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设备与其调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7241发布日期:2019-06-15 00:3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水洗设备与其调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水洗设备与其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消费者对织物的功能亦有了新的要求,因此织物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于织物的大量生产过程中,作为织物原料的布材会先经过清洗与烘干制程。于清洗制程中,布材可置于水洗机内,并浸泡在液体内,使得布材可于水洗机内进行水洗程序。然而,在水洗过程中,水洗机内的液体性质会随着水洗程序的进行时间而有变化。因此,对应此些液体性质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已成为相关领域的焦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水洗设备,其可对布料进行退浆水洗,并包含清洗槽、缓冲槽、通道、管线以及用以探测溶液酸碱值的酸碱感测器。清洗槽及缓冲槽可用以容载用来退浆水洗的溶液,其中清洗槽及缓冲槽可透过通道及管线连接,且溶液可借此在清洗槽与缓冲槽之间进行循环。进行退浆水洗的布料会位在清洗槽内,而酸碱感测器则位在缓冲槽内。由于溶液会在清洗槽与缓冲槽之间进行循环,故酸碱感测器所探测到的酸碱值可呈现整体溶液的平均酸碱值。通过此配置,当清洗槽内的溶液发生浓度变化的时候酸碱感测器也不会因此而产生误判,从而可维持水洗设备的调控的精确性。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水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清洗槽、第一缓冲槽、第一通道、第一溢流孔以及第一酸碱感测器。第一缓冲槽设置于清洗槽下方。第一通道连接清洗槽及第一缓冲槽。第一溢流孔设置于第一通道上,并位于清洗槽内。第一酸碱感测器设置于第一缓冲槽内,并用以探测第一缓冲槽内的溶液的酸碱值。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水洗设备还包含第一管线、第一泵浦以及控制器。第一管线连接清洗槽及第一缓冲槽。第一泵浦设置于第一缓冲槽内,并与第一管线连接。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酸碱感测器,并用以根据酸碱值控制第一泵浦的运作状态。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水洗设备还包含入水口。入水口设置于第一管线上,并位于清洗槽内,其中入水口相对第一缓冲槽的高度大于第一溢流孔相对第一缓冲槽的高度。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水洗设备,还包含第二缓冲槽、第二通道、第二溢流孔、第二酸碱感测器、第二管线以及第二泵浦。第二缓冲槽毗邻第一缓冲槽。第二通道连接清洗槽及第二缓冲槽。第二溢流孔设置于第二通道上,并位于清洗槽内。第二酸碱感测器设置于第二缓冲槽内,且电性连接控制器,其中第二酸碱感测器用以探测第二缓冲槽内的溶液的酸碱值。第二管线连接清洗槽及第二缓冲槽。第二泵浦设置于第二缓冲槽内,并与第二通道连接,其中第二泵浦电性连接控制器,且控制器用以根据酸碱值控制第一泵浦及第二泵浦各自的运作状态。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清洗槽自第一溢流孔以下的容积小于第一缓冲槽的容积。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水洗设备还包含浊度感测器以及控制器。浊度感测器设置于清洗槽内,用以探测清洗槽内的溶液的浊度。控制器电性连接浊度感测器,用以根据浊度判断是否对清洗槽注入液体。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水洗设备还包含注水装置以及中止器。注水装置电性连接控制器,并用以对清洗槽注入液体。中止器电性连接控制器,并用以根据浊度判断是否中止注水装置的注水状态。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水洗设备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将布料导引进入清洗槽,并将经过清洗槽的布料导引自清洗槽离开。将清洗槽内的溶液于清洗槽与第一缓冲槽之间进行循环。探测第一缓冲槽内的溶液的酸碱值。根据溶液的酸碱值,判断是否对循环中的溶液进行处理。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当判断为对循环中的溶液进行处理的时候,调控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中止溶液于清洗槽与第一缓冲槽之间进行循环。移除清洗槽内的溶液,并将第二缓冲槽内的另一溶液于清洗槽与第二缓冲槽之间进行循环。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调控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探测清洗槽内的溶液的浊度。设定清洗槽的溶液的浊度区间,其中当浊度大于浊度区间时,将液体注入至清洗槽。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揭露内容的第一实施方式绘示水洗设备的配置示意图;

