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滴液机的加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2550发布日期:2018-07-07 19:43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染整行业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印染滴液机的加液系统。



背景技术:

无管路滴液系统作为当今较为先进的一种染料自动配色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于印染企业、高校实验室以及化验室等与染料配色有关的生产、科研领域。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无管路滴液系统现已全面替代了传统的人工吸液的操作方式,配色操作过程完全由电脑控制完成,这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配液的精度和效率。

现有的无管路自动滴液机,只有放置母液的取液区和放置染杯的配液区以及用于取液的机械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587065B的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印染滴液机其包括机台,和设置在机台上具有容置复数母液杯的取液区及位于其一侧的配液区,取液区上方设有三轴机械手,该机械手与注射器配合移送母液到配液区上的染杯内并将注射器插回相对应的母液杯内。这类型的无管路自动滴液机只具有移送母液的功能,因此母液的稀释以及助剂的添加都需要通过人工手动来实现或者需要额外的设备来辅助实现,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印染滴液机的加液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无管路自动滴液机只具有移送母液的功能,而不具备稀释以及添加助剂功能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印染滴液机的加液系统,包括储水箱、助剂储箱、第一流量控制装置、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和接液盘,所述接液盘安装在印染滴液机的机械手夹持的注射器的下方,所述接液盘通过一伸缩机构固定至机械手上,所述伸缩机构能够和机械手同步运动,并且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做伸缩运动,所述接液盘的顶面上具有一接液槽,所述接液盘内具有第一加液通道和第二加液通道,第一加液通道和第二加液通道的进液口都位于接液盘的外侧壁上,第一加液通道和第二加液通道的出液口位于接液盘的底面上,所述储水箱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加液通道的进液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安装在第一管道上,所述助剂储箱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加液通道的进液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安装在第二管道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流量计、第一水泵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第二流量计、第二水泵和第二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接液盘固定件和导杆气缸,所述接液盘固定件和导杆气缸的导杆固定连接,所述接液盘固定安装在接液盘固定件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液通道的进液口和第二加液通道的进液口分别位于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一加液通道的出液口和第二加液通道的出液口的圆心都位于接液盘的中心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液通道的出液口位于临近第一加液通道的末端处,所述第二加液通道的出液口位于临近第二加液通道的末端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印染滴液机的加液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染滴液机的加液系统具有助剂添加系统和水添加系统,而且助剂添加系统和水添加系统的出液口都位于接液盘上,而接液盘能够随着机械手同步运动,因此在移送完母液后,通过接液盘就可以对母液杯内的母液进行稀释以及添加助剂的操作,可以减小操作步骤及时间,也不需要通过其他设备来实现该操作步骤,也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加液系统的示意图。

图2使出了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示出了接液盘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接液盘侧视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染滴液机的加液系统,包括储水箱1、助剂储箱2、第一流量控制装置3、第二流量控制装置4和接液盘5,其中,接液盘5安装在印染滴液机的机械手6夹持的注射器7的下方,该机械手6与注射器7配合移送母液到配液区上的染杯内并将注射器插回相对应的母液瓶内,实现移送母液的目的,而接液盘5通过一伸缩机构8固定至机械手6上,伸缩机构8能够和机械手同步运动,并且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做伸缩运动,使得接液盘5能够随着机械手同步运动,并且能够随着伸缩机构8在水平方向上伸缩。

参考图1-图4,接液盘5的顶面上具有一接液槽50,该接液槽50用于接收移送完母液后注射器7可能滴落的母液,防止污染机台,所述接液盘50内具有第一加液通道52和第二加液通道54,第一加液通道的进液口52a和第二加液通道的进液口54b都位于接液盘5的外侧壁上,第一加液通道的出液口52b和第二加液通道的出液口54b位于接液盘5的底面上,所述储水箱1通过第一管道10与第一加液通道的进液口52a相连接,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3安装在第一管道10上,以控制第一加液通道的出液口52b的流量,所述助剂储箱2通过第二管道20与第二加液通道的进液口54a相连接,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4安装在第二管道10上,以控制第二加液通道的出液口54b的流量。

在机械手从母液瓶中夹持注射器时,接液盘缩回,以提供机械手夹持注射器的空间,在机械手夹持注射器并提升到位后,接液盘伸出,位于注射器针头的正下方,并且随着机械手一起移动至配液区对应的染杯上方,用于接收注射器可能会滴落的母液;在注射器要将母液加到染杯内时,接液盘缩回,以提供母液下落的空间,完成后,接液盘伸出至注射器针头的正下方,防止滴落的母液污染机台,然后通过控制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和第二流量控制装置,使得稀释的水以及助剂通过接液盘上的第一加液通道的出液口和第二加液通道的出液口加入到染杯内,一次性完成稀释以及助剂的添加,可以缩短整个染料的配色过程,并且可以减少人工和设备成本。

参考图1和图2,作为第一流量控制装置3和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4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3包括第一流量计30、第一水泵32和第一电磁阀34,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4包括第二流量计40、第二水泵42和第二电磁阀44。其中第一流量计30和第一电磁阀34信号连接,第一电磁阀34和第一水泵32信号连接,以实现控制水的添加量。第二流量计40和第二电磁阀44信号连接,第二电磁阀44和第二水泵42信号连接,以实现控制助剂的添加量。

参考图1和图2,作为伸缩机构8的优选方案,所述伸缩机构8包括接液盘固定件80和导杆气缸82,所述接液盘固定件80和导杆气缸82的导杆固定连接,所述接液盘5固定安装在接液盘固定件80上,以实现接液盘5和机械手的同步运动,而导杆气缸82能够实现接液盘5在水平方向上的伸缩运动。

参考图3和图4,作为接液盘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加液通道的进液口52a和第二加液通道的进液口54a分别位于接液盘5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一加液通道的出液口52b和第二加液通道的出液口54b的圆心都位于接液盘5的中心轴线上,使得接液盘5在接液的同时,第一加液通道的出液口52b和第二加液通道的出液口54b也刚好都正对染杯的瓶口,因此稀释和添加助剂时接液盘不需要额外的移动操作。

作为接液盘的一个更优选的方案,参考图3和图4,所述第一加液通道的出液口52b位于临近第一加液通道52的末端处,所述第二加液通道的出液口54ba位于临近第二加液通道54的末端处,即出液口都不处于末端,使得在第一加液通道和第二加液通道内的流量比较大时,第一加液通道52和第二加液通道的末端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得加液时的流量和水流都更稳当。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