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羊毛面料的有机溶剂染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60747发布日期:2019-03-20 00:40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面料染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羊毛面料的有机溶剂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染料染色机理是纤维对染料活性基团之间的亲核取代或加成反应,在传统水相活性染色中,水分子有较强的亲核反应性,同样能与活性染料发生亲核反应,生成水解活性染料,该水解活性染料不能再和纤维发生反应。传统生产中面料的活性染料染色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重金属盐助染剂,因此废水的处理难度大。为了减少废水的产生,清洗工艺上的创新包括在清洗过程中使用超声,或者采用三道高温水洗替代五道标准洗涤。但是上述方法不能彻底解决活性染料清洗水量消耗大的问题。

改进的技术方案采用有机溶剂染色,在有机溶剂中,染料分子不会发生水解。传统的有机溶剂体系染色所采用的有机溶剂为与水一样具有较强极性的醇、醚等有机溶剂,但是双数的溶剂对于纤维素纤维的溶胀能力不足,为了破坏纤维素纤维之间氢键的相互作用,还需要或多或少的使用水或者其他亲核性溶剂作为溶胀剂;而且。为了实现与传统触媒染料相同的染色牢度,活性染料染色后必须通过碱性后处理去除羊毛表面未化学固着的染料,但是这种碱性后处理的方法会损伤羊毛纤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全羊毛面料的有机溶剂染色方法,通过采用二甲亚砜和柠檬酸酯组合成的有机溶剂体系作为染色体系,活性染料能更多的以共价方式而非离子方式与纤维表面的基团键合,染色后的面料具有较深的色调和染色牢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羊毛面料的有机溶剂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全羊毛面料常温下置于二甲亚砜或者水中浸泡1~2h,取出织物,置于干燥器中干燥,然后置于湿度为65~75%的环境中平衡24h;

s2:将β-硫酸酯乙烯砜染料溶解在50ml去离子水中,调节ph值至8.5~9,机械搅拌加热至60~70℃并保温反应2~3h,加入酸性ph值调节剂将反应液的ph值调节至中性,蒸馏得乙烯砜染料;

s3:将s2所得乙烯砜染料溶解于由二甲亚砜和柠檬酸酯混合而成的有机溶剂中,将s1所得全羊毛面料置于配置成的染液中,浴比1:(20~30),密封加热至70~80℃反应3~5h,降温,脱除全羊毛面料中的有机溶剂;

s4:将s3所得全羊毛面料置于25%的吡啶水溶液沸煮三次,每次时长15~20min,然后皂洗清水洗,得到染色的全羊毛面料。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s2中β-硫酸酯乙烯砜染料在去离子水中的摩尔浓度为20~30mol/l。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乙烯砜染料在有机溶剂中的重量体积比为30~80g/l,有机溶剂中二甲亚砜和柠檬酸酯的体积比为2:(3~4)。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柠檬酸酯为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采用二甲亚砜打开羊毛角蛋白纤维内部氢键相互作用,导致羊毛螺旋结构转变为折叠结构,柠檬酸酯优选乙酰柠檬酸三丁酯促进染料与纤维以共价方式吸附,染色后的面料具有较深的色调和染色牢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实施例1全羊毛面料的有机溶剂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全羊毛面料常温下置于二甲亚砜或者水中浸泡1h,取出织物,置于干燥器中干燥,然后置于湿度为75%的环境中平衡24h;

s2:将β-硫酸酯乙烯砜染料溶解在50ml去离子水中,调节ph值至8.5,机械搅拌加热至70℃并保温反应2h,加入酸性ph值调节剂将反应液的ph值调节至中性,蒸馏得乙烯砜染料;

s3:将s2所得乙烯砜染料溶解于由二甲亚砜和柠檬酸酯混合而成的有机溶剂中,将s1所得全羊毛面料置于配置成的染液中,浴比1:30,密封加热至70℃反应5h,降温,脱除全羊毛面料中的有机溶剂;

s4:将s3所得全羊毛面料置于25%的吡啶水溶液沸煮三次,每次时长15min,然后皂洗清水洗,得到染色的全羊毛面料。

s2中β-硫酸酯乙烯砜染料在去离子水中的摩尔浓度为30mol/l。

乙烯砜染料在有机溶剂中的重量体积比为30g/l,有机溶剂中二甲亚砜和柠檬酸三丁酯的体积比为2:1。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s1:将全羊毛面料常温下置于二甲亚砜或者水中浸泡2h,置于湿度为65%的环境中平衡24h;

s2:将β-硫酸酯乙烯砜染料溶解在50ml去离子水中,调节ph值至9,机械搅拌加热至60℃并保温反应3h;

s3:浴比1:20,密封加热至80℃反应3h;

s4:将s3所得全羊毛面料置于25%的吡啶水溶液沸煮三次,每次时长20min。

s2中β-硫酸酯乙烯砜染料在去离子水中的摩尔浓度为20mol/l。

乙烯砜染料在有机溶剂中的重量体积比为80g/l,有机溶剂中二甲亚砜和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体积比为2:3。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s1:将全羊毛面料常温下置于二甲亚砜或者水中浸泡1.5h,置于湿度为70%的环境中平衡24h;

s2:将β-硫酸酯乙烯砜染料溶解在50ml去离子水中,调节ph值至8.7,机械搅拌加热至65℃并保温反应2.5h;

s3:浴比1:25,密封加热至75℃反应4h;

s4:将s3所得全羊毛面料置于25%的吡啶水溶液沸煮三次,每次时长17min。

s2中β-硫酸酯乙烯砜染料在去离子水中的摩尔浓度为25mol/l。

乙烯砜染料在有机溶剂中的重量体积比为50g/l,有机溶剂中二甲亚砜和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体积比为1:2。

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4采用柠檬酸三丁酯。

对比例

对比例基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对比例的全羊毛面料染色有机溶剂体系采用二甲亚砜和碳酸二甲酯以体积比2:3混合而成。

对比例和实施例所得全羊毛面料上染率相当,实施例3和实施例4形成柠檬酸酯具体选择的对照试验,与实施例4相比,实施例3所得全羊毛面料的染色深度k/s值也更高,达22.8,实施例3的染色深度k/s值为21.4。

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羊毛面料的有机溶剂染色方法,包括全羊毛面料预处理、乙烯砜染料制备、染色和固色清洗步骤。本发明通过采用二甲亚砜打开羊毛角蛋白纤维内部氢键相互作用,导致羊毛螺旋结构转变为折叠结构,柠檬酸酯优选乙酰柠檬酸三丁酯促进染料与纤维以共价方式吸附,染色后的面料具有较深的色调和染色牢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艳;杨海军;曹燕红;夏芳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阳光毛纺服装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2
技术公布日:2019.0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