图2绘示透过图1的水洗设备进行退浆水洗程序的示意图;

图3绘示图1的水洗设备的调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依据本揭露内容的一实验例绘示布料在退浆水洗程序中的浊度与退浆率的关系图;

图5为依据本揭露内容的另一实验例绘示布料在退浆水洗程序中的浊度与退浆率的关系图;

图6为依据本揭露内容的第二实施方式绘示透过水洗设备进行退浆水洗程序的示意图;

图7绘示图6的水洗设备的调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依据本揭露内容的第三实施方式绘示透过水洗设备进行退浆水洗程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本文中的电性连接可包括透过无线连接或是透过有线连接实现。例如,当电性连接为无线连接时,无线连接可透过蓝牙传输装置、红外线传输装置、wifi无线网络传输装置、wt无线电波传送装置、nfc近距离无线通讯装置、ant+近距离无线通讯装置或紫蜂无线通讯装置(zigbee)实现。当电性连接为有线连接时,有线连接可透过实体排线实现,其中实体排线的连接方式可包含高画质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hdmi)、控制器区域网络(controllerareanetwork;canbus)、rs-232或乙太网控制自动化技术(ethercat)。

请看到图1,图1为依据本揭露内容的第一实施方式绘示水洗设备100的配置示意图。水洗设备100例如可以是退浆水洗机,其可用于进行退浆水洗程序,并包含清洗槽110、进布口112、出布口114、导引装置116、注水装置118、排水口120、浊度感测器122、第一缓冲槽130、第一通道132、第一溢流孔134、第一管线136、第一泵浦138、第一入水口140、第一酸碱感测器142、控制器150以及中止器152。

清洗槽110可用以装载液体(未绘示),从而使水洗设备100透过装载在清洗槽110内的液体对布料(未绘示)进行退浆水洗。进布口112以及出布口114设置在清洗槽110的相对两侧,而导引装置116设置在清洗槽110内,且导引装置116可包含滚轮组。于退浆水洗程序期间,布料可由导引装置116的滚轮组导引,从而透过进布口112进入到清洗槽110内,并再透过出布口114自清洗槽110内离开清洗槽110。

注水装置118以及排水口120设置在清洗槽110上,并与清洗槽110的内部空间连接。注水装置118可用以注入液体至清洗槽110内,而排水口120则可用以将清洗槽110所装载的液体排出,从而将其内的液体移除。排水口120可包含开关阀(未绘示),从而控制排水口120的排水状态。此外,排水口120的高度可根据水洗设备100的整体设计而调整。

浊度感测器122设置于清洗槽110内,其用以探测装载于清洗槽110内的液体的浊度。具体来说,当水洗设备100透过清洗槽110内的液体进行退浆水洗程序的时候,浊度感测器122的设置位置会是在液体的液面下方,从而探测液体的浊度。

第一缓冲槽130设置于清洗槽110下方,亦即清洗槽110的水平高度会大于第一缓冲槽130的水平高度。第一通道132连接清洗槽110及第一缓冲槽130,第一溢流孔134位于清洗槽110内,并设置于第一通道132上。第一溢流孔134可视为第一通道132的入水孔,具体来说,当清洗槽110所装载的液体的水位高过第一溢流孔134的时候,水位超过第一溢流孔134的液体将会透过第一溢流孔134进入第一通道132,并沿着第一通道132流入第一缓冲槽130内。同样地,第一溢流孔134的高度也可根据水洗设备100的整体设计而调整。

