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纬剪花府绸的设计方法与生产工艺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54699发布日期:2018-08-10 21:48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纬剪花织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纬剪花府绸的设计方法与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纬剪花织物是在平纹变化组织地上以纬起花组织织造,后整理时经剪毛机剪去纬浮长线,其余留在布面上的固结组织起到“素地起花”的仿绣花效果,用作女性时装面料,推向市场后深受消费者青睐,由于其采用白经色纬的织造方式,织前准备工序省去了色纱的经浆排花或者分条整经工序,生产工艺流程缩短,生产效率提高。同时,这种生产方式为广大白织企业提供了一种实现白织产品色织化、改变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的重要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纬剪花府绸的设计方法与生产工艺。

技术方案:一种纬剪花府绸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织物规格设计如下:织物采用细特高密、平纹为主,附加纬二重起花的结构,为此进行如下规格设计:

纱线组合:织物地部经、纬纱选加白色jc9.7tex纱,同时,经纱组合:加白jc9.7tex;纬纱组合:地区选jc9.7tex(加白);花区:花纬jc18.4tex(水兰):地纬jc9.7tex(加白)=1:1;

织物紧度:经向紧度ej=80%,地区纬向紧度ej=42%;

织物密度:纬向紧度ej:经向紧度/%;pj:经密/根/10cm;ew:纬向紧度/%;pw1:地区纬密/根/10cm;

即6.94根/mm;

花区纬密(根/10cm)pw2=366×2=732,即7.32根/mm;

织物门幅:152.5cm;

2.纹样设计:采用在白色地部上加水兰色“十”形纬起花组织;

“十”字花纹样设计:

“十”字花高:高度设计为3.3mm,则花内花纬根数=花纬高度×花区纬密=3.3×7.32=24根,其中水兰花纬12根,加白花纬12根,按1:1排列;

“十”字花宽:宽度设计为2.3mm,则花内经根数=花内宽度×经密=2.3×6.94=16;

“十”字花间距:纹样采用四方连续方式进行“十”字花布局;

横向间距:同一水平线上相邻两花间距设计为17mm,则相邻两花经纱根数=花间距×经密=17×6.94=118;

不同水平线的相错但相邻花的水平间的经纱根数=(118-16)/2=51,相距=51/6.94=7.34mm;

纵向间距:设计同一列相邻花间距(mm)=平纹地高+花区高+平纹地高=8+3.3+8=19.3,则相隔纬纱根数=地部纬密×8+花区纬密×3.3+地部纬密×8=3.66×8+7.32×3.3+3.66×8=29+24+29=82;

一花循环经、纬纱根数:一花循环经纱根数=16+51+16+51=134,这里一花循环经纱数,是指一完整循环的经纱数;一花循环纬纱根数=24+29+24+29=106,其中水兰色纬纱根数=24/2+24/2=24,加白纬纱根数=24/2+24/2+29+29=82;

3.组织设计:本设计织物组织采用平纹为主的纬二重起花组织,水兰花纬:加白色地纬=1:1,采用“w”形固结方式;其穿综次序:12×(1,2,3,4),1,2,3,5,3,5,6,2×(5,7),2×(8,7),2×(8,6),5,6,2,6,12×(2,,3,4,1),2,3,4,9,2,9,10,9,11,9,3×(11,12),10,12,10,9,10,3,10;

4.主要工艺设计:

总经根数:边组织和地组织每筘齿均穿入4根,边纱根数为2×20,则总经根数=pj/10×幅宽+40×(1-4/4)=694/10×152.5=10584;

全幅循环花数:全幅花数=(总经根数-边经根数)/一花循环经纱数=(10584-40)/134=78.69,即78花余0.69花,做“加花减头”处理,即79花-0.31花,减头数=0.31×134=41根;

劈花:虽然经纱均为“加白”一色,但为将“十”字花组织避开布边,也要进行劈花设计:步骤如下:

1、将根数多、颜色浅、组织紧密的部位做首条,一花色经排列如下:51加白,16加白,51加白,16加白,51白;

2、将首条51根与减头数的一半,(51+41)/2=46,置于色排末位,将首条剩余根数(51-46=5根)置于首位,重新进行色排如下:5加白,16加白,51加白,16加白,46加白;全幅共79花,最右侧的最后一花,减头41根,即51-46=5根,这保证了主花区距离左右侧布边均为5根纱,左右对称,也就是指示第1个“十”花距离左侧布边5根经纱,为起花组织确定了起始位置,布局美观且便于整经工序排筒和浆纱并轴操作,浆纱机并轴时不必考虑整经轴转向;

