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织布机织线自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7430发布日期:2018-08-08 08:53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丝线织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碳纤维丝的张力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为CN99258460.4名称为《黄麻织布机经线张力动态调节装置》的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黄麻织布机经线张力动态调节装置,主要由织布机、箱体、辊筒、滑块等组成,箱体分为左右两个且形状、结构对称,分别固定在织布机的左右墙板上,箱体上装配有活动辊筒和固定辊筒,通过带有弹簧螺杆的方钢调节间隙,箱体上开有滑槽,滑块可在滑槽内移动,调节辊筒与滑块连接。织布机工作过程中张力大小的变化可通过弹簧或重锤调整调节辊筒的位置而进行自动调节,使经线张力基本保持一致,从而保证送经线的平稳。然而,该装置的调节辊筒调节运动为受力后的被动调节,送经线过程要先产生力的变化,反馈不够迅速,影响调节效果,不能很好解决在织布工作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布面不平

整,松弛等问题,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3729017U公开了一种一种织布机经线张力的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有架体(1),辊筒(3)、及固定于架体上的绞棒(4),所述自动调节装置还包括张力调节杆(2),所述张力调节杆(2)能上下移动地设置于绞棒(4)与辊筒(3)之间的架体(1)内,所述张力调节杆(2)顶面与用于织布的经线(5)相顶触,所述张力调节杆(2)通过传动装置与织布机上的驱动轴相联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调节杆能稳定地上下移动,使得每次送经线过程中经线的张力都能够得到调节,确保了经线在输送到织布机的织纬机构前保持张力均衡,因此织出的布平整、紧绷、编织效果更好;本自动调节装置使用连杆传动,反应迅速,占用空间小,不影响原有织布机的结构,也不需增加额外动力源,既节能又环保,设计十分巧妙。其张力控制通过张力调节杆连接传动装置传动,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对与碳纤维的丝线并不适用,碳纤维的丝线较粗,韧性较强,上述调节装置的力度不能满足碳纤维丝线的要求,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碳纤维丝线,可自动调节张力,结构简单,便于制作的碳纤维织布机织线自动调节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织布机织线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顶端的左右两根并列的输送辊、设置于左右两根并列输送辊之间的三号输送辊,碳纤维织线绕于左右输送辊顶面,三号输送辊的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对称的前后框架,前后框架均包括两根间隔且平行的竖杆、分别与两根竖杆垂直连接的两根水平杆,两根水平杆均安装有轴承座,左右输送辊的两端安装于轴承座内,前后框架的两根竖杆的顶端均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中心开设有螺孔,螺孔内旋接有螺杆,螺杆底端与限位块上的螺孔连接,限位块与三号输送辊的滑动轴承座连接,两根竖杆的内壁设置有竖直滑轨,滑动轴承座上对应竖直滑轨开设有滑槽,三号输送辊的两端安装于滑动轴承座内,螺杆上套设有调节弹簧,调节弹簧上端通过连接板限位,调节弹簧下端通过限位块限位,将调节弹簧压接于螺杆内。

作为优选,输送辊包括辊子芯轴、套装于辊子芯轴上的辊筒组件,辊筒组件包括辊筒、焊接于辊筒两端的左右端盖,左右端盖上开设有与辊子芯轴套接的中心孔,辊筒内壁与辊子芯轴外壁之间的间隙构成冷却通道,左右端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透气孔与冷却通道连通,透气孔为倾斜通孔,倾斜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80°。

作为优选,辊筒表面包覆有不锈钢层,不锈钢层厚度为2mm。

作为优选,右输送辊后侧设置有与其水平的压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三号输送辊能稳定地上下移动,使得每次送经线过程中经线的张力都能够得到调节,确保了经线在输送到织布机的织纬机构前保持张 力均衡,因此织出的布平整、紧绷、编织效果更好;螺杆和弹簧的设置,使整个装置的占用空间小,不影响原有织布机的结构,也无需增加另外的外力设备,大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三号输送辊的剖视图。

图4为输送辊的左端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碳纤维织布机织线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机架1、安装于机架1顶端的左右两根并列的输送辊(2.1、2.2)、设置于左右两根并列输送辊(2.1、2.2)之间的三号输送辊2.3,碳纤维织线绕于左右输送辊(2.1、2.2)顶面,三号输送辊2.3的底面,所述机架1包括对称的前后框架(1.1、1.2),前后框架(1.1、1.2)均包括两根间隔且平行的竖杆(3、4)、分别与两根竖杆(3、4)垂直连接的两根水平杆(3.1、4.1),两根水平杆(3.1、4.1)均安装有轴承座5,左右输送辊(2.1、2.2)的两端安装于轴承座5内,前后框架(1.1、1.2)的两根竖杆(3、4)的顶端均设置有连接板6,连接板6中心开设有螺孔,螺孔内旋接有螺杆7,螺杆7底端与限位块8上的螺孔连接,限位块8与三号输送辊4的滑动轴承座9连接,两根竖杆(3、4)的内壁设置有竖直滑轨(3.2、4.2),滑动轴承座9上对应竖直滑轨开(3.2、4.2),设有滑槽(9.1、9.2),三号输送辊4的两端安装于滑动轴承座9内,螺杆7上套设有调节弹簧10,调节弹簧10上端通过连接板6限位,调节弹簧10下端通过限位块8限位,将调节弹簧10压接于螺杆7内。输送辊包括辊子芯轴2.3、套装于辊子芯轴2.3上的辊筒组件2.4,辊筒组件2.4包括辊筒2.4.1、焊接于辊筒2.4.1两端的左右端盖(2.4.2、2.4.3),左右端盖(2.4.2、2.4.3)上开设有与辊子芯轴2.3套接的中心孔,辊筒2.4.1内壁与辊子芯轴2.3外壁之间的间隙构成冷却通道,左右端盖(2.4.2、2.4.3)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2.5,透气孔2.5与冷却通道连通,透气孔2.5为倾斜通孔,倾斜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80°。辊筒2.4.1表面包覆有不锈钢层11,不锈钢层11厚度为2mm。右输送辊2.2后侧设置有与其水平的压板1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