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缝机及其制备毛巾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11296发布日期:2018-12-08 07:46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横缝机及其制备毛巾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横缝机及其制备毛巾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全棉毛巾由全棉棉纱编织染色而成,其质料柔软,吸水性高,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室清洁,吸收液体等。

目前市面上的医用全棉毛巾主要采用传统手工缝纫与节拍式折叠卷边缝纫模式,有以下三点不足之处:

一、过多的人工接触会导致医用全棉毛巾产品的微生物含量升高,增加了使用者创面感染的风险,同时缝纫线断落纱头有掉落到使用者创面影响创面愈合的的风险;

二、采用传统缝纫方式,生产转序较多会导致医用全棉毛巾产品的外来物升高,增加了使用者创面感染的风险;

三、传统的缝纫方式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作,综合效率不高。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提高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横缝机及其制备毛巾的方法,毛巾生产过程可连续,避免人工接触导致使用者创面感染的风险,进一步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横缝机,包括用于输入料带并对输入的料带定长拉料的入料系统,还包括:用于将定长拉料后的料带切断以形成片料的裁切系统,用于移送所述片料的移送系统,以及按照所述移送系统移送所述片料的移送路径依次设置的折边系统、缝纫系统和输出系统;所述移送系统包括用于为所述入料系统输出的片料提供移送通道的移送通道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移送通道组件上方的移送臂;所述裁切系统设置在所述移送通道组件的上方或下方,所述折边系统和缝纫系统沿片料的移送方向设置在所述移送通道组件的侧边,所述输出系统沿片料的移送方向设置在所述移送通道组件的末端;所述移送臂用于将片料沿所述移送通道移送;所述折边系统用于将片料的折边部分由外向内折边形成上层边和下层边,再将所述下层边的折边部分由内向外折边;所述缝纫系统用于对折边后的片料缝纫;所述输出系统用于对缝纫后的片料折叠并输出。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所述的横缝机制备毛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入料步骤,输入料带并对输入的料带定长拉料;

裁切步骤,对定长拉料后的料带裁切以形成片料;

移送步骤,将所述片料向后移送;

折边步骤,用于将移送后的片料的折边部分由外向内折边形成上层边和下层边,将所述下层边由内向外折边;

缝纫步骤,对折边后的片料缝纫;

输出步骤,将缝纫后的片料折叠并输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横缝机及其制备毛巾的方法,其中,横缝机包括用于输入料带并对输入的料带定长拉料的入料系统,还包括:用于将定长拉料后的料带切断以形成片料的裁切系统,用于移送所述片料的移送系统,以及按照所述移送系统移送所述片料的移送路径依次设置的折边系统、缝纫系统和输出系统;所述移送系统包括用于为所述入料系统输出的片料提供移送通道的移送通道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移送通道组件上方的移送臂;所述裁切系统设置在所述移送通道组件的上方或下方,所述折边系统和缝纫系统沿片料的移送方向设置在所述移送通道组件的侧边,所述输出系统沿片料的移送方向设置在所述移送通道组件的末端;所述移送臂用于将片料沿所述移送通道移送;所述折边系统用于将片料的折边部分由外向内折边形成上层边和下层边,再将所述下层边的折边部分由内向外折边;所述缝纫系统用于对折边后的片料缝纫;所述输出系统用于对缝纫后的片料折叠并输出。本横缝机可实现成品的连续性生产,进一步的节约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横缝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横缝机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横缝机的入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横缝机的入料系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的d-d向示意图,为裁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横缝机中的移送系统移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横缝机中的移动系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横缝机中的贴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横缝机中的折叠系统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横缝机中的折叠系统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横缝机中的外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横缝机中的外折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横缝机中的内折装置的主视图;

图1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横缝机中的内折装置的俯视图;

图15为图13的h-h向剖视图;

图16为图13的i-i向剖视图;

图17为图13的g-g向剖视图;

图18为图13的k-k向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横缝机中的断线装置和抽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横缝机中的折叠装置的主视图;

图2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横缝机中的折叠装置的左视图;