计算得出:jc9.7tex经纱百米用纱量为12.1676kg/100m;jc9.7地部纬纱百米用纱量为6.3904kg/100m,jc18.4tex水兰花纬百米用纱量为3.4241kg/100m。

一种根据所述的纬剪花府绸的设计方法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络筒:采用奥托康纳338自动络筒机,采用单锭变频技术,小纱时自动降速以匀化络纱张力,络纱线速度为1100m/min,加严电子清纱器清纱工艺参数:短粗节s:120%×1.0cm,长粗节l:40%×30cm,长细节t:70%×30cm,要求挡车工交接班清洁工作,避免飞花附入,络纱张力旋钮刻度值:3;

2.染纱:花纬纱要进行染色,采用高温高压筒子染色工艺,其流程如下:坯纱→松式络筒→(倒角)→装纱→(压纱)→入染(前处理→染色→后处理)→脱水→烘干→(紧筒);松筒后卷绕密度为0.32g/cm3;采用活性染料染色,浴比为1.28,内蒸汽压力,589.2kpa;主缸进水压力294.6kpa,漂染液流速为30l/kg.min;固色后进行水洗和皂煮,皂煮条件为:非离子洗涤剂1g/l,沸水皂煮,时间为15min;

3.整经:采用1452g型整经机,该机采用集体换筒、筒子架光电断头检测,刹车时制动距离不超过3米,经轴采用平行加压,采用多头少轴工艺,整经配轴623×10+622×7,整经万百根断头率控制在1.5根以下;

4.浆纱:浆液配方:

采用高性能醚化淀粉astsizepwd:50kg,pva1799:12.5kg,pva205md:5kg,同时采用“高压、高浓、低黏”上浆工艺路线;含固率12%,上浆率12.5%,回潮率7-7.5%;伸长率0.5%;后上蜡0.3%;

5.穿经和织造:主要采用如下措施:

(1)穿经:经密大,穿筘采用4根/筘齿,采用12页综,1-12页各页综综丝根数分别为:1942、2170、2130、1902、380、380、304、304、380、380、304、304;

(2)织机:采用津田驹zax9200喷气织机织造,该机采用电子送经、电子卷取、可通过伺服电机实现变纬密织造,只需在织机人机界面间隔输入:29纬:366根/10cm;24纬:732根/10cm;

(3)织造方式:采用反织法;

(4)开口时间:采用295°的早开口方式;

(5)引纬时间的设定:喷气织机引纬常用的始飞行角为85°,挡纱针时间为80°,纬纱到达角为225°,由于采用早开口,纬纱到达时间不宜太晚,否则由于织机闭口早,易引起织物右边的“蚂蚁”纬缩;由于纬线组合有线密度较高的花纬,主喷压力适当增加,主喷压力0.30mpa,辅喷压力0.35mpa,调节试验时以不断纬,纬纱到达不延迟滞后为界;

(6)储纬器引纬张力调节:由于纬剪花织物,采用两种不同颜色和粗细的纬纱,即水兰色花纬和加白色纬纱,线密度较大的水兰色纬纱引纬时会因在双弹簧片间残留的染料垢斑使得引纬不稳定,因而采取减少花纬储纬器的双弹簧片压力的措施,保持引纬张力稳定;同时花纬采用双喷轮换,减轻染料垢斑积聚的问题;客户根据自己需要,选用剪花面或者非剪花面作为织物的正面;

6.剪花整理:

剪花前处理,如果采用非剪花面作为正面,烧毛采用只烧正面,不烧剪花浮长面,否则可能烧坏织物,后整理采用松式整理,采用剪毛机械剪花。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面料外观新颖、穿着舒适,用作时尚女装面料,合理进行纹样的花纬和地纬布局,花纬浮长线长短适中,花纬采用“w”形纬纱固结方式,花纬线密度高,剪花部位纬密加倍,整经要注意张力、排列、卷绕“三均匀”,浆纱要增加毛羽被覆率、提高耐磨性,采用反织法在喷气织机上织造、调节花纬引纬张力,采用剪毛机剪花。

