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29557发布日期:2019-04-05 21:59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纺织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分子在高压或强射线的作用下被电离所产生的自由电子大部分被氧气所获得,因而,常常把空气负离子统称为“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带负电,它无色无味,能够净化空气,对人体具有医疗保健的作用。在光谱中波长自0.75~1000微米的一段被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根据不同波长范围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2.5-3)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2.5-3)~(25-4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25-40)~l500μm之间。远红外线极易被人体吸收,人体吸收后,不仅使皮肤的表层产生热效应,而且还通过分子产生共振作用,从而使皮肤的深部组织引起自身发热的作用,这种作用的产生可刺激细胞活性,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起到一系列的医疗保健效果。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负氧离子柞蚕丝纤维整理液存在负离子发生量低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负离子发生量高。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组分:负离子整理剂2~5%、水溶性电石粉1~2%、吸湿助剂0.01~0.1%、柔软剂0.2~0.3%、渗透剂jfc0.05~0.1%、醋酸0.1~2%,余量的水,所述吸湿助剂为甲壳素或壳聚糖。优选地,所述负离子整理剂的质量分数为3~4%。优选地,所述水溶性电石粉的质量分数为1.5%。优选地,所述柔软剂为氨基有机硅类柔软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由柞蚕丝纤维经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整理后得到。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柞蚕丝纤维浸泡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后进行整理,得到整理后柞蚕丝纤维;将所述整理后柞蚕丝纤维干燥,得到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优选地,所述柞蚕丝纤维与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的浴比为1:20~50。优选地,所述浸泡的时间为10~60min。优选地,所述整理的温度为70~90℃,整理的时间为30~90min。优选地,所述干燥的温度为80~100℃,干燥的时间为10~30min。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组分:负离子整理剂2~5%、水溶性电石粉1~2%、吸湿助剂0.01~0.1%、柔软剂0.2~0.3%、渗透剂jfc0.05~0.1%、醋酸0.1~2%,余量的水,所述吸湿助剂为甲壳素或壳聚糖。本发明中,负离子整理剂能够释放负离子及远红外线,水溶性电石粉可克服常规负离子整理剂只能吸附在柞蚕丝纤维表面的问题,由于其是水溶性的,因此,可以进入纤维内部,增加柞蚕丝纤维上负离子整理剂的含量,从而提升负离子释放量,同时水溶性电石粉无需加入分散剂助溶,减少其他原料的使用;吸湿助剂增加柞蚕丝纤维的吸湿性能,提高负离子整理剂的水含量,有利于负氧离子的生成,同时,甲壳素或壳聚糖作为天然抗菌剂,能够提升柞蚕丝的抗菌性能;柔软剂可提高柞蚕丝的手感及舒适性;渗透剂jfc能够降低柞蚕丝纤维的表面张力,有利于负离子整理剂进入柞蚕丝纤维内部,提升耐洗性能,同时,增加溶液的稳定性,有利于负离子功能助剂的整理;醋酸能够调节整理液溶液ph值,调节整理剂及柞蚕丝的表面电荷属性,提高整理效果。本发明通过限定原料包括负离子整理剂、水溶性电石粉、吸湿助剂、柔软剂、渗透剂jfc、醋酸以及各原料的用量,使得各原料共同作用,提高了整理液的负离子发生量,同时提升了整理后的柞蚕丝纤维的耐洗性能。实施例的数据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整理液用于柞蚕丝纤维整理后负离子生成量高,同时耐洗和抗静电性能液得到了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的负氧离子发生量柱状图;图2为实施例1未整理和整理后的柞蚕丝纤维以及空白对照组刚充入香烟烟气时的烟气存在实物图;图3为实施例1未整理和整理后的柞蚕丝纤维以及空白对照组充入香烟烟气2分钟时的烟气存在实物图;图4为实施例2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的负氧离子发生量柱状图;图5为实施例3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的负氧离子发生量柱状图;图6为实施例4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的负氧离子发生量柱状图;图7为实施例5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的负氧离子发生量柱状图;图8为实施例6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的负氧离子发生量柱状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组分:负离子整理剂2~5%、水溶性电石粉1~2%、吸湿助剂0.01~0.1%、柔软剂0.2~0.3%、渗透剂jfc0.05~0.1%、醋酸0.1~2%,余量的水,所述吸湿助剂为甲壳素或壳聚糖。本发明提供的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中所述负离子整理剂的质量分数优选为3~4%。本发明中,所述负离子整理剂能够释放负离子及远红外线。本发明对所述负离子整理剂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商品即可,具体的,如纺织品专用整理剂。