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孔的圆型针织服装物品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5728发布日期:2019-01-05 09:37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具有孔的圆型针织服装物品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文的方面涉及圆型针织服装物品(circularknittedapparelitems)。更具体地,示例性方面涉及一种圆型针织服装物品,其由其中具有孔的圆型针织管状件制成。另外的方面涉及一种制造具有孔的圆型针织袜的方法。

发明背景

圆型针织机是熟知的,其将多个圆型针织行针织成管状形状。各种服装物品可以用圆型针织机来针织。在这些类型的圆型针织机上制造的一种产品是袜。典型的圆型针织机包括围绕针筒圆周竖直地定位的多个针。针在针织操作期间上下移动,在围绕针筒的圆周定位的竖直狭槽内被导引。每个针具有定位在顶部的钩和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以选择性地容纳和释放针织线的铰接的闩锁。圆型针织机也可以具有与针的数量相对应的数量的沉降片。沉降片容纳在针筒顶部处的沉降片环中。在针织操作期间,沉降片与针配合以形成组织。当针筒旋转时,纱线被进给到机器中并被进给到经过的针上。

存在这样的需要,即在圆型针织机上生产具有开放型式的服饰,例如袜或袖。开放型式可包括服饰中的多个间隔开的开口,以满足通风、温度调节、舒适度或美学需求。这种开口也可用于使层彼此联接,其中开口允许粘合剂透过不同的元件或层并将它们联接在一起。在圆型针织机中提供开放型式的之前的努力包括使用移圈组织,使用改进的针和/或沉降片,如在美国专利7,069,751和/或wo2010/035164a1中公开的。除了改进设备的要求之外,能够完成这种类型的移圈组织的圆型针织机在没有改进的针和/或沉降片的情况下还不能够针织毛圈组织(terrystitch)。

发明概述

提供本概述以便以简化的形式引入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一系列概念。本概述不旨在识别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来帮助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本文的方面由权利要求限定。

在高层面上,本文的方面涉及一种圆型针织服装物品,例如袜。该服装物品具有至少第一节段(segment)和第二节段,第一节段具有多个针织横列,第二节段具有与第一节段相同的多个针织横列。袜具有将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间隔开的孔,其中该孔被从第一节段延伸到第二节段的一股纱线(astrandofyarn)占据或穿过。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通过以往复方式从一个横列到下一个横列改变圆型针织方向(circularknittingdirection)直到形成最后一个横列来形成,其中单股纱线从当前节段中的最后一个横列移动到下一个相邻节段中的第一个横列。

在一些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圆型针织服装物品或服饰(例如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圆型针织方向上针织服饰的第一节段的第一横列。当处在服饰中的需要孔的位置处时,该方法包括将圆型针织方向反转到第二方向,以用于第二针织横列。在第一针织节段的起始范围处,圆型针织方向再次反转回到第一圆型针织方向,以用于第三针织横列。在用于孔的位置处,如果已经达到第一节段所需的横列数量,则针织在第一圆型方向上继续,其中跨接股线(crossoverstrand)从第一节段中的最后一个针织横列延伸到第二针织节段中的第一个横列。如果没有达到需要的横列数量,则往复圆型针织在孔的位置和第一针织节段的起始范围之间继续。孔在圆型针织服饰中在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之间形成。可以重复该方法以在节段之间形成多个孔,节段被孔间隔开,其中这些节段在相同的横列区带(thesamebandofcourses)中。

在一些其它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圆型针织服装物品(例如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圆型针织方向上针织服饰的第一节段的第一横列。当处在服饰中的需要孔的位置处时,该方法包括将圆型针织方向反转到第二方向,以用于第二针织横列。在第一针织节段的起始范围处,确定是否已经达到第一节段所需的横列数量。如果达到,该方法继续在第一圆型方向上针织,其中跨接股线从第一针织节段中的最后一个针织横列延伸到第二针织节段中的第一个横列。如果没有达到,该方法通过将圆型针织方向再次反转回到所述第一圆型针织方向以用于第三针织横列而继续。该方法在用于所述孔的位置和第一针织节段的起始范围之间继续往复圆型针织,直到已经针织所需的横列数量,其中跨接股线从第一针织节段中的最后一个针织横列延伸到第二针织节段中的第一个横列。因此,在所述圆型针织服装物品中在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之间形成孔。可以重复该方法以在节段之间形成多个孔,节段被孔间隔开,其中这些节段在相同的横列区带中。

附图简述

下面参考所附的附图详细地描述了示例,在附图中:

