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毛巾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65421发布日期:2018-08-24 23:1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毛巾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毛巾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毛巾是由三个系统纱线相互交织而成的具有毛圈结构的织物。这三个系统的纱线即是毛经、地经和纬纱。随着科技的发展,又出现了经编毛巾织物,这种毛巾毛圈固结牢,但形式相对单一,市场上绝大部分为机织毛巾。世界上第一条毛巾诞生于1850年,产地英国,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由当初的最简单的单色平毛毛巾发展到现在的提缎提花、印花、无捻毛巾、割绒毛巾等,是发展时间最短而发展速度最快的纺织产品。传统的毛巾一般只具备清洁作用,对人体的皮肤无保健、护肤功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抗菌毛巾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菌毛巾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菌毛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聚酯以及聚酰胺,并将聚酯以及聚酰胺置于容器内,并向容器内注入抗菌液,且抗菌液需漫过聚酯以及聚酰胺,将其静置10-25min,然后向容器中添加吸附剂,在45-6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15-25min,完成后,将其取出烘干,并将处理后的聚酯以及聚酰胺进行纺丝,从而能够得到抗菌纤维;

s2:将s1中得到的抗菌纤维均匀分散的添加至棉纤维内,并还向棉纤维中添加芦苇纤维以及菖蒲纤维,且抗菌纤维、棉纤维、芦苇纤维以及菖蒲纤维的摩尔质量比为1:3:0.2:0.2,然后捻制成线纱;

s3:将s2中形成的线纱整经织布,从而形成毛巾布,并将毛巾布放置在蒸煮装置内,并向蒸煮装置内添加足量的水以及抗菌液,且水以及抗菌液的摩尔质量比为20:1,并在70-76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且热处理的时间为3-6min,再次向蒸煮装置稳定剂,然后混合搅拌5-8min;

s4:待s3中完成后,将毛巾布置于水洗槽中,水洗温度为50-65摄氏度,然后烘干,然后将处理后的毛巾布浸轧在含有固色剂的染料料液中,在80-95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染色50-80min;

s5:将s4染色后的毛巾布置于固色汽蒸箱中,用饱和蒸汽对毛巾布进行汽蒸固色,且汽蒸固色的温度需要始终控制在45-60摄氏度,当固色完成后,再次对毛巾布进行水洗、软化、烘干以及缝边处理,得到抗菌毛巾。

优选的,在s1中的抗菌液为蒸馏水、双烷基季铵盐、甲壳胺、芦荟提取物以及混合离子粉的混合物料,且蒸馏水、双烷基季铵盐、甲壳胺、芦荟提取物以及混合离子粉的重量比为5:1:0.3:0.5:0.2。

优选的,所述混合离子粉为银离子粉、铜离子粉以及锌离子粉的混合物,且银离子粉、铜离子粉以及锌离子粉重量比为2:1:0.5。

优选的,在s2中的芦苇纤维具体为从芦苇茎杆中提取的纤维,所述菖蒲纤维具体为从菖蒲叶中提取的纤维。

优选的,在s1中的吸附剂与抗菌液的摩尔质量比为1:20。

优选的,在s3中的稳定剂具体为氢氧化钠、双氧水中的一种或者二者混合物,若是二者混合物,且氢氧化钠以及双氧水的摩尔质量比为2: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菌毛巾的制备方法,有益效果在于:该抗菌毛巾的制备方法通过对聚酯以及聚酰胺的预处理,并由抗菌液与吸附剂的相互配合,能够改变原料的功能,使其具备抗菌的能力,本发明制得的抗菌毛巾不仅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而且其生产成本低,原料天然,不含化学有害成分,符合现在发展的需求,适合大范围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菌毛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聚酯以及聚酰胺,并将聚酯以及聚酰胺置于容器内,并向容器内注入抗菌液,且抗菌液需漫过聚酯以及聚酰胺,将其静置10min,然后向容器中添加吸附剂,在45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15min,完成后,将其取出烘干,并将处理后的聚酯以及聚酰胺进行纺丝,从而能够得到抗菌纤维;

s2:将s1中得到的抗菌纤维均匀分散的添加至棉纤维内,并还向棉纤维中添加芦苇纤维以及菖蒲纤维,且抗菌纤维、棉纤维、芦苇纤维以及菖蒲纤维的摩尔质量比为1:3:0.2:0.2,然后捻制成线纱;

