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棉阻燃防护服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11416发布日期:2018-12-08 07:4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纯棉阻燃防护服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防护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纯棉阻燃防护服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消防、冶炼等高温行业,强大的辐射热能使普通服装迅速受热熔融、分解并燃烧,容易灼伤操作人员的肌肤,威胁其生命安全。阻燃服由于在面料中增加了阻燃纤维或者在面料上涂覆了阻燃剂,从而能够大大减慢燃烧速度,在移动后马上自行熄灭,而且燃烧部分迅速炭化而不产生熔融、滴落或穿洞,给人时间撤离燃烧现场或脱掉身燃烧的衣服,减少或避免烧伤烫伤,达到保护的目的。阻燃服因此成为高温作业人员的必要防护品之一。

现有的纯棉阻燃防护服,其同常将面料或者防护服直接放入阻燃剂中浸泡,然后取出后烘干,其效率很低,而且由于面料在阻燃剂中折叠弯曲,阻燃剂在服装中的分布不均匀,因此可能存在浸泡不充分的死角或者薄弱区域,经过长期使用、洗涤,这些薄弱区域可能造成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纯棉阻燃防护服的制备方法,其使得阻燃剂在纯棉服装内均匀分布,而且工作效率高。

一种纯棉阻燃防护服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纯棉布料通过位于溶液池内的张紧结构和位于溶液池正上方的压辊组件拉紧,调节张紧结构、压辊组件的距离,布料形成经过溶液池、压辊组件、张紧结构的浸泡路径,然后向溶液池内注入阻燃剂;

b.布料经过浸泡路径后进入整理区进行处理;

c.将布料制成衣服,烫平。

进一步地,所述张紧结构包括位于溶液池内的第一张紧滚轮组和第二张紧滚轮组,所述第一张紧滚轮组包括第一刚性滚轮和第一柔性滚轮,第二张紧滚轮组包括第二刚性滚轮和第二柔性滚轮,第一刚性滚轮和第一柔性滚轮形成第一间距,第二刚性滚轮和第二柔性滚轮形成第二间距,所述压辊组件包括刚性压辊、位于刚性压辊上方的第一柔性压辊和位于刚性压辊下方的第二柔性压辊,所述刚性压辊的直径大于第一柔性压辊和第二柔性压辊,刚性压辊和第一柔性压辊形成第三间距,刚性压辊和第二柔性压辊形成第四间距,所述浸泡路径为布料经过第一间距后经第四间距后再次返回溶液池中,然后经第二间距后从第三间距导出,所述阻燃剂没过第一张紧滚轮组和第二张紧滚轮组的顶端。

进一步地,步骤a中包括调节第一间距为d1,第二间距d2,第三间距d3、第四间距d4,d>d2>d1,d>d4>d3,其中d为布料厚度。

进一步地,d2=0.7d,d1=0.5d。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张紧滚轮的组的上方还设有第一辅助滚轮,第一辅助滚轮的上端与第一柔性压辊的上端高度相同,所述第二张紧滚轮的组的上方还设有第二辅助滚轮,第二辅助滚轮的上端与刚性压辊的上端高度相同,所述布料从第一间距排出后经第一辅助滚轮再进入第四间距,布料从第二间距排出后经第二辅助滚轮再进入第三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所述阻燃剂为柔软剂、渗透剂、四氧羟甲基氯化磷按照体积比为1:5:50混合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包括步骤

b1.进入第一烘干区,以100-120℃预烘干;

b4.进入第二烘干区,以150℃烘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1和步骤b4之间还包括:

b2.进入缓冲区,所述缓冲区以400l/min持续通入氨气,缓冲区的路径长度为s=av,其中v为布料运动速度,单位m/s,a的取值为80-100;

b3.配置60g/l的双氧水,将缓冲区出来的布料进入双氧水中浸泡。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由于设置张紧机构,从而使得面料在阻燃剂中处于紧绷状态,面料的各个点与阻燃剂接触时间基本相同,而且没有折叠、遮挡,从而使最终制得的服装中阻燃剂分布均匀。

2.由于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设置在溶液池内,当纯棉布料经过滚轮组的间距时,受到挤压将空气挤出,当布料通过间隙后,膨胀迅速吸收阻燃剂,从而加快阻燃剂的吸收,提高工作效率。刚性压辊设置在中间,从而使得第一柔性压辊和第二柔性压辊工作互不干扰,而且有效保障布料运动速度的一致性。

