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织免烫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76228发布日期:2018-12-22 09:0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梭织免烫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行业内织物的生产流程大致为染纱—准备—织造—后整理,其中准备工序包含整经、浆纱、排花和穿综等工序,后整理阶段包含烧毛、退浆、丝光、液氨、树脂定型、焙烘和水洗等工序。而为了获得免烫织物,一般是在后整理工序中增加免烫整理工序。免烫整理工序的原理一般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以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免烫整理树脂和织物的纤维发生交联反应,进而可提高织物防缩、防皱等性能。因此,一方面传统的梭织免烫织物的整体流程长导致成本高,另一方面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免烫整理工序时免烫整理树脂和织物的纤维发生的交联反应越多,面料防缩、防皱等性能会越好,主要表现在平整度越高,然而相应地面料所受的强力损伤也就会越大;因此制得的免烫织物的平整度和强力等性能难以同时得到控制。而在保证性能和质量的情况下缩短流程,节省成本一直是各纺织行业在研究的课题。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缩短工序且平整度和强力性能均较佳的梭织免烫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梭织免烫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纱线依次进行染纱工序和准备工序处理,得到待织造纱线;其中,所述纱线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中的一种采用免烫整理剂进行免烫处理,所述经纱进行免烫处理时在所述染纱工序和/或所述准备工序加入所述免烫整理剂,所述纬纱进行免烫处理时在所述染纱工序加入所述免烫整理剂;将所述待织造纱线依次进行梭织织造和后整理工序处理,得到免烫梭织织物。上述梭织免烫织物的制备方法,将经纱和纬纱中的一种在染纱工序和/或准备工序采用免烫整理剂进行免烫处理,可避免增加免烫整理工序,且摈弃了传统的对织造后的织物进行免烫整理的方法,避免了其平整度及强力难以同时控制的问题,而采用经纱和纬纱的一种进行免烫整理以保证织造的织物的平整度,另一种纱线不进行免烫整理,这样可以提高织造的织物的强力。因此该方法不仅能缩短工序,且制得的梭织免烫织物,平整度和强力性能均较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染纱工序包括染色及过软处理,在所述染纱工序采用免烫整理剂对相应纱线进行免烫处理时,所述免烫整理剂在所述染纱工序的所述过软处理过程中加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过软处理的处理液中所述免烫整理剂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50~350)g/l,所述过软处理的温度为30℃~50℃,所述过软处理的时间为5min~15min;所述过软脱水后带液率为40%~8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准备工序包括整经工序、浆纱工序、排花工序和穿综工序,当在所述准备工序采用免烫整理剂对相应纱线进行免烫处理时,所述免烫整理剂在所述浆纱工序加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浆纱工序中,所述免烫整理剂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50~350)g/l。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浆纱工序后烘干的温度为90℃~150℃,且烘干后纱线的含潮率为6%~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免烫整理剂含有二羟甲基二羟乙烯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整理工序包括依次进行的焙烘处理、烧毛处理、水洗处理和定型处理;所述定型处理的定型料液包含柔软剂以及酸,所述柔软剂含有聚乙烯类乳化剂和有机硅油,所述酸主要为乙酸;在所述定性料液中,所述聚乙烯类乳化剂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10)g/l,所述有机硅油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0~40)g/l,所述乙酸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3~1)g/l。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洗处理的水洗料液包含碱及表面活性剂,所述碱为na2co3,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所述水洗料液中,所述碱的质量体积浓度为(5~30)g/l,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5g)/l。