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911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真丝面料,是相对于仿真丝绸面料而言的,一般指蚕丝,包括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木薯蚕丝等。它是一种相当昂贵的面料,广泛用于服饰,家具中,以不易打理和舒适透气闻名。它的亲肤性是所有其他面料都无法比拟的。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真丝面料的制作工艺【申请号:201510624834.4;公开号:cn105113097a】。这种新型真丝面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5-8股真丝纤维、1股棉纤维、1股亚麻纤维进行捻丝,捻丝之后再与2-3股真丝纤维进行加捻丝,得到经线,(2)将5-8股真丝纤维、1股棉纤维、1股亚麻纤维进行捻丝,得到纬线,(3)将经线和纬线进行编织,得到基布,(4)将基布放入木浆溶液中进行上浆处理,上浆充分后捞出,带液率保持在90%以上,自然晾干,(5)将自然晾干的基布进行清水浸泡,浸泡完全后,捞出,带液率保持在70%以上,再次晾干,得到真丝面料。

该专利中公开的制作工艺虽然制作成本低,但是,该制作工艺过于简单,制成的面料没有抗菌、抗皱的性能,功能单一,因此,设计出一种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具有功能性强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购买市场上现有的真丝面料;

b、按重量份数,称取聚氨酯30-45份、壳聚糖7-15份、柔软剂10-20份、催化剂4-7份、纳米氧化锌1-3份、渗透剂0.2-0.6份和水20-35份放入到浸轧装置的料桶中,制得整理液;

c、通过浸轧装置将真丝面料置于整理液中浸轧处理;

d、将浸轧后的真丝面料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20-140℃,烘干时间为6-9min;

e、将烘干后的真丝面料于清水中进行清洗并脱水、晾干,制得抗菌抗皱真丝面料。

采用以上方法,通过浸轧装置将真丝面料置于整理液中浸轧处理,可使真丝面料具有教好的抗菌、抗皱的特性,从而能够在多种环境中使用,功能性强。

所述步骤a中的真丝面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塔丝绒格子12-35份、涤塔夫5-25份、桃皮绒10-20份、雪花天鹅绒11-30份和锦纶8-22份。

所述步骤b中的聚氨酯为水溶性聚氨酯。

所述步骤b中的渗透剂为乙醇胺。

所述步骤b中的催化剂为液体催化剂

所述步骤b中搅拌6-10min,以3℃/min升温至30-36℃,快速搅拌2-4min。

所述步骤c中的带液率为72-78%,压力为1.5-2.5mpa。

所述浸轧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有上部具有开口的浸轧箱,浸轧箱上铰接有能将开口封闭住的箱盖,浸轧箱一端具有输入口,浸轧箱另一端具有输出口,浸轧箱内转动设置有若干用于面料支撑的支撑辊,且支撑辊呈水平布置,浸轧箱另一端上还固定有安装架,且安装架靠近输出口,安装架上水平设置有上轧辊和下轧辊,且上轧辊与下轧辊之间具有供面料通过的间隙,上轧辊还与一能带动其上下移动的移动结构相连,所述浸轧箱还与一能对其补充料液的补料机构相连。

浸轧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将面料通过输入口输送到浸轧箱内,并依次绕过支撑辊,将液料浸轧到面料上后,从输出口输出,通过移动结构带动上轧辊上下移动,将上轧辊调节到所需位置后,在上轧辊和下轧辊的作用下,使面料达到所需的帯液率,从而实现面料的浸轧作业,浸轧方便。

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能使浸轧箱内的料液循环流动的循环机构,循环机构包括循环泵、输入管、输出管、呈弹性的辅助板和振动电机一,循环泵固定在工作台上,循环泵的进口和输入管一端相连通,输入管另一端和浸轧箱底部相连通,循环泵的出口和输出管一端相连通,输出管另一端和箱盖上部相连通,辅助板水平固定在箱盖上,辅助板上开设有若干过料孔,振动电机一固定在辅助板上。

采用以上结构,开启循环泵,通过输入管将浸轧箱内的料液输出,并从输入管输回到箱盖处,从辅助板处向下流动,通过该向下流动的料液可使面料更快被浸透,同时,料液中的杂质被辅助板拦截,循环效果好。