s3:将s2中形成的线纱整经织布,从而形成毛巾布,并将毛巾布放置在蒸煮装置内,并向蒸煮装置内添加足量的水以及抗菌液,且水以及抗菌液的摩尔质量比为20:1,并在7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且热处理的时间为3min,再次向蒸煮装置稳定剂,然后混合搅拌5min;

s4:待s3中完成后,将毛巾布置于水洗槽中,水洗温度为50摄氏度,然后烘干,然后将处理后的毛巾布浸轧在含有固色剂的染料料液中,在8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染色50min;

s5:将s4染色后的毛巾布置于固色汽蒸箱中,用饱和蒸汽对毛巾布进行汽蒸固色,且汽蒸固色的温度需要始终控制在45摄氏度,当固色完成后,再次对毛巾布进行水洗、软化、烘干以及缝边处理,得到抗菌毛巾。

在s1中的抗菌液为蒸馏水、双烷基季铵盐、甲壳胺、芦荟提取物以及混合离子粉的混合物料,且蒸馏水、双烷基季铵盐、甲壳胺、芦荟提取物以及混合离子粉的重量比为5:1:0.3:0.5:0.2。

所述混合离子粉为银离子粉、铜离子粉以及锌离子粉的混合物,且银离子粉、铜离子粉以及锌离子粉重量比为2:1:0.5。

在s2中的芦苇纤维具体为从芦苇茎杆中提取的纤维,所述菖蒲纤维具体为从菖蒲叶中提取的纤维。

在s1中的吸附剂与抗菌液的摩尔质量比为1:20。

在s3中的稳定剂具体为氢氧化钠、双氧水中的一种或者二者混合物,若是二者混合物,且氢氧化钠以及双氧水的摩尔质量比为2:1。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菌毛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聚酯以及聚酰胺,并将聚酯以及聚酰胺置于容器内,并向容器内注入抗菌液,且抗菌液需漫过聚酯以及聚酰胺,将其静置15min,然后向容器中添加吸附剂,在5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18min,完成后,将其取出烘干,并将处理后的聚酯以及聚酰胺进行纺丝,从而能够得到抗菌纤维;

s2:将s1中得到的抗菌纤维均匀分散的添加至棉纤维内,并还向棉纤维中添加芦苇纤维以及菖蒲纤维,且抗菌纤维、棉纤维、芦苇纤维以及菖蒲纤维的摩尔质量比为1:3:0.2:0.2,然后捻制成线纱;

s3:将s2中形成的线纱整经织布,从而形成毛巾布,并将毛巾布放置在蒸煮装置内,并向蒸煮装置内添加足量的水以及抗菌液,且水以及抗菌液的摩尔质量比为20:1,并在72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且热处理的时间为4min,再次向蒸煮装置稳定剂,然后混合搅拌6min;

s4:待s3中完成后,将毛巾布置于水洗槽中,水洗温度为55摄氏度,然后烘干,然后将处理后的毛巾布浸轧在含有固色剂的染料料液中,在85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染色55min;

s5:将s4染色后的毛巾布置于固色汽蒸箱中,用饱和蒸汽对毛巾布进行汽蒸固色,且汽蒸固色的温度需要始终控制在50摄氏度,当固色完成后,再次对毛巾布进行水洗、软化、烘干以及缝边处理,得到抗菌毛巾。

在s1中的抗菌液为蒸馏水、双烷基季铵盐、甲壳胺、芦荟提取物以及混合离子粉的混合物料,且蒸馏水、双烷基季铵盐、甲壳胺、芦荟提取物以及混合离子粉的重量比为5:1:0.3:0.5:0.2。

所述混合离子粉为银离子粉、铜离子粉以及锌离子粉的混合物,且银离子粉、铜离子粉以及锌离子粉重量比为2:1:0.5。

在s2中的芦苇纤维具体为从芦苇茎杆中提取的纤维,所述菖蒲纤维具体为从菖蒲叶中提取的纤维。

在s1中的吸附剂与抗菌液的摩尔质量比为1:20。

在s3中的稳定剂具体为氢氧化钠、双氧水中的一种或者二者混合物,若是二者混合物,且氢氧化钠以及双氧水的摩尔质量比为2:1。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菌毛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聚酯以及聚酰胺,并将聚酯以及聚酰胺置于容器内,并向容器内注入抗菌液,且抗菌液需漫过聚酯以及聚酰胺,将其静置20min,然后向容器中添加吸附剂,在55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21min,完成后,将其取出烘干,并将处理后的聚酯以及聚酰胺进行纺丝,从而能够得到抗菌纤维;