图1描绘了根据本文方面的示例的圆型针织袜的侧视图;

图2描绘了图1中所描绘的圆型针织服饰的圈出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3描绘了图2的一部分的进一步放大图,示出了各个纱线针织路径;

图4描绘了根据本文方面的示例的圆型针织袜的侧视图;

图5描绘了根据本文方面的示例的圆型针织袜的侧视图;

图6描绘了图示根据本文方面的示例的制造圆型针织服装物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与图3类似的视图,示出了不同的方面;

图8描绘了图示根据本文方面的示例的制造圆型针织服装物品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9描绘了可选的针织服装物品的侧视图。

发明的详细描述

本文方面涉及一种圆型针织服装物品,例如,圆型针织袜。该服装物品具有至少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该第一节段具有多个针织横列,第二节段具有与第一节段相同的多个针织横列。服装物品具有将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间隔开的孔,其中该孔仅被从第一节段延伸到第二节段的单股纱线占据。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通过以往复方式从一个横列到下一个横列改变圆型针织方向直到形成最后一个横列来形成,其中单股纱线从当前节段的最后一个横列移动到下一个相邻节段的第一个横列。

在一些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圆型针织服饰(如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圆型针织方向上针织服饰的第一节段的第一横列。当处在服饰中的需要孔的位置时,该方法包括将圆型针织方向反转到第二方向,以用于第二针织横列。在第一针织节段的起始范围处,圆型针织方向再次反转,回到第一圆型针织方向,以用于第三针织横列。在孔的位置处,如果已经达到第一节段所需的横列数量,则针织在第一圆型方向上继续,跨接股线从第一节段中的最后一个针织横列延伸到第二针织节段中的第一个横列。如果还没有满足所需的横列数量,则往复圆型针织在孔的位置和第一针织节段的起始范围之间继续。孔在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之间在圆型针织服饰中形成。可以重复该方法以在节段之间形成多个孔,节段由孔间隔开,其中这些节段在相同的横列区带中。

在本发明的各方面,图1图示了示例性圆型针织袜10。袜10具有罗口区域12、袜腿区域14、袜背区域16、袜跟区域18、袜底区域20和袜尖区域22。如图1中所示,袜10的示例性方面包括较短的袜腿区域14。在一些方面,袜腿区域14可以更短,或者更长,这取决于袜10的设计。

袜10具有多个孔24,该多个孔24具有以下面描述的圆型针织工艺形成的跨接股线。袜10的示例性方面具有在罗口区域12、袜腿区域14、袜背区域16、袜跟区域18、袜底区域20和/或袜尖区域22中的任何一个中针织的孔24。考虑到袜10的所需通风、舒适性、重量减轻、水分管理、额外的拉伸特性和/或美观性,孔24的布置是袜的规划布局中的一个方面。

图2示出了孔24中的一个的局部放大视图。如图2中所见,跨接股线26部分地延伸跨过孔24。图3示出了孔24的进一步放大的局部视图,示出了在针织袜10的过程中使用的各个纱线股线。如图3中所示,袜10的针织结构包括多个横列,该多个横列是形成一行线圈(arowofloops)的曲折的纱线28。在图3中,横列被标记为30、32、34、36、38、40和42。在圆型针织机上制造的标准袜中,整个横列被针织,接下来针织下一个横列。该过程一直持续到袜的整个管状结构完成。圆型针织基本上是螺旋式横列,其中每一个横列附接到下一个横列,针织以圆型形式围绕针筒在一个方向上进行。然而,有时需要针织袜的一部分,该部分没有包括标准的整圈横列中的全部数量的线圈。例如,袜跟区域18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横列,该一个或更多个横列包括比袜10的袜背区域16少的线圈。为了用更少的组织来完成这些横列,应用了往复技术,在该往复技术中,针筒的方向被反转,以形成迂回的来来回回的路径,这与螺旋形截然不同。

如图3中所示,为了形成孔24,使用了往复针织技术。横列30示出为标准的整圈横列。当遇到需要孔24的区域时,针筒的方向被反转。例如,当横列32遇到孔24的位置时,针筒在方向上被反转以形成横列34的一部分。如图3中所示,如果横列32被认为从针位置44开始,则针筒的旋转方向在针位置46处被反转。每个针位置对应纵行(交错的针线圈的主要竖直列通常由同一针在连续的针织周期中产生)。该往复技术一直在针位置44和针位置46之间继续,直到达到孔24的跨度。此时,针筒的旋转方向从针位置46继续到针位置48,并且跨接股线26从横列40中的针位置46延伸到横列32中的针位置48。类似的往复技术用于形成其它孔24。作为示例,可以通过在横列32至横列40内在针位置48和针位置50之间往复来形成另外的孔24’。在横列40之后,跨接股线26从横列40中的针位置50延伸到横列32中的针位置58。

