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动物蛋白纤维织物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13844发布日期:2018-08-07 19:12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织物,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动物蛋白纤维织物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针织产品的舒适性、功能性、时尚性、安全性和绿色环保性是当前针织工业发展的主旋律。如今,穿着注重功能和品味,讲究内在的舒适,成为人们对针织内衣的主要追求。对产品功能的需求,也由单一的功能向舒适、健康、安全等多元功能转变。

目前单功能的针织产品比较普遍,但多功能针织产品尚不多见,尤其是单纤维多功能针织产品更是凤毛麟角;b.由于多功能针织产品还没有评价标准,或多或少阻碍了多功能针织产品的发展。单功能的针织产品国外较流行,如日本的eks发热纤维,美国的outlase相变调温纤维等,但多功能纤维针织产品却鲜有耳闻。国外多功能纤维包括高性能纤维发展很快,如石墨烯纤维,但在针织的应用上很少,更不用说多功能针织产品的评价标准,至今未见有哪个国家制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多功能动物蛋白纤维织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功能动物蛋白纤维织物的制作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纱线制作:以动物蛋白纤维为原料,采用赛络紧密纺技术纺40支纱,获得纱线;

(2)坯布制作:将40支纱和20d氨纶每路同时进线,调试好纱和氨纶的张力,织造得到定型门幅为1.7m,克重为280-300g/m2的坯布;

(3)定型处理:控制定型温度195℃;车速13-14m/min;轧漕温度40℃-50℃,并加入1wt%的渗透剂,对坯布进行定型处理,获得多功能动物蛋白纤维织物。

动物蛋白纤维的横截面为c型中空,饱满率和圆润度在80%以上,蛋白质含量≥3wt%,干强度≥2.2cn/dtex,湿强度≥1.1cn/dtex。

采用的动物蛋白纤维为规格1.67dtex×38mm的纤维。

步骤(2)制作得到坯布的捻度为860-900捻/100cm,毛羽控制在1mm以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该纤维的横截面为c型中空,且饱满度和圆润度达80%以上,和其它动物蛋白纤维有明显差异;回潮率达11.69%,完全符合纤维素纤维的回潮要求;

2、该纤维的蛋白质含量≥3%,其毛浆的质量是关键,熔融方法和一般湿法纺丝法有差异,纺丝技术的关键,有效控制了纤维的蛋白质含量和质量;

3、独特截面形态和充足的蛋白质含量,使纤维在微观结构上实现了纤维素材料和蛋白质材料完美共存共融,使纤维具有了其它纤维素纤维不具备的足够的多功能的特质,在目前动物蛋白纤维乃至整个纤维素纤维范畴内是绝无仅有的;

4、该纤维规格为1.67dtex×38mm的短纤维完全适用针织纱的试验和生产。用赛络紧密纺技术工艺,纺40支纱,捻度控制在860-900捻/100cm,是该纤维应用于针织面料的必备条件;该纱线的毛羽仅0.62/mm,保证了面料外观的光洁度;

5、100%该纤维的40支赛紧纺纱针织面料,其功能的差异较小,除抗菌、静电性能相差不大外,吸湿发热和透气性能的差异表现明显。其中克重在280g/m2双面棉毛布(全吃)功能表现突出,改变了棉毛布的结构,既增加了面料的克重,又加强了织物的密度和弹性,使纤维的多功能特性得到了彰显,纤维的透气性发挥到了极致各项指标数据明显高于同比例纤维的其它面料,尤其是透气性能发挥到了极致,达到927mm/s,使纤维的多功能性达到了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动物蛋白纤维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多功能动物蛋白纤维织物的制作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纱线制作:以动物蛋白纤维为原料,采用赛络紧密纺技术纺40支纱,获得纱线;

(2)坯布制作:将40支纱和20d氨纶每路同时进线,调试好纱和氨纶的张力,织造得到定型门幅为1.7m,克重为280g/m2的坯布,该坯布的捻度为860捻/100cm,毛羽控制在1mm以内;

(3)定型处理:控制定型温度195℃;车速13m/min;轧漕温度40℃℃,并加入1wt%的渗透剂,对坯布进行定型处理,获得多功能动物蛋白纤维织物。

采用的动物蛋白纤维的横截面为c型中空,如图1所示,饱满率和圆润度在80%以上,规格为1.67dtex×38mm,性能参数如下表所示:

规格1.67dtex×38mm,100%多功能动物蛋白再生纤维素纤维赛络紧密纺40支纱的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实施例2

一种多功能动物蛋白纤维织物的制作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纱线制作:以动物蛋白纤维为原料,采用赛络紧密纺技术纺40支纱,获得纱线;

(2)坯布制作:将40支纱和20d氨纶每路同时进线,调试好纱和氨纶的张力,织造得到定型门幅为1.7m,克重为300g/m2的坯布,该坯布的捻度为900捻/100cm,毛羽控制在1mm以内;

(3)定型处理:控制定型温度195℃;车速14m/min;轧漕温度50℃,并加入1wt%的渗透剂,对坯布进行定型处理,获得多功能动物蛋白纤维织物。

实施例3

对实施例1制作得到的织物的性能进行检测,具体如下:

该面料的抗菌和吸湿发热功能数值有比较明显的上升,尤其是透气率,数据上升之高,出乎意料,竟达到972mm/s。如此高的透气率,在针织面料中,尤其是克重在300g/㎡左右的棉毛布中是绝无仅有的。

究其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棉毛进线方法的改变,即采用了“全吃”的进线技术;由此改变了棉毛布的结构,既增加了面料的克重,又加强了织物的密度和弹性。结果使纤维的多功能特性得到了彰显,尤其是,使纤维的透气性发挥到了极致。这是该纤维通过这种“全吃”的技术手段,在棉毛面料上达到了功能的最大化,做到了纤维能量淋漓尽致的体现。应该说,这就是纤维功能最大化的针织关键技术所在。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