第一泵浦138设置于第一缓冲槽130内并与第一管线136连接,其中第一管线136连接清洗槽110及第一缓冲槽130。第一入水口140位于清洗槽110内,并设置于第一管线136上。第一缓冲槽130内的液体可由第一泵浦138加压后透过第一管线136送往清洗槽110,并透过第一入水口140自第一管线136进入清洗槽110。

通过设置第一通道132以及第一管线136,装载于清洗槽110与第一缓冲槽130的液体可在清洗槽110与第一缓冲槽130之间进行循环。此外,第一入水口140相对第一缓冲槽130的高度可大于第一溢流孔134相对第一缓冲槽130的高度,也就是说,当水洗设备100透过清洗槽110内的液体进行退浆水洗程序的时候,第一入水口140的位置会是在液体的液面上,从而避免清洗槽110内的液体经第一管线136流向第一缓冲槽130,且也可防止第一泵浦138的负载率过高。

第一酸碱感测器142设置于第一缓冲槽130内,并用以探测第一缓冲槽130所装载的液体的酸碱值。具体来说,第一酸碱感测器142的设置位置可对应第一缓冲槽130所预计装载液体的液面下方,从而探测液体的酸碱值,其中酸碱值例如是ph值。

控制器150电性连接注水装置118、排水口120的开关阀、浊度感测器122、第一泵浦138以及第一酸碱感测器142。控制器150可透过浊度感测器122所探测到的浊度以及第一酸碱感测器142所探测到的酸碱值调整各装置的运作状态。举例来说,控制器150可根据浊度感测器122所探测到的浊度控制注水装置118的运作状态,使得注水装置118自未注水状态转换为注水状态。此外,控制器150也可根据第一酸碱感测器142所探测到的酸碱值控制第一泵浦138的运作状态,使得第一泵浦138停止加压。

中止器152电性连接注水装置118以及控制器150。中止器152可自控制器150得到浊度感测器122所探测到的浊度,并用以根据此浊度判断是否中止注水装置118的注水状态。具体来说,当注水装置118由控制器150驱动而自未注水状态转换为注水状态后,中止器152可用以根据浊度判断是否使注水装置118停止注水。

透过上述配置,当水洗设备100透过清洗槽110内的液体进行退浆水洗的时候,清洗槽110与第一缓冲槽130内的液体可通过第一管线136及第一通道132而持续在清洗槽110与第一缓冲槽130之间进行循环,因此,清洗槽110与第一缓冲槽130内的液体的状态及其性质会大致相同。也就是说,第一酸碱感测器142所探测到的酸碱值可视同为清洗槽110内的液体的酸碱值。

透过上述循环系统及探测机制,可提高对清洗槽110内的液体的酸碱值的判断准确性。具体来说,当透过注水装置118对清洗槽110内注入液体的时候,清洗槽110内的液体的浓度分布可能会呈现不均匀。因此,透过上述循环系统,可提高清洗槽110内的液体对流效率,而降低浓度梯度。此外,由于第一缓冲槽130并没有直接进行水洗程序,故浓度差异及ph差异也小于清洗槽110,也因此,通过将探测酸碱值的第一酸碱感测器142设置在第一缓冲槽130,亦可提高上述判断准确性。

请再参照图2以及图3,图2绘示透过图1的水洗设备100进行退浆水洗程序的示意图,图3绘示图1的水洗设备100的调控方法的流程图,其中调控方法包含步骤s100-s160。于进行退浆水洗程序之前,可先调制退浆用的溶液,此退浆用的溶液可以是透过液碱、精练剂与螯合分散剂调制而成。于调制完成后,再将溶液加入至清洗槽110以及第一缓冲槽130,其如溶液102所示。

