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光发热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72014发布日期:2019-03-08 23:23阅读:1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光发热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光发热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吸光发热的面料大部份都是以内衣面料为主,在吸光发热的升温值只有1.5℃差异。由于内衣面料克重都是以轻薄为主,因此实际蓄热效果都不是很明显。且在冬天,人们都是穿比较厚重的衣服,内衣一般不容易直接吸收太阳光,因此升温效果更差。同时,现有的吸光发热面料制成贴身内衣,由于贴身内衣空气流通弱,因此可以达到一定升温保暖效果,但是其局限性在于,不能制成外衣,因为外衣直接接触空气,空气流动性强,因此很难达到升温保暖效果。现有技术缺少一款既适合制备成内衣,也适合制备成外衣的吸光发热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吸光发热面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吸光发热面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吸光发热面料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光发热面料,其克重为335~345g/m2,包括二外层和夹在该二外层中的一吸光发热层,该外层t50/r5050s纱线和氨纶20d编织而成,该吸光发热层由带吸光发热纤维材料的聚酯长丝75d/72f编织而成并具有多个中空结构,以锁住空气,减少空气流动,增强升温保温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吸光发热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编织:将上述原料送入34“*19g纬编大圆机中进行编织后得到坯布,上针盘采用ab排针,下针筒采用ba排针,上机三角排列如下表所示:

其中,∧或∨表示成圈,∩或∪表示集圈,-表示浮线,

具体穿纱方式:喂纱路数(1)和(4)穿所述聚酯长丝75d/72f,线长为30.0~36.0cm/100针;其余喂纱路数穿所述t50/r5050s纱线和所述氨纶20d,t50/r5050s纱线的线长为28.0~30.0cm/100针,氨纶20d的线长为10.5~12.0cm/100针;每6路一个循环,直到72路;

2)将上述坯布经水洗定型,获得所述吸光发热面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包括:将步骤1)所得的坯布经检查和开幅后,进行水洗去油,以去除坯布上的浆料和各种油剂,再依次经坯定、脱水、烘干、第一次对色、低温定型和第二次对色,获得所述吸光发热面料。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洗去油的时间为15~30min。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烘干的温度为95~105℃,时间为25-30s。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低温定型的温度不超过140℃。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34“*19g纬编大圆机的进纱张力控制在7~9g,以避免张力不匀产生毛针、横条和竖条。

本发明的再一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衣物,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光发热面料制作而成。

上述吸光发热面料在制备衣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吸光发热面料在普通适合做服装的面料中增加吸光发热的功能性纤维,使普通面料具有吸光发热的功能。此面料既适合制成贴身内衣,也适合制成外衣,解决了现有吸光发热面料制成外衣就达不到升温保暖效果的局限性。将此面料做外衣,让人们穿在身上时直接晒到太阳,便于吸收最大的阳光,通过吸光发热的功能纤维将太阳光能转换成热能,促进全身的温度上升,保暖等。

2、本发明的吸光发热面料采用3层结构,且中间吸光发热层为多个中空结构,能够锁住空气,减少空气流动,有效提高升温值,升温值为20度,升温和保温效果远超市场现有产品。

3、本发明的运动卫衣采用该吸光发热面料更适合冬季运动,穿着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吸光发热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至3中的编织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至3的测试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吸光发热面料,其克重为340g/m2,包括二外层1和夹在该二外层1中的一吸光发热层2,该外层1t50/r5050s纱线和氨纶20d编织而成,该吸光发热层2由带吸光发热纤维材料的聚酯长丝75d/72f编织而成并具有多个中空结构,以锁住空气,减少空气流动,增强升温保温效果。

上述吸光发热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编织:将上述原料送入34“*19g纬编大圆机中进行编织后得到坯布,进纱张力控制在8g,以避免张力不匀产生毛针、横条和竖条,上针盘采用ab排针,下针筒采用ba排针,上机三角排列如下表和图2所示:

其中,∧或∨表示成圈,∩或∪表示集圈,-表示浮线,

具体穿纱方式:喂纱路数(1)和(4)穿所述聚酯长丝75d/72f,线长为33.0cm/100针;其余喂纱路数穿所述t50/r5050s纱线和所述氨纶20d,t50/r5050s纱线的线长为29.0cm/100针,氨纶20d的线长为10.5~12.0cm/100针;每6路一个循环,直到72路;

2)将步骤1)所得的坯布经检查和开幅后,进行水洗去油,以去除坯布上的浆料和各种油剂,再依次经坯定、脱水、烘干、第一次对色、低温定型和第二次对色,获得如图3所示的所述吸光发热面料(图3中的测试样),可制成运动卫衣。

上述水洗去油的时间为15~30min;上述烘干的温度为100℃,时间为28s;上述低温定型的温度不超过140℃。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吸光发热面料,其克重为335g/m2,包括二外层1和夹在该二外层1中的一吸光发热层2,该外层1t50/r5050s纱线和氨纶20d编织而成,该吸光发热层2由带吸光发热纤维材料的聚酯长丝75d/72f编织而成并具有多个中空结构,以锁住空气,减少空气流动,增强升温保温效果。

上述吸光发热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编织:将上述原料送入34“*19g纬编大圆机中进行编织后得到坯布,进纱张力控制在9g,以避免张力不匀产生毛针、横条和竖条,上针盘采用ab排针,下针筒采用ba排针,上机三角排列如下表和图2所示:

其中,∧或∨表示成圈,∩或∪表示集圈,-表示浮线,

具体穿纱方式:喂纱路数(1)和(4)穿所述聚酯长丝75d/72f,线长为30.0cm/100针;其余喂纱路数穿所述t50/r5050s纱线和所述氨纶20d,t50/r5050s纱线的线长为30.0cm/100针,氨纶20d的线长为10.5cm/100针;每6路一个循环,直到72路;

2)将步骤1)所得的坯布经检查和开幅后,进行水洗去油,以去除坯布上的浆料和各种油剂,再依次经坯定、脱水、烘干、第一次对色、低温定型和第二次对色,获得如图3所示的所述吸光发热面料(图3中的测试样),可制成运动卫衣。

上述水洗去油的时间为15min;上述烘干的温度为105℃,时间为25s;上述低温定型的温度不超过140℃。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吸光发热面料,其克重为345g/m2,包括二外层1和夹在该二外层1中的一吸光发热层2,该外层1t50/r5050s纱线和氨纶20d编织而成,该吸光发热层2由带吸光发热纤维材料的聚酯长丝75d/72f编织而成并具有多个中空结构,以锁住空气,减少空气流动,增强升温保温效果。

上述吸光发热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编织:将上述原料送入34“*19g纬编大圆机中进行编织后得到坯布,进纱张力控制在7g,以避免张力不匀产生毛针、横条和竖条,上针盘采用ab排针,下针筒采用ba排针,上机三角排列如下表和图2所示:

其中,∧或∨表示成圈,∩或∪表示集圈,-表示浮线,

具体穿纱方式:喂纱路数(1)和(4)穿所述聚酯长丝75d/72f,线长为36.0cm/100针;其余喂纱路数穿所述t50/r5050s纱线和所述氨纶20d,t50/r5050s纱线的线长为28.0cm/100针,氨纶20d的线长为12.0cm/100针;每6路一个循环,直到72路;

2)将步骤1)所得的坯布经检查和开幅后,进行水洗去油,以去除坯布上的浆料和各种油剂,再依次经坯定、脱水、烘干、第一次对色、低温定型和第二次对色,获得如图3所示的所述吸光发热面料(图3中的测试样),可制成运动卫衣。

上述水洗去油的时间为30min;上述烘干的温度为95℃,时间为30s;上述低温定型的温度不超过14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