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蚕丝抗菌功能性内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8777发布日期:2018-12-01 01:2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内衣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天然蚕丝抗菌功能性内衣的制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针织内衣服装,大多数是由单层织物制成,虽然穿着舒适,但保暖性较差,且穿着时间长后出现较难闻气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希望能获得有舒适感的衣着,以及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对于各种各样的纺织品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安全、安心、舒适、健康、卫生、清洁等"绿色"观念的形成,使纺织品的抗菌、防霉、防臭后整理加工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的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会迅速繁殖,并通过接触等方式传播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纤维属于多孔性材料,叠加编织后又会形成无数空隙的多层体,因此织物较容易吸附菌类。抗菌整理就是使织物具有抑制菌类生长的功能,维持卫生的衣着生活环境,保证人体健康。

蚕丝是自然界中最轻最柔最细的天然纤维,撤消外力后可轻松恢复原状,内胎不结饼,不发闷,不缩拢,均匀柔和,可永久免翻使用。蚕丝被,采用上等的蚕丝,以新颖的纤陌结构,使水汽自由流通。加上蚕丝本身特有的透气、透湿性能,使蚕丝被感觉更加滑,爽不温,温而不燥。桑蚕丝主要由动物蛋白组成,富含十八种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能促进皮肤细胞活力,防血管硬化,长期使用可防皮肤衰老,对某些皮肤病有特殊的止痒效果。目前,现有技术中综合利用天然蚕丝制备多功能性内衣尚未有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内衣制备过程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天然蚕丝抗菌功能性内衣,以天然蚕丝为主体,辅以其他成分得到多功能性内衣,满足人们内内衣保健的现实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天然蚕丝抗菌功能性内衣,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蚕丝浸入抗菌液中,两者固液比为1:15-25;在温度50-70℃浸泡1-3h;

s2:采用蚕丝和何首乌藤纤维,两者比例为5-8:1,混纺丝线进行混纺织成坯布;

s3:将胚布进行上浆和上油处理;采用低浴比高压喷射溢流机进行退浆精炼处理,具体条件如下:退浆浴ph值6.5-7.5,精炼剂:2-4g/l,碳酸氢钠:3-5g/l,浴比:1:10-12,温度:80-90℃,时间:8-12min;

s4:随后进行整理、定型、烘干处理,即可得到所述抗菌功能性内衣。

优选的,步骤s1中抗菌液的配置过程如下:取20-30份甘油、10-20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3-7份柠檬酸铵、5-10份黄芩、3-8份黄柏、4-8份艾叶和30-60份蒸馏水,升高温度至100-120℃,搅拌2-4h,随后过滤得上清抗菌液;蚕丝和抗菌液两者固液比为1:20;在温度55℃浸泡2h。

优选的,抗菌液的配置过程如下:取25份甘油、15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5份柠檬酸铵、7份黄芩、6份黄柏、5份艾叶和45份蒸馏水,升高温度至110℃,搅拌3h,随后过滤得上清抗菌液。

优选的,步骤s2中蚕丝和何首乌藤纤维两者比例为6:1。

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退浆浴ph值7,精炼剂:3g/l,碳酸氢钠:4g/l,浴比:1:11,温度:85℃,时间:10min。

优选的,步骤s4中所述整理过程如下:将聚乙二醇和5-降冰片烯-2,3-二羧酸酐以质量比2-3:1,在150-160℃下反应3-5h,制备得到整理剂;加入胚布后,控制浴比为1:14-16,在20-30℃处理30-40min。

优选的,所述整理过程如下:将聚乙二醇和5-降冰片烯-2,3-二羧酸酐以质量比2.3:1,在155℃下反应3.5h,制备得到整理剂;加入胚布后,控制浴比为1:15,在25℃处理35min。

优选的,步骤s4中所述定型、烘干过程如下:在温度115℃处理40s。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天然蚕丝抗菌功能性内衣的制备,先配置合适的抗菌液对蚕丝抗菌处理,随后与何首乌藤纤维混纺成胚布,后经精炼、整理剂整理、定型、烘干等,得到具备蚕丝、抗菌、镇静催眠等功能,能够满足人们的多种保健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下述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述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s1:取20份甘油、10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3份柠檬酸铵、5份黄芩、3份黄柏、4份艾叶和30份蒸馏水,升高温度至100℃,搅拌2h,随后过滤得上清抗菌液;将蚕丝浸入抗菌液中,两者固液比为1:15;在温度50℃浸泡1h;

s2:采用蚕丝和何首乌藤纤维,两者比例为5:1,混纺丝线进行混纺织成坯布;

s3:将胚布进行上浆和上油处理;采用低浴比高压喷射溢流机进行退浆精炼处理,具体条件如下:退浆浴ph值6.5,精炼剂:2g/l,碳酸氢钠:3g/l,浴比:1:10,温度:80℃,时间:8min;

s4:将聚乙二醇和5-降冰片烯-2,3-二羧酸酐以质量比2:1,在150℃下反应3h,制备得到整理剂;加入胚布后,控制浴比为1:14,在20℃处理30min;在温度115℃处理40s。