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立柱、气缸、导轨、滑块、连接架和锁定螺杆,立柱固定在安装架上,导轨竖直固定在立柱上,滑块设置在导轨上,气缸固定在立柱上,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和滑块相连,连接架固定在滑块上,上轧辊设置在连接架上,锁定螺杆螺纹连接在滑块上,锁定螺杆一端能与导轨相抵靠,锁定螺杆另一端和手柄相连。

当需要调节上轧辊的位置时,控制气缸的活塞杆上下移动,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滑块沿着导轨上下移动,滑块带动连接架上下移动,连接架带动上轧辊上下移动,将上轧辊调节到所需位置后,旋转锁定螺杆,将滑块定位在导轨上,从而可快速调节上轧辊的位置,调节快速。

所述导轨上还具有刻度线一。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刻度线一可快速获知滑块所处的位置,指示直观。

所述安装架上还倾斜设置有回料板,回料板上端位于下轧辊的下方,回料板下端和输出口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该优点:通过浸轧装置将真丝面料置于整理液中浸轧处理,可使真丝面料具有教好的抗菌、抗皱的特性,从而能够在多种环境中使用,功能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浸轧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浸轧装置中补料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浸轧箱;3、支撑辊;4、控制器;5、有安装架;6、回料板;7、下轧辊;8、上轧辊;9、连接架;10、滑块;11、导轨;12、气缸;13、立柱;14、箱盖;15、辅助板;15a、过料孔;16、振动电机一;17、输出管;18、循环泵;19、输入管;20、料桶;20a、桶盖;20b、桶体;21、导杆二;22、导套二;23、从动轮;24、皮带;25、主动轮;26、动力电机;27、移动座;28、推杆电机二;29、电磁阀二;30、水泵二;31、补料管;32、转轴;33、搅拌片;34、搅拌筒;34a、过流孔;35、弹簧;36、辅助块;37、连接圈一;38、振动电机二;39、导流环;40、连接套;41、推块;42、电磁阀一;43、添料管;44、水泵一;45、连接条;46、连接圈二;47、导杆一;48、导套一;49、连杆;51、推杆电机一;52、安装环;53、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抗菌抗皱真丝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购买市场上现有的真丝面料;

b、按重量份数,称取聚氨酯30-45份、壳聚糖7-15份、柔软剂10-20份、催化剂4-7份、纳米氧化锌1-3份、渗透剂0.2-0.6份和水20-35份放入到浸轧装置的料桶中,制得整理液;在本实施例中,称取聚氨酯40份、壳聚糖9份、柔软剂13份、催化剂5份、纳米氧化锌1份、渗透剂0.3份和水28份放入到浸轧装置的料桶中,制得整理液;

c、通过浸轧装置将真丝面料置于整理液中浸轧处理;

d、将浸轧后的真丝面料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20-140℃,烘干时间为6-9min;在本实施例中,将浸轧后的真丝面料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28℃,烘干时间为7min;

e、将烘干后的真丝面料于清水中进行清洗并脱水、晾干,制得抗菌抗皱真丝面料。

采用该方法,通过浸轧装置将真丝面料置于整理液中浸轧处理,可使真丝面料具有教好的抗菌、抗皱的特性,从而能够在多种环境中使用,功能性强。

步骤a中的真丝面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塔丝绒格子12-35份、涤塔夫5-25份、桃皮绒10-20份、雪花天鹅绒11-30份和锦纶8-22份。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的真丝面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塔丝绒格子20份、涤塔夫15份、桃皮绒14份、雪花天鹅绒22份和锦纶17份;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采用该种方案,步骤a中的真丝面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塔丝绒格子14份、涤塔夫8份、桃皮绒11份、雪花天鹅绒13份和锦纶9份。

步骤b中的聚氨酯为水溶性聚氨酯。

步骤b中的渗透剂为乙醇胺。

步骤b中的催化剂为液体催化剂

步骤b中搅拌6-10min,以3℃/min升温至30-36℃,快速搅拌2-4min;在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搅拌9min,以3℃/min升温至36℃,快速搅拌3min。

