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针床钩针的经编机、编织方法和编织物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67717发布日期:2019-11-06 02:36阅读:1945来源:国知局
双针床钩针的经编机、编织方法和编织物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纺织经编机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双针床钩针的经编机。



背景技术:

经编机根据配置的针床数分为单针床经编机和双针床经编机。单针床经编机是只装配有一个针床,生产单面织物的经编机;双针床经编机是装配有两列相互平行且相互背对的针床的经编机。双针床经编机可以在各自的针床上单独编织成圈,然后用局部或全部连接的方式生产出具有与单针床经编机不同风格和花纹效应的织物。

经编机根据织针的不同又分为舌针经编机、复合针经编机和钩针经编机。由于钩针经编机更易于制造较高的机号(机号指每寸中织针的数量,数量越多,机号越高),适应超密或超薄织物生产的需要;且钩针经编机在其特有的压板机构的作用下能够编织缺压经编组织(集圈组织和提花组织),形成其他针型机器难以制得的、罕见的3d花型织物,所以钩针经编机在国内被广泛使用。

但目前国内的经编行业中,钩针经编机的机器均为单针床形式,即由一主传动轴通过单边连杆传递到单边摆臂上,带动单边成圈机构进行编织,单边成圈机构包括单边针床、单边沉降片、单边压板及两把梳栉导纱装置,其仅能编织单面织物,无法编织双面织物或圆筒织物。当需要双面织物或圆筒织物时,需要人工缝合,既增加了加工成本又造成材料浪费。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针床钩针的经编机,能直接编织出双面织物、间隔织物、圆筒织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针床钩针经编机、编织方法和编织物。

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问题,发明出一种能直接编织出特殊花型的双面织物、圆筒织物、间隔织物的双针床钩针的经编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针床钩针经编机,本发明主要体现在传动机构和成圈机构。传动机构由双主轴传动,由主传动轴上的传动组件分别带动机架摆轴上由连杆连接的前后摆臂运动,促使前后成圈组件分别做编织运动。成圈机构包括对称的前后针床组件,前后沉降片组件、前后压板组件和多把梳栉导纱组件。其中前后针床组件包括导向座、前后活动座、前后针床座和钩针;前后沉降片组件包括沉降片座和前后沉降片;前后压板组件包括前后压针座和压板。多把梳栉导纱组件包括摆臂、梳栉座及导纱针。

编织方法包括:利用前后针床组件、前后沉降片组件、前后压板组件和多把梳栉导纱组件相互配合的编织步骤。

编织物由上述的编织方法得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双针床钩针的经编机在国内经编机领域是个突破。发明人设计出的双针床钩针经编机具有双压针机构,既能编织出单针床钩针经编的织物又能编织双面织物、间隔织物和圆筒织物等特色的3d花型织物,使织物的种类、样式更多元化,也为编织物的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表示本申请的双针床钩针经编机的图示。

图2表示本申请的双针床钩针经编机的成圈机构的传动机构里的传动件。

图3表示本申请的双针床钩针经编机的针床机构的前后针床的上下传动的传动方式。

图4表示本申请的双针床钩针经编机的针床和梳栉机构的左右摆动传动的传动方式。

图5表示本申请的双针床钩针经编机的沉降片机构的传动方式。

图6表示本申请的双针床钩针经编机的压板机构的传动方式。

图7表示本申请的双针床钩针经编机的成圈机构中的成圈机件。

图8表示本申请的双针床钩针经编机进行编织的成圈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双针床钩针经编机,图中示出了本经编机的主要部分,即传动机构和成圈机构。

如图1和图2中,传动机构是机器由主轴a和主轴b双主轴传动;驱动电机1通过皮带2带动主轴a转动,固定在主轴a的针床传动件110、沉降片传动件120、梳栉传动件130和压板传动件140跟着转动,主轴a通过设置在其背后的未图示的齿轮带动主轴b转动,从而带动固定在主轴b的压板传动件1401绕主轴b跟着转动。图1中还示出了中央摆轴f、前摆轴d、后摆轴c以及中央摆轴f,其细节后述。

如图3所示,成圈机构中的针床组件上下运动,由同一个针床传动件110控制。针床机构分前后针床,前针床由右侧方前针床摆臂111、连接摆臂112、前针床连杆113、前针床活动座115、前针床板116和前钩针117组成,后针床由左侧方后针床摆臂118、后针床连杆119、后针床活动座1110、后针床板1111和后钩针1171组成。其中前后针床活动座115、1110固定在活动导向座114上,活动导向座114固定在中央摆轴f上。

针床传动件110是环形凸轮,因而前后针床的上下运动曲线是一致的。为了使前后针床的上下运动曲线在主轴b转角相位上相差180°,针床传动件110的后针床摆臂118和前针床摆臂111所设置的两对内外滚子a’、b’和a、b分别安装在针床传动件110的上下对应的位置。即,两个外滚子b’和b与针床传动件110的两条接触线应和第二主轴b的轴线处于同一个平面内。这样,后针床的上下运动由针床传动件110传递给后针床摆臂118及后针床连杆119并传递到后针床活动座1110,从而带动后钩针1171上下运动;前针床的上下运动由针床传动件110通过锁紧在前摆轴d上的前针床摆臂111传递到同样锁紧在同一根前摆轴d上的连接摆臂112,再通过前针床连杆113传递到前针床活动座115,从而带动前钩针117上下运动。

如图4所示,为了使传动机构紧凑,调整成圈机构的配置以及提高速度。梳栉的摆动与针床的摆动共用同一个梳栉传动件130,其摆动幅度则由各自的连杆位于摇臂上的铰接位置来决定。