当透过水洗设备100进行退浆水洗程序时,水洗设备100的调控方法可由步骤s100开始进行,其中步骤s100为将布料104导引进入清洗槽110。具体来说,于将溶液102加入至清洗槽110以及第一缓冲槽130后,可使用导引装置116的滚轮组导引布料104,使得布料104可透过进布口112进入清洗槽110,并透过出布口114离开清洗槽110。于布料104的行进路径中,会有一部分路径是位在溶液102的液面下,亦即,位于此部分路径的布料104可浸泡在溶液102内,并由溶液102进行退浆水洗。

步骤s110可接续在步骤s100之后,其中步骤s110为将清洗槽110内的溶液102于清洗槽110与第一缓冲槽130之间进行循环。当清洗槽110以及第一缓冲槽130内皆装载有溶液102的时候,控制器150即可发出信号至第一泵浦138,从而驱动第一泵浦138开始对第一缓冲槽130内的溶液102加压。于驱动第一泵浦138后,第一缓冲槽130内的溶液102可透过第一管线136以及第一入水口140进入清洗槽110。接着,在溶液102开始自第一缓冲槽130送入清洗槽110后,清洗槽110内的液面也会逐渐上升,而当清洗槽110内的液面高过第一溢流孔134的时候,清洗槽110内的溶液102即会透过第一溢流孔134进入第一通道132,并接着流入第一缓冲槽130内。

透过上述机制,溶液102可于清洗槽110与第一缓冲槽130之间进行循环。于进行循环的期间,布料104仍透过导引装置116持续在清洗槽110内行进。也就是说,对布料104进行退浆水洗以及对溶液102进行循环会是同步进行的。此外,于进行循环的期间,可由控制器150控制注水装置118的注水状态及排水口120的开关阀。

步骤s120可接续在步骤s110之后,其中步骤s120为探测清洗槽110内的溶液102的浊度。当清洗槽110内的浊度感测器122探测到溶液102的浊度后,此浊度数值将会回传至控制器150。

步骤s130可接续在步骤s110之后,其中步骤s130为判断是否注入液体至清洗槽110。由于在对布料104进行退浆水洗的过程中,溶液102的浊度会逐渐上升,而溶液102的浊度与布料104的退浆率会有相关性,例如当溶液102的浊度过高时,布料104的退浆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可预先设定溶液102的浊度区间,以使退浆水洗程序的退浆率仍可维持在允许的范围内。溶液102的浊度区间可依据专家系统设定,亦即,可根据欲进行退浆水洗程序的布料104的材质、布重及纤维细度去设定不同的浊度区间。

对此,当浊度感测器122所探测到的浊度大于所设定的浊度区间时,控制器150可发出信号至注水装置118,以使注水装置118开始注入液体至清洗槽110内,其中所注入的液体可以是溶液102的溶剂,例如是水或有机溶剂。此外,于控制器150发出信号至注水装置118的同时,控制器150也可发出信号至排水口120的开关阀,以控制排水口120的开关阀为开启状态。进一步来说,当注水装置118注入液体至清洗槽110内的时候,清洗槽110内的溶液102也会透过排水口120排出,使得清洗槽110内的溶液102的体积为处在动态平衡。另一方面,若浊度感测器122所探测到的浊度小于浊度区间,则继续维持原状态进行对布料104的退浆水洗,而浊度感测器122也仍持续探测清洗槽110内的溶液102的浊度。

步骤s140可接续在步骤s130之后,其中步骤s140为判断是否中止注入液体至清洗槽110。当有液体透过注水装置118注入至清洗槽110内,且有溶液102透过排水口120自清洗槽110排出的时候,清洗槽110内的溶液102的浊度即会开始降低。此时,当清洗槽110内的溶液102的浊度因降低而小于浊度区间的时候,中止器152即会发出信号至注水装置118,从而中止注水装置118的注水状态,同时,排水口120的开关阀也会由控制器150控制为关闭状态。

