于长腰槽的宽度,安装时,圆孔起到让带限位堵头的钢丝绳穿过的作用,然后将钢丝绳移到长腰槽中,促使限位堵头起到限位作用,然而在具体使用时,钢丝绳会发生左右移动,存在移动到圆孔位置而导致限位堵头的限位作用失效的风险,而本结构设置将圆孔设置到支撑板上,由于钢丝绳始终是垂直设置的,因此安装完成后很难位移到圆孔位置,避免了限位堵头限位失效的风险,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所述的上连接板为两个,两个所述的上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的支撑板的上端的两边,所述的上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安装孔。两个上连接板分别与晾衣机主机的顶板相连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顶板上设置有与第三安装孔位置相对应的安装通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过安装通孔和第三安装孔将两者相连接,并通过与螺栓相配合的螺母锁紧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所述的支撑板的上端向前延伸设置有水平的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位于两个所述的上连接板之间。限位板用于支撑端盖,防止端盖因重力作用向下掉落,确保端盖安装的稳定性。

所述的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向前延伸设置有与所述的支撑板相垂直的用于安装晾衣机主机端盖的端盖安装板。端盖安装板为端盖的安装提供了稳定的安装定位,确保端盖的稳定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支撑板的下端向后延伸设置两个水平的下连接板,每个下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用于安装龙骨抱卡第一安装孔,使得该托架结构能够用于安装龙骨抱卡,通过龙骨抱卡上设置的抱卡钩勾住集成吊顶上的三角龙骨,从而实现晾衣机主机的左右限位,另外由于下连接板为水平设置,对龙骨抱卡的结构要求也较为简单,只需一个水平设置的支撑主体和设置在支撑主体下方的抱卡钩即可,减少了制造及装配工序,结构简单,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托架一般采用金属件,龙骨抱卡安装在该结构的托架上,也可有效保证安装强度,确保晾衣机主机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晾衣机主机上与龙骨抱卡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晾衣机主机的托架结构,包括一竖向设置的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上端向后延伸设置有用于与晾衣机主机的顶板2相连接的水平的上连接板3,支撑板1的下端向后延伸设置有两个水平的下连接板4,两个下连接板4分别位于支撑板1的下端的两边,每个下连接板4上均设置有用于安装龙骨抱卡5的第一安装孔41。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下连接板4上设置有用于与晾衣机主机的侧板6相连接的第二安装孔42。晾衣机主机的侧板6底部设置与下连接板4相平行的水平安装板61,水平安装板61上设置有与第二安装孔42位置相对应的安装通孔62,通过螺栓依次穿过安装通孔62和第二安装孔42将两者相连接,并通过与螺栓相配合的螺母锁紧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每个下连接板4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孔41,两个第一安装孔41左右并列且间隔设置。龙骨抱卡5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支撑部51,支撑部51的一端的下方设置有抱卡钩52,支撑部51上设置有一上下贯通的长腰槽53,在下连接板4上设置两个第二安装孔41可根据需要选择一个孔位对龙骨抱卡5进行安装,配合长腰槽53的设置,使得龙骨抱卡5的伸出长度可根据不同间距的两龙骨的位置进行调整,可调性好,通用性好。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其中一个下连接板4向另一下连接板4方向延伸设置有一延伸部7,支撑板1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圆孔11,延伸部7上设置有一上下贯通的腰型槽71,腰型槽71与圆孔11位置相对应,腰型槽71的后端与圆孔11的下端之间通过一与腰型槽71等宽的镂空通道711相连通,圆孔11的内径大于腰型槽71的宽度。上述结构用于安装驱动机构上用于带动晾衣机上的晾杆上下运动的钢丝绳8,传统结构是在该延伸部上直接设置一个圆孔,该圆孔靠近支撑板的方向连通设置一宽度小于圆孔内径的长腰槽,延伸部的下方设置有一限位堵头81,该限位堵头81固定设置在钢丝绳8上,对钢丝绳8的向上运动极限位置起限位作用,限位堵头81的外径小于圆孔的内径大于长腰槽的宽度,安装时,圆孔起到让带限位堵头81的钢丝绳8穿过的作用,然后将钢丝绳8移到长腰槽中,促使限位堵头81起到限位作用,然而在具体使用时,钢丝绳8会发生左右移动,存在移动到圆孔位置而导致限位堵头81的限位作用失效的风险,而本结构设置将圆孔11设置到支撑板1上,由于钢丝绳8始终是垂直设置的,因此安装完成后很难位移到圆孔11位置,避免了限位堵头81限位失效的风险,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上连接板3为两个,两个上连接板3分别位于支撑板1的上端的两边,上连接板3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安装孔31。两个上连接板3分别与晾衣机主机的顶板2相连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顶板2上设置有与第三安装孔31位置相对应的安装通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过安装通孔和第三安装孔31将两者相连接,并通过与螺栓相配合的螺母锁紧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板1的上端向前延伸设置有水平的限位板12,限位板12位于两个上连接板3之间。限位板12用于支撑端盖,防止端盖因重力作用向下掉落,确保端盖安装的稳定性。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板1的两侧分别向前延伸设置有与支撑板1相垂直的用于安装晾衣机主机端盖的端盖安装板13。端盖安装板13为端盖的安装提供了稳定的安装定位,确保端盖的稳定安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