图2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毛巾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横缝机,具体用于生产医用毛巾的横缝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满足其他布料或纸带的生产所需,例如生产桌布、枕巾、床单等。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横缝机包括:入料系统1、裁切系统2、移送系统3、贴标系统4、折边系统5、缝纫系统6和输出系统7,其中,入料系统1用于输入料带并对输入的料带定长拉料,以及在将料带定长拉料后带动料带回位;裁切系统2用于将定长拉料后的料带切断以形成片料;移送系统3用于移送片料,其包括移送通道组件32和移送臂31,移送通道组件32用于为入料系统1输出的片料提供移送通道,即配合入料系统1将定长拉料回位后的料带放置在移送通道组件32内,料带的纬向两边位于移送通道组件32的顶面上,料带在移送通道组件32内形成u型形状;移送臂31设置在移送通道组件32的上方,用于将片料沿移送通道移送。当料带置于移送通道组件32内后,裁切系统2沿料带的纬向的其中一边将料带切断形成片料,优选的,裁切系统2设置在移送通道组件32的上方或下方,更优选的,裁切系统2设置在移送通道组件32的上方;在料带被裁切系统2切断形成片料后,移送臂31配合移送通道组件32移送片料;贴标系统4、折边系统5和缝纫系统6沿片料的移送方向设置在移送通道组件32的侧边,输出系统7沿片料的移送方向设置在移送通道组件32的末端;贴标系统4用于对移送的片料的纬向折边部分贴标签;折边系统5用于将贴标后的片料的折边部分由外向内向靠近片料中心的方向折边形成上层边和下层边,再将下层边的折边部分由内向外向远离片料中心的方向折边形成中间层;缝纫系统6用于将折边后的片料的上层边、中间层、下层边以及标签缝纫在一起;输出系统7用于对缝纫后的片料折叠再输出。本实施例中,贴标系统4、折边系统5、缝纫系统6和输出系统7是按照移送系统3移送片料的移送路径依次设置的,满足了连续性生产的需要。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料带指的是半成品毛巾料带,横缝机所生产的成品为毛巾,料带的纬向指的是料带的宽度方向,即图2中料带a的横向方向。折边系统4在对贴标后的片料的折边部分由外向内折边形成上层边和下层边,再将下层边的折边部分由内向外折边形成中间层,这里的片料的折边部分在由外向内折边的过程指的是片料的折边部分由上向下向靠近片料中心的方向折边,形成上层边和下层边;在将下层边由内向外折边的过程指的是将下层边的折边部分由下向上向远离片料中心的方向折边,形成位于上层边和下层边之间的中间层,其中,片料的折边部分为下层边和下层边与上层边连接的部分,中间层为下层边的折边部分,上层边、中间层和下层边为一个整体。

本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2所示,入料系统1可一次入料三条料带a,换而言之,本横缝机一次可生产三个成品毛巾。

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入料系统1包括按照料带移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牵引机构11、纬向纠偏机构12、张力及止回机构13、送料夹机构14和拉料夹机构15,料带a层叠式的堆垛在托盘上,牵引机构11牵引料带至纬向纠偏机构12,纬向纠偏机构12对料带的纬向两侧进行纠偏,保证料带移送过程的一致性,张力及止回机构13保持料带在移送过程中的张力一致性要求,送料夹机构14将料带夹持移送至拉料夹机构15,拉料夹机构15将送料夹机构14移送的料带夹持并定长拉料,并在定长拉料后拉料夹机构15再带动夹持的料带回位;在拉料夹机构15夹持料带时,送料夹机构14将夹持的料带松开;张力及止回机构13还可保持料带在回位过程中不因张力及止回机构13后侧(料带移送相反的方向)的料带的自身重力原因而拉动位于张力及止回机构13之前(料带移送的方向)的料带,从而阻止了料带在回位过程中的后移,进一步的满足了定长拉料的效果不受影响。结合图2所示,拉料夹机构15还包括用于驱动拉料夹机构15纵向移动(图示方向)以定长拉料和在定长拉料后回位的第一驱动电机151,以及用于与拉料夹机构15同步移动以将片料精准的回位至移送通道组件32的第二驱动电机152,具体过程为:第一驱动电机151首先驱动拉料夹机构15向送料夹机构14的方向移动,以夹持送料夹机构14所移送的料带,当拉料夹机构15夹持住料带后,第一驱动电机151反转驱动拉料夹机构15向料带移送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以定长拉料;拉料夹机构15往复移动的过程中,第二驱动电机152跟随拉料夹机构15同步动作,以将料带精准的送入移送通道组件32内。本实施例中,由于本横缝机一次可入料三条料带a,因此,拉料夹机构15为六组,两两夹持一条料带a。本实施例中,裁切系统2设置在靠近送料夹机构14的一侧。