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梭织免烫织物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梭织免烫织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并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梭织免烫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s2。步骤s1:将纱线依次进行染纱工序和准备工序处理,得到待织造纱线;其中,纱线包括经纱和纬纱,经纱和纬纱中的一种采用免烫整理剂进行免烫处理,经纱进行免烫处理时在染纱工序和/或准备工序加入免烫整理剂,纬纱进行免烫处理时在染纱工序加入免烫整理剂。其中,经纱可在染纱工序或准备工序进行免烫处理,也可在染纱工序和准备工序均进行免烫处理。经纱和纬纱中的一种在染纱工序和/或准备工序采用免烫整理剂进行免烫处理,可避免增加免烫整理工序,且摈弃了传统的对织造后的织物进行免烫整理的方法,避免了其平整度及强力难以同时控制的问题,而采用经纱和纬纱的一种进行免烫整理,另一种纱线不进行免烫整理,再进行步骤s2织造步骤。如此可缩短流程,节约成本,且有利于织物的性能控制。进一步地,优选经纱在染纱工序或准备工序采用免烫整理剂进行免烫处理。一般地,准备工序可包含整经工序、浆纱工序、排花工序和穿综工序。其中,浆纱工序是指在纱线上上施加浆料以提高其可织性的工艺过程。可织性是指经纱在织机上能承受经停片、综、筘等的反复摩擦、拉伸、弯曲等作用而不致大量起毛甚至断裂的性能。当经纱和纬纱中的一种在染纱工序采用免烫整理剂进行免烫处理时,由于经过免烫整理剂的免烫处理可适当提高纱线的可织性,因此准备工序中的浆纱工序可省略,也就是说此时,准备工序包含整经工序、排花和穿综工序即可。如此进一步缩短了流程,节约了成本。染纱工序可包括染色及过软处理,当经纱和纬纱中的一种在染纱工序采用免烫整理剂进行免烫处理时,免烫整理剂在染纱工序的过软处理加入。进一步地,在染纱工序中,免烫整理剂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50~350)g/l,过软的温度为30℃~50℃,过软的时间为5min~15min;过软脱水后带液率为40%~80%。具体地,可采用免烫整理剂直接替换过软的柔软剂,也可和过软剂同时加入。具体地,在过软处理后的烘干温度控制在90℃~120℃,且烘干时间控制在1h~2h。准备工序包括整经工序、浆纱工序、排花工序和穿综工序,当经纱在准备工序采用免烫整理剂进行免烫处理时,免烫整理剂在浆纱工序加入。可理解,免烫整理剂可添加在上浆料液中,也可替换原来的上浆料液。进一步,在浆纱工序中,免烫整理剂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50~350)g/l,浆车的速度为(30~50)m/min,轧辊压力为10kn~20kn,浆纱的带液率为40%~80%。浆纱后采用烘筒烘干的温度控制在90~150℃;且烘干后含潮率控制在6%~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免烫整理剂主要由二羟甲基二羟乙烯脲组成。步骤s2:将待织造纱线依次进行梭织织造和后整理工序处理,得到免烫梭织织物。上述梭织免烫织物的制备方法短流程、低成本,且采用经纱和纬纱的一种经免烫整理剂处理以保证步骤s2织造的织物的平整度,相应的纬纱或经纱不经免烫整理剂处理以提高步骤s2织造的织物的强力。因此该方法不仅能缩短工序,且制得的梭织免烫织物,平整度和强力性能均较佳。一般地,后整理工序可包括依次进行的焙烘处理、烧毛处理、水洗处理和定型处理步骤。其中,在水洗处理和定型处理步骤之间还可包括丝光处理、液氨处理步骤。在一具体示例中,水洗处理的水洗料液包含碱及表面活性剂。其中,碱可为na2co3,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水洗料液中,na2co3的质量体积浓度为(5~30)g/l,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5g)/l。采用该制备方法结合该织造工艺,可进一步提高梭织免烫织物的平整度和强力性能。在一具体示例中,定型处理的定型料液包含柔软剂以及酸。其中,柔软剂主要由聚乙烯类乳化剂和有机硅油组成,酸主要为乙酸。定性料液中,聚乙烯类乳化剂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10)g/l,有机硅油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0~40)g/l,乙酸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3~1)g/l。采用该制备方法结合该织造工艺,可进一步提高梭织免烫织物的平整度和强力性能。具体地,聚乙烯类乳化剂可为jintex厂家生产的型号为np-825的乳化剂。进一步地,焙烘处理的焙烘车速为(30~50)m/min,焙烘温度为130~℃150℃。水洗处理的水洗车速为(60~90)m/min,水洗温度为60℃~100℃。定型处理的定型车速为(40~60)m/min,定型温度为80℃~100℃。采用该制备方法结合该织造工艺,可进一步提高梭织免烫织物的平整度和强力性能。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梭织免烫织物,其是采用上述梭织免烫织物的制备方法制得。该梭织免烫织物的平整度和强力性能均较佳。以下为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将经纱和纬纱经过染纱、准备、织造和后整理等工序,获得一经纬密为120*80、纱支80s/2*40s的梭织平纹白布。