梳栉传动件130是环形凸轮,梳栉传动件130与内外滚子a’、b’的表面相接触,而装有a’、b’的梳栉摇臂131则活套在后摆轴c上,梳栉摇臂131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32铰接,第一连杆132的一端与锁紧在中央摆轴f上的梳栉摆臂133相铰接。梳栉摆臂133同时与第二连杆134的一端铰接,而第二连杆134的另一端与锁紧在上摆轴g上的上摆臂135相铰接。这样,梳栉传动件130的转动通过各摇臂、连杆的传递使中央摆轴f进行摆动运动,而针架136也与上摆轴g锁紧在一起,因而针架136由于上摆轴g的摆动而进行必要的前后摆动运动。

如图5所示,成圈机构中的沉降片组件运动,由同一个沉降片传动件120控制。沉降片机构分前后沉降片组件,前沉降片由右侧前沉降片座126和前沉降片125组成;后沉降片由左侧方沉降片摇臂121、连杆122、沉降片摆臂123、后沉降片座124和后沉降片1251组成,其中前后沉降片座125、1251固定在沉降片摆臂123上,沉降片摆臂123固定在中央摆轴f上。

前后沉降片125、1251连成一体,即前后沉降片125、1251同时向机前或机后摆动。沉降片传动件120是环形凸轮,沉降片传动件120与内外滚子a’、b’的表面相接触,而装有a’、b’的沉降片摇臂121则活套在后摆轴c上,沉降片摇臂121的一端与连杆122铰接,连杆122的一端与活套在中央摆轴f上的沉降片摆臂123相铰接。其前后摆动运动是由沉降片传动件120通过活套在后摆轴c上的沉降片摇臂121的上下摆动及连杆122的上下运动来传动实现的。前后沉降片125、1251安装在沉降片摆臂123上,其作用是在成圈过程中握持新线圈并帮助套圈。

如图6所示,压板机构分前压板和后压板,前压板由主轴b传动,主要由前压板传动件1401、前压板摇臂1411、前压板摆臂1421、前连杆1431、前压板臂1441、前压板活动座1451和前压板1461组成;后压板由主轴a传动,主要由后压板传动件140、后压板摇臂141、后压板摆臂142、后连杆143、后压板臂144、后压板活动座145和后压板146组成;前后压板臂1441、144固定在中央摆轴f上。前压板1461与后压板146分开、对称放置,即前后压板由各自的传动件传动,使其向机前或机后摆动。现对后压板组件的运动进行说明,前压板组件的运动与其一致。

以后压板组件进行运动说明,后压板传动件140是环形凸轮,后压板传动件140与内外滚子a’、b’的表面相接触,而装有a’、b’的压板摇臂141则锁紧在后摆轴c上,这样后压板的前后运动是由后压板传动件140通过锁紧在后摆轴c上的压板摇臂141传动到同样锁紧在后摆轴c上的压板摆臂142,再通过连杆143直接传动到后压板臂144上来实现安装在后压板臂144上的后压板146前后运动。其作用是成圈过程中起到辅助脱圈的作用。

以上说明的经编机、传动机构和成圈机构都只是示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附图所示的经编机、传动机构和成圈机构的具体结构。其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改变。例如双针床主轴转动360°时完成双边成圈机构的成圈过程,传动机构带动双边成圈机构完成成圈过程都没有具体限制。图示为凸轮式传动方式,但本发明不局限于凸轮式传动,一切基于形成双针床钩针机的成圈曲线的传动方式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下面根据图7和图8,说明本申请的双针床钩针经编机的成圈原理,具体而言,是经编机的工作状态。

图7中,本申请的双针床钩针经编机分别包括前后钩针117、1171;前后沉降片125、1251;导纱针137、;前后压板146、1461。

如图8所示,钩针的成圈过程包括:退圈、垫纱、压针、脱圈、弯纱、握持、成圈、牵拉。(牵拉机构不在本发明中阐述)。

图8(a)示出退圈过程,其中钩针上升,将旧线圈退到针杆上,沉降片上片向前运动,压住旧线圈,带纱线的导纱针向钩针针前摆动。

图8(b)、8(c)示出垫纱过程,其中,钩针上升到最高点不动,导纱针由针背摆到针前位置,在横移机构的作用下将纱线在针杆上绕成新线圈。

图8(d)示出压针、脱圈、弯纱过程,其中,钩针继续下降使得新线圈进入针头,当钩针下降到针尖在沉降片平面上,压板向钩针逐步挤压,使得钩针闭口,旧线圈从针杆脱出针钩,钩针继续下降。

见图8(e)、8(f)示出握持、成圈过程,其中,沉降片握持已套出的旧线圈,钩针下降至最低,压板退出。沉降片同时退出,为后针床的成圈做准备。此时的后针床钩针开始上升,进行后针床开始编织线圈。

在上述前针床的成圈过程中,后针床的成圈机构均不做运动,待前针床完成脱圈过程后开始运动,编织线圈,无数的线圈被编织连接形成织物。

另外,本发明的编织方法是靠成圈机构的前后针床组件、沉降片组件、前后压板组件和多把梳栉导纱组件相互配合完成,此过程叫成圈过程。梳栉组件可在单边针床、双边针床或局部双针床进行成圈,结合压板进行编织的过程,方法的具体过程可以参照图7和图8的说明。

另外,本申请还涉及由上述的编织方法得到的编织物。

以上示出并描述了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