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移送通道组件32包括设置在入料系统1输出端的:活动通道导向件311,沿活动通道导向件31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活动通道导向件311端部的第一固定通道导向件312,以及与活动通道导向件311和第一固定通道导向件312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二固定通道导向件313;活动通道导向件311的顶部和第一固定通道导向件312的顶部、第二固定通道导向件313的顶部以及三个通道导向件之间的间隙构成片料的移送通道。活动通道导向件311用于在料带定长拉料时跟随料带移动,使料带在活动通道导向件311和第二固定通道导向件313内呈u型形状。具体的,活动通道导向件311与拉料夹机构15沿料带定长拉料的方向同步移动一定的距离,和在移动一定距离后沿料带定长拉料的相反方向回位,使料带在活动通道导向件311和第二固定通道导向件313内形成u型形状(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活动通道导向件311所移动的一定的距离可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进行设定,优选的,该距离为料带开料长度的一半。活动通道导向件311和第一固定通道导向件312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二固定通道导向件313的长度。第二固定通道导向件313具有与活动通道导向件311长度相等的第一长度段,以及与第一固定通道导向件312长度相等的第二长度段,其中,裁切系统2设置在第一长度段的上方或下方,优选的,裁切系统2设置在第一长度段的上方;贴标系统4、折边系统5和缝纫系统6设置在第一固定通道导向件312和第二长度段的两侧,可以同时对片料的两侧贴标、折边和缝纫,实现连续性生产;输出系统7设置在第一固定通道导向件312和第二长度段沿片料移送方向的端部。如图3所示,拉料夹机构15在定长拉料时,是由右向左先移动一定的距离(即成品毛巾的开料长度),活动通道导向件311也同时移动另一一定的距离(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设定);当拉料夹机构15完成定长拉料后,拉料夹机构15再带动夹持的料带回位,同时活动通道导向件311也回位,使得料带在活动通道导向件311和第二通道导向件313内形成u型形状,料带的两边分别位于活动通道导向件311和第二通道导向件313的顶面上。图3中示出的b区间为活动通道导向件311往复移动的区间,即活动通道导向件311移动的距离;c区间为拉料夹机构15往复移动的区间,即成品毛巾的开料长度。

本实施例中,移送通道组件32上设置有通道面板,即活动通道导向件311上设置有活动通道面板,第一固定通道导向件312上设置有第一通道面板,第二固定通道导向件313上设置有第二通道面板。其中,活动通道面板与活动通道导向件311的长度相等,第一通道面板与第一固定通道导向件312的长度相等,第二通道面板与第二固定通道导向件313的长度相等,即活动通道面板和第一通道面板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二通道面板的长度。同时,第二通道面板也包括有第一长度段和第二长度段,当拉料夹机构15回位后,料带的两边分别位于活动通道面板和第二通道面板的第一长度段上,当移送系统3将片料移送后,片料的两边位于第一通道面板和第二通道面板的第二长度段上。本实施例中,活动通道面板可随活动通道导向件311的移动而移动,并且在活动通道导向件311复位后,活动通道面板与第一通道面板之间平滑连接过渡,以便于移送片料。

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横缝机中,料带a在活动通道导向件311和第二固定通道导向件313内形成u型形状后,位于送料夹机构14一侧的裁切系统2沿料带a的边(即图4中的右侧边)将料带切断,形成片料a'。如图4所示,裁切系统2包括:切刀组件21和切刀驱动组件22,切刀驱动组件22用于驱动切刀组件21往复移动以将料带a沿其边切断形成片料a'。结合图5所示,切刀组件21包括圆切刀211、切刀驱动电机212和驱动电机固定座213,切刀驱动电机212用于驱动圆切刀211转动,驱动电机固定座213用于固定切刀驱动电机212;切刀驱动组件22包括主动轮221、从动轮222、连接主动轮221和从动轮222的皮带223、用于驱动主动轮221转动的主动轮驱动电机224、设置在皮带223一端的第一切刀限位元件225、设置在皮带223另一端的第二切刀限位元件226、用于安装主动轮驱动电机224的第一立板227以及用于安装从动轮的第二立板228;第一立板227位于皮带223的一端,第二立板228位于皮带223的另一端,主动轮驱动电机224固定在第一立板227上,主动轮221位于主动轮驱动电机224的电机轴上,从动轮222安装在第二立板228上,皮带223连接主动轮221和从动轮222,驱动电机固定座213固定在皮带223上,第一切刀限位元件225设置在皮带223上靠近主动轮221的一端,第二切刀限位元件226设置在皮带223上靠近从动轮222的一端;第一切刀限位元件225用于控制主动轮驱动电机224的正转,第二切刀限位元件226用于控制主动轮驱动电机224的反转;在切刀驱动电机212驱动圆切刀211转动后,主动轮驱动电机224通过皮带223驱动转动的圆切刀211在第一切刀限位元件225和第二切刀限位元件226之间往复移动,以将定长拉料后的料带a切断形成片料a'。

