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省染料的轧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0349发布日期:2019-01-02 22:3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省染料的轧染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印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省染料的轧染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染整印染加工行业依然属于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的三高行业,即染整印染加工行业是整个纺织工业产业链中污染最重的环节。

中国专利cn204982366u公开的一种恒温轧染设备,针对现有轧染设备无法调整染液温度的缺陷,对液槽增加柔性电热丝,能够实现对染液的加热功能,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染整工艺对温度的不同要求,避免了染色温度偏低造成成品质量下降问题,有效提高了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布料在进行轧染处理时,布料在染液中经过短暂的浸渍后,随即用轧辊轧压,从布料中被挤压的染液掉落在轧辊下方后无法及时的得到回收利用,造成染液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省染料的轧染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节省染料的轧染设备,包括浸染池和轧染箱,所述浸染池与所述轧染箱相连,所述浸染池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第一送布轴;所述轧染箱一侧侧壁上设有进料口,另一侧侧壁上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于所述第一送布轴上方;所述轧染箱内设有处理腔,所述处理腔底部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底部设有下水孔,所述下水孔底部设有第一输水管,所述浸染池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输水管相通的第二输水管,所述浸染池侧壁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输水管相配合的连接管,所述第一输水管和所述第二输水管通过所述连接管相连;布料在轧染箱内处理后,布料中的多余染料掉落在蓄水槽内,染料通过下水孔进入到第一输水管内,在第一输水管的作用下将染料输送至第二输水管内,对染料进行快速的回收处理,使从布料上掉落的染料快速的回流到浸染池内,对染料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染液的浪费;通过连接管与第一输水管的相互配合,使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通过连接管相连,避免第一输水管将染液输送至第二输水管内时从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的连接处泄露,减少染液的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侧壁上设有固定组件,所述第一输水管一端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有与所述固定组件相配合的限位槽;通过固定组件与限位槽的相互配合,增加连接管与第一输水管的配合效果,使连接管与第一输水管形成稳定的配合,使第一输水管内的染液通过连接管进入到第二输水管内,使染液快速回流到浸染池内,对染液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染液的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连接管侧壁上的安装槽、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连接弹簧及设于所述连接弹簧一端的固定块;通过连接弹簧与固定块的配合,便于连接管装入到连接槽内,固定块缩入到安装槽内,直至固定块运动到限位槽内后,固定块与限位槽形成配合,使连接管与第一输水管形成固定配合,提升第一输水管与第二输水管的配合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顶部为锥形结构,所述连接槽与所述连接管的直径相同,所述连接管的管径与所述第一输水管的管径相同;通过连接管顶部的锥形结构,使连接管更易插入到连接槽内,将第一输水管的管径设置的与连接管的管径相同,使第一输水管内的染液能够完全的进入到连接管内,便于对染液进行回收,减少染液的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顶部为弧形结构;通过固定块的圆弧形顶面设置,便于固定块嵌入到限位槽内,同时在对浸染池和轧染箱进行拆卸时,便于将连接管从第一输水管内拉出,方便对轧染设备的拆装。

作为优选,所述浸染池内设有第二送布轴和第三送布轴,所述浸染池内还设有压板,所述第二送布轴和所述第三送布轴可驱动所述压板做升降运动;通过第一送布轴、第二送布轴及第三送布轴与布料的配合作用,增加布料在浸染池内停留的时长,使布料处于张紧状态,便于染液更好的与布料相接触,提升对布料的染色效果;第二送布轴和第三送布轴在运动时带动压板往下运动,压板往下运动时下压染液表面,使染液内部的压力增大,从而使染液对布料产生挤压作用,使染液在压力的作用下更好的为布料上色,进一步的提升对布料的染色效果,使布料在快速通过时在其表面附着更多染料。