通过上述机制,注水装置118是在浊度大于浊度区间时才注入液体,且其在浊度小于浊度区间时会中止注水状态,因此,可减少进行退浆水洗程序的用水量,从而降低成本。此外,由于浊度区间是依据专家系统所设定,故经退浆水洗的布料104的退浆率仍可有一定品质。举例来说,请分别看到图4及图5。图4为依据本揭露内容的一实验例绘示布料在退浆水洗程序中的浊度与退浆率的关系图,而图5为依据本揭露内容的另一实验例绘示布料在退浆水洗程序中的浊度与退浆率的关系图。

图4中,所使用的布料为聚酯纤维布。关系图中的横轴为时间,单位为分钟。关系图中的纵轴为退浆率以及浊度。退浆率的单位为百分比,且线条c1为对应退浆率。浊度的单位为ntu(nephelometricturbidityunit),且线条c2为对应浊度。如图4所示,当将浊度控制在约1400ntu至约1600ntu之间的时候,布料的退浆率可对应呈现在大致95%以上。

图5中,所使用的布料为尼龙布。关系图中的横轴为时间,单位为分钟。关系图中的纵轴为退浆率以及浊度。退浆率的单位为百分比,且线条c3为对应退浆率。浊度的单位为ntu,且线条c4为对应浊度。如图5所示,当将浊度控制在约2200ntu至约2400ntu之间的时候,布料的退浆率可对应呈现在大致95%以上。

综合图4及图5可知,当清洗槽内的溶液的浊度维持在浊度区间的时候,所退浆水洗的布料的退浆率仍可有一定品质。

请再回到图2以及图3。步骤s150可接续在步骤s110之后,其中步骤s150为探测第一缓冲槽130内的溶液102的酸碱值,且步骤s150与步骤s120可同步进行。当清洗槽110内的第一酸碱感测器142探测到溶液102的酸碱值后,此酸碱值将会回传至控制器150。由于溶液102会在清洗槽110与第一缓冲槽130之间进行循环,故第一酸碱感测器142所探测到的酸碱值可大致呈现溶液102整体的酸碱值,或者是说,第一酸碱感测器142所探测到的酸碱值会趋近溶液102整体的平均酸碱值。

步骤s160可接续在步骤s150之后,其中步骤s160为判断是否提升溶液102的浓度。由于溶液102的酸碱值与其浓度会有关联性,故当第一酸碱感测器142探测到的酸碱值回传至控制器150后,控制器150可由所探测到的酸碱度得知溶液102的浓度变化。

当因进行步骤s130而有透过注水装置118对清洗槽110内注入液体之后,溶液102的浓度将可能因此下降。此时,当溶液102的浓度因下降而低于预计浓度的时候,控制器150可发出信号至第一泵浦138,从而中止第一泵浦138的运作状态。接着,可将对应的药品加入至第一缓冲槽130,从而提升第一缓冲槽130内的溶液102的浓度。于提升了第一缓冲槽130内的溶液102的浓度之后,则再度由控制器150发出驱动第一泵浦138的信号,从而将第一缓冲槽130内的溶液102送往清洗槽110。此外,也可以是在第一泵浦138持续运作的状态下,将对应的药品加入至第一缓冲槽130。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清洗槽110自第一溢流孔134以下的容积可小于第一缓冲槽130的容积。通过此配置,可在中止第一泵浦138的运作状态后,先将清洗槽110内的溶液102经排水口120移除,再将第一缓冲槽130内的溶液102送入至清洗槽110,由于第一缓冲槽130的容积大于清洗槽110自第一溢流孔134以下的容积,故第一缓冲槽130内的溶液102可足够补充给清洗槽110使用。此外,虽清洗槽110自第一溢流孔134以下的容积是小于第一缓冲槽130的容积,然而,清洗槽110的体积可大于第一缓冲槽130的体积,从而便于透过清洗槽110容纳其他元件。

通过此机制,除了可防止溶液102的酸碱值被误判以外,由于药品是加入至第一缓冲槽130,故也可防止所加入的药品附着在布料104上面,从而防止自清洗槽110离开的布料104沾附有不预期的物质。

