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色羊毛织物的增深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2659发布日期:2019-03-13 23:36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羊毛色泽增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色羊毛织物的增深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全毛浓黑面料要求织物颜色纯黑、手感活络、呢面清晰、弹性优良,随着客户对其色深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黑色精纺面料的增深处理成为近年来本领域研发的热点之一。羊毛织物的黑丝色增深方法主要集中在染色步骤。包括提高染液中黑色染料的浓度,破坏羊毛的鳞片层以增加上染率,染色前对羊毛纤维阳离子化改性以增加染料与羊毛纤维之间的吸附能力,染液中加入匀染增深剂和/或促染剂,超声波染色等。

cn101225603b公开了一种用转谷氨酰胺酶提高羊毛色织物颜色深度的增深洗涤方法。

染色步骤之外的增深处理还包括采用低折射率的树脂后整理羊毛织物以减弱其对光的反射和散射能力,使更多的可见光进入纤维内部,使染料发生选择性吸收后产生深色效果。现有技术中的低折射率树脂包括有机氟树脂、有机硅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但是树脂整理大部分应用工艺复杂,条件苛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黑色羊毛织物的增深处理工艺,采用含氟树脂和聚氨酯两道低折射率树脂的浸轧整理,所得黑色羊毛织物获得良好的增深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黑色羊毛织物的增深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配置第一增深整理液和第二增深整理液,第一增深整理液的主要组成为含氟树脂、渗透剂和交联剂,第二增深整理液的主要组成为水性聚氨酯树脂、渗透剂和交联剂,第一增深整理液和第二增深整理液中的交联剂均为具有封端异氰酸酯基团的交联剂,第一增深整理液和第二增深整理液中的树脂含量为5~10g/l;

s2:将黑色羊毛织物首先置于第一增深整理液中,加热反应体系至30~50℃,浸渍20~50min,然后取出轧液至带液率为60~70%,织物置于110~130℃的环境中预烘至干燥,然后将织物浸渍于第二增深整理液中,加热反应体系至50~60℃,浸渍30~50min,然后取出轧液至带液率为60~70%,织物置于110~130℃的环境中预烘至干燥,再置于150~160℃的环境中焙烘2~3min。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增深整理液和第二增深整理液中织物的浴比均为1:(25~35)。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增深整理液和第二增深整理液中的渗透剂为选自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盐、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盐和脂肪酰胺磺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增深整理液和第二增深整理液中渗透剂的用量为0.15~0.23g/l,交联剂的的用量为0.3~0.5g/l。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该黑色羊毛织物的增深处理工艺采用含氟树脂和聚氨酯两道低折射率树脂的浸轧整理,渗透剂有助于树脂快速附着在羊毛纤维表面甚至羊毛鳞片之间,交联剂有助于增加树脂与羊毛纤维的附着力,改善树脂层的耐水洗性能和耐摩擦剥落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实施例1黑色羊毛织物的增深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配置第一增深整理液和第二增深整理液,第一增深整理液的主要组成为含氟树脂、渗透剂和交联剂,第二增深整理液的主要组成为水性聚氨酯树脂、渗透剂和交联剂,第一增深整理液和第二增深整理液中的交联剂均为具有封端异氰酸酯基团的交联剂,第一增深整理液和第二增深整理液中的树脂含量为5g/l;

s2:将黑色羊毛织物首先置于第一增深整理液中,加热反应体系至50℃,浸渍20min,然后取出轧液至带液率为70%,织物置于110℃的环境中预烘至干燥,然后将织物浸渍于第二增深整理液中,加热反应体系至60℃,浸渍30min,然后取出轧液至带液率为70%,织物置于110℃的环境中预烘至干燥,再置于160℃的环境中焙烘2min。

第一增深整理液和第二增深整理液中织物的浴比均为1:35。

第一增深整理液和第二增深整理液中的渗透剂为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钠。

第一增深整理液和第二增深整理液中渗透剂的用量为0.15g/l,交联剂的的用量为0.5g/l。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第一增深整理液和第二增深整理液中的树脂含量为10g/l;

s2:将黑色羊毛织物首先置于第一增深整理液中,加热反应体系至30℃,浸渍50min,然后取出轧液至带液率为60%,织物置于130℃的环境中预烘至干燥,然后将织物浸渍于第二增深整理液中,加热反应体系至50℃,浸渍50min,然后取出轧液至带液率为60%,织物置于130℃的环境中预烘至干燥,再置于150℃的环境中焙烘3min。

第一增深整理液和第二增深整理液中织物的浴比均为1:25。

第一增深整理液和第二增深整理液中的渗透剂为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

第一增深整理液和第二增深整理液中渗透剂的用量为0.23g/l,交联剂的的用量为0.3g/l。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第一增深整理液和第二增深整理液中的树脂含量为7g/l;

s2:将黑色羊毛织物首先置于第一增深整理液中,加热反应体系至40℃,浸渍35min,然后取出轧液至带液率为65%,织物置于120℃的环境中预烘至干燥,然后将织物浸渍于第二增深整理液中,加热反应体系至55℃,浸渍40min,然后取出轧液至带液率为65%,织物置于120℃的环境中预烘至干燥,再置于155℃的环境中焙烘2min。

第一增深整理液和第二增深整理液中织物的浴比均为1:30。

第一增深整理液和第二增深整理液中的渗透剂为脂肪酰胺磺酸钠。

第一增深整理液和第二增深整理液中渗透剂的用量为0.17g/l,交联剂的的用量为0.35g/l。

对比例

对比例为未经增深处理的羊毛织物原料。

实施例1-3的增深剂含氟树脂和聚氨酯均能在羊毛表面成膜,且两道浸轧处理成膜较厚,与未经增深处理的羊毛织物原料相比,具有明显的增深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色羊毛织物的增深处理工艺,包括配置第一增深整理液和第二增深整理液、增深处理两步骤。该黑色羊毛织物的增深处理工艺采用含氟树脂和聚氨酯两道低折射率树脂的浸轧整理,渗透剂有助于树脂快速附着在羊毛纤维表面甚至羊毛鳞片之间,交联剂有助于增加树脂与羊毛纤维的附着力,改善树脂层的耐水洗性能和耐摩擦剥落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孙喜;陆芳;陶海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华东纺织产品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8
技术公布日:2019.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