本发明在设计织造纬剪花织物时,兼顾美观性和织造可行性和成本,合理配置花纬和地纬根数和位置,花纬宜采用高线密度,花区纬密要加倍。花纬和地经在花边部采用“w”形固结,以保证剪花后余留花纬绒毛丰满,结构稳定,适当降低络纱速度,整经要保证片纱张力均匀,保证织物匀整,浆纱主要本着“双浆槽,两高一低,低伸长、保耐磨、贴毛羽”指导思想。

本发明的织造采用反织法,工艺上采用较高后梁、较早开口、调节花纬的引纬张力等措施,大货生产效率达到93%,入库一等品达97%。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纬剪花纹样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纬剪花组织局部上机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纹版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剪花前坯布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成品剪花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成品非剪花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的界定。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1.织物规格设计

产品设计定位为高档夏季女装面料,为形成质地细密、条干均匀、布面匀整、手感“滑、挺、爽”的风格,并赋予“高花仿绣”装饰效应。织物采用细特高密、平纹为主,附加纬二重起花的结构,为此进行如下规格设计:

1.1纱线组合:考虑织物质地细腻,织物地部经、纬纱选加白色jc9.7tex纱同时,为使花部纬纱醒目、剪花后绒毛丰满,花纬线密度应较地纬大一倍左右,花纬选水兰色jc18.4tex,即,经纱组合:加白jc9.7tex。

纬纱组合:地区选jc9.7tex(加白);花区:花纬jc18.4tex(水兰):地纬jc9.7tex(加白)=1:1。

1.2织物紧度:织物紧度和经纬密度关系是影响织物结构的关键,直接影响织物的织造效率、织物质量和织物的风格。如果经向紧度过大,经纱密度大、开口清晰度受影响,经纱之间摩擦剧烈,织造断头高;纬向紧度过大,则纬纱密度大,打纬时钢筘对经纱的摩擦加剧,也会增加经纱的断头率。综合考虑织物风格和织造可行性,紧度过大,织物手感僵硬,紧度过小,手感松烂,经纱对花纬的固结不牢固。综合考虑可织性和府绸的仿绣外观风格,以及经纱对花纬夹持作用等因素:经向紧度ej=80%,地区纬向紧度ej=42%。

1.3织物密度:纬向紧度(这里,ej:经向紧度/%;pj:经密/根/10cm;ew:纬向紧度/%;pw1:地区纬密/根/10cm)。

1.3.1

1.3.2

1.3.3花区纬密(根/10cm)pw2=366×2=732,即7.32根/mm

花区纬密这样配置是为保证花区在剪花后结构稳定致密,余留的花纬不至在剪花力的作用下脱落,并使得绒毛丰满,因而花区纬密应加倍。

1.4织物门幅:152.5cm。

2.纹样设计

纹样设计除了决定织物的是否美观,更是组织设计和工艺计算的前提之一,决定了不同组织点数量和分布,以及花纬和地纬根数与比例,也影响织造难度和成本高低。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本设计采用在白色地部上加水兰色“十”形纬起花组织,简洁大方、结构稳定,纹样见图1。

2.1“十”字花纹样设计

2.1.1“十”字花高:高度设计为3.3mm,则花内花纬根数=花纬高度×花区纬密=3.3×7.32=24根,其中水兰花纬12根,加白花纬12根,按1:1排列。

2.1.2“十”字花宽:宽度设计为2.3mm,则花内经根数=花内宽度×经密=2.3×6.94=16

纬剪花纹样布局也可参见上机图,如图2。

2.2“十”字花间距纹样采用四方连续方式进行“十”字花布局

2.2.1横向间距:同一水平线上相邻两花间距设计为17mm,则相邻两花经纱根数=花间距×经密=17×6.94=118。

不同水平线的相错但相邻花的水平间的经纱根数=(118-16)/2=51,相距=51/6.94=7.34mm,

2.2.2纵向间距:设计同一列相邻花间距(mm)=平纹地高+花区高+平纹地高=8+3.3+8=19.3,则相隔纬纱根数=地部纬密×8+花区纬密×3.3+地部纬密×8=3.66×8+7.32×3.3+3.66×8=29+24+29=82

用经纬纱根数表示的剪花纹样示意图如图1。

2.3一花循环经、纬纱根数

一花循环经纱根数=16+51+16+51=134,这里一花循环经纱数,是指一完整循环的经纱数。

一花循环纬纱根数=24+29+24+29=106,其中水兰色纬纱根数=24/2+24/2=24,加白纬纱根数=24/2+24/2+29+29=82。

3.组织设计

本设计织物组织采用平纹为主的纬二重起花组织,水兰花纬:加白色地纬=1:1,采用“w”形固结方式。保证剪花时,花纬不至于松脱。不同于普通纬起花组织,应用于纬剪花目的纬起花组织的浮长线以长些为好,以利于剪花刀的剪毛作用,浮长线过短会造成剪花时,剪毛刀进刀困难,浮长线过长,花间距过大有会影响装饰的点缀效果。其上机图局部见图2。

