绗缝机断线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7070发布日期:2018-07-27 20:30阅读:9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绗缝机断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绗缝设备,使用的多是被动型断线检测装置,当某一个工位不进行工作时,必须将现有的断线检测装置拆下才可使其他工位继续正常工作,导致生产效率较低;而频繁的拆卸对设备本身有一定的损害,导致现有的断线检测装置使用寿命较短,还增加了操作工的工作内容,导致操作不便。因此,现有的绗缝设备存在着生产效率较低、使用寿命较短和操作较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绗缝机断线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具有使用寿命长和操作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绗缝机断线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置有过线槽;过线槽上设置有光开关,光开关下方设置有挡块,挡块的一端连接有弹簧;弹簧一侧设置有铁芯,铁芯上缠绕有导电线组;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PLC控制模块,PLC控制模块上连接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设置在壳体的外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多条导向杆。

前述的绗缝机断线检测装置中,所述弹簧与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

前述的绗缝机断线检测装置中,所述导电线组上连接有位于壳体上的电源,电源与PLC控制模块连接。

前述的绗缝机断线检测装置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铁框架,PLC控制模块设置在铁框架内。

前述的绗缝机断线检测装置中,所述光开关与PLC控制模块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现有的断线检测装置,通过壳体内设置光开关,光开关下方设置有挡块,挡块上连接有弹簧,没有断线时,缝线使挡块离开光开关并压缩弹簧;断线时,缝线对挡块没有作用力,弹簧反弹推动挡块挡住光开关,从而实现断线检测;通过弹簧一侧设置缠绕有导线电阻的铁芯,利用导电线组通电使铁芯产生磁场来拉动挡块,避免工位不工作时光开关被误挡住,影响正常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断线检测装置的拆卸,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置操作屏和PLC控制模块,方便了操作工的操作。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PLC模块外设置有铁框架,防止了铁芯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对PLC模块的影响,降低了装置损耗,进一步延长了使用寿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具有操作方便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壳体的主视图;

图3是壳体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壳体,2-过线槽,3-光开关,4-挡块,5-弹簧,6-铁芯,7-导电线组,8-PLC控制模块,9-操作面板,10-导向杆,11-电源,12-铁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绗缝机断线检测装置,构成如图1至4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顶部设置有过线槽2;过线槽2上设置有光开关3,光开关3下方设置有挡块4,挡块4的一端连接有弹簧5;弹簧5一侧设置有铁芯6,铁芯6上缠绕有导电线组7;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PLC控制模块8,PLC控制模块8上连接有操作面板9,操作面板9设置在壳体1的外部;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多条导向杆10。

所述弹簧5与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电线组7上连接有位于壳体1上的电源11,电源11与PLC控制模块8连接;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铁框架12,PLC控制模块8设置在铁框架12内;所述光开关3与PLC控制模块8连接。

工作原理:正常工作时,先打开操作面板9,选择正常工作模式,这时电源11不供电;然后将缝线穿过壳体1上的过线槽2,并在导向杆10的导向下从壳体1底部穿出,这时,缝线会推动挡块4,使挡块4从光开关3的下方移开,挡块4的移动使弹簧5压缩,当挡块4不再挡住光开关3后,PLC控制模块8判定没有断线,控制绗缝机启动运行;当发生断线时,缝线对挡块4的作用力消失,压缩的弹簧5将挡块4向左推移,使挡块4回到光开关3的下方,挡住光开关3;当光开关3被挡住后,PLC控制模块8会判定发生断线,控制绗缝机停止并控制操作面板9发出断线信号。

当某一工位不需要进行工作时,先通过操作面板9按下停止命令,PLC控制模块8控制绗缝机停止,等绗缝机停止后,再选择对应工位为停止工作模式,PLC控制模块8会控制电源11启动,电源11启动后,电源11给导电线组7通电,利用电生磁原理,使铁芯6周围产生磁场,从而吸引挡块4自动的向铁芯6移动并压缩弹簧5,防止因挡块4挡住光开关3而使PLC控制模块8控制操作面板9发出断线信号;当工位需要重新进行工作时,只要将模式改成正常工作模式,PLC控制模块8就会控制电源11关闭,使挡块4回到原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