参见图2、图4、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横缝机中,移送系统3还包括:移送臂驱动组件33、移送驱动组件34以及移送带35,其中,移送臂驱动组件33用于驱动移送臂31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以分别压紧移送通道组件上的片料、松开片料,移送驱动组件34用于驱动移送臂31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以分别将片料沿移送通道移送、复位,移送带35用于在移送臂31移动一定距离后,接替移送臂31移送片料,在移送臂驱动组件33驱动移送臂31压紧片料后,移送驱动组件34驱动移送臂31沿片料移送方向移动,以移送片料。具体的,结合图6和图7所示,图6中示出的e区间为移送臂31往返移送片料的区间,f区间为移送臂31与移送带35转接交接的区间;在e区间,移送臂驱动组件33驱动移送臂31压紧片料,移送臂31与活动通道面板和第二固定通道面板的第一长度段配合移送片料,移送驱动组件34驱动移送臂31沿片料移送方向移动,以将片料移送至f区间;在f区间,移送带35首先处于略高于移送臂31下压后的高度,当移送臂31进入f区间后,移送带35下压接替移送臂31移送片料,此时,移送带35与第一固定通道面板和第二固定通道面板的第二长度段配合移送片料;在移送带35接替移送臂31后,移送臂驱动组件33再驱动移送臂31向远离片料的方向移动,再由移送驱动组件34驱动远离片料后的移送臂31复位,重新移送片料;移送带35接替移送臂31移送片料后,直至将片料移送至输出系统7,之后,移送带35再抬起进入下一轮接替移送臂31转接移送片料的动作。

参见图8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横缝机中,贴标系统4为位于移送通道组件32两侧的两个贴标机,可同时对片料的两边进行贴标,由于两个贴标机的结构相同,在此以其中一个为例进行说明。其包括:标签卷41、标签牵引组件42、标签切刀组件43、标签夹持旋转组件44、标签托板45以及标签输送带46,其中,标签卷41用于输出标签卷料,标签牵引组件42设置在标签卷的输出端,用于牵引标签卷41输出的标签;标签切刀组件43设置在标签牵引组件42的输出端,用于将标签牵引组件42牵引出的标签裁切,以形成成段的标签;标签夹持旋转组件44设置在标签切刀组件43的输出端,用于将标签切刀组件43切断后的标签夹紧并将夹紧后的标签翻转至标签托板45与标签输送带46之间;标签托板45设置在活动通道面板和第二通道面板的第二长度段的下方,标签输送带46设置在标签托板45的下方,用于与标签托板45配合移送贴有标签的片料。本实施例中,标签包括布质环型商标、布质单片商标以及纸质单片商标等。

参见图9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横缝机中,折边系统5包括:外折装置51和内折装置52,外折装置51用于对贴标后的片料的折边部分由外向内折边形成上层边和下层边,内折装置52用于将下层边由内向外折边形成中间层。图9中示出的g区域为折边系统5的折边区域。参见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外折装置51包括:折边托板511,折边杆512,以及与折边杆512配合的折边带513;折边托板511包括上层托板5111和下层托板5112,上层托板5111用于承托片料,下层托板5112用于对折边后的片料折边部分进行定位和承托片料的折边部分,下层托板5112与上层托板5111平行设置且位于上层托板5111的下方。由图12可以看出,上层托板5111和下层托板5112的连接部位形成c字型,利于片料进行折边。折边杆512用于将片料的折边部分向下向内折叠(即图12中向下再向左的方向),折边带513用于将向下向内折叠后的折边部分定位至下层托板5112的下表面,以形成下层边,从而使片料被折边成如图12所示的c字形状,其中上层边位于上层托板5111的上表面,下层边位于下层托板5112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参见图13所示,内折装置52包括:多个折边牙521,多个折边牙521沿片料的移送方向依次错位排布,以将下层边的折边部分由内向外折叠至上层托板5111和下层托板5112之间。参见图14所示,图14为图13的俯视图,图14中示出的l区域为内折过程的过渡区域,m区域为内折过程完成区域,n区域为折边牙521回位区域。参见图15所示,多个折边牙521设置在下层托板5112的下方的内侧。具体的,如图15所示,折边牙521将下层边的折边部分向上顶起一部分;如图16所示,折边牙521再将下层边折边部分向上顶起后的部分向上层托板5111的下表面和下层托板5112的上表面之间的内部顶;如图17所示,折边牙521将向内顶的折边部分展平在下层托板5112的上表面上;如图18所示,折边牙521回位,即折边牙521退出上层托板5111和下层托板5112之间,并将折好边的片料输送至缝纫系统6进行缝纫。

