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调温性能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04985发布日期:2018-09-21 23:02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织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调温性能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然节气四季的变更,冷暖季节温度差异很大,单纯的储热保暖已不能满足人们适应环境的需要,针对单向调温织物御寒不抵热的弱点,纺织染整工作者希望能找到一种双向调温织物,使其具有在环境温度较高时吸收热量,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放出热量的特性,以维持机体温度的相对恒定;双向调温织物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织物的服用性能,大大改善了服装的舒适性和环境温度适应性,具有较高的服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其中相变材料的合理选择是该产品的技术关键,对织物的调温效果起决定作用,而现有相变材料相变温度过高,无法满足现有产品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双向调温性能的织物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得到一种具有双向调温性能的织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向调温性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eg复合物、交联剂以及催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得调温工作液;其中,调温工作液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peg复合物的质量分数为50%~55%;交联剂的质量分数为20%~25%;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1.5%~4.0%;水的质量分数为20%~25%;

所述peg复合物包括peg-600和peg-1000,其中,peg-600和peg-1000的摩尔比为0.1~1:0.1~1;

(2)采用二浸二扎的方式,将调温工作液和纤维织物以料液比为0.5~1:0.8~1.5的比例混合浸染,每次浸染3~5h;

(3)将步骤(2)所得产物在50~60℃条件下预烘干30~40min,然后再于130~150℃继续烘干4~8min,得具有双向调温性能的织物。

进一步地,步骤(1)中调温工作液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

peg复合物的质量分数为50%;交联剂的质量分数为23.5%;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3.6%;水的质量分数为22.9%。

进一步地,peg复合物的制备过程为:

于65℃下熔融peg-1000,然后向其中添加peg-600,搅拌混合均匀,得peg复合物。

进一步地,peg-600和peg-1000的摩尔比为0.1:0.9。

进一步地,交联剂为2d树脂。

进一步地,催化剂为mgcl2·6h2o和柠檬酸的混合物;其中,mgcl2·6h2o和柠檬酸的重量比为3~5:1~2。

进一步地,mgcl2·6h2o和柠檬酸的重量比为5:1。

进一步地,纤维织物为苎麻织物、剑麻织物、木棉织物或焦麻织物。

进一步地,调温工作液和纤维织物的料液比为1:1。

进一步地,烘干的具体过程为:60℃预烘干30min,然后再于140℃继续烘干4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单一的聚乙二醇因相变温度过高,在调温功能性方面存在局限性,而本发明通过加热共熔法将peg-600和peg-1000复合,制得的相变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和调温性能等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2、由于peg的水溶性,很难保证这种具有双向调温功能的耐久性及耐水性能,通过在peg溶液中加入交联剂2d树脂,peg与2d可发生交联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固态peg-2d交联产物,不溶性的peg-2d沉积、固着在织物上,从而使peg被添加到织物上,以便于进行后续的调温作用;同时,在制备调温工作液时,以重量比为5:1的mgcl2·6h2o和柠檬酸的混合物作为催化剂,可有效的提升后续纤维织物的热活性。

3、由于纤维织物的分子结构中存在反应性的-oh,使得peg、2d树脂与纤维素纤维三者之间发生交联反应,包含着可能发生在2d仲羟基的反应和2d自身缩聚再交联,网状结构的生成趋势变大,既能使纤维织物获得热活性,又使纤维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有了显著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经摩尔比为0.1:0.9的peg-600和peg-1000复合物处理后的织物的dsc检测图谱;

图2为经摩尔比为0.2:0.8的peg-600和peg-1000复合物处理后的织物的dsc检测图谱;

图3为经摩尔比为0.3:0.7的peg-600和peg-1000复合物处理后的织物的dsc检测图谱;

图4为经peg-600处理后的织物的dsc检测图谱;

图5为经peg-1000处理后的织物的dsc检测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实施例1

一种双向调温性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eg复合物、2d树脂以及催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得调温工作液;其中,调温工作液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peg复合物的质量分数为50%;交联剂的质量分数为23.5%;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3.6%;水的质量分数为22.9%;

其中,peg复合物的制备过程为:

于65℃下熔融peg-1000,然后向其中添加peg-600,搅拌混合均匀,得peg复合物;其中,peg-600和peg-1000的摩尔比为0.1:0.9;

催化剂为重量比为5:1的mgcl2·6h2o和柠檬酸的混合物;

(2)采用二浸二扎的方式,将调温工作液和纤维织物以料液比为1:1的比例混合浸染,每次浸染5h;

(3)在60℃预烘干步骤(2)所得产物30min,然后再于140℃继续烘干4min,得具有双向调温性能的织物。

实施例2

一种双向调温性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eg复合物、2d树脂以及催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得调温工作液;其中,调温工作液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peg复合物的质量分数为55%;交联剂的质量分数为20%;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1.5%;水的质量分数为23.5%;

其中,peg复合物的制备过程为:

于65℃下熔融peg-1000,然后向其中添加peg-600,搅拌混合均匀,得peg复合物;其中,peg-600和peg-1000的摩尔比为0.2:0.8;

催化剂为重量比为3:1的mgcl2·6h2o和柠檬酸的混合物;

(2)采用二浸二扎的方式,将调温工作液和纤维织物以料液比为0.5:0.8的比例混合浸染,每次浸染5h;

(3)在50℃预烘干步骤(2)所得产物40min,然后再于130℃继续烘干8min,得具有双向调温性能的织物。

实施例3

一种双向调温性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eg复合物、2d树脂以及催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得调温工作液;其中,调温工作液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peg复合物的质量分数为52%;交联剂的质量分数为22%;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4%;水的质量分数为22%;

其中,peg复合物的制备过程为:

于65℃下熔融peg-1000,然后向其中添加peg-600,搅拌混合均匀,得peg复合物;其中,peg-600和peg-1000的摩尔比为0.3:0.7;

催化剂为重量比为5:1的mgcl2·6h2o和柠檬酸的混合物;

(2)采用二浸二扎的方式,将调温工作液和纤维织物以料液比为1:1的比例混合浸染,每次浸染5h;

(3)在55℃预烘干步骤(2)所得产物30min,然后再于150℃继续烘干4min,得具有双向调温性能的织物。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相比,步骤(1)中的peg复合物调整为单独的peg-600,其余过程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相比,步骤(1)中的peg复合物调整为单独的peg-1000,其余过程均与实施例1相同。

检测

与相同条件下,检测实施例1~3和对比例1、对比例2制备得到的织物的热性能,其检测图谱分别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结果见表1。

表1peg-600与peg-1000复合处理苎麻织物热活性对比

由表1可知,经过peg-600(对比例1)和peg-1000(对比例2)单独整理后的织物所提供的热性能难以满足要求,其处理织物的dsc谱图分别见图4和图5;故将两种分子量的peg熔融复合,从peg两组分混合体系处理织物的dsc谱图(见图1、图2和图3)可以看出,它并不是体系中两组分单独处理织物时,所得dsc谱图的简单加和,而是在不同温度区间范围出现吸热峰与放热峰,这说明不同分子量的peg两组分,混合前后所处的物理状态不同,混合体系内发生了某种物理变化,可能使得peg大分子重新排序、取向,结晶相发生了改变,使得tm、tc、hf、hc值发生变化。另外两组分的混合对整理织物的热活性也有着直接的影响。由表1可知,peg-600和peg-1000摩尔比为0.1:0.9复合物配制的工作液整理苎麻织物后双向调温热活性最高,hf为41.921j/g、hc为38.996j/g,(tm-tc)差值最大为38.035℃,表明其具有最佳的双向调温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