然后可以看出针织织物在孔24之间具有针织的节段。如图3中所示,第一针织节段52从针位置44延伸到针位置46,具有横列32至横列40。第二针织节段54从针位置48延伸到针位置50,具有横列32至横列40。因此,第一针织节段52和第二针织节段54在整个针织结构中占据相同的横列区带(横列32至横列40)。跨接股线26从第一节段52的底部横列(横列40)延伸到第二节段54的顶部横列(横列32)。在横列32至横列40中在针位置46和针位置48之间的间隙形成孔24,孔24仅被跨接股线26占据。除了第一针织节段52和第二针织节段54之外,更多的节段可以类似地对齐,以在相同的横列区带之间形成多个孔24。

图1中示出了袜10的一个示例,该袜10具有由孔24间隔开的多个针织节段。如图1中所示,孔24在袜10的整个主体上间隔开。在该示例性方面,孔24在袜腿区域14、袜背区域16、袜跟区域18和袜底区域20的一部分内间隔开。基于许多设计因素,可能需要仅在袜10的某些区域中具有孔24。这方面的示例在图4中示出,袜10在袜底区域20内具有间隔开的孔24。这个方面的另一个示例在图5中示出,袜10在袜跟区域18内具有间隔开的孔24。

在用圆型针织机针织服饰时,可能需要针织不同的组织。例如,可能需要使用纬编(weft)(或纬编(filling))针织物来针织,纬编针织物可以使用平针组织或双面平针组织(flatorjerseystitch)(平组织(plainstitch))、双反面组织、罗纹组织或互锁组织中的任何一种。在另一个示例性方面,可以使用毛圈组织,或者可以仅在袜10的选定的区域中使用毛圈组织。上面所描述的方法可用于纬编针织的组织或毛圈组织,而无需改变圆型针织机上的针或沉降片。这样,跨接股线26可以被传送跨过在具有各种组织构造的针织节段之间形成的孔24。

现在转到图6的流程图,根据示例性方面,提供了用于制造具有孔的圆型针织服饰的方法600。在框602中,使用圆型针织机在第一圆型方向上针织服饰的第一节段。当圆型针织在第一圆型方向上继续时,该方法通过在服饰上的所需位置中确定用于孔24的至少一个位置而继续,如框604中所示。当圆型针织已经到达需要的孔位置时,圆型针织的方向从第一方向反转到第二方向,如框606中所示。因此,圆型针织机从第一圆型方向换到第二圆型方向。作为示例,如图3中所示,该点位于针位置46处。圆型针织在第二方向上继续,直到确定并到达当前节段的起点,如框608中所示。作为示例,如图3中所示,第一针织节段52的该起始范围位于针位置44处。一旦回到节段的起始范围,圆型针织方向从第二圆型方向再次反转到第一圆型方向,如框610中所示。该方法在第一圆型方向上继续,并且如判定点612所示,确定是否已经达到针织节段所需的横列数量。如果没有,则该方法返回到框606,在第一圆型针织方向和第二圆型针织方向之间以及用于该针织节段的针位置之间以往复针织方式继续。作为示例,如图3中所示,该方法在第一针织节段52中在针位置44和针位置46之间继续往复针织。

如果已经达到该针织节段所需要的横列数量,则该方法在框614处通过在第一圆型方向上继续针织经过所需的孔位置到达下一针而继续。如框614处所示,圆型针织从当前节段中的最后一个针织横列继续到下一节段中的第一横列,以提供跨接股线。例如,如图3中所示,该方法从横列40中的针位置46(节段52完成)继续到横列32中的针位置48(节段54开始)。图6的方法在服饰内在两个节段(如,节段52和节段54)之间产生孔(如,孔24)。孔24将仅由单根纱线(例如,跨接股线26)占据。使用该方法,可以在诸如袜10的服饰中形成任意数量的孔24。多个孔可以在袜10中的相同的针织横列区带中形成,而不需要改进圆型针织机的沉降片或针。另外,该方法允许使用多种基本组织(basicstitches),诸如双面平针组织或毛圈组织中的任何一种来形成孔24。