请再看到图6,图6为依据本揭露内容的第二实施方式绘示水洗设备200进行退浆水洗程序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至少一个差异点在于,本实施方式的水洗设备200还包含第二缓冲槽260、第二通道262、第二溢流孔264、第二管线266、第二泵浦268、第二入水口270以及第二酸碱感测器272。

第二缓冲槽260设置于清洗槽210下方,并毗邻第一缓冲槽230,同样地,清洗槽210的水平高度会大于第二缓冲槽260的水平高度。第二通道262连接清洗槽210及第二缓冲槽260,第二溢流孔264位于清洗槽内,并设置于第二通道262上,使得清洗槽210内的溶液202于水位高过第二溢流孔264的时候,可透过第二溢流孔264进入第二通道262,并接流入第二缓冲槽260内。此外,第二缓冲槽260的容积可大于清洗槽210自第二溢流孔264以下的容积。

第二泵浦268设置于第二缓冲槽260内,并与第二管线266连接,其中第二管线266连接清洗槽210及第二缓冲槽260。第二泵浦268可电性连接控制器250,然而,为了不使附图过于复杂,图6未绘示第二泵浦268与控制器250之间的连接线。第二入水口270位于清洗槽210内,并设置于第二管线266上。第二缓冲槽260内的溶液202可由第二泵浦268加压后透过第二管线266送往清洗槽210,并透过第二入水口270自第二管线266进入清洗槽210。同样地,透过上述配置,溶液202可于清洗槽210与第二缓冲槽260之间进行循环。

第二酸碱感测器272设置于第二缓冲槽260内,并用以探测第二缓冲槽260内的溶液202的酸碱值。具体来说,第二酸碱感测器272的设置位置可对应第二缓冲槽260的溶液202的液面下方,从而探测溶液202的酸碱值。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溢流孔234与第二溢流孔264可包含开关阀(未绘示),且控制器250可电性连接第一溢流孔234的开关阀与第二溢流孔264的开关阀,并控制各开关阀的开关状态。

举例来说,当溶液202是设定在清洗槽210与第一缓冲槽230之间进行循环的时候,控制器250可使第二泵浦268的运作状态为关闭,并也使第二溢流孔264的开关阀为关闭,因此,清洗槽210内的溶液202不会流入第二缓冲槽260,且第二缓冲槽260内的溶液202也不会被送往清洗槽210。

或者,当溶液202是设定在清洗槽210与第二缓冲槽260之间进行循环的时候,控制器250可使第一泵浦238的运作状态为关闭,并也使第一溢流孔234的开关阀为关闭,因此,清洗槽210内的溶液202不会流入第一缓冲槽230,且第一缓冲槽230内的溶液202也不会被送往清洗槽210。

透过上述配置,控制器250可用以根据酸碱值控制第一泵浦238及第二泵浦268各自的运作状态,从而切换第一缓冲槽230以及第二缓冲槽260的使用状态,例如,第二缓冲槽260可做为第一缓冲槽230的备用槽,从而更有效率地更换清洗槽210内的溶液202。

请同时参照图6以及图7,图7绘示图6的水洗设备200的调控方法的流程图,其中调控方法可包含如图7所示的步骤s200-s260,且图7的步骤s200、s210、s220、s230、s240、s250的进行方式可分别与图6的步骤s100、s110、s120、s130、s140、s15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方式的调控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调控方法的至少一个差异点在于,本实施方式的调控方法中,在步骤s250所进行的探测第一缓冲槽230内的溶液202的酸碱值之后,可进入步骤s260,其中步骤s260为判断是否使用第二缓冲槽260。