s2:将s1中得到的抗菌纤维均匀分散的添加至棉纤维内,并还向棉纤维中添加芦苇纤维以及菖蒲纤维,且抗菌纤维、棉纤维、芦苇纤维以及菖蒲纤维的摩尔质量比为1:3:0.2:0.2,然后捻制成线纱;

s3:将s2中形成的线纱整经织布,从而形成毛巾布,并将毛巾布放置在蒸煮装置内,并向蒸煮装置内添加足量的水以及抗菌液,且水以及抗菌液的摩尔质量比为20:1,并在74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且热处理的时间为5min,再次向蒸煮装置稳定剂,然后混合搅拌7min;

s4:待s3中完成后,将毛巾布置于水洗槽中,水洗温度为60摄氏度,然后烘干,然后将处理后的毛巾布浸轧在含有固色剂的染料料液中,在9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染色70min;

s5:将s4染色后的毛巾布置于固色汽蒸箱中,用饱和蒸汽对毛巾布进行汽蒸固色,且汽蒸固色的温度需要始终控制在55摄氏度,当固色完成后,再次对毛巾布进行水洗、软化、烘干以及缝边处理,得到抗菌毛巾。

在s1中的抗菌液为蒸馏水、双烷基季铵盐、甲壳胺、芦荟提取物以及混合离子粉的混合物料,且蒸馏水、双烷基季铵盐、甲壳胺、芦荟提取物以及混合离子粉的重量比为5:1:0.3:0.5:0.2。

所述混合离子粉为银离子粉、铜离子粉以及锌离子粉的混合物,且银离子粉、铜离子粉以及锌离子粉重量比为2:1:0.5。

在s2中的芦苇纤维具体为从芦苇茎杆中提取的纤维,所述菖蒲纤维具体为从菖蒲叶中提取的纤维。

在s1中的吸附剂与抗菌液的摩尔质量比为1:20。

在s3中的稳定剂具体为氢氧化钠、双氧水中的一种或者二者混合物,若是二者混合物,且氢氧化钠以及双氧水的摩尔质量比为2:1。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菌毛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聚酯以及聚酰胺,并将聚酯以及聚酰胺置于容器内,并向容器内注入抗菌液,且抗菌液需漫过聚酯以及聚酰胺,将其静置25min,然后向容器中添加吸附剂,在6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25min,完成后,将其取出烘干,并将处理后的聚酯以及聚酰胺进行纺丝,从而能够得到抗菌纤维;

s2:将s1中得到的抗菌纤维均匀分散的添加至棉纤维内,并还向棉纤维中添加芦苇纤维以及菖蒲纤维,且抗菌纤维、棉纤维、芦苇纤维以及菖蒲纤维的摩尔质量比为1:3:0.2:0.2,然后捻制成线纱;

s3:将s2中形成的线纱整经织布,从而形成毛巾布,并将毛巾布放置在蒸煮装置内,并向蒸煮装置内添加足量的水以及抗菌液,且水以及抗菌液的摩尔质量比为20:1,并在76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且热处理的时间为6min,再次向蒸煮装置稳定剂,然后混合搅拌8min;

s4:待s3中完成后,将毛巾布置于水洗槽中,水洗温度为65摄氏度,然后烘干,然后将处理后的毛巾布浸轧在含有固色剂的染料料液中,在95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染色80min;

s5:将s4染色后的毛巾布置于固色汽蒸箱中,用饱和蒸汽对毛巾布进行汽蒸固色,且汽蒸固色的温度需要始终控制在60摄氏度,当固色完成后,再次对毛巾布进行水洗、软化、烘干以及缝边处理,得到抗菌毛巾。

在s1中的抗菌液为蒸馏水、双烷基季铵盐、甲壳胺、芦荟提取物以及混合离子粉的混合物料,且蒸馏水、双烷基季铵盐、甲壳胺、芦荟提取物以及混合离子粉的重量比为5:1:0.3:0.5:0.2。

所述混合离子粉为银离子粉、铜离子粉以及锌离子粉的混合物,且银离子粉、铜离子粉以及锌离子粉重量比为2:1:0.5。

在s2中的芦苇纤维具体为从芦苇茎杆中提取的纤维,所述菖蒲纤维具体为从菖蒲叶中提取的纤维。

在s1中的吸附剂与抗菌液的摩尔质量比为1:20。

在s3中的稳定剂具体为氢氧化钠、双氧水中的一种或者二者混合物,若是二者混合物,且氢氧化钠以及双氧水的摩尔质量比为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