继续参见图18和图19所示,缝纫系统6为分别设置在移送通道组件32两侧的两组缝纫系统,在此以其中一侧的缝纫系统6为例进行说明。缝纫系统包括:夹持皮带61、缝纫机62、断线装置63和抽吸装置64,夹持皮带61用于夹持折边后的片料和标签,缝纫机62用于对夹持后的片料和标签缝纫,断线装置63设置在缝纫机62的输出端,其用于将上一片料末端和下一片料首端之间的缝纫线进行切断,抽吸装置64设置在断线装置63的下方,其用于将切断的缝纫线吸收处理,避免成品毛巾中夹杂缝纫线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问题的出现。结合图19所示,断线装置63包括:第一断线感应元件631、第一切刀组件632、第二断线感应元件633以及第二切刀组件634,第一断线感应元件631用于感应上一片料末端的折边部分,第一切刀组件632用于在第一断线感应元件631感应到上一片料的末端时,切断上一片料末端的缝纫线,第二断线感应元件633用于感应下一片料首端的折边部分,第二切刀组件634用于在第二断线感应元件633感应到下一片料的首端时,切断下一片料首端的缝纫线。

具体的,夹持皮带61将片料和标签夹持后,缝纫机62对其进行缝纫;缝纫好的片料沿移送带35继续移送,当第一断线感应元件631感应到上一片料的末端后,第一切刀组件632将上一片料末端的缝纫线切断;片料继续移送,当第二断线感应元件633感应到下一片料的首端后,第二切刀组件634将位于下一片料首端之前的缝纫线切断,再由抽吸装置64吸取切断后的缝纫线段并收集。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横缝机中,输出系统7包括检测仪和折叠装置,检测仪用于检测缝纫后的片料是否合格,并将合格的片料输送给折叠装置;优选的,检测仪是用于检测缝纫后的片料是否含有金属,并将未含有金属的片料输送给折叠装置,这里的金属指的是缝纫针。折叠装置再对检测仪输送的片料折叠并输出。折叠装置包括:横折组件和设置在横折组件输出端的纵折组件;横折组件用于沿片料的横向对片料折叠,并将折叠后的片料输送给纵折组件;纵折组件用于对横向折叠后的片料的纵向折叠并输出。

本实施例中,折叠装置为现有装置,在此只简单进行说明,具体过程还请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描述。具体的,参见图20和图21所示,折叠装置包括第一折叠感应元件711、第二折叠感应元件712、第三折叠感应元件713、第四折叠感应元件714、第一插杆721、第二插杆722、第三插杆723、第一折叠带731、第二折叠带732、第三折叠带733、第四折叠带734、第五折叠带735、第六折叠带736、第七折叠带737、第一折叠驱动电机741、第二折叠驱动电机742、第三折叠驱动电机743、第四折叠驱动电机744以及第五折叠驱动电机745。

具体的折叠过程为:

第一折叠过程、第一折叠带731和第二折叠带732平行设置,第一折叠驱动电机741驱动第二折叠带732逆时针转动,当第一折叠感应元件711感应到片料横向的一个侧边时,第一插杆721动作,将片料插入第一折叠带731和第二折叠带732之间,完成对片料的横向二分之一对折。

第二折叠过程、第一折叠驱动电机741驱动第二折叠带732转动,转动的第二折叠带732同步带动位于第一折叠带731和第二折叠带732之间的二分之一对折后的片料移送至第三折叠带733;第四折叠驱动电机744驱动第三折叠带733逆时针转动,接替移送过来的二分之一对折后的片料,当位于第三折叠带733上方的第二折叠感应元件712感应到二分之一对折后的片料的侧边时,控制第二插杆722动作,将二分之一折叠后的片料插入到第二折叠带732和第三折叠带733之间,完成对二分之一对折后的片料的三分之一折叠。