其中经纱在浆纱工序进行免烫处理,纬纱不做免烫处理(和下文对比例1相同),制得梭织免烫织物。具体地,经纱在浆纱工序进行免烫处理的工艺参数如下:浆纱工序的上浆车速控制在40m/min,浆纱时采用免烫整理剂添加到浆液中,免烫整理剂主要是二羟甲基二羟乙烯脲,其质量体积浓度控制在290g/l,浆车的速度为40m/min,轧辊压力为18kn,浆纱的带液率为60%,且浆纱后烘干时烘筒温度控制在110℃,烘干后含潮率控制在8%。在后整理阶段进行焙烘、烧毛、水洗、丝光、液氨和定型处理,从而制得新的梭织免烫织物。其中焙烘处理的焙烘车速为40m/min,焙烘温度为140℃。水洗处理的水洗车速为80m/min,水洗温度为80℃。水洗处理的水洗料液包含碱及表面活性剂。其中,碱可为na2co3,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水洗料液中,na2co3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5g/l,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l。定型处理的定型车速为40m/min,定型温度为90℃,定型处理的定型料液主要为柔软剂以及酸;柔软剂主要由聚乙烯类乳化剂和有机硅油组成,酸主要为乙酸;定性料液中聚乙烯类乳化剂的质量体积浓度为5g/l,有机硅油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0g/l,乙酸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5g/l。其中,聚乙烯类乳化剂为jintexnp-825。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经纱免烫处理步骤在染色工序进行及后整理时的定型处理的工艺参数;具体如下:在染色阶段对经纱进行免烫整理的具体工艺如下:染色后过软时,将传统的柔软剂(对比例1中的染纱步骤中的柔软剂)替换成免烫整理剂,免烫整理剂主要是二羟甲基二羟乙烯脲,过软处理液中免烫整理剂的质量体积浓度控制在290g/l;过软处理的温度为40℃,所述过软处理的时间为10min;所述过软脱水后带液率为50%。过软处理后的烘干温度为110℃,且烘干时间为1.5h。染纱完的经纱直接跳过浆纱阶段,直接和纬纱织布,在后整理阶段进行焙烘、烧毛、水洗和定型处理,从而制得新的梭织免烫织物。其中定型处理的定型车速为60m/min,定型温度为80℃,定型处理的定型料液主要为柔软剂以及酸;柔软剂主要由聚乙烯类乳化剂和有机硅油组成,酸主要为乙酸;定性料液中聚乙烯类乳化剂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0g/l,有机硅油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0g/l,乙酸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g/l。其中,聚乙烯类乳化剂为jintexnp-825。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具体地,经纱在浆纱工序进行免烫处理的工艺参数如下:浆纱工序的上浆车速控制在40m/min,浆纱时采用免烫整理剂添加到浆液中,免烫整理剂主要是二羟甲基二羟乙烯脲,其质量体积浓度控制在350g/l,轧辊压力为20kn,浆纱的带液率为80%,且浆纱后烘干时烘筒温度控制在150℃,烘干后含潮率控制在6%。定型处理的定型车速为40m/min,定型温度为100℃,定型处理的定型料液主要为柔软剂以及酸;柔软剂主要由聚乙烯类乳化剂和有机硅油组成,酸主要为乙酸;定性料液中聚乙烯类乳化剂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g/l,有机硅油的质量体积浓度为40g/l,乙酸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g/l。其中,聚乙烯类乳化剂为jintexnp-825。对比例1对比例1经过染纱、准备、织造和后整理等工序,获得一经纬密为120*80、纱支80s/2*40s的梭织平纹白布,即梭织免烫织物。其中准备工序包含整经、浆纱、排花和穿综等工序,该梭织织物经后整理的处理为烧毛、退浆、丝光、液氨、树脂定型、焙烘和水洗。后整理中除树脂定型工艺的参数之外的其他相同工序,与实施例1的条件相同。上述梭织免烫织物在树脂定型阶段用二羟甲基二羟乙烯脲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250g/1l的免烫整理剂水溶液过机,以两浸两轧的方式经过压力为2.5bar的轧车,车速为40m/min。通过物理测试机构,测试对比例1、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得的梭织免烫织物的面料物理指标,结果如表1。其中,外观平整度的分级标准按照aatcc143测试。表1类别对比例1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平整度3.5级3.5级3.5级3.5级经向撕裂强力2.1磅2.1磅2.1磅2.1磅纬向撕裂强力1.5磅2.0磅2.1磅2.1磅从表1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梭织免烫织物的经向撕裂强力相当,纬向撕裂强力有所提升,这是因为纬向纱线因未上免烫整理树脂,所以没有进行树脂和纤维的交联反应,从而保证了纬向撕裂强力优于常规免烫织物。而梭织免烫织物的平整度可与对比例1传统方法相当。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