本发明提供的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中所述水溶性电石粉的质量分数优选为1.5%。本发明中,所述水溶性电石粉可克服常规负离子整理剂只能吸附在柞蚕丝纤维表面的问题,由于其是水溶性的,因此,可以进入纤维内部,增加柞蚕丝纤维上负离子整理剂的用量,从而提升负离子释放量,同时水溶性有利于电石粉的溶解,减少其他组分的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中所述柔软剂优选为氨基有机硅类柔软剂。本发明中,所述柔软剂可提高柞蚕丝的手感及舒适性。本发明中,所述甲壳素或壳聚糖作为天然抗菌剂,能够提升柞蚕丝的抗菌性能;渗透剂jfc能够降低柞蚕丝纤维的表面张力,有利于负离子整理剂进入柞蚕丝纤维内部,提升耐洗性能,同时,增加溶液的稳定性,有利于负离子功能助剂的整理;醋酸能够调节整理液溶液ph值,调节整理剂及柞蚕丝的表面电荷属性,提高整理效果。本发明对所述水溶性电石粉、吸湿助剂、柔软剂、渗透剂jfc和醋酸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商品即可。本发明对所述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的制备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得即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由柞蚕丝纤维经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整理后得到。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柞蚕丝纤维浸泡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后进行整理,得到整理后柞蚕丝纤维;将所述整理后柞蚕丝纤维干燥,得到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本发明将柞蚕丝纤维浸泡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后进行整理,得到整理后柞蚕丝纤维。在本发明中,所述柞蚕丝纤维与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的浴比优选为1:20~50,更优选为1:30。在本发明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优选为10~60min,更优选为20~30min。本发明浸泡过程主要是物理渗透作用,促进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渗透到柞蚕丝纤维内部。得到整理后柞蚕丝纤维后,本发明将所述整理后柞蚕丝纤维干燥,得到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在本发明中,所述整理的温度优选为70~90℃,整理的时间优选为30~90min,更优选为60min。本发明在70~90℃下整理有利于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整理到柞蚕丝纤维上,同时,在70~90℃下,柞蚕丝纤维润湿膨胀,能够加速吸湿助剂和渗透剂jfc、水溶性电石粉渗透到柞蚕丝纤维内部。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80~100℃,干燥的时间优选为10~30min。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柞蚕丝纤维购自辽宁采逸野蚕丝有限公司,负离子整理剂购自北京洁儿爽有限公司,柔软剂购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水溶性电石粉购自圣恒矿产品加工厂,甲壳素和壳聚糖购自北京洁儿爽有限公司,渗透剂jfc购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负离子检测仪为深圳爱尔森仪器有限公司的产品实施例1按照质量含量,负离子整理剂用量分别为0.1,0.5,1,2,3,4,5%,其他用量为水溶性电石粉1%、渗透剂jfc0.1%、甲壳素0.1%、柔软剂0.3%、醋酸1%,余量的水,将各原料混合,得到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将柞蚕丝纤维与整理液按照浴比1:30比例浸入到整理液中,先浸泡30分钟后,加热到70℃,整理60分钟后,在90℃条件下烘干10分钟,得到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利用负离子检测仪对本实施例制得的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的负氧离子发生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负离子整理剂浓度的增加,负离子生成量显著增大,当负离子整理剂浓度大于2.0%时,负离子生成量显著提高。抗静电测试报告单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定压法,施加电压:10000v,终点静电电压/峰值静电电压:0.5v,电机转速:1500r/min,电机提前转动时间:15s,高压维持时间:15s,放电针与织物间的距离:20mm,传感器与织物间的距离:15mm。采用yg(b)342e型织物感应式静电测定仪测试整理前后的柞蚕丝纤维,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整理后的柞蚕丝纤维其峰值电压、衰减周期、终点电压明显比整理前的小,且整理后的衰减周期仅为整理前的30%,说明整理后的柞蚕丝纤维具有明显的抗静电功能。其可能原因是负离子整理剂中含有的甲壳素具有吸湿性,提高了柞蚕丝的吸湿性能,因此,其抗静电效果明显。表1柞蚕丝纤维整理前后的抗静电性能测试结果样品峰值电压(v)衰减周期(s)终点电压(v)整理前61912.813095整理后5400.88253使用后的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再添加中添加负离子整理剂0.5%,水溶性电石粉0.2%,柔软剂0.5%后再次用于柞蚕丝纤维的整理,具体步骤与上述一致,重复该步骤3次,负离子发生量与本实施例中添加2%的负离子整理剂制得的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的负离子发生量一致。