其穿综次序:12×(1,2,3,4),1,2,3,5,3,5,6,2×(5,7),2×(8,7),2×(8,6),5,6,2,6,12×(2,,3,4,1),2,3,4,9,2,9,10,9,11,9,3×(11,12),10,12,10,9,10,3,10。纹版图见图3。

4.主要工艺设计

4.1总经根数:边组织和地组织每筘齿均穿入4根,边纱根数为2×20,则总经根数=pj/10×幅宽+40×(1-4/4)=694/10×152.5=10584

4.2全幅循环花数

全幅花数=(总经根数-边经根数)/一花循环经纱数=(10584-40)/134=78.69,即78花余0.69花,做“加花减头”处理,即79花-0.31花,

减头数=0.31×134=41根。

4.3劈花虽然经纱均为“加白”一色,但为将“十”字花组织避开布边,也要进行劈花设计:步骤如下

4.3.1将根数多、颜色浅、组织紧密的部位做首条(参见图1),一花色经排列如下:51加白,16加白,51加白,16加白,51白

4.3.2将首条51根与减头数的一半,(51+41)/2=46,置于色排末位,将首条剩余根数(51-46=5根)置于首位,重新进行色排如下:5加白,16加白,51加白,16加白,46加白。全幅共79花,最右侧的最后一花,减头41根,即51-46=5根,这保证了主花区距离左右侧布边均为5根纱,左右对称,也就是指示第1个“十”花距离左侧布边5根经纱,为起花组织确定了起始位置。布局美观且便于整经工序排筒和浆纱并轴操作,浆纱机并轴时不必考虑整经轴转向。

计算得出:jc9.7tex经纱百米用纱量为12.1676kg/100m;jc9.7地部纬纱百米用纱量为6.3904kg/100m,jc18.4tex水兰花纬百米用纱量为3.4241kg/100m。

5.生产技术关键

5.1络筒采用奥托康纳338自动络筒机,该机采用单锭变频技术,小纱时自动降速以匀化络纱张力。由于线密度低,织物密度大,络纱张力不宜过大,否则络纱断头增加,毛羽增多,织造时开口不清,容易产生“三跳、纬缩”疵点。络纱线速度选1100m/min。加严电子清纱器清纱工艺参数:短粗节s(%×cm)120×1.0,长粗节l(%×cm):40×30,长细节t(-%×cm)70×30,要求挡车工交接班清洁工作,避免飞花附入。络纱张力旋钮刻度值:3

5.2染纱花纬纱要进行染色,采用高温高压筒子染色工艺,相比于绞纱染色,其优点是工艺流程短、回丝少、自动化程度高、质量好。其流程:坯纱→松式络筒→(倒角)→装纱→(压纱)→入染(前处理→染色→后处理)→脱水→烘干→(紧筒)。松筒后卷绕密度为0.32g/cm3,保证染色匀透;采用活性染料染色,浴比为1.28,内蒸汽压力,589.2kpa左右,实现快速升温;主缸进水压力294.6kpa,以保证进水冷却速度理想,漂染液流速为30l/kg.min,目的是保证筒肩染透,减少色差。固色后进行水洗和皂煮,去除浮色,保证染色牢度。皂煮条件为:非离子洗涤剂1g/l,沸水皂煮,时间15min。

5.3整经织物对要求布面匀整,因而整经要求“张力、排列、卷绕”三均匀,尤其重要,采用1452g型整经机,该机采用集体换筒、筒子架光电断头检测,刹车时制动距离不超过3米,有效避免整经倒断头问题,经轴采用平行加压,有效避免整经大轴跳、用定规查两盘片间五点间距,保证两经轴盘片绝对垂直平行状态,避免因边部盘片倾斜带来边经张力增加,伸长增大,浆纱松边轴问题。采用多头少轴工艺,保证片纱张力均匀,整经配轴623×10+622×7。及时与纺纱部门联系,保证成纱质量,整经万百根断头率控制在1.5根以下。