作为优选,所述压板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可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浸染池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配合的螺母座,所述螺母座通过一第二连接杆固连于所述浸染池内,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螺母座相配合的外螺纹;当压板做升降运动时,压板带动第一连接杆在螺母座内做上下运动,使第一连接杆在螺母座的作用下进行转动,第一连接杆转动带动转板转动,通过转板的转动对染液起搅拌作用,使染液一直处于运动状态,避免染料沉淀在浸染池底部,提升染料与染液的混合效果;通过螺母座对转板起限位作用,使转板始终处于浸染池顶部,避免转板转动时与布料相接触,对布料起保护作用,使转板在搅拌染液时不会对布料的运输造成影响。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布料在轧染箱内处理后,布料中的多余染料掉落在蓄水槽内,染料通过下水孔进入到第一输水管内,在第一输水管的作用下将染料输送至第二输水管内,对染料进行快速的回收处理,使从布料上掉落的染料快速的回流到浸染池内,对染料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染液的浪费;通过连接管与第一输水管的相互配合,使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通过连接管相连,避免第一输水管将染液输送至第二输水管内时从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的连接处泄露,减少染液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浸染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浸染池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浸染池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浸染池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浸染池的剖面示意图三。

图9为本发明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传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五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轧染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轧染箱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14为本发明轧染箱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15为图14中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15所示,一种节省染料的轧染设备,包括浸染池1和轧染箱2,所述浸染池1与所述轧染箱2相连,浸染池一侧侧壁与轧染箱一侧侧壁相贴合,轧染箱高于浸染池,所述浸染池1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座11,所述第一安装座11上设有第一送布轴111,第一安装座一侧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与第一送布轴相连,通过驱动电机可驱动第一送布轴进行转动;所述轧染箱2一侧侧壁上设有进料口21,另一侧侧壁上设有出料口22,所述进料口21设于所述第一送布轴111上方;所述轧染箱2内设有处理腔26,所述处理腔2顶部设有第二安装座220,所述第二安装座220上设有可做升降运动的第三安装座230,所述第三安装座230上设有第一轧辊24,所述处理腔26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座230相配合的第四安装座210,所述第四安装座2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轧辊24相配合的第二轧辊25;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通过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的相互配合对布料起轧压处理;所述处理腔26底部设有蓄水槽27,所述蓄水槽27与所述浸染池1相通;蓄水槽四侧向中心凹陷,使蓄水槽内部形成斜面,便于染液掉落在蓄水槽内后沿着蓄水槽内壁的斜面往中部聚集;蓄水槽中部设有下水孔28,下水孔设有蓄水槽斜面最底部;蓄水槽下方设有第一输水管29,第一输水管倾斜设置,第一输水管一端与下水孔相连,另一端与轧染箱外侧相通;浸染池内设有第二输水管110,第二输水管一端与浸染池内部相通,另一端与浸染池外部相通;浸染池和轧染箱安装在一起时,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相互配合,使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相接,在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的作用下,便于将蓄水槽内的的染液通入到浸染池内,对染液进行回收利用。

在对布料进行轧染处理时,将布料放置在第一送布轴上,在第一送布轴的作用下将布料送入至浸染池内进行浸染处理,布料在进行浸染处理后从进料口进入到处理腔内,通过对第三安装座的高度进行调整,使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相互配合,对布料起轧压处理,使布料在轧辊的作用下将染液挤入纺织物的组织空隙中,并除去多余染液,使染料均匀分布在织物上;被轧辊处理后布料从出料口处运出,对布料进行后续处理;被轧辊挤压后掉落的染液掉落在处理腔底部的蓄水槽内,在蓄水槽内壁的斜面作用下,染液沿着蓄水槽内壁往中间聚集,使染液进入到下水孔内,染液通过下水孔进入到第一输水管内,从而沿着第一输水管运输到第二输水管内,使染液重新回流到浸染池内,对从布料上掉落的染液起回收作用,对染液起快速回收作用,减少染液的浪费,避免染液在蓄水槽内积留过久使染料附着在蓄水槽底部,便于对蓄水槽内部进行清理;通过第三安装座的可升降运动,控制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的间距,使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适应多种不同厚度的布料,提升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与布料的接触效果,提升对布料的轧染效果。