图7中示出了另外的方面。图7示出了孔24的可选形式。如图7中所示,为了形成孔24,使用往复针织技术。横列60示出为标准的整圈横列。当遇到需要孔24的区域时,针筒的方向被反转。例如,当横列62遇到孔24的位置时,针筒在方向上被反转以形成横列64的一部分。如图7中所见,如果横列62被认为从针位置74处开始,则针筒的旋转方向在针位置76处被反转。每个针位置对应纵行(交错的针线圈的主要竖直列通常由同一针在连续的针织周期中产生)。该往复技术在针位置74和针位置76之间继续,直到达到孔24的跨度。此时,针筒的旋转方向从横列70中的针位置74继续到横列62中的针位置78。因此,跨接股线86从横列70中的针位置74延伸到横列62中的针位置78。类似的往复技术用于形成其它孔24。作为示例,可以通过在横列62至横列70内在针位置78和针位置80之间往复来形成另外的孔24’。在横列70之后,跨接股线86从横列70中的针位置78延伸到横列62中的针位置88。

像图3一样,图7的针织织物可以然后被看到在孔24之间具有针织节段。如图7中所示,第一针织节段82从针位置74延伸到针位置76,具有横列62至横列70。第二针织节段84从针位置78延伸到针位置80,具有横列62至横列70。因此,第一针织节段82和第二针织节段84在整个针织结构中占据相同的横列区带(横列62至横列70)。跨接股线86从第一节段82的底部横列(横列70)跨过节段82延伸到第二节段84的顶部横列(横列62)。在横列62至横列70中在针位置76和针位置78之间的间隙形成孔24,孔24仅被跨接股线86占据。除了第一针织节段82和第二针织节段84之外,更多的节段可以类似地对齐,以在相同的横列区带之中形成多个孔24。

现在转到图8的流程图,根据示例性方面,提供了用于制造具有孔的圆型针织服装物品的方法800。在框802处,使用圆型针织机在第一圆型方向上针织服饰的第一节段。当圆型针织在第一圆型方向上继续时,该方法通过在服饰上的所需要位置中确定用于孔24的至少一个位置而继续,如框804处所示。当圆型针织已经到达需要的孔位置时,圆型针织的方向从第一方向反转到第二方向,如框806处所示。因此,圆型针织机从第一圆型方向换到第二圆型方向。作为示例,如图7中所示,对于节段82,该点位于针位置76处。圆型针织在第二方向上继续,直到确定并到达当前节段的起点,如框808处所示。作为示例,如图7中所示,第一针织节段82的该起始范围位于针位置74处。一旦在当前节段的起点处,如在判定点810处所示,则确定是否已经达到针织节段所需的横列数量。如果还没有达到针织节段所需要的横列数量,则圆型针织方向再次反转,从第二圆型方向回到第一圆型方向,如框812处所示。该方法在第一方向上继续针织,直到到达孔位置,并且该过程在框806处继续。如果已经达到第一节段所需的横列数量,则圆型针织方向再次反转,从第二圆型方向回到第一圆型方向。在这方面,圆型针织在第一方向上穿过所需的孔位置到达下一个经过孔的针继续。如框814处所示,圆型针织从当前节段的最后一个针织横列跳到下一节段的第一横列,以提供跨接股线。作为示例,如图7中所示,该方法从横列70中的针位置74(节段82完成)继续到横列62中的针位置78(节段84开始)。图8的方法在服饰内在两个节段(如,节段82和节段84)之间产生孔(如,孔24)。孔24将仅由单根纱线(例如,跨接股线86)占据。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在诸如袜10的服饰上形成任意数量的孔24。许多孔可以在袜10中的相同的针织横列区带中形成,而不需要改变圆型针织机的沉降片或针。另外,该方法允许使用多种基本组织,诸如双面平针组织或毛圈组织中的任何一种来形成孔24。

图9图示了另一方面,示出了呈袖状构型的圆型针织服装物品900。袖900在圆型针织机中针织并且具有开口端902和开口端904。袖900具有多个孔24,这里示出为在位置上对应于袖的内部弯曲部,例如,这对于温度调节可能是需要的。与上面的其它方面一样,孔24可以在整个袖900上以各种方式定位和间隔开。孔24可以例如使用图6或图8的方法针织,具有例如图3或图7中所示的构型。

已经针对特定的示例描述了本文的方面,这些特定的示例在所有的方面中都旨在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由上可知,可以看出,本文方面很好地适合于达到上文所阐述的所有目的和目标连同对于系统和方法明显且固有的其它优点。应当理解,某些特征和子组合具有实用性,并且可以在不参考其它特征和子组合的情况下使用。这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涵盖并且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