5.4浆纱由于该织物是细特高密织物,后道又采用喷气织机高速织造,开口不易清晰,打纬频繁,尤其是纬起花部位有24纬的纬密加倍,且花纬线密度高,为jc18.4tex,更增加了打纬时经纱受摩擦的程度。浆料配方和浆纱工艺参数设计应侧重增加浆纱耐磨性,被覆毛羽等。浆液配方:采用高性能醚化淀粉astsizepwd:50kg,pva1799:12.5kg,pva205md:5kg。同时采用“高压、高浓、低黏”上浆工艺路线。含固率12%,上浆率12.5%,回潮率7-7.5%;伸长率0.5%;后上蜡0.3%。该醚化淀粉是全支链淀粉,成膜性好,退浆性能好,环保;pva1799用于增加浆膜耐磨性,贴服毛羽,pva205能降低分纱阻力,减少分绞时二次毛羽。

浆纱机采用郑纺机ga308浆纱机。该织物总经根数达到10584,应采用双浆槽以降低浆纱覆盖系数,由经纱线密度低,为避免纱线摩擦路径长导致浆槽内浆纱伸长增加,采用双浸双压方式即可,同时要求挡车工不要随意升降浸没辊来调节上浆高低以避免恶化浆纱伸长和机械性能,同时打慢车,处理坏活时压低烘筒气压避免浆纱“过烘”而影响将浆膜韧性。

5.5穿经和织造主要采用如下措施:

(1)穿经:经密大,穿筘采用4根/筘齿,目的是降低筘号,减少经纱与筘齿的摩擦机率,降低织造断头率。采用12页综,1-12页各页综综丝根数分别为:1942、2170、2130、1902、380、380、304、304、380、380、304、304。

(2)织机:采用津田驹zax9200喷气织机织造,该机采用电子送经、电子卷取、可通过伺服电机实现变纬密织造。只需在织机人机界面间隔输入:29纬:366根/10cm;24纬:732根/10cm。

(3)织造方式:为了观察纬浮长线的织造状态和及时发现纬起花织物的疵点,并减少提综负担,达到节能目的,采用反织法。

(4)开口时间:采用295度的早开口方式,目的是有利于高纬密织物打紧纬纱。

(5)后梁位置:zax9200型织机配置的是多臂开口机构。织制平纹织物时,常用的后梁高刻度值定为1格。后梁略高。目的是使得上层经纱张力略松,经纱彼此可以相互靠拢,有利于减轻每筘齿穿4根时容易筘痕的问题。织物布面丰满、匀整。

(6)引纬时间的设定:喷气织机引纬常用的始飞行角为85°,挡纱针时间80°纬纱到达角为225°,由于采用早开口,纬纱到达时间不宜太晚,否则由于织机闭口早,易引起织物右边的“蚂蚁”纬缩。由于纬线组合有线密度较高的花纬,主喷压力适当增加,主喷压力0.30mpa,辅喷压力0.35mpa,调节试验时以不断纬,纬纱到达不延迟滞后为界。

(7)储纬器引纬张力调节:由于纬剪花织物,采用两种不同颜色和粗细的纬纱,即水兰色花纬和加白色纬纱,线密度较大的水兰色纬纱引纬时会因在双弹簧片间残留的染料垢斑使得引纬不稳定,因而采取减少花纬储纬器的双弹簧片压力的措施,保持引纬张力稳定。同时花纬采用双喷轮换,减轻染料垢斑积聚的问题。产品的剪花前坯布和剪花后成品见图4、图5和图6。

客户根据自己需要,选用剪花面或者非剪花面作为织物的正面。

6.剪花整理

剪花前处理,如果采用非剪花面作为正面,烧毛采用只烧正面,不烧剪花浮长面,否则可能烧坏织物。后整理采用松式整理,采用剪毛机械剪花。

本发明的设计织造纬剪花织物时,要兼顾美观性和织造可行性和成本,合理配置花纬和地纬根数和位置,花纬宜采用高线密度,花区纬密要加倍。花纬和地经在花边部采用“w”形固结,以保证剪花后余留花纬绒毛丰满,结构稳定,适当降低络纱速度,整经要保证片纱张力均匀,保证织物匀整,浆纱主要本着“双浆槽,两高一低,低伸长、保耐磨、贴毛羽”指导思想。

本发明的织造采用反织法,工艺上采用较高后梁、较早开口、调节花纬的引纬张力等措施,大货生产效率达到93%,入库一等品达97%。出口孟加拉,深受客户欢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