3.由于设置辅助滚轮,使得布料基本以水平的运动方向进入第三间距和第四间距内,从而有效防止纵向重力的拉扯,使得布料在经过压辊组件时受力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溶液池1、压辊组件2、张紧结构3、第一张紧滚轮组31、第二张紧滚轮组32、第一刚性滚轮33、第一柔性滚轮34、第二刚性滚轮35、第二柔性滚轮36、第一间距d1、第二间距d2、刚性压辊21、第一柔性压辊22、第二柔性压辊23、第三间距d3、第四间距d4、第一辅助滚轮37、第二辅助滚轮38、纯棉布料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阻燃防护服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纯棉布料9通过位于溶液池1内的张紧结构3和位于溶液池正上方的压辊组件2拉紧,调节张紧结构3、压辊组件2的距离,布料形成经过溶液池1、压辊组件2、张紧结构3的浸泡路径,然后将阻燃剂为柔软剂、渗透剂、四氧羟甲基氯化磷按照体积比为1:5:50混合形成阻燃剂,在溶液池1中加入阻燃剂。

由于设置张紧机构,从而使得面料在阻燃剂中处于紧绷状态,面料的各个点与阻燃剂接触时间基本相同,而且没有折叠、遮挡,从而使最终制得的服装中阻燃剂分布均匀。

其中,张紧结构3包括位于溶液池内的第一张紧滚轮组31和第二张紧滚轮组32,所述第一张紧滚轮组包括第一刚性滚轮33和第一柔性滚轮34,第二张紧滚轮组32包括第二刚性滚轮35和第二柔性滚轮36,第一刚性滚轮和第一柔性滚轮形成第一间距d1,第二刚性滚轮和第二柔性滚轮形成第二间距d2,所述压辊组件2包括刚性压辊21、位于刚性压辊上方的第一柔性压辊22和位于刚性压辊下方的第二柔性压辊23,所述刚性压辊21的直径大于第一柔性压辊22和第二柔性压辊23,刚性压辊21和第一柔性压辊22形成第三间距d3,刚性压辊21和第二柔性压辊23形成第四间距d4,d>d2>d1,d>d4>d3,在本实施例中,d2=0.7d,d1=0.5d,为了使得阻燃剂吸收更加充分,阻燃剂的液面没过第一张紧滚轮组和第二张紧滚轮组的顶端。

第一张紧滚轮组的上方还设有第一辅助滚轮37,第一辅助滚轮的上端与第一柔性压辊22的上端高度相同,所述第二张紧滚轮组的上方还设有第二辅助滚轮38,第二辅助滚轮的上端与刚性压辊21的上端高度相同。

阻燃剂的液面高于第一张紧滚轮组和第二张紧滚轮组的上端面,浸泡路径为布料经过第一间距排出后,经第一辅助滚轮进入第四间距后再次返回溶液池1中,然后进入第二间距,从第二间距排出后

经第二辅助滚轮再进入第三间距。

由于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设置在溶液池内,当纯棉布料经过滚轮组的间距时,受到挤压将空气挤出,当布料通过间隙后,膨胀迅速吸收阻燃剂,从而加快阻燃剂的吸收,提高工作效率。刚性压辊设置在中间,从而使得第一柔性压辊和第二柔性压辊工作互不干扰,而且有效保障布料运动速度的一致性。

通过设置辅助滚轮,使得布料基本以水平的运动方向进入第三间距和第四间距内,从而有效防止纵向重力的拉扯,使得布料在经过压辊组件时受力更加均匀。可以理解,辅助滚轮并不是必须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不舍设置辅助滚轮,从而降低成本。

b.布料经过浸泡路径后进入整理区进行处理,整理区包括第一烘干区、第二烘干区、缓冲区,所述处理步骤如下;

b1.进入第一烘干区,以100-120℃预烘干;

b2.进入缓冲区,所述缓冲区以400l/min持续通入氨气,缓冲区的路径长度为s=av,其中v为布料运动速度,单位m/s,a的取值为80-100;

通过持续通入氨气,使得阻燃剂和面料在短时间内形成充分交联,从而最终制得的服装具有更稳定的阻燃性能。

b3.配置60g/l的双氧水,将缓冲区出来的布料进入双氧水中浸泡。

b4.取出后放入进入第二烘干区,以150℃烘干。

通过双氧水浸泡后再放入第二烘干区,使得含有双氧水的面料中的磷元素加速充分氧化,因此阻燃效果更好。

c.将布料制成衣服,烫平。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服装,其内部的阻燃剂分布均匀,阻燃效果好,而且性能稳定,可多次进行洗涤,而且助燃剂浸泡时间短,有效解决了阻燃服装生产过程中的瓶颈,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