使用后的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直接再用于柞蚕丝纤维的整理,具体步骤与上述一致,负离子发生量与本实施例中添加2%的负离子整理剂制得的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的负离子发生量相比,降低了10~20%。称取相同重量的未整理和整理后的柞蚕丝纤维,放入玻璃瓶中,充入香烟烟气,测定烟气存在的状况。刚充入香烟烟气时结果如图2所示,图2从左到右依次为未整理的柞蚕丝纤维、空白对照组和整理后的柞蚕丝纤维,从图2中可以看出,充入香烟烟气的玻璃瓶中存在大量的烟气,烟气悬浮在瓶中。当充入时间为2分钟时,结果如图3所示,图3从左到右依次为整理后的柞蚕丝纤维未、整理的柞蚕丝纤维和空白对照组,从图3中可以看出,含有整理后的柞蚕丝纤维的瓶中,烟气沉降明显,烟气附着在瓶壁上,瓶中烟气悬浮已不明显;未整理的柞蚕丝纤维的瓶中,上部烟气悬浮较少,但中部和下部可明显看到悬浮烟气;未含有柞蚕丝纤维的瓶中,烟气悬浮很多。通过实验可以看出,负离子整理后的柞蚕丝纤维释放的负离子,有利于净化空气中的二手烟,具有加快空气中烟气的沉降,从而可快速净化空气。实施例2按照质量含量,水溶性电石粉用量分别为0.1,0.5,1,1.5,2.0%,其他用量为负离子整理剂用量2.0%、甲壳素0.1%、柔软剂0.3%、醋酸1%,渗透剂jfc0.1%,余量的水,将各原料混合,得到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将柞蚕丝纤维与整理液按照浴比1:20比例浸入到整理液中,先浸泡60分钟后,加热到70℃,整理60分钟后,在90℃条件下烘干10分钟,得到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利用负离子检测仪对本实施例制得的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的负氧离子发生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随着水溶性电石粉的加入,负离子生成量也增加,水溶性电石粉加入量大于1.0%时,负离子发生量显著增加,但用量再增大,负离子发生量并没有显著增加,其可能原因是柞蚕丝的内部空隙较少,柞蚕丝内部电石粉量已达饱和。实施例3按照质量含量,甲壳素用量0.01,0.05,0.1,0.2,0.3,0.4%,负离子整理剂用量2%,水溶性电石粉1%、柔软剂0.3%、醋酸1%、渗透剂jfc0.1%,余量的水,将各原料混合,得到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利用负离子检测仪对本实施例制得的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的负氧离子发生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以看出,随着甲壳素浓度的增加,负离子发生量有所提高,但是,当甲壳素用量再增大时,负离子发生量显著降低,主要原因是织物含有水分时,有利于负离子产生,但当甲壳素增大时,甲壳素带有正电荷,会中和产生的负离子,不利于负离子的产生。实施例4按照质量含量,柔软剂用量0.1,0.2,0.3,0.4,0.5%,负离子整理剂用量2%,水溶性电石粉1%、甲壳素0.1%、醋酸1%、渗透剂jfc0.1%,余量的水,将各原料混合,得到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利用负离子检测仪对本实施例制得的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的负氧离子发生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6可以看出,柔软剂的加入对负离子发生量没有太大影响,随着加入的柔软剂浓度增大,负离子发生量有一定提高。实施例5按照质量含量,醋酸用量0.1,0.5,1.0,1.5,2.0%,负离子整理剂用量2%,水溶性电石粉1%、甲壳素0.1%、柔软剂0.3%、渗透剂jfc0.1%,余量的水,将各原料混合,得到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利用负离子检测仪对本实施例制得的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的负氧离子发生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7所示,由图7可以看出,随着醋酸加入量的增大,负离子发生量没有明显变化,当醋酸浓度大于1.0%时,负离子发生量有一定降低,主要原因是醋酸的加入,中和柞蚕丝表面部分羟基,使柞蚕丝表面带有更多的负电荷,有利于甲壳素、柔软剂在蚕丝表面吸附,对负离子发生量没有显著影响。实施例6按照质量含量,渗透剂jfc用量分别为0.01,0.05,0.1,0.15,0.2%,负离子整理剂用量2%,水溶性电石粉1%、甲壳素0.1%、柔软剂0.3%、醋酸1%,余量的水,将各原料混合,得到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利用负离子检测仪对本实施例制得的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的负氧离子发生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8所示,由图8可以看出,渗透剂用量对负离子发生量有一定影响,其主要原因是渗透剂可降低柞蚕丝纤维表面张力,有利于整理剂渗透进入纤维内部,从结果也可以看出,加入渗透剂时,负离子发生量有所提高,同时,由于渗透进入柞蚕丝纤维内部的整理剂增加,有利于提升负离子蚕丝的耐洗性能。对比例按照质量含量,负离子整理剂2%、水溶性电石粉1%、吸湿助剂0.1%、柔软剂0.3%、渗透剂jfc0.1%、醋酸1.0%,余量的水,将各原料混合,得到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将柞蚕丝纤维与负离子整理液按照浴比1:30比例浸入到整理液中,先浸泡30分钟后,加热到70℃,整理60分钟后,在90℃条件下烘干10分钟,得到负离子整理剂整理后的柞蚕丝纤维。采用市售负离子整理剂2%,余量为水,配制得到负离子远红外整理液,按照上述整理条件,得到负离子柞蚕丝纤维。采用常规洗衣机机洗方式,在相同条件下,对上述整理的柞蚕丝纤维进行洗涤,洗涤时间20分钟,取出蚕丝纤维,测试负离子发生量;采用同样方式,重复洗涤5次,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负氧离子远红外柞蚕丝纤维整理液洗涤5次后,负离子发生量没有显著降低,而市售负离子整理剂整理后的柞蚕丝纤维的负离子发生量显著降低,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负氧离子整理剂能够提高柞蚕丝纤维的耐洗性能。表2耐洗性能测试结果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