所述浸染池1侧壁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输水管29相配合的连接管120,所述第一输水管29和所述第二输水管110通过所述连接管120相连,连接管固连于浸染池侧壁上,连接管与第二输水管相通,当浸染池和轧染箱相互贴近形成配合时,连接管插入到第一输水管内,与第一输水管形成配合,使第一输水管与第二输水管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提升第一输水管与第二输水管的连接效果,避免染液在第一输水管内运输时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漏出,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起密封作用,减少染液的浪费,避免后期对浸染池侧壁和轧染箱侧壁清理的不便。

所述连接管120侧壁上设有固定组件,所述第一输水管29一端设有连接槽250,所述连接槽250内设有与所述固定组件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连接管120侧壁上的安装槽1201、设于所述安装槽1201内的连接弹簧1202及设于所述连接弹簧1202一端的固定块1203,所述固定块1203顶部为弧形结构;当将浸染池和轧染箱形成配合时,使连接管对准连接槽插入到连接槽内,在固定块弧形顶面的作用下,使固定块在接触到连接槽侧壁后压缩连接弹簧,使固定块缩入到安装槽内,便于连接管进入到连接槽内,随着连接管逐步进入到连接槽内,直至固定块运动至限位槽位置后,固定块在连接弹簧的作用下从安装槽内伸出,使固定块嵌入到限位槽内与限位槽形成固定配合,从而对连接管起到固定效果,提升连接管与连接槽的配合效果,使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通过连接管形成连接配合,提升对染液的回收效果,减少染液的浪费。

所述连接管120顶部为锥形结构,所述连接槽250与所述连接管120的直径相同,所述连接管120的管径与所述第一输水管29的管径相同;通过连接管顶部的锥形结构,使连接管更易插入到连接槽内,将第一输水管的管径设置的与连接管的管径相同,使第一输水管内的染液能够完全的进入到连接管内,便于对染液进行回收,减少染液的浪费。

所述浸染池1内设有第二送布轴13和第三送布轴14,第二送布轴和第三送布轴可转动连接于浸染池内壁上;所述浸染池1内还设有压板12,所述第二送布轴13和所述第三送布轴14可驱动所述压板12做升降运动;压板为塑料材质制成,压板密度小于染液密度,压板可浮在染液液面上;在对布料进行安装时,将布料放置在第一送布轴上,通过第二送布轴和第三送布轴增加布料在浸染池内的停留时长,使布料处于张紧状态,便于染液更好的与布料相接触,提升对布料的染色效果;当往浸染池内加入染液时,随着染液的加入,压板在染液的浮力作用下往上运动,使压板一直处于染液顶部位置,第二送布轴和第三送布轴在运动时带动压板往下运动,压板往下运动下压染液表面,使染液内部的压力增大,从而使染液对布料产生挤压作用,使染液在压力的作用下更好的为布料上色,进一步的提升对布料的染色效果,使布料在快速通过时在其表面附着更多染料。

所述压板12上设有安装槽121,所述安装槽121内可转动连接有转板15,所述转板15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杆151,转板底部还设有搅拌杆152,搅拌杆为多根均匀的设于转板底部,转板底部突出安装槽设置,转板在转动时带动搅拌杆转动,提升转板染液的搅拌效果;所述浸染池1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51相配合的螺母座16,螺母座设于第二送布轴和第三送布轴上方,所述螺母座16通过一第二连接杆161固连于所述浸染池1内,第二连接杆为四组,呈对称设于浸染池内部;第一连接杆穿设于螺母座内,所述第一连接杆151上设有与所述螺母座16相配合的外螺纹;当将染液注入到浸染池内时,压板在染液浮力的作用下上升,第一连接杆沿着螺母座内壁往上运动,使第一连接杆在外螺纹和螺母座的相互配合下转动,第一连接杆转动带动转板转动,使搅拌杆随着转板一同进行转动,对染液起搅拌作用,使染液处于运动状态,增加染料与染液的混合效果,避免染料沉积在染液底部,提升对布料的染色效果;当布料在浸染池内进行染色处理时,在第二送布轴和第三送布轴的作用下,使第二送布轴和第三送布轴带动压板往下运动,压板在往下运动时带动第一连接杆往下运动,使第一连接杆沿着螺母座内壁往下运动,在外螺纹和螺母座的作用下,使第一连接杆带动转板进行转动,使压板在每次的升降运动时伴随着一定角度的转动,对染液起到一定的搅拌效果,提升染料与染液的互溶效果;通过螺母座对转板起限位作用,转板的最低位置即为螺母座位置,使转板始终处于浸染池顶部,避免转板转动时与布料相接触,对布料起保护作用,使转板在搅拌染液时不会对布料的运输造成影响。

