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机输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7457发布日期:2018-08-08 08:53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纺织机输纱器,属于输纱器领域。



背景技术:

输纱器将纱线按照要求输送入编织区,通过输纱器可控制纱线长度或保持纱线输送张力一致,从而使编织物符合生产要求,大部分输纱器器具具有断纱报警停机的功能,根据功能与使用用途的不同,可分为积极式输纱器,半消极输纱器,消极式输纱器,多色调线输纱器,氨纶输纱器等。

但现有技术纺织机输纱器的辅助作用衔接不稳固,达不到纺织机的输纱过程中稳固插接传动的效果,输纱器容易脱落,紧固性和灵活度二者不能有机统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织机输纱器,以解决纺织机输纱器的辅助作用衔接不稳固,达不到纺织机的输纱过程中稳固插接传动的效果,输纱器容易脱落,紧固性和灵活度二者不能有机统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纺织机输纱器,其结构包括:插接轴承座、轴承座凹槽、轴承座槽环、输纱转盘体、梯形橡胶块、梯形硅胶块、输纱托架杆、托架杆插槽、插接轴承基座、输纱器底盘,所述轴承座凹槽与轴承座槽环为一体结构,所述轴承座槽环水平插嵌在输纱转盘体内部,所述插接轴承座与轴承座凹槽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插接轴承座垂直贯穿梯形橡胶块、梯形硅胶块、插接轴承基座并且垂直固定在输纱器底盘上,所述梯形橡胶块、梯形硅胶块、插接轴承基座、输纱器底盘层层叠加固定为一体,所述输纱转盘体水平固定在梯形橡胶块上,所述托架杆插槽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均与插接轴承基座环绕连接,所述输纱托架杆垂直插嵌在托架杆插槽上,所述插接轴承座设有插接槽筒体、插接转轴管、复位弹簧管、轴承座壳体,所述插接转轴管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插接槽筒体左右两侧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复位弹簧管设有两个分别垂直固定在插接槽筒体左右下角,所述插接槽筒体竖直插嵌在轴承座壳体内部,所述轴承座壳体垂直贯穿梯形橡胶块、梯形硅胶块、插接轴承基座并且垂直固定在输纱器底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梯形橡胶块、梯形硅胶块、插接轴承基座、输纱器底盘的轴心共线。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轴承座、轴承座凹槽、轴承座槽环、输纱转盘体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轴承座、轴承座凹槽、轴承座槽环、输纱转盘体的轴心共线。

进一步地,所述托架杆插槽与插接轴承基座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轴承座为机械部件,灵活度高,旋转插嵌配合传动高效。

进一步地,所述输纱托架杆为铝合金材料,质地软,有弹性,便捷输纱。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插接轴承座设有插接槽筒体、插接转轴管、复位弹簧管、轴承座壳体,实现了纺织机输纱器的紧固性仿照快速接头结构固定,并且通过轴承座的旋转性能灵活度提高,二者有机统一后可以高效输纱并且配合纺织机辅助工作高效。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机输纱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机输纱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机输纱器插接轴承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插接轴承座-1、轴承座凹槽-2、轴承座槽环-3、输纱转盘体-4、梯形橡胶块-5、梯形硅胶块-6、输纱托架杆-7、托架杆插槽-8、插接轴承基座-9、输纱器底盘-10、插接槽筒体-100、插接转轴管-101、复位弹簧管-102、轴承座壳体-1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织机输纱器:其结构包括:插接轴承座1、轴承座凹槽2、轴承座槽环3、输纱转盘体4、梯形橡胶块5、梯形硅胶块6、输纱托架杆7、托架杆插槽8、插接轴承基座9、输纱器底盘10,所述轴承座凹槽2与轴承座槽环3为一体结构,所述轴承座槽环3水平插嵌在输纱转盘体4内部,所述插接轴承座1与轴承座凹槽2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插接轴承座1垂直贯穿梯形橡胶块5、梯形硅胶块6、插接轴承基座9并且垂直固定在输纱器底盘10上,所述梯形橡胶块5、梯形硅胶块6、插接轴承基座9、输纱器底盘10层层叠加固定为一体,所述输纱转盘体4水平固定在梯形橡胶块5上,所述托架杆插槽8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均与插接轴承基座9环绕连接,所述输纱托架杆7垂直插嵌在托架杆插槽8上,所述插接轴承座1设有插接槽筒体100、插接转轴管101、复位弹簧管102、轴承座壳体103,所述插接转轴管101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插接槽筒体100左右两侧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复位弹簧管102设有两个分别垂直固定在插接槽筒体100左右下角,所述插接槽筒体100竖直插嵌在轴承座壳体103内部,所述轴承座壳体103垂直贯穿梯形橡胶块5、梯形硅胶块6、插接轴承基座9并且垂直固定在输纱器底盘10上,所述梯形橡胶块5、梯形硅胶块6、插接轴承基座9、输纱器底盘10的轴心共线,所述插接轴承座1、轴承座凹槽2、轴承座槽环3、输纱转盘体4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插接轴承座1、轴承座凹槽2、轴承座槽环3、输纱转盘体4的轴心共线,所述托架杆插槽8与插接轴承基座9为一体结构,所述插接轴承座1为机械部件,灵活度高,旋转插嵌配合传动高效,所述输纱托架杆7为铝合金材料,质地软,有弹性,便捷输纱。

在纺织机输纱器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插接轴承座1的插接槽筒体100、插接转轴管101、复位弹簧管102、轴承座壳体103对接轴承座凹槽2、轴承座槽环3带动输纱转盘体4牵引输纱托架杆7旋转输纱,通过插接轴承座1达到纺织机输纱器的紧固性仿照快速接头结构固定,并且通过轴承座的旋转性能灵活度提高,二者有机统一后可以高效输纱并且配合纺织机辅助工作高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插接轴承座1引是一种可以接受综合载荷、构造特别的大型和特大型轴承座,其具有构造紧凑、回转灵敏、装置维护方便等特点。有轴承的地方就要有支撑点,轴承的内支撑点是轴,外支撑就是常说的轴承座。

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纺织机输纱器的辅助作用衔接不稳固,达不到纺织机的输纱过程中稳固插接传动的效果,输纱器容易脱落,紧固性和灵活度二者不能有机统一,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达到纺织机输纱器的紧固性仿照快速接头结构固定,并且通过轴承座的旋转性能灵活度提高,二者有机统一后可以高效输纱并且配合纺织机辅助工作高效,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插接转轴管101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插接槽筒体100左右两侧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复位弹簧管102设有两个分别垂直固定在插接槽筒体100左右下角,所述插接槽筒体100竖直插嵌在轴承座壳体103内部,所述轴承座壳体103垂直贯穿梯形橡胶块5、梯形硅胶块6、插接轴承基座9并且垂直固定在输纱器底盘10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