实施例2

s1:取30份甘油、20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7份柠檬酸铵、10份黄芩、8份黄柏、8份艾叶和60份蒸馏水,升高温度至120℃,搅拌4h,随后过滤得上清抗菌液;将蚕丝浸入抗菌液中,两者固液比为1:25;在温度70℃浸泡3h;

s2:采用蚕丝和何首乌藤纤维,两者比例为8:1,混纺丝线进行混纺织成坯布;

s3:将胚布进行上浆和上油处理;采用低浴比高压喷射溢流机进行退浆精炼处理,具体条件如下:退浆浴ph值7.5,精炼剂:4g/l,碳酸氢钠:5g/l,浴比:1:12,温度:90℃,时间:12min;

s4:将聚乙二醇和5-降冰片烯-2,3-二羧酸酐以质量比3:1,在160℃下反应5h,制备得到整理剂;加入胚布后,控制浴比为1:16,在30℃处理40min;在温度115℃处理40s。

实施例3

s1:取22份甘油、14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4份柠檬酸铵、7份黄芩、4份黄柏、5份艾叶和40份蒸馏水,升高温度至105℃,搅拌2.5h,随后过滤得上清抗菌液;将蚕丝浸入抗菌液中,两者固液比为1:18;在温度55℃浸泡1.5h;

s2:采用蚕丝和何首乌藤纤维,两者比例为6:1,混纺丝线进行混纺织成坯布;

s3:将胚布进行上浆和上油处理;采用低浴比高压喷射溢流机进行退浆精炼处理,具体条件如下:退浆浴ph值6.8,精炼剂:2.5g/l,碳酸氢钠:3.5g/l,浴比:1:10,温度:85℃,时间:10min;

s4:将聚乙二醇和5-降冰片烯-2,3-二羧酸酐以质量比2.5:1,在152℃下反应3.5h,制备得到整理剂;加入胚布后,控制浴比为1:15,在23℃处理35min;在温度115℃处理40s。

实施例4

s1:取26份甘油、18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6份柠檬酸铵、9份黄芩、7份黄柏、7份艾叶和50份蒸馏水,升高温度至115℃,搅拌3.5h,随后过滤得上清抗菌液;将蚕丝浸入抗菌液中,两者固液比为1:23;在温度65℃浸泡2.5h;

s2:采用蚕丝和何首乌藤纤维,两者比例为8:1,混纺丝线进行混纺织成坯布;

s3:将胚布进行上浆和上油处理;采用低浴比高压喷射溢流机进行退浆精炼处理,具体条件如下:退浆浴ph值7.2,精炼剂:3.5g/l,碳酸氢钠:4.5g/l,浴比:1:12,温度:90℃,时间:12min;

s4:将聚乙二醇和5-降冰片烯-2,3-二羧酸酐以质量比3.0:1,在158℃下反应4h,制备得到整理剂;加入胚布后,控制浴比为1:16,在27℃处理40min;在温度115℃处理40s。

实施例5

s1:取25份甘油、15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5份柠檬酸铵、7份黄芩、6份黄柏、5份艾叶和45份蒸馏水,升高温度至110℃,搅拌3h,随后过滤得上清抗菌液;将蚕丝浸入抗菌液中,两者固液比为1:20;在温度55℃浸泡2h;

s2:采用蚕丝和何首乌藤纤维,两者比例为6:1,混纺丝线进行混纺织成坯布;

s3:将胚布进行上浆和上油处理;采用低浴比高压喷射溢流机进行退浆精炼处理,具体条件如下:退浆浴ph值7,精炼剂:3g/l,碳酸氢钠:4g/l,浴比:1:11,温度:85℃,时间:10min;

s4:将聚乙二醇和5-降冰片烯-2,3-二羧酸酐以质量比2.3:1,在155℃下反应3.5h,制备得到整理剂;加入胚布后,控制浴比为1:15,在25℃处理35min;在温度115℃处理40s。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