所述浸染池1内设有第五安装座18,所述第五安装座18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块181,所述第一连接块181上设有第一限位板182,所述浸染池1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板182相配合的第一活动腔19,所述第一活动腔19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81相配合的第一活动槽191;所述压板12设于所述第五安装座18上;第一活动腔长度大于第一限位板长度,第一限位板可在第一活动腔内移动,第一活动槽与第一活动腔相配合,第一活动槽为第一连接块的移动提供预留空间,便于第五安装板带动压板移动。

所述第五安装座18上设有第二活动腔183,所述压板12底部设有连接板122,连接板为两组,分别设于压板底部两侧,相对应的第五安装座也为两组,分别设于浸染池底部两侧;所述连接板122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183内,所述连接板122底部设有第二限位板123;所述第五安装座18底部还设有支撑弹簧192;第二活动腔顶部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第二限位板相互配合,在限位块的作用下使第二限位板无法从第二活动腔内脱出,对连接板起限位作用;连接板可在第二活动腔内进行移动,在第二活动腔的作用下,对连接板起限位作用,使压板在染液的作用下能够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

所述第三送布轴14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座141,所述连接座141上设有多个第一传动齿142,第一传动齿设于连接座一侧侧壁上,第一传动齿不完全覆盖连接座侧壁,所述第五安装座18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齿142相配合的第二传动齿184;所述第五安装座18一侧设有第一传动轮17,所述第一传动轮17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齿184相配合的第三传动齿172,第三传动齿不完全覆盖第一传动轮侧壁,第三传动齿只设于第一传动轮一侧侧壁上;所述第二送布轴13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17下方,所述第二送布轴13上设有第二传动轮131,所述第一传动轮17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轮131相配合的传动槽171,第二传动轮侧壁上设有第四传动齿,传动槽内设有与第四传动齿相配合的第五传动齿,第二传动轮转动时在第四传动齿和第五传动齿的作用下可带动第一传动轮转动。

当将布料安装好后,布料在第一送布轴的作用下进行传输,第一送布轴为布料提供传输动力,使布料能够获取动力进行传递,布料在运输的过程中与第二送布轴和第三送布轴相接触,在布料的作用下带动第二送布轴和第三送布轴进行转动,第二送布轴转动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通过第四传动齿和第五传动齿的相互配合,带动第一传动轮转动,使第一传动轮在转动时带动第三传动齿转动,第三传动齿与第二传动齿相配合,推动第五安装座往下运动;第三送布轴在转动时带动连接座转动,使连接座上的第一传动齿与第五安装座侧壁上的第二传动齿相配合,推动第五安装座往下运动;在第二送布轴和第三送布轴的共同作用下,从两侧分别为第五安装座提供压力,使第五安装座均匀受力,便于第五安装座沿着竖直方向进行运动;第五安装座往下运动一定距离,在限位块与第二限位板的配合下,使第五安装座在往下运动时带动压板一同往下运动,使压板对染液液面起下压作用,从而使压板对染液内部产生压力,提升染液对布料的染色效果;随着布料的运输,第二送布轴和第三送布轴持续进行转动,在第二送布轴和第三送布轴的转动下,使第一传动齿和第二传动齿、第三传动齿和第二传动齿均脱开配合,第五安装座失去往下的压力,在复位弹簧和染液浮力的作用下,使压板快速的上升到染液上方,避免压板持续的下压染液液面使染液溢出浸染池;通过送布轴的动力带动压板往下运动,使染液内部产生压力,对送布轴上的动能进行合理的利用,将动能的利用最大化,降低设备能源消耗;通过第一传动齿和第二传动齿、第三传动齿和第二传动齿的相互配合,使压板能够间断性的下压染液,增加染液内部的压力,使染料在压力的作用下更好的进入到布料中,提升对布料的染色效果。