具体来说,当溶液202于清洗槽210与第一缓冲槽230之间进行循环,且因进行步骤s230而有透过注水装置218对清洗槽210内注入液体的时候,清洗槽210内的溶液202的浓度将可能因此而下降。此时,若清洗槽210以及第一缓冲槽230内的溶液202的浓度低于预计浓度的时候,控制器250可发出信号至第一泵浦238以及第一溢流孔234的开关阀,从而中止第一泵浦238的运作状态,并使第一溢流孔234的开关阀为关闭,因此,溶液202将会中止于清洗槽210与第一缓冲槽230之间进行循环。

接着,控制器250可发出信号至排水口220的开关阀,从而使排水口220的开关阀为开启,并将清洗槽210内的溶液202透过排水口220排出,从而移除清洗槽210内的溶液202。当将清洗槽210内的溶液202排出后,控制器250可再发出信号至第二泵浦268以及第二溢流孔264的开关阀,从而驱动第二泵浦268的运作状态,并使第二溢流孔264的开关阀为开启。由于第二缓冲槽260的容积大于清洗槽210自第二溢流孔264以下的容积,故第二缓冲槽260内的溶液202可足够用来补充给清洗槽210,从而使得退浆水洗程序可继续进行。此时,清洗槽210内的溶液202是由第二缓冲槽260供给,且第二缓冲槽260所供给的溶液202可于清洗槽210与第二缓冲槽260之间进行循环。

于第二缓冲槽260供给溶液202至清洗槽210的期间,可将第一缓冲槽230内的溶液202进行更换为符合预计浓度,待退浆水洗程序再进行一段时间且清洗槽210内的溶液202的浓度再度低于预计浓度的时候,可再改成由第一缓冲槽230供应溶液至清洗槽210,并更换第二缓冲槽260内的溶液202。因此,通过上述配置,可缩短水洗设备200的待机时间,从而更有效率地进行退浆水洗程序。

请再看到图8,图8为依据本揭露内容的第三实施方式绘示水洗设备300进行退浆水洗程序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至少一个差异点在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缓冲槽360未使用通道以及管线连接至清洗槽310。

更进一步来说,第一缓冲槽330透过第一通道332以及第一管线336连接至清洗槽,而第二缓冲槽360则为置放于第一缓冲槽330的旁边,其中第二缓冲槽360可容载用以进行退浆水洗程序的溶液。于使用清洗槽310以及第一缓冲槽330进行退浆水洗程序的期间,当清洗槽310内的溶液302有更换需求的时候,可先暂停退浆水洗程序,并将清洗槽310内以及第一缓冲槽330内的溶液302移除。接着,再将第二缓冲槽360内的溶液送入至第一缓冲槽330内,以使退浆水洗程序可再继续进行。然而,第二缓冲槽360的使用方式不以此为限,于其他实施方式中,于暂停退浆水洗程序后,可先将第二缓冲槽360更换至第一缓冲槽330的位置,并使第二缓冲槽360内的溶液开始于清洗槽310与第二缓冲槽360之间进行循环,从而使退浆水洗程序可再继续进行。

综合上述,本发明的水洗设备可对布料进行退浆水洗,并包含清洗槽、缓冲槽、通道、管线以及用以探测溶液酸碱值的酸碱感测器。清洗槽及缓冲槽可用以容载用来退浆水洗的溶液,其中清洗槽及缓冲槽可透过通道及管线连接,且溶液可借此在清洗槽与缓冲槽之间进行循环。进行退浆水洗的布料会位在清洗槽内,而酸碱感测器则位在缓冲槽内。由于溶液会在清洗槽与缓冲槽之间进行循环,故酸碱感测器所探测到的酸碱值可呈现整体溶液的平均酸碱值。通过此配置,当清洗槽内的溶液发生浓度变化的时候酸碱感测器也不会因此而产生误判,从而可维持水洗设备的调控的精确性。此外,水洗设备的缓冲槽的数量可以是超过一个,并可将缓冲槽做为备用槽使用,从而缩短水洗设备于调整溶液浓度时的待机时间。

虽然本发明已以多种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