步骤c中的带液率为72-78%,压力为1.5-2.5mpa;在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的带液率为75%,压力为1.8mpa。

如图1-图2所示,浸轧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固定有上部具有开口的浸轧箱2,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上部具有开口的浸轧箱2;浸轧箱2上铰接有能将开口封闭住的箱盖14,浸轧箱2一端具有输入口,浸轧箱2另一端具有输出口,浸轧箱2内转动设置有若干用于面料支撑的支撑辊3,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辊3的数量为五个;且支撑辊3呈水平布置,浸轧箱2另一端上还固定有安装架5,在本实施例中,浸轧箱2另一端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还固定有安装架5;且安装架靠近输出口,安装架上水平设置有上轧辊8和下轧辊7,且上轧辊8与下轧辊7之间具有供面料通过的间隙,上轧辊8还与一能带动其上下移动的移动结构相连,浸轧箱2还与一能对其补充料液的补料机构相连。

工作台1上还设置有能使浸轧箱2内的料液循环流动的循环机构,循环机构包括循环泵18、输入管19、输出管17、呈弹性的辅助板15和振动电机一16,循环泵18固定在工作台1上,循环泵18的进口和输入管19一端相连通,输入管19另一端和浸轧箱2底部相连通,循环泵18的出口和输出管17一端相连通,输出管17另一端和箱盖14上部相连通,辅助板15水平固定在箱盖14上,辅助板15上开设有若干过料孔15a,在本实施例中,过料孔15a的数量为三十个;振动电机一16固定在辅助板15上;在本实施例中,振动电机一16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辅助板15上。

移动结构包括立柱13、气缸12、导轨11、滑块10、连接架9和锁定螺杆,立柱13固定在安装架上,在本实施例中,立柱13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架上;导轨11竖直固定在立柱13上,在本实施例中,导轨1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竖直固定在立柱13上;滑块10设置在导轨11上,气缸12固定在立柱13上,在本实施例中,气缸1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立柱13上;气缸12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12的活塞杆端部和滑块10相连,连接架9固定在滑块10上,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架9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滑块10上;上轧辊8设置在连接架9上,锁定螺杆螺纹连接在滑块10上,锁定螺杆一端能与导轨11相抵靠,锁定螺杆另一端和手柄相连。

导轨11上还具有刻度线一。

采用该结构,通过刻度线一可快速获知滑块10所处的位置,指示直观。

安装架上还倾斜设置有回料板6,回料板6上端位于下轧辊7的下方,回料板6下端和输出口相连通。

采用该结构,通过回料板6可使多余的料液重新流回到浸轧箱2中。

补料机构包括料桶20、添料管43、补料管31、安装环52、搅拌筒34、转轴32、导流环39和振动电机二38,料桶20包括桶体20b和桶盖20a,桶体20b设置在工作台1上,桶体20b内壁上具有若干不规则分布的辅助块36,在本实施例中,辅助块36的数量为四十个;辅助块36的截面为三角形,桶体20b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驱动结构一相连,桶盖20a通过弹性的连接套40和桶体20b相连,连接套40采用柔性材料,连接套40可也可以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材料;桶盖20a与一能带动其上下移动的驱动结构二相连,桶盖20a内还固定有呈倒圆台状的推块41,添料管43一端和桶盖20a上部相连通,添料管43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添料管43上还设置有水泵一44和电磁阀一42,补料管31一端和桶体20b下部相连通,补料管31另一端和浸轧箱2侧部相连通,补料管31上还设置有水泵二30和电磁阀二29,安装环52固定在桶体20b内,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环5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桶体20b内;搅拌筒34中部通过连杆49和安装环52相连,且搅拌筒34呈竖直布置,搅拌筒34的形状为倒圆台状,搅拌筒34侧部开设有若干过流孔34a,在本实施例中,过流孔34a的数量为五十个;且过流孔34a呈螺旋形分布,导流环39水平设置在桶体20b内,导流环39的外侧通过弹性的连接圈一37和桶体20b相连,导流环39的内侧通过弹性的连接圈二46和搅拌筒34上端相连,导流环39的中部通过弹簧35和安装环52相连,导流环39上开设有若干导流孔,在本实施例中,导流孔的数量为二十个;振动电机二38固定在导流环39上,在本实施例中,振动电机二38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导流环39上;转轴32设置在桶体20b内,且转轴32呈竖直布置,转轴32上端伸入到搅拌筒34内与搅拌片33相连,且搅拌片33呈螺旋形,转轴32下端伸出桶体20b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结构相连。