第三折叠过程、第四折叠驱动电机744再驱动第三折叠带733顺时针转动,将三分之一折叠后的片料移送至第二折叠带732和第四折叠带734之间,第二折叠驱动电机742驱动第四折叠带734顺时针转动,接替折叠后的片料;当位于第四折叠带734上方的第三折叠感应元件713感应到折叠后的片料的边时,第二折叠驱动电机742驱动第四折叠带734逆时针转动,将三分之一折叠后的片料移送至第三折叠带733和第五折叠带735之间,完成对片料的二分之一对折后三分之一折叠又三分之一折叠,使片料形成六层。

第四折叠过程、当位于第五折叠带735下方的第四折叠感应元件714感应到折叠为六层的片料的中间位置时,控制第三插杆723动作,将六层片料的纵向进行对折,使对折后的六层片料处于第六折叠带736和第七折叠带737之间,第五折叠驱动电机745驱动第七折叠带737逆时针转动,完成对片料的折叠动作,并输出折叠后的片料。

实施例二、

参见图22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横缝机进行制备毛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入料步骤100,输入料带并对输入的料带定长拉料。

由入料系统1输入料带并对输入的料带定长拉料,入料系统1在将料带定长拉料后带动料带回位。料带回位后位于移送通道组件32内,料带的两边位于移送通道组件32的顶面上,且料带在移送通道组件32内形成u型形状。

裁切步骤200,对定长拉料后的料带裁切以形成片料。

由设置在移送通道组件32上方的裁切系统2沿料带的一侧边将料带切断形成片料。具体的,切刀驱动组件22驱动切刀组件21在片料的一侧上方往复移动将料带切断形成片料。

移送步骤300,将所述片料向后移送。

在料带形成片料后,移送臂31压向移送通道组件32,在移送驱动组件34的驱动下向片料的移送方向移送,并被移送带35接替移送臂31移送片料,移送臂31回到初始位置重新开始移送片料。移送带35在将片料移送至输出系统7后,移送带35再抬起进入下一轮接替移送臂31转接移送片料的动作。

贴标步骤400,对移送后的片料纬向两边贴标签。

移送带35接替移送臂31后将片料移送至贴标系统4,贴标系统4对片料的纬向(即片料的宽度方向)两边同时贴标签,完成贴标的片料被移送至折边系统。

折边步骤500,用于将移送后的片料的折边部分由外向内折边形成上层边和下层边,将所述下层边由内向外折边;

贴有标签的片料被输送至折边系统5后,外折装置51对片料的折边部分由外向内向靠近片料中心的方向折边形成上层边和下层边,内折装置52将下层边的折边部分由内向外向远离片料中心的方向折边形成位于上层边和下层边之间的中间层。

缝纫步骤600,对折边后的片料缝纫。

折边完成后的片料被输送至缝纫系统6,夹持皮带61将标签、上层边、中间层和下层边夹持住,缝纫机62将标签、上层边、中间层和下层边缝纫在一起,断线装置63将位于上一片料末端和下一片料首端之间的缝纫线切断,抽吸装置64将切断的缝纫线吸收处理,避免成品毛巾中夹杂缝纫线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的问题出现。

输出步骤700,将缝纫后的片料折叠并输出。

首先检测仪先检测缝纫好的片料是否合格,并将检测合格的片料输送给折叠装置,由折叠装置完成对合格的片料的横向折叠和纵向折叠。具体的,检测仪是检测片料中是否含有金属,并将未含有金属的片料输送给折叠装置,由横折组件沿片料的横向将片料对折,由纵折组件将对横向折后的片料的纵向折叠并输出。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横缝机及其制备毛巾的方法中,横缝机通过入料系统1输入料带并对输入的料带定长拉料,在定长拉料后对料带回位,使料带处于移送通道组件32内并形成u型形状,设置在移送通道组件32上方的裁切系统2沿料带的侧边将料带切断形成片料,移送臂31配合移送通道组件32将片料移送,再由移送带35接替移送臂31移送的片料进行移送,移送臂31重新进入下一轮的移送动作;设置在移送通道组件32侧边的贴标系统4、折边系统5和缝纫系统6完成对片料的侧边贴标、折边和缝纫,再由设置在移送通道组件32末端的输出系统7对片料先检测再折叠,从而实现了成品毛巾的可连续性生产,进一步的节约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