所述第二安装座220内设有第三活动腔2201,所述轧染箱2顶部设有气泵23,所述气泵23的输气管与所述第三活动腔2201相通;所述第三安装座230上设有第三连接杆2301,所述第三连接杆2301穿设于所述第三活动腔2201内;所述第三连接杆2301一端设有第三限位板2302,所述第三连接杆2301上套设有复位弹簧2202;复位弹簧一端与第三限位板相接触,另一端与第三活动腔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三活动腔2201侧壁上设有多个透气孔2203;第三限位板对透气孔起密封作用,透气孔设于第三活动腔侧壁中部位置,复位弹簧处于原长时,第三限位板处于第三活动腔顶部,在第三限位板的作用下,使第三活动腔内的气体无法从透气孔内流出。

当布料从进料口进入到处理腔内后,将布料放置在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之间,启动气泵,在气泵的作用下往第三活动腔内输送压缩气体,随着气体不断的进入到第三活动腔内,使第三活动腔内的气压逐渐上升,直至第三活动腔内的气压上升到预设值后,在气压的作用下推动第三限位板往下运动,使第三限位板沿着第三活动腔往下运动,第三限位板往下运动推动第三连接杆往下运动,从而推动第三安装座连同第一轧辊一同往下运动,使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相互接触,将布料夹持在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之间,对布料进行轧压处理;当第一轧辊往下运动到与第二轧辊相接触时,第三限位板运动到第三活动腔中部以下位置,透气孔处于开启状态,第三活动腔内的压缩气体从透气孔处溢出进入到处理腔内,从而增加处理腔内的压强,在压强的作用下对处理腔内的布料起挤压作用,将布料中多余的染料更好的挤落到蓄水槽内,提升对布料的轧压效果;将透气孔设于第三活动腔侧壁上,使处理腔内的压强逐渐上升,避免气体进入到处理腔内后直接从进料口和出料口处泄漏,利于处理腔内形成良好的高压环境,提升对布料的处理效果;通过气泵对第一轧辊的高度进行控制,提升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对布料的轧压效果,增加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的适用范围,使轧染设备适应多种不同厚度的布料,提升轧染设备的实用性。

所述第三安装座230上设有第四活动腔2303,所述第四活动腔2303内穿设有导向杆240;所述第四安装座210上设有第五活动腔2101,所述导向杆240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五活动腔2101内,所述第四活动腔2303内设有与所述导向杆240相配合的第一限位弹簧2304,所述第五活动腔2101内设有与所述导向杆240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弹簧2102;导向杆一端设有第四限位板2401,另一端设有第五限位板2402,第四限位板设于第四活动腔内,第五限位板设于第五活动腔内,在第四限位板和第五限位板的作用下,使导向杆无法从第三安装座和第四安装座上脱开;第一限位弹簧设于第四限位板顶部,第二限位弹簧设于第五限位板顶部;当第一轧辊在气泵的作用下往下运动时,第四限位板和第五限位板分别压缩第一限位弹簧和第二限位弹簧,通过第一限位弹簧和第二限位弹簧对第一轧辊起缓冲作用,避免第一轧辊直接掉落在第二轧辊上对设备造成损坏,在限位弹簧作用下限定了第一轧辊下降的最大距离,避免第一轧辊过度下降;同时在导向杆的作用下,使第一轧辊始终沿着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提升第一轧辊与第二轧辊的配合效果;通过第一限位弹簧和第二限位弹簧对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起缓冲作用,避免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直接压在布料上对布料表面造成影响,改善布料成品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