采用该结构,通过添料管43将各类原料加入到料桶20内,控制推杆电机一51的推杆带动导套一48沿着导杆一47上下移动,导套一48带动连接条45上下移动,连接条45带动桶盖20a上下移动,桶盖20a带动推块41上下移动,推块41对料桶20上部的原料进行挤压,使其向下流动,进入到搅拌筒34内,同时,控制推杆电机二28的推杆带动导套二22沿着导杆二21来回移动,导套二22带动移动座27来回移动,移动座27带动桶体20b来回移动,使料桶20内的原料来回移动,也可增加推块41的工作范围;由于搅拌筒34上端为大口,搅拌筒34下端为小口,原料由搅拌筒34上端进入到下端后,原料会被挤压,控制动力电机26的输出轴带动主动轮25转动,主动轮25通过皮带24带动从动轮23转动,从动轮23带动转轴32转动,转轴32带动搅拌片33转动,搅拌片33使搅拌筒34内形成螺旋液流,并从过流孔34a输出,又形成反向的螺旋液流,可将原料搅拌均匀,同时,控制振动电机二38工作,振动电机二38带动导流环39上下振动,使经过导流环39处的液流产生上下振动,从而可将原料搅拌均匀,搅拌效果好。

驱动结构一包括支架53、推杆电机一51、导杆一47、导套一48和连接条45,支架53固定在工作台1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架53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工作台1上;导杆一47竖直固定在支架53上,在本实施例中,导杆一47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竖直固定在支架53上;导套一48设置在导杆一47上,推杆电机一51固定在支架53上,在本实施例中,推杆电机一5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架53上;推杆电机一51的推杆竖直向上,推杆电机一51的推杆端部和导套一48相连,连接条45一端和导套一48相连,连接条45另一端和桶盖20a相连。

驱动结构二包括推杆电机二28、导杆二21、导套二22和移动座27,导杆一47水平固定在工作台1上,在本实施例中,导杆一47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水平固定在工作台1上;导套二22设置在导杆二21上,推杆电机二28固定在工作台1上,在本实施例中,推杆电机二28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工作台1上;推杆电机二28的推杆水平设置,推杆电机二28的推杆端部和导套二22相连,移动座27固定在导套二22上,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座27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导套二22上;桶体20b固定在移动座27上。

桶体20b上还开设有观察口,观察口处设置有透明的观察板。

观察板上具有刻度线二。

动力结构包括动力电机26、主动轮25、从动轮23和皮带24,动力电机26固定在移动座27上,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电机26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移动座27上;动力电机26的输出轴竖直向上,主动轮25固定在动力电机26的输出轴端部,从动轮23固定在转轴32下端,皮带24套设在主动轮25与从动轮23之间。

工作台1上还固定有控制器4,循环泵18和气缸12通过线路与该控制器4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4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单片机,单片机控制泵和气缸12的程序为现有,其程序不需要重新编辑。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控制器4可控制循环泵18和气缸12动作,智能化程度高。

浸轧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将面料通过输入口输送到浸轧箱2内,并依次绕过支撑辊3;开启循环泵18,通过输入管19将浸轧箱2内的料液输出,并从输入管19输回到箱盖14处,从辅助板15处向下流动,通过该向下流动的料液可使面料更快被浸透,同时,料液中的杂质被辅助板15拦截;将液料浸轧到面料上后,从输出口输出,控制气缸12的活塞杆带动滑块10沿着导轨11上下移动,滑块10带动连接架9上下移动,连接架9带动上轧辊8上下移动,将上轧辊8调节到所需位置后,旋转锁定螺杆,将滑块10定位在导轨11上,在上轧辊8和下轧辊7的作用下,使面料达到所需的帯液率